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益行業發展前景
一、公益市場化
未來五年,中國慈善事業體制將從行政模式轉為市場模式,慈善市場將起到配置慈善資金的基礎作用,公益市場化成為現有體制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要改變慈善行政化,光靠呼籲沒有用,唯有用市場化挑戰行政化,要建立市場主體,要參與公益慈善資源的競爭。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組建各種市場要素,包括公益金融,公益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包括公益營銷,不但要把事情做好,而且還要大聲喊出來……從去年以來,公益市場化已經成為一個洪流,雖然有很多局限和問題,但它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客觀的發展過程了。
二、民間化、組織化和專業化
隨著公益市場化的到來,政府不斷的簡政放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中來,慈善事業會進一步的民間化;另一方面,隨著政策越來越開放,有更多的公益慈善組織注冊成立,公益慈善組織的數量不斷上升。在民間化和組織化的過程中,又要求公益慈善組織不斷提高效率,才能贏得更多的公信力,這就自然而然走向專業化的道路。
三、基金會崛起
自2004年以來,政府采購服務為公益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但在實現市場化、組織化、民間化、專業化的過程中,如果民間組織都依靠政府提供資源,這不利於他們的獨立發展。在這種環境下,基金會的崛起是自然的趨勢,它將逐漸和政府、國際機構一起,成為非常重要的慈善事業資金供給方。
四、支持性機構出現
未來五年將會出現一系列支持性機構,包括設計、評估、咨詢、能力建設、展會甚至社會創投服務等各個方面。這些支持性機構的出現,意味著公益行業的形成,逐步打造出比較完整的生態系統。
五、青少年兒童、社區發展、醫療康復是投資熱門
隨著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青少年兒童、社區發展和醫療康復將是公益投資的熱門領域。成熟度比較高的社會組織聚集在這三個領域,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的投入。
六、社區資助將成為重要的慈善資金使用方式
目前,社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靈活的小額社區資助成為重要的慈善資金使用方式,社區基金會將成為重要的載體,資助模式將成為基金會與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主要合作方式。
七、大量公益資金將轉向西部
地方經驗仍然會引領公益慈善事業的中國道路,北京、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浙江、江蘇、上海等地會成為更加活躍的地區;以地方帶動地方,大量的資金將會轉向西部。
八、法治原則將得到普遍推廣
法治原則很可能在公益慈善領域得到普遍推廣,慈善將逐步通過立法來建立規范,公益組織的契約精神將進一步得到強調。
九、互聯網+公益
公益慈善將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點在最近的99公益日得到很好體現,許多公益項目可能還沒實施就已經能夠募集到很多錢,這種事只有在互聯網時代才可能發生。互聯網思維將深刻影響著慈善領域的思維方式,與此同時,公益慈善的信息化平台打破時、空、行業界限,促進公益資源對接實現專業化、規范化和常態化。
十、公益慈善事業將引發一系列社會治理制度的改革
公益慈善事業在未來五年內將引發一系列社會治理制度的改革,協商民主可能會成為公益組織之間的主要溝通方式,同時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將形成大規模的跨界,多元共治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2. 如何發展慈善事業提出一條建議並給出其哲學依據
加強慈善宣傳,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慈善文化。
發展慈善事業必須有良好的「人文關懷」的社會環境,這種環境的形成,需要有文化的承載和激勵。要推動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構建慈善文化,發展慈善文化。慈善文化理應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宣傳、文化、出版、廣播、影視、報紙、網路等媒體部門要在各自的領域中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推波助瀾。媒體單位要開辟慈善公益專題欄目,宣傳和報道慈善活動、慈善人物,並安排一定的廣告時段免費播發和刊登慈善公益廣告。
統一捐贈稅收政策,鼓勵慈善捐贈。要對這些年來,國家和省在企業改制、教育、低保、外資等方面陸續出台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清理,實行對慈善公益事業的統一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捐贈,鼓勵競爭。
加快制訂慈善公益事業的配套法規,構建依法行善環境。要加快制訂專門規范慈善公益組織實體行為的法律法規,明確慈善機構的性質、使命、管理運行的基本准則,使非營利機構與政府機構、營利機構職責界定和社會功能有明確的定性和定位。要調整政府與慈善公益機構的關系,鼓勵慈善機構實行自治管理,減少行政依附,並以自律為基礎,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