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差額事業單位改革後是什麼級別

差額事業單位改革後是什麼級別

發布時間:2023-08-25 09:30:49

① 差額調全額,職稱等級怎麼定

差額調全額的職稱等級,如果是低於副處級別,並不是評級調動。
事業單位正在進行改革。醫院的話在未來有可能定性為公益1類,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果想靠換單位來改變的話,可以:1、參加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公開招聘。2、晉升到副處級後,申請平級調動。

② 事業單位是怎麼分級的

(一)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2.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3.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
1.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根據現行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有關規定和行業指導意見確定。
2.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改革辦法結合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3.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根據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和行業特點,以及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實行不同的結構比例控制。
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
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4.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總結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優化結構、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結構比例控制的標准和辦法。各級人事部門及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嚴格控制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嚴格控制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總量,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核準的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

③ 事業單位職級晉升

事業單位有哪些類別?
事業單位崗位有哪些?具體設置標準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晉升制度什麼時候實施?政策內攔稿慶容是什麼?
今天就詳細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一、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2011年以前,事業單位人員實行身份管理,即事業人員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身份進行管理。2011年開始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以後,事業單位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為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公益類三個類別。其中,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行政類事業單位,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為行政機簡握構或轉為行政機構,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逐步轉為企業;公益類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將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從目前改革情況來看,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已基本完成,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還在繼續推進。同時,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劃分為兩類。具體為: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財政配套政策,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實行「收支統管、全額保障」的經費預算方式;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實敬碼行「核定收支、定額(定項)補助」的財政預算方式。即通常所說的全額撥款、差額撥款經費預算形式,並且公益類事業單位之間,人員可自由流動。
同時,今後將嚴格控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繼續實行審批制管理;區別管理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繼續實行審批制管理或備案制管理,逐步探索主要不以增加編制、更多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事業發展。
二、事業單位崗位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出台前,事業單位人員實行身份管理,即事業人員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身份進行管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施行後,事業人員由身份管理轉為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
根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人事部2006年11月17日公布)及其《實施意見》,國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1.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每一種崗位類別劃分不同的崗位等級。
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分別對應行政意義上的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科員、辦事員。
從目前來看,事業單位「去行政化」趨勢明顯,很多學校、公立醫院已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專業技術崗位:按照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細分為13個等級,其中:一至七級為高級崗位,一至四級也稱正高級崗位,五至七級也稱副高級崗位;八至十級為中級崗位;十一至十三級為初級崗位。
另外,專業技術一級崗位,又稱特級崗位,一般為「兩院」院士、有重大貢獻或重要成就的專家學者等,其崗位設置及人選確定,需逐級報人社部審批。
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分別對應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特設崗位:又稱臨時崗位。臨時行動是根據機構職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的特殊情況而確定的臨時措施。臨時崗位不受機構內崗位總數、最高級別和結構比例的限制,在完成職責後,應按照管理機構的規定予以撤銷。限制進行核對和刪除。
2.各類型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實行不同的崗位類別結構比例控制。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
(1)以專業技術為主的事業單位,專技崗位不低於崗位總量的70%。
(2)以管理職能為主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不低於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以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為主的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不低於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近年來,事業單位後勤服務已逐步社會化,相應崗位設置也受到嚴格控制。目前新設的工勤崗位,一般都是為了保障退役士兵等政策性安置。
事業單位各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
(1)管理崗位: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沒有明確比例要求,一般最高等級以機構編制部門批準的機構規格為准,如七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為七級職員,按照編制數量及領導方式可設一定八級職員(一般為1-5名)。
(2)專業技術崗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為1:3:6,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為: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3)工勤崗位:工勤崗位一級、二級、三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崗位總量的比例為25%左右,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崗位總量的比例為5%左右。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三類崗位結構比例,以及各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只是全國總體控制指導目標,一般各省會出台具體實施細則對規則進一步細化,或根據行業類別單獨明確崗位結構比例。
3.各崗位任職條件。
(1)管理崗位:至少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職員以上,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四級職員以上要求本科學歷。工作年限方面,三級、五級職員,須分別在四級、六級職員崗位工作兩年以上;四級、六級職員,須分別在五級、七級職員工作三年以上;七級、八級職員,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工作三年以上。 一級、二級職員已經屬於部級領導,按照幹部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2)專業技術崗位:初級、中級、高級專技崗位要求分別具有中專、大專、本科以上學歷。雖然不具備規定學歷,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任職條件的專技人員,也可根據需要聘任相應的專技職務。
在符合條件有崗位空缺的情況下,專技人員可以跨級別晉升,從初級晉升中級、從中級晉升副高、從副高晉升正高,即我們常說的大晉升;也可以在級別內晉升,即在職稱崗位內晉升等級,比如中級職稱從十級晉升九級、從九級晉升八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晉升」。級別內的小晉升,原則上不允許跳級。
「大晉升」的時間比較明確,一般初級滿4年,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可以申請晉升中級十級崗位;中級職稱任職滿5年,取得副高專業技術資格,可以晉升副高七級;副高任職滿5年,取得正高專業技術資格,可以申請晉升正高四級。
「小晉升」的時間各地略有差異,一般來說在一個等級任職滿2-3就可以晉升下一個等級。
(3)工勤崗位:一級、二級工勤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並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三級、四級工勤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並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學徒(培訓生)學習期滿和工人見習、試用期滿,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後,可確定為五級工勤崗位。
三、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
公務員有職務職級並行,事業專技、工勤人員崗位等級不受層級限制,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受機構規格限制,發展空間很小,很多縣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干到退休都是九級職員。為解決基層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問題,2021年中央印發《關於縣以下事業單位建立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的意見》,明確從2022年1月開始在縣以下事業單位實行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也迎來「職級並行時代」。
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目前全國除少數地區落實政策外,其餘地區仍處於政策解讀、方案制定、醞釀套改階段。參照2019年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經驗,預計全國縣以下事業單位要全部普及「職級並行」至少要到2023年底
縣以下事業單位管理崗執行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主要有三個核心關注點。
1.晉升上限
按照政策精神,縣一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理論上最高可以晉升五級職員,即正處級。相比以前的正科級天花板,改革後,理論上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的晉升空間和公務員已經差別不大。
2.職數限額
和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一樣,事業單位管理崗晉升等級也有職數限制。其中,五級職員一般不能超過管理崗位總數的2%,六級職員不能超過10%,七級和八級職員不能超過60%,且七級職員不能超過七級職員和八級職員總和的50%,九級和十級職員沒有限制。
一般來說,五級、六級職員名額會由組織部門在縣域所有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總量內統籌設置。
3.晉升規則
晉升五級職員,要求任職六級職員5年以上;晉升六級、七級和八級職員,均要求在下一個等級或崗位任職滿四年以上。從十級晉升九級,年限要求是兩年。所有晉升過程中,年度考核獲得優秀等級一次均可減半年,與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一致。
需要特別強調兩點:
一是晉升制度只針對縣區和鄉鎮兩級事業單位,地級市事業單位人員不享受此政策。
二是晉升對象只針對管理崗位人員,專技和工勤人員不適用政策。實際上,改革後專技人員晉升空間仍然比管理崗位人員大得多。

④ 你知道全額事業編、差額事業編以及公益崗位的差別嗎

事業編按財政供養性質區分,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類型。

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集中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主要為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輔助和支持職責,無法由市場配置資源,即不能也不適合創收,用以解決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因此必須由財政全額撥款「買單」。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公務員)的財政供養方式一樣,都是財政全額負擔,工資待遇相差不大,公務員因為有車補和年終績效,收入比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略高。

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分布在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特點是有經營或收費職責,可以創收,同時又承擔了較多的公益服務職能,無法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因此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財政撥款支持,綜合自營收入和財政撥款用以支付員工工資和福利,即差額撥款。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保留在事業單位,維持現狀不變,極少數人或因單位改制轉企(主要是部分效益較好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能是收費或經營,按照規定將剝離其公益職能改企),變為企業人員。

自收自支事業編制,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創收給員工發工資福利,單位運轉經費不列入財政預算,政府不予撥款支持。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此類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隨單位改企轉為企業人員。

至於公益崗位,是政府部門招錄的公益服務輔助人員,沒有編制,不算體制內人員。但公益崗位人員的工資由財政支付,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核定,外加部分䃼貼發放,工資總額大致為在編人員的一半不到。像政務窗口服務人員、輔警、機關保潔安保人員等,均屬公益崗位。

全額和差額都屬於事業編制的一種,事業編制分很多種,但是不包括公益崗。

1、先說公益崗,公益崗是政府為了解決大齡人員就業困難和部分待業青年、零就業家庭、貧困戶等一類的人員收入問題設置的短暫就業崗位,一般由當地人社部門根據政府部門單位的需求統一公開招聘,要求本地戶口,聘用後五險都有,有合同,沒編制,大部分職業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類的崗位。工資方面不高,工資待遇由人社部門按照人員補貼和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和繳納各類保險方式構成。需要注意的是公益崗一般人社部門只補助幾年,之後公益崗到期後就不再有補助了,這時候實際上被聘用的人就變成公益崗到期的臨時人員,如果用人單位繼續使用,所有費用都屬於用人單位支付,有的單位會解除聘用,也有長期使用的,情況不一,但是身份已經屬於臨時工了(雖然公益崗也屬於臨時工的一種)。同時人社部門有規定,進入過公益崗的人員是不可以再次競聘用公益崗的,以身份證號為准。

2、事業單位,事業大體分以下幾類,即:參公全額撥款、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部分地方還有財政定補事業單位。

(1)參公事業編:屬於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也就是下一步改革極有可能劃入公務員,最差也是和公務員標准一樣,屬於事業單位里最好的一類,但是這一類也是最難進入的,一般從事行政執法類的單位多屬於這一類,也是待遇較好的一類。

(2)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這類單位除了待遇比公務員略低一點,沒有車補,總體較好,工資屬財政負擔,屬於有保障的鐵飯碗,下一步的改革估計也是進入公益類,變化不大。 (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是財政補助一部分,工資核算與全額撥款一樣,基本上工資有保障,與全額的差距不大,根據單位性質大部分改革進入公益類的可能性較多。

除了上述幾種,還有定補和自收自支這兩種,屬於事業單位最不好的一類,因為沒問,就不再在這里說了。

我了解的可能與其他各位略有不同。

為了方便說的更清楚,把事業單位合在一起說。事業單位按照經費渠道大致分為全額、差額和自收自支三種。全額中有一種叫參公,這是指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個人身份仍是事業身份,工資待遇與公務員相同。改革中,如果涉及參公單位職責劃入行政機關,其人員是不能直接轉入的,有的即使進入機關工作,也只是暫時的,不會辦手續。目前看,參公到機關暫時沒有明確的政策。

從工資待遇看,無論是什麼性質的事業單位,執行的政策都應該是一樣的,差別在自收自支的單位由於經費緊張,發放比較困難,從了解的情況看,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但這並不等於說有就發沒有可以不發。

從改革的角度看,全額、差額改革的方向主要是調整和整合,基本沒有改制的風險。而自收自支單位改革也有好多方向,改制的是少數,凡是有收費的,一般會取消收費改為全額,只有純屬經營的有改企的可能,而且是國企。

公益崗位與事業單位沒有什麼關系。公益崗位有的是政府購買服務崗位,提供給特定群體。有的是政府限定的某些崗位定向安排特定群體。這些崗位可以是事業單位的輔助服務崗位,也可以是企業的非技術崗位。但這些崗位工資待遇相對會低一些。

一、全額事業編,也叫全額撥款事業編,是指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由財政全額負擔的事業編人員。他們的工資、績效獎金、五險一金由財政撥款予以保障。這種編制一般存在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這種單位是沒有任何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單位的經費來源全部靠財政撥款。是所有事業編制中最好的(參公事業編不算純事業編)。這類編制最多的就是中學和小學的老師,只要是公辦學校(高校除外)的老師,都是全額撥款事業編。

二、差額事業編,也叫差額撥款事業編,是指人員經費個公用經費由財政和單位按比例負擔,比例不一,有五五開、三七開、四六開等。他們的工資福利、績效獎金、五險一金由財政負擔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單位用自身收入來彌補。這種事業編存在於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這種單位有一定的收入,但收入不足以滿足本單位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開支。這種編制要看單位效益如何,效益好的比全額撥款事業編的收入要高,效益差的可能就只能發出財政負擔的那部分工資,差額部分發不出來。典型的流泗醫院的醫護人員,大多都是差額撥款事業編。

三、公益性崗位,不屬於事業編制,一般是指政府為解決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而設立的。這種崗位是合同制的,工資比較低(但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以樓主所在縣為例,大多數公益性崗位的工資是2000元/月,繳納五險一金(按最低標准繳納)。這種最常見的就是環衛工人。

很多體制外的人並不知道我國的編制也是五花八門的。
體制內最好的編制是行政編制 ,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公務員,這是我國目前最穩定的一個職業,在沒有犯大錯誤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被辭退的可能。而且工資待遇穩定,有車補、通訊誤餐補貼等福利 , 社會 認可度高 ,升遷發展機會也是最大的。

稍遜一籌的就是事業編制了,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 。
全額撥款單位大多自身無法創造收入 ,因此人員和行政編制差不多,工資福利等都是由財政統一撥款,單位的經費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但是沒有辦法享受車補,並且提拔較為困難。

差額撥款單位 人員的部分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而 自收自支單位 人員的經費完全來源於自身創造的收入。這兩種單位如果效益好的話,收入很可觀,但如果效益不好,可能連正常的工資都發不出來。而且未來的事業單位改革中,這兩類單位大多數是要轉為企業的,因此 從穩定性上是不如全額撥款單位的。

至於公益崗位人員,並不算是體制內的。
公益崗位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開辟的為了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公共管理和 社會 公益性服務的崗位,比如清潔工、保安等。這類崗位的工資水平一般就略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水平,並且 原則上工作是不能超過3年的,因此只是一份過渡性的工作。

在衛生系統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系統內由於單位眾多,包括各種編制類型,根據不同的單位性質和人員編制,簡單介紹供參考。

衛健委——衛生系統的最高權力機關,機關單位,人員為公務員編制。人員工資為公務員工資演算法,有年終績效工資和車補,晉升途徑可以職級並行。

衛生監督中心——原來的衛生監督所,疫情以後各地逐漸改名為衛生監督中心,具有代衛健委執法職能,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為參公事業編,人員工資演算法、績效工資、職級並行、車補等完全參照公務員執行。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為全額事業編制。崗位類型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人員工資演算法按照事業單位工資演算法,部分城市有年終績效工資,沒有車補,事業管理崗沒有職級並行。

婦幼保健服務中心——全額撥款差額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為全額事業編制。因為該單位有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所以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是該單位同時具有孕產婦保健、新生兒保健、孕檢、兒童入園體檢等收費服務項目,所以有營業收入,單位運轉比較靈活。

醫院——以前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財政負擔在編人員的基礎工資,大部分工資要靠醫院及科室的收入二次分配。所以不同醫院同級別的醫生,或者不同科室同級別的醫生,收入情況是不一樣的。公立醫院體制改革以後,取消了醫務人員事業編制。

公益崗位——說白了就是臨時工,簽署勞動合同,沒有編制。

事業單位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自收自支三種。從供養角度,公益一類主要對應全額事業編,公益二類主要對應差額事業編,自收自支顧名思義就是財政不予供養。公益崗位屬於編外,主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從事輔助工作,如值班值守、會務服務等,工資由財政負擔,加上加班費什麼的,大致相當於在編人員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End--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使用的是全額事業編制,比如,衛生事業單位有醫院、社區衛生指導中心;教育事業單位有中小學校、教研室等,所需經費全部由財政撥款。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使用的是差額事業編制,所需人員經費由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行解決,一般差額事業單位都有收費許可證,可以收取規定的一些費用。

公益崗位是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定勞動合同,派遣到行政事業單位從事一些協助附屬性質工作。

全額事業編、差額事業編,屬於事業編制四種類型之中的兩個類型。

公益崗,屬於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部門管理的過渡性的臨時就業職位;公益崗是屬於就業安置的權宜之計,是臨時工性質,雖然沒有編制,但是由地方財政供養。

一、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 科技 、文化、衛生等活動的 社會 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

二、全額撥款、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按照經費來源不同,事業單位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全額撥款、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其中的二個類型。

(一)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1、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多為公益性、非盈利性、服務性事業單位。經費及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財政全額供養,執行標準的國家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制度及 社會 保險規定,幾與公務員無差別;編制管理相當嚴格。

這種類型的事業單位中,在事業單位改革中,多數轉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2、這個類型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行政職能、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既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改革中:

具有行政職能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將不再保留,或轉為行政機關,或將職能劃轉行政機關。

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將改變分部門分系統多頭執法,整合為綜合執法。

(二)財政差額撥款(定額)事業單位

多為有生產經營性收入,但不足以經費及人員工資、福利待遇開支的公益性單位。經費及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財政予以差額(定額)補助,同樣執行標準的國家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制度及 社會 保險規定;但視生產經營、經費狀況不同,工資、福利待遇有的單位可能高於國家規定,但有的單位時有不達標准、不足額發放、拖欠情況發生;編制管理相對嚴格。

這種類型的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改革中,以生產經營為主業的單位將轉制為企業。

三、公益崗

公益崗位是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主要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安、保潔、保綠、停車看管等。各級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以及適宜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其他公益性崗位。

公益崗,是政府為了解決大學畢業生、大齡人員就業困難和部分待業青年、零就業家庭、貧困戶等一類的人員收入問題設置的短暫、過渡性質的就業崗位。

公益崗,由當地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部門(以下簡稱人社部門)管理,根據當地政府的需求統一公開招聘,要求具有本地戶口,聘用後統交五險,簽訂勞動合同,大部分職位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類的崗位。

工資待遇由人社部門按照人員補貼和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和繳納各類保險方式構成。

需要注意的是公益崗,是有期限的,人社部門補助固定期限,到期後就不再有補助;期滿後被聘用的人就變成公益崗的臨時人員;如果用人單位繼續使用,所有費用都屬於用人單位支付,有的單位會解除聘用,也有長期使用的,情況不一,但是身份已經屬於臨時工(雖然公益崗也屬於臨時工的一種)。

同時人社部門有規定,進入過公益崗的人員是不可以再次競聘用公益崗的,以身份證號為准。

⑤ 事業單位怎麼分級別

事業單位崗位的具體劃分,通常劃分成三種類別,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

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

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於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

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普通工崗不分級別,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中司機、電工等崗位。技術工崗依次分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

點擊查看:事業單位資訊匯總

閱讀全文

與差額事業單位改革後是什麼級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人不高考也能事業發達 瀏覽:991
紅色牌匾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瀏覽:872
被家暴的婚姻是怎麼回事 瀏覽:901
健康有營養的食品有哪些 瀏覽:887
哪裡能獲取附近的美女 瀏覽:920
什麼企業才是事業單位 瀏覽:325
優質的故事領域創作者怎麼做 瀏覽:229
gta5如何買車庫故事模式 瀏覽:516
淮海經濟如何發展 瀏覽:208
彌勒和宣威哪個經濟好 瀏覽:399
有雙向奔赴的愛情是什麼氣 瀏覽:674
一份充滿什麼的愛情 瀏覽:845
成都到幸福的班車在哪個車站坐車 瀏覽:101
婚姻介紹服務機構在哪裡 瀏覽:921
苦苦哀求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129
康熙王朝為什麼選美女 瀏覽:702
人少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922
參戰人員事業編被待崗怎麼解決 瀏覽:30
為什麼我那麼傻會為愛情義無反顧 瀏覽:592
線下心理健康活動有哪些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