1. 2022年事業單位還改革嗎
2022年事業單位還改革。
2021年10月7日,黑龍江省已經如期完成改革任務,黑龍江共精簡事業單位2735個,收回事業編制8.3萬人,但從回收的編制來看,市、縣占據了回收編制的絕大多數,共7萬名,占總回收的比例為84.34%。
山西:機構精簡69%,編制精簡59%,2021年5月14日,根據人民日報消息山西省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總結大會召開,在完成改革後,山西省直事業單位機構從1205個精簡為370個,精簡69%;編制從6.7萬名減至2.7萬名,精簡59%。而市縣兩級的事業單位改革也將於2021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事業單位改革注意事項
對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稱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家將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
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完善評價標准,創新評價方式,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耕專業,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和獲得感。
2. 機關單位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編制實施范圍如下: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3、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4、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第六條 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今後5年,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3. 山西事業單位改革明細
法律分析:省直事業單位機構從1205個精簡為370個,精簡69%;編制從6.7萬名減至2.7萬名,精簡59%;省市兩級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十條 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4. 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三類都有哪些單位會怎麼改革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按照改革統一部署,今年底之前,全部事業單位將完成分類改革。5. 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
事業單位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事業單位的現狀:我國有事業單位110多萬個、從業人員3000多萬人,集中了我國2/3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廣泛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個領域。已經完成的任務: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了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和分類,根據不同事業單位特點實施分類管理和改革,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強化公益屬性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仍存在的問題:我國公益服務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事業單位定位不準、職能不清、效率不高等。改革要守住的底線: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改革的近期目標:結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解決制約事業單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取得更大突破。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怎麼改?《決定》這么說: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理順政事關系,實現政事分開,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目前存在的問題:事業單位定位在公益服務,如果承擔行政職能,勢必成為「二政府」,造成政事職責邊界模糊、行政職能體外循環,降低行政效能,提高制度成本,加重企業和群眾負擔,與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要求不相符合。《決定》確定的方向:通過改革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回歸行政機關,實現政事分開,避免政出多門,有利於政府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責。具體准備這么改:黨中央將對地方機構改革作出部署。中央橘隱和地方各級所屬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都要納入機構改革,統籌推進、同步實施。兩條原則:把握政事分開這條主線,進一步理順機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行政職能回歸行政機構;堅持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要綜合設置,完善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它們是哪些機構:這些單位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大多是賓館、招待所、咨詢中心等競爭性領域的機構,戴著事業單位的「帽子」開展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普遍存在管理體制不順、競爭意識不強、運行機制不活、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具體怎麼改:嚴格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將其真正轉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公益類事業單位,怎麼改?重要性:公益類是事業單位的大頭,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這類單位,有兩小類: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主要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各自怎麼改的原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理順同主管部門的關系,逐步推進管辦分離,強化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主要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優化職能和人員結構,同機關統籌管理。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怎麼改:一是去行政化,逐步推進管辦分離。著力構建新型政事關系,將行業管理職責和事業單位舉辦職責相對分離,行業部門重在抓好規劃、政策和行業監管,減少對具體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不當干預,落實事業單位自主權;事業單位重在強化自身管理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的服務需求。二餘磨是去營利性,強化公益屬性。公益屬性是事業單位的本質屬性,公益服務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任務,無論怎麼改都要回歸本位。除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特殊職能的以外,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要禁止投資辦企業,禁止開展競爭性經營活動,同時完善財政、人事、收入分配等各項政策,使其真正回歸本業。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怎麼改:改革的重點是明確功能定位,逐步壓縮規模,實行嚴格管理。要規范運行行為,明確與黨政機關圓毀廳的邊界,不得以機關名義面向社會實施公共事務管理;明確與市場的邊界,禁止開展經營活動和有償中介服務,不能以政府的影響力參與或干預市場競爭;明確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的邊界,只承擔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職能。通過改革逐步整合機構、精簡編制、形成精幹高效的隊伍,與機關統籌管理,實行更加嚴格的機構編制控制,嚴格規范職能,並逐步建立完善與其相適應的人事管理、財政支持等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九十三條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6. 請問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知識
事業單位確定分類標准
事業單位分類范圍包括省直屬事業單位、省直各部門或各單位所屬事業單位及省級垂直管理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省屬事業單位分為行政支持類、社會公益類、經營開發服務類三種類型。
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
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完全從事具體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或為政府行政行為提供支持和保障的事業單位。對具有部分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將行政職能劃入行政機關;對事業單位承擔的沒有法律法規授權依據、擅自延伸轉移的行政職能要予以取消。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劃分為三種。公益一類: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這類單位業務活動的宗旨目標和內容、分配的方式和標准等由國家確定,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其經費需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撐。履行職責依法取得的收入全額納入財政管理,不得自主支配。
公益二類: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這類單位根據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自主開展相關業務活動,並依法取得服務收入,其服務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可依法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服務和經營收入全額納入財政管理,主要用於公益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財政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相應補助。
公益三類: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這類單位自主開展公益服務活動和相關經營活動,開展相關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依法納稅,實行經費自理。其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參照相關標准並受政府監督。
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
指從事生產經營、技術開發和中介服務等活動,已經或經過調整後可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如技術開發應用型科研機構、出版發行機構、一般性報刊雜志編輯發行機構、影視放映機構、音像編輯出版發行機構、體育文化設施服務機構、工程勘察設計機構、教學單位的實習工廠、農場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印刷所及其他後勤服務機構等。這類事業單位應改為企業,進入市場,並限期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注銷登記和企業法人設立登記。今後不再批准設立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
各單位分類建議方案月內上報
省直各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要在本月內將本部門、本單位所屬事業單位分類建議方案和《省屬事業單位分類審批表》報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部門、各單位報送的事業單位分類建議方案逐一審核後,分批次報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確定事業單位類型,並對分類過程調整變化的事業單位重新定職能、定機構、定經費來源、定人員編制、定領導職數,相應進行事業單位法人變更登記。
改企轉制職工將獲妥善安置
省屬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首先整建制改為國有企業。改企後,根據單位發展情況需要改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其他形式的,再按照省屬國有企業改制的有關規定辦理。
工作10年可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改為國有企業後,職工由改企後的國有企業接收。自改企之日起,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簽訂勞動合同時,工作年限滿10年以上的或距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人員,本人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應與其簽訂。改企單位要安置好富餘人員,不得將職工推向社會。
職工進入國有企業後,在原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該企業的工作年限,今後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按規定一並計發經濟補償金。職工本人不願意進入國有企業的,按事業單位辭職有關規定辭去公職,領取一次性辭職補助金。
各類保險全部銜接
改制後,實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中駐濟省直事業單位改企的,養老保險工作由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非駐濟省直事業單位改企的,養老保險工作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自改為國有企業基準日起,納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建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工齡連續計算,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改企前未啟動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職工按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改制時,給予編制數額內的在職職工一次性補貼,由其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補貼標准為:改企前本人按國家規定計發的月基本工資×機關事業單位(軍隊)工作年限×0.5%×120個月。
改制後,按規定參加企業的工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享受有關待遇。其中,事業單位在改制前應繳清失業保險費,改制前後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改企基準日前按規定認定為工傷的職工,享受原工傷保險待遇,由改企後的單位負責管理和支付;到達退休年齡時,按企業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停發工傷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原工傷待遇的,由改企單位補足差額。
離退休人員待遇不變
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改為國有企業前按規定享受省直公費醫療和保健待遇的離退休(退養)人員,繼續享受原待遇,資金按原渠道解決。改為國有企業前未享受省直公費醫療和保健待遇的離退休(退養)人員,納入省直公費醫療管理,所需醫療費用,由改企後的單位負擔。省直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啟動後納入省直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改企前事業單位負擔的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和精簡退職人員生活困難補助費,改企後按事業單位有關政策執行。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工作年限滿30年或距國家法定正常退休年齡5年以內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含合同制人員),本人申請按管理許可權批准後,可以按照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辦理內部退養。內部退養人員按退休人員對待。內部退養人員內退期間生活待遇所需資金,由單位改企時一次性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改制後企業可獲財政稅收扶持
改制後3年內,其正常經費按原數額繼續撥付。改企前使用的省財政周轉金,由改企後的單位償還,確實無償還能力的,經批准可以核銷。
經營開發服務類事業單位自改變登記日起,從事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從轉制注冊之日起7年內免徵科研開發自用土地、房產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和企業所得稅。
改制後,國家已經批準的科研項目和基本建設項目,仍按原計劃實施;改企後的單位新上技改項目或新產品開發項目時,經貿、科技、財政和銀行等部門在項目立項、審批、資金、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
多種形式搞活內部分配
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中,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執行機關工資制度和地方附加津貼制度;未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執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實行工資總量管理,由政府人事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核定年度工資總量,單位包干使用。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搞活津貼分配,辦法是:現行國家規定工資構成中的固定部分不動,將活的部分連同其他工資性津貼補貼、績效工資等項目捆在一起,統籌考慮崗位、任務、業績、效益等因素,建立崗位津貼、業績津貼、項目津貼、課時津貼、特殊人才津貼等,適當拉開分配檔次。社會公益三類事業單位和有條件的社會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經批准可以試行內部工資制,辦法是:現行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全部作為檔案工資,在包乾的工資總量內,單位自主選擇崗位工資制、結構工資制、項目(課題)工資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內部工資分配辦法,按崗位、任務、業績定酬。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實現形式:一是技術入股。持股人按享有的股份參與收益分配。二是創收提成。對工作人員運用其技術、成果、專利等為單位創造的經濟效益和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獲得的收益,可按有關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獎勵給個人。三是年薪制。社會公益三類事業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可試行年薪制,收入與經營業績掛鉤,年薪一般不超過單位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的3倍。
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
崗位分類:事業單位崗位一般分為管理類崗位、專業技術類崗位和工勤服務類崗位,每類崗位按等級層次進行劃分。
崗位設置: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在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基礎上,要遵循因事設崗、結構合理、動態調整、依法管理四項原則。管理類崗位要嚴格控制設置數量和層次,提倡專兼職結合。
管理與監督: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事業單位可設少量的特殊崗位,用於引進急需的高層次人才。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可不佔本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職數;引進特殊人才或根據有關規定必須安置的人員,可直接聘任,待一個聘期結束後,再參加正常的競爭聘任。
競爭上崗擇優聘用
事業單位已經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要按照本辦法進行規范和完善;首次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應按照競爭上崗、擇優聘用的原則,優先從本單位符合崗位要求的現有工作人員中選聘並簽訂聘用合同。首次簽訂聘用合同時,對現役軍人配偶,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女職工,殘疾人員,患職業病或因公負傷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6級以上的傷殘人員,以及國家政策有明確規定的人員,所在單位應與其簽訂聘用合同。經指定醫療單位確診患有難以治癒的嚴重疾病、精神病的,可暫緩簽訂聘用合同。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照有關規定應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
在首次簽訂聘用合同時,職工拒絕與單位簽訂合同的,單位給予其不少於3個月的擇業期。擇業期滿後仍未另行擇業的,應當勸其辦理辭職手續,未另行擇業又不辭職的,予以辭退。對未能競聘上崗的人員,要採取多種方式給予妥善安置。
考核結果影響單位工資總量
事業單位考核分為綜合考核和專項考核。綜合考核包括對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的考核和對單位的績效考核。對單位的績效考核,在考核整體運營狀況的基礎上,選擇幾個關鍵指標進行考核,並對其主體業務情況作出評價。專項考核包括財務狀況、社會保險、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和重大事項考核。各級將成立由組織、編制、監察、財政、人事、審計等部門組成的事業單位考核委員會,並結合聽取社會評價機制,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考核結果分為A、B、C三個等級。每次考核被確定為A級的一般不超過該類事業單位總數的15%。考核結果作為調整事業單位財政支持力度和單位工資總量的依據,並與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人員的聘用、獎懲與收入分配掛鉤。事業單位考核被確定為A級的,適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和工資總量;被確定為C級的,予以告誡,由主管部門負責整頓,減少財政支持力度。
7. 事業單位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改革會安裝分類屬性不同進行,自主事業、差額撥款類的會陸續進入改革的步伐。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例如鄉鎮衛生院,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及中醫院、婦幼醫療等。
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是公證律師和政府招待所、賓館、技術培訓、服務中心等有收費和生產經營職能的事業單位。
大家了解以上三種性質,就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盡量選擇前兩種撥款型事業單位。
2、如何判斷事業單位性質
那麼該如何判斷某事業單位是否是自收自支呢? 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看公告
單招的在招聘公告中會說明是什麼單位,一般在公告開頭或者結尾部分,不過不是所有公告都會列出來,用上述第一項判斷依據可以大致判斷。
統考的同學可以查看職位表,依舊是對照第一項三個類型單位特徵,可以推測是自收自支還是撥款型。
一般有四種:財政核撥、財政核撥補助、財政核撥補助(定項)和經費自理。 經費自理就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了。
(2)網上搜索/咨詢招考單位
如果公告和職位表中都沒辦法看出單位性質的話,可以網上搜索單位的官網查看,或者直接打電話咨詢招考單位。
8. 2022年事業單位還改革嗎
說起改革。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包括事業單位的改革在2022年以後還將繼續深入。
事業單位改革,首先就是編制的變化。事業編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精簡機構和職能精簡和弱化可以由市場代替的服務職能。分類改革中自收自支單位確定取消編制。有32類事業編取消了,編制這些人的編制將被合同替代。
第二就是醫務人員漲工資,公立醫院逐步取消編制與其他群體取消編制就相當於打破飯碗不同,醫生群體取消編制是打破壁壘的第一步,針對公立醫院進行了工資制度改革的試點允許醫院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院務以科室為單位將利潤主要是用於人員的獎勵,建立動態的調整機制,合理看待人才流動,良性競爭,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就是教師薪資的變化,教師工資不得高於或者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薪資水平鄉村教師班主任一線教師優先享受補貼福利。
第四就是改變了管理模式,事業單位從以前的身份管理轉變為崗位管理改革之後更加促進了公平性。總之改革的趨勢就是事業單位新進人員應當公開招聘。嚴肅查處內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等各類違法違規的案件。
第五點就是職稱制度的改革。堅持把品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淡化唯論文唯學歷的職稱評價標准。
第六就是鼓勵事業單位員工創新創業。事業單位的態度是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也能以個人為單位兼職,還能再創辦企業如果離職創業能夠保留三年的人事關系。 最後,建立了定期漲薪的制度,在現有的兩年一調的調薪基礎上再做規劃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中逐漸提高基本工資佔比的同時推進績效工資制醫院或成為此項制度第一個全面推行的群體。
9. 機關服務中心事業編怎麼改革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的改革,一要做到三個有利於:有利於建立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的活力;有利於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有利於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二要政事分開,推進事業單位社會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