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航天英雄有哪些人
1、馮如
馮如(1884~1912年),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製造師和飛行家。號鼎三,廣東恩平人。
馮如傳奇的一生,創造的「六個第一」,提出了航空戰略理論,馮如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對中華民族航空事業和人民空軍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
Ⅱ 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的故事有哪些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民族脊樑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陳俊亮——糾錯編碼:將衛星無線數據傳輸,可靠性提高1000倍。
「東方紅一號」的研製過程中,北京郵電大學的一位科學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亮。
數據通訊設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前端為調制解調設備, 後端為糾錯編碼設備,而陳俊亮正是承擔了糾錯編碼設備的開發研製工作。
3、「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4、吳偉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動環節,測控精度十分重要。在衛星第一次進入100公里繞月軌道時,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沒被月球「抓住」。
當時有很多技術風險。嫦娥二號最終被月球捕獲,在月球軌道上環繞起來,吳偉仁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5、孫家棟
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人物詳細事跡如下:
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1989年,孫家棟擔任中國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談判代表團團長。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孫家棟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Ⅲ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有哪些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有:
1、任新民
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生於安徽寧國。1940年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後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17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他領導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
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實驗,任首區總指揮;組織研製「長征1號」運載火箭;組織氫氧發動機、「長征3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衛星工程的研製試驗。
領導組織了用「長征3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擔任「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總工程師等。
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中國載人航天工作突出貢獻者功勛獎章、「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等。
Ⅳ 中國航天事業有成就的人有哪些
謝謝你的關注
1.火箭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 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 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2.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3.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