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集事業成功人士的事例,並說一說從中受到的啟發
成功人士的故事案例,俞敏洪英語33分的落榜生:
復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然而,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
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再度落榜。
1980年高考,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再次報了北大。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的同學們幾乎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他卻什麼也沒收到。終於有一天,縣教育局長在電話中對俞敏洪說:「你的錄取通知下來了。」
那個曾經英語只考了33分的落榜生,在後來創辦了中國教育培訓領域的領頭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啟發:人生不是100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高考,或為加速器,或為剎車閥,一快一慢都是經歷。等到回頭看時,才發現,它只是長跑路上雲淡風輕的一念。
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經歷許多次人生的考驗,只有通過了不同的考驗人才能證明你的實力,成功包括精神與物質兩方面,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相互配合,其實只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目標,不斷的去奮斗,體現出自我的價值,無論結局如何你都是成功的人。
2. 馬化騰他的創業經歷對你有什麼啟示
顯然,馬化騰對電腦很感興趣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他。。只要你對一件事感興趣,你就會覺得很富有。失敗不算什麼。此外,你需要時間來證明,正如俗話所說,你不能一口吃掉脂肪。慢慢來。不要只想賺錢。你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你不想賺小錢,但你不能賺大錢。這個說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
拓展資料: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創業。對科技投資的調查研究表明,國內企業家基本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生存創業者
生存企業家大多是下崗工人、因各種原因失去土地或不願留在農村的農民,以及剛畢業卻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這是中國企業家人數最多的一次。根據清華大學的調查報告,這類企業家佔中國企業家總數的90%。他們中的許多人被迫去涼山謀生。
一般來說,創業的范圍僅限於商業貿易、少量工業,基本上是小型加工工業。當然,也有大中型企業因機遇而出現,但數量非常少,因為國內市場不像20多年前那樣,如劉永好兄弟、盧冠球、南存輝等。在他們的創業時代,到處都是經濟短缺、混亂的機制和機會。現在,俗話說,狼多肉少。長期以來,依靠機會取得偉大成就一直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2.主動性創業者
積極創業者可分為兩類:盲目創業者和冷靜創業者。大多數前企業家都非常自信和沖動。這類企業家,大多是賭博愛好者,喜歡買彩票和賭博,而不是審查成功的概率。這樣的企業家很容易失敗,但一旦成功,他們往往是一個大事業。冷靜型企業家是企業家的精華。他的特點是計劃和行動,而不是毫無准備地戰斗,或掌握資源或擁有技術。一旦他採取行動,成功的可能性通常很高。
3.賺錢型創業者
賺錢的企業家除了賺錢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喜歡創業精神和當老闆的感覺。他們不在乎他們能做什麼,也不在乎他們會做什麼。他們可能在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他們的所作所為可能完全無關。即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對賺錢沒有明顯的興趣,也從不考慮他們自己的事業的成敗。奇怪的是,這一類的創業者賺錢的並不多,創業失敗的概率也不比那些認真、勤奮的創業者高。此外,這些企業家中的大多數人都非常高興。
4.創新型創業者
這種創業模式要求創業者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成功的企業家精神往往形成獨角獸企業,有時形成新的商業形式。
企業家首先應該處理好創造力、創新和創業之間的關系:傳統思維和創新思維產生創造力。創造力是創新的基礎,創造力是創業的動力源泉之一。創新與創業的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更容易激發人的創造力。創意創新與創業鏈的結合是推動各產業發展、社會繁榮的重要源泉;二是資源配置。
5.迭代創業者
在互聯網時代,認知迭代、產品迭代、組織迭代和營銷迭代是持續迭代的創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