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鄉鎮事業編是如何分配工作的
我就是鄉鎮的事業編工作人員,鄉鎮的事業編制,一般是計生服務所、農技中心、文化站、水管所、林業站等編制的。鄉鎮的事業編制考進去一般都是這些編制,雖然是這些站所的編制,可是並不意味著就在這些站所上班,只負責這些站所的工作,而是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來分配工作的。像我是計生服務所的編制,但是並不是在計生辦(計生服務所)工作,而是根據工作需要分配到了經濟發展辦公室,而經濟發展辦公室並不是只是單一的只管經濟方面的工作,而是包括經濟、安監所、消防、打假、統計、武裝等各種各樣的工作,一到年底,考核的資料都要做五六套,同時還要駐村,是一個行政村的駐村負責人,這些還不是全部的工作,平時哪裡出現緊急的情況,比如山林失火,全部人員都要集中上山救火。因此可以這樣說,事業編工作人員是鄉鎮的核心力量,因為他們比公務員穩定的多,比較少調動,但是所負擔的工作比公務員只多不少 ,在我單位,每個辦公室都有一兩個事業編工作人員負責做著辦公室大部分的工作。
鄉鎮人少事多,崗位的安排特別是事業編制人員的調配,基本以實際工作需要為中心,哪裡工作重要,可能就會把人往哪裡放,一切以領導的意見為准,不一定按照招錄時註明的崗位定崗定人。比如對外招考時註明是招規建站的工作人員,到崗後可能直接安排到經發辦工作,類似的隨機調配在鄉鎮是常有的事。
朋友的女兒前兩年考到了本地一個鄉鎮的社保所工作,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到崗第一天,領導剛好來檢查工作,一看來了新人,而且長得還不錯,第二天就把她調到了黨建辦,協助組織委員開展黨組織工作。幹了半年,鄉里扶貧任務重,又把她抽調到了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協助其他人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後來,鄉里開展立面改造、移風易俗、經濟普查等階段性任務,她無一例外都被抽調進了工作組,期間還協助各站所、中心開展防災減災、安全生產、市場整治、山林滅火等事項,前後幹了將近三年,除了第一天在社保所待過,其餘時間都是在鄉鎮機關和其他各站所度過的,什麼寫材料、做台賬、搞統計、駐村入戶、信訪維穩等各種雜七雜八的工作都干過,硬生生從一個柔弱女子被鍛煉成了女漢子、萬金油。
這就是鄉鎮事業編的現狀。在鄉鎮,公務員崗位本身有限,且絕大部分是領導,不足以應付龐大的工作任務,為了彌補工作力量的缺失,鄉鎮只能大量調用或者借調事業編制人員,充實到各個崗位。走進鄉鎮,很多辦公室看起來人很多,其實公務員可能只有一兩個,其餘全是事業編制人員,有的甚至一兩個公務員都沒有,用的都是事業編。現實中,受制於工資待遇和發展空間的限制,事業編都有轉身份、提拔的願景,普遍比較好管好用,鄉鎮樂見其成因此都把事業編當成工作的主力軍來對待,很多工作都是通過事業編來完成,客觀上也造成了鄉鎮事業編崗位的不固定。
總的來說,鄉鎮事業編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崗位的安排完全取決於工作需要和領導的想法,不是一成不變的。
·
以上答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作為局中人,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沒有分配的,打亂仗的。
原因?請你泡一壺茶,聽我慢慢說。
大家都知道,鄉鎮政府是最底層的行政機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層。水利所是屬於鄉鎮政府下設的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包括,這個職責還挺多的,不照搬了,簡單點說吧,全鄉鎮的河流、水庫、山塘、灌溉渠等與水相關的,都基本是水利所的職責。根據我鎮的三定方案,我鎮水利所一共有3個事業編制,設1名所長,2名副所長。
大家還知道,鄉鎮政府是最忙最亂最雜的單位,到處是千線一針的情況,每一項工作都要求越來越高,動不動就一票否決,動不動就問責,檢查、督導、調研等等。
就水利所來說,3個人的話,365*24都做不完,只能招臨聘人員(也就是無編制的職工臨工),然後領導把全鎮看做一盤棋,那邊任務重,就把人員往那邊調,一年換個三四個部門都很正常。
我曾經主持我們鎮的執法證考試,要求就是有編制的人才能考,其中事業編制人員,對編對崗的,基本上只有各站所的負責人,其他人員都是打亂仗的。能力強的,多個崗位輪崗,充當救火隊員,也容易出成績,進入領導的視線。能力弱的,找個不重要的站所裡面一丟就是幾年,沒那麼多時間精力去理你。
在鄉鎮人員都是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去,一般能夠按照專業按照特定崗位分配的很少。
一、專業性特別強的會按專業、崗位分。比如會計、審計類的,一般會分到財政所和經管站,建築類的會被分到城建等部門。
二、大部分是哪裡需要就分到哪裡去。鄉鎮各個部門都很忙,都需要人,每年新人還沒來,各個分管領導就早已開始向主要領導匯報要人。所以新人一來,基本上都會被分到特別需要人的科室。
三、內部調動頻繁。不是說你去了這個崗位,就一直會在這個崗位工作,而會根據你的工作表現以及實際工作需要,在單位內部進行調動。
四、一般新進的年輕人員大概率會先被分到黨辦、組織、宣傳、經發、城建等十分忙碌的部門。後期,再根據你的工作表現以及能力進行調動。
從去年開始進行鄉鎮和街道層面的機構改革,將所有科室設置為行政科室和事業科室,行政人員進入行政科室,事業人員進入科室,按要求不得混編。各省對鄉鎮街道改革中科室的設置也不盡相同,但總得來說基本維持6個行政科室和4個事業科室的編制,並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增設1至2個自設科室。雖然現在鄉鎮街道基本都存在行政編制少,事業編制多的情況,導致可能暫時存在混編的情況,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這種情況會逐步改變。
作為一名在鄉鎮工作七年多的鄉鎮幹部,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在鄉鎮,從來都是按照工作需要安排崗位,不是按照你的編制而分派工作。混崗是鄉鎮的常態,有工作大家一起干,在鄉鎮所謂的文化、水利等業務工作都是兼職工作。新來的同志,很有可能會讓你去黨政辦幹事,也會讓你包村,總之哪裡忙哪裡就會有你的身影。
看我昵稱,就知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了。
在基層,行政編和事業編混崗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招聘你的崗位,只不過是正好這個崗位有編制空缺,但是不一定招來就在那個崗位幹活。
服從組織安排,這是你進入體制內必須要遵守的紀律。所以,入職之後,組織上讓你去哪,就乖乖的去哪吧。
而且,還有可能,你在鄉鎮干幾年,工作比較出色,組織部、辦公室這些部門看上你,直接就把你借調走了,表現的好正式轉過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入職之後去哪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做好思想准備,基層是比較苦、比較累的,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各種活都得干。
你這種情況,即使不分在水利站也不一定是壞處,水利站屬於邊緣部門,有機會到鎮政府上班發展前景也會不錯的。
當然,除非你就想當一條閑魚。
鄉鎮的工作可以說是充滿了野性,粗獷無比。
請做好作為一塊磚的准備,因為在鄉鎮, 你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鄉鎮事業編的工作分配是一年一個樣,去了鄉鎮,你就可能從事除了領導之外的任何一項工作。
在鄉鎮,七所八站的工作人員是集中在一個辦公樓辦公的,除了財政所的工作人員因為專業性比較強,工作崗位相對固定以外,其他的站所可以說工作是一年一個樣。比如,今年你在安監站從事安全生產相關的工作,明年有可能去政務大廳辦業務。有個考上了鄉鎮事業編的朋友,第一年去被分配在扶貧辦工作,第二年又給書記開車,第三年去當了綜治專干,第四年又當了水利站的站長,現在機構改革水利站沒有了,又被安排去搞民政,明年可能又去另一個部門。
鄉鎮分配工作往往都是這樣,至少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很隨意,很草率的,只要主要領導發個話,那麼就可以重新分配工作。
以上說到的是本職工作,鄉鎮的幹部還需要聯系村子,一般是三個工作人員加一個副職聯系一個村子,哪些人聯系哪個村子也是很隨意的,變來變去,一年一個樣。
在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差別微乎其微,都是做一樣的工作,事業編里的專技崗、管理崗的差別就更小了,甚至有的鄉鎮都把工勤編當公務員用,畢竟鄉鎮還是太缺人手了。
考上了鄉鎮,無論事業編還是公務員,都要提前做好一個心理准備——你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㈡ 鄉鎮事業編工作者的出路在哪裡
鄉鎮事業編主要存在與鄉鎮七站八所四中心,和混編混崗人員,這些人員前途怎麼樣?
事業單位改革,鄉鎮七站八所四中心除過極少數站所,大部分被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些站所上級部門在市縣一級都是行政單位或者參公管理,本應該劃為行政類事業單位,但受制於行政編數量影響,只能將這些人員以事業編身份打發。
最悲劇屬於鄉鎮混編混崗事業人員,這些人員編制可能在鄉鎮臨設機構,這些機構有些甚至已經裁撤,不復存在,這些人員就成了沒有娘家的混編混崗人員了,這些人幾乎都是專技崗,但是不能評職稱,更不能提拔重用,可以說一眼看到頭,沒有任何未來。
機構改革將原屬於上級業務部門管理的七站八所四中心劃轉到鄉鎮,這些人員正式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鄉鎮人,以後再想去部門或者局機關只有考試這一條路了。
所以鄉鎮事業幹部以後工作量與日俱增,但待遇和公務員差距會逐步拉大,晉升之路堵塞,前途就是兩個字渺茫。
大道理就不講了,扯些現實的,好不?
一、事業編,比臨時工要強,可能是公務員的七至八折,反正不是骨折,收入還穩定。
二、個別效益好的鄉鎮會有年終獎勵等福利,看你的部門領導如何向上級提出。
三、鄉鎮是人情 社會 ,早上不見低頭見,晚上不見抬頭見,好好利用這層關系。
四、不是公務員的話,晉升就別想了,反而可以讓你遠離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
五、在不違反工作紀律的情況下,遇到發展的機會請及時通知有需求的人。例如鄉鎮資源的承包期滿、某某幼兒園缺個看大門的、某某鄉鎮企業大招工。
六、違反政策的事、違反規定的事、違反制度的事、違反法律的事、違反。。的事絕對不能做,寧願丟飯碗。
七、堅持原則,不牽扯進領導的事。
八、鄉鎮天地,大有所為。你認真地對待工作,工作就會認真地回報你。
暫時想到這么多。
鄉鎮事業編人員是我國基層政府最苦逼的一群人。受層級限制,多數收入不高,前途渺茫,很難有大的作為。如果不是家裡有礦,心臟特別強大,小公一般都不建議去考鄉鎮公務人員,尤其是事業編制。可無論小公說的再慘,這畢竟是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因為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以及在普通老百姓面前顯現的地位,算是個「官」,依舊有人趨之若鶩。那麼,鄉鎮事業編到底有什麼出路?
無非兩點:
第一,奔前途,想辦法上調或提拔。鄉鎮事業編主要集中在七站八所,現在叫服務中心,有部分是上級派駐機構,人事管理許可權在上級機關。因此,鄉鎮事業人員如果想改變現狀,最好的辦法是上調。先從鄉鎮回到縣里,有辦法的話,再從縣里到市裡,逐級上調,或者到市裡後橫向發展,都是好的選擇,否則很容易一輩子「釘」在鄉鎮。
除了上調,還可以通過提拔改變出路,比如通過選舉提拔為鄉鎮班子成員轉換為公務員,然後再逐級提拔, 即便不能提拔, 現在公務員已經實行職級並行,在有職數的情況下可以提高職級待遇,比在事業崗位要強不知道多少倍。除了提拔到鄉鎮班子,還可以提拔到縣級機關或事業單位副科級領導職務,一旦提拔到科級,在縣一級多少也有點盼頭,以後提拔正科領導職務,有機會當個局辦一把手,進而沖擊更高目標,未嘗不是不可能。
第二,奔錢途,提高職稱等級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鄉鎮事業人員提拔非常困難,要提高工資待遇,大多數只能通過評聘職稱實現。如果想干出點名堂,也可以憑本事上職稱,一旦拿到中高級職稱,工資和正科副處差不多,至少在待遇上不吃虧。如果不想折騰職稱,那麼只能利用業余時間打擦邊球干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賺點外快彌補家用。當然,這有一定的風險,必須控制在紀律范圍之內,但現實中很多鄉鎮人員都這么干,上面考慮到生活問題,在合理合法合規的范圍之內,多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在鄉鎮工作人員干「副業」的不少見。
當前鄉鎮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休息少,鄉鎮幹部都非常辛苦不易,而其中作為大多數的事業編制更是因為提拔晉升困難、工資待遇增長緩慢,而嚴重影響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雖然目前總體上鄉鎮事業編制事多錢少晉升難的現狀依然存在,但從中央到省市地方都在逐步改善鄉鎮幹部的待遇條件,相信出路還是會越來越好的。
中央的政策就不說了,有些省市也出台了強化鄉鎮幹部待遇保障的政策, 比如湖南省提出完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年終獎金和年度績效工資政策,穩步提高收入水平, 確保高於縣直機關同職級幹部10%-20% 。 嚴格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公務交通補貼等有關政策,按規定 逐步提高鄉鎮工作補貼標准 ,重點向艱苦邊遠地區傾斜。 明確鄉鎮幹部應享有的福利待遇名稱、發放標准及發放范圍, 落實鄉鎮幹部正當福利待遇 。
比如有的地區出台政策, 在鄉鎮工作年滿20年的事業編制,可以申請調動到縣直單位合適的崗位。
比如小眾所在地區, 事業編制工資待遇整體要高於公務員 ,事業專技中級10級的工資比公務員副科級工資還高一些。
等等這些都在表明各級政府都在逐步改善鄉鎮幹部,尤其是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的待遇和出路。
一、最好的出路,提拔副科級或參加公考轉為公務員。 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符合一定條件,在鄉鎮換屆時可以提拔為副鎮長轉為公務員。這樣不但編制轉變了,而且將來提拔晉升空間和機會也更多。雖然這個出路能實現的人是少數,但各地區事業編制提拔副鎮長的比例都在逐年加大。一般各地區對事業編制提拔副鎮長的條件要求會有所不同,以小眾所在地區為例,要求為:年齡45周歲以下,5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任正股級3年以上。 近六年小眾走過三個鄉鎮,目前每個鄉鎮都有2名副鎮長是事業編制提拔起來的,比例還是不小的。
參加中央和省級公考,一般要求35周歲以下,本科學歷,有些放寬到專科學歷,只要不在試用期的事業編制人員,都可以報名參加公考,能否考上就看個人努力了。
二、較好的出路,調動到縣直單位 。這是大多數鄉鎮事業編制想走,且難度比較小的出路。一旦調回縣直單位,工作會比鄉鎮清閑很多,離家也近了,職稱晉升一般也更容易。雖然各地區鄉鎮幹部調回縣直都普遍挺難,但是每年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鄉鎮幹部調到縣直單位,尤其今年機構改革,很多鄉鎮借機會調回縣直單位。這需要自己努力尋找機會爭取。
三、正常的出路,盡快評聘職稱漲工資。 不管能否爭取提拔和調動,都要盡快評聘職稱,因為即使不能有其他出路,保證工資待遇提升才是最重要最實惠的。
各地區近年也都在逐步擴大鄉鎮事業編制職稱評聘的比例,小眾所在地區17年就進行了一次聘用比例調整,目前大部分拿到高級別職稱證的幹部都能得到聘用,剩下的少部分應該近幾年也能夠消化掉。而且鄉鎮評職稱的條件也較縣直單位更加寬松,更容易評上高級別職稱。
四、既無奈又可能帶來轉折的出路,發展副業提高收入。 如果前幾條出路都走不通,而又沒有條件和勇氣辭職,那就要只能想辦法發展副業。不管怎樣提高收入都是最需要,也是最實惠的事情。 發展副業可以經商創業、開店投資、兼職創收等,有很多選擇,只要有能力有眼光,沒准能闖出一片不一樣的天地。 小眾認識的朋友裡面,就有不止一個這樣的例子,有的是正常上班有其他產業,有的是副業發展的特別好乾脆辭職了。
鄉鎮事業編制工作在體制內來說,確實是付出和收獲最不平衡的人群,但也有很多體制外的人想要而不得呢。所以身在其中,也要放平心態,認真對待工作,努力求得改變,對得起國家的工資,也才能有更多機會。
其實鄉鎮事業單位好的出路還是比較多的。
第一,可以考公務員。因為相對事業單位來說,公務員在待遇福利和提拔速度方面都要比事業單位要快一些,而且比事業單位更有前途一些。在鄉鎮裡面基本領導中只有一個是事業單位,其他不管是正科級還是副科級領導都是公務員,所以鄉鎮事業單位考公務員的多。
鄉鎮事業單位如果想被提拔或者提高工資待遇可以努力考公務員。因為對於其他人來說,鄉鎮事業單位已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同時工作考試壓力也比較小,考上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每年都有事業單位的考生考為公務員。
第二,可以考職稱。我們都知道事業單位走的是評職稱。那麼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資,那麼可以考職稱,鄉鎮一般只能到中級。如果走職稱工資要比同類型的公務員工資要高,比如說事業單位中級10級的工資要比公務員的副科工資要高。
但是相對而言,鄉鎮事業單位的人員走職稱的比較少,大多數都是一些公益性崗位,專業技術方面的人員比較少。只有級個別的人員是有相對專業技術的能夠走職稱。而且走職稱工資待遇提升比較快,只要你還能夠考到相應的職稱,那麼就可以給你增加工資,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第三,調往上級單位。我們都知道鄉鎮事業單位都比較辛苦,工作壓力大,工作任務重,工資待遇比較低。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被借調到縣直部門或者是直接調到縣直部門,也是不錯的選擇。縣直部門工作業務比較單純,工作量也沒有那麼大,能夠按時上下班,同時也比較清閑一點。
在我們這里,基本如果努力工作很快就會被縣直部門抽調到。在縣直工作或者是通過人員關系可以直接調到縣直部門。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鄉鎮是留不住人的,只要有一點能力或者是工作能力比較強的都會直接被借調上來。但是只要有空缺崗位一定要先轉關系。
鄉鎮事業編的工作人員出路在
哪?問題提的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難道在鄉鎮工作不是工作,不是為人民服務,不是國家相關工作的組成部分?
問題應該是問,鄉鎮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應該如何發展?
先說鄉鎮事業編制。鄉鎮的事業編都是縣里管的,鄉鎮沒有權管理 那些編制,使用那些編制的人員也都是縣里相關部門的派出或者分支機構。如學校,醫院,農林,畜牧,土地,水利等所站。這些人員都是體制內的,只是他們都是最基層的人員,發展空間很小。
他們發展的情況有這兩種:一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表現突出,讓縣里調到縣里工作,然後在縣部門工作,再進一步發展。二,努力工作,讓鄉鎮領導感覺自己是個人才,到鄉鎮黨委,政府工作,換屆時爭取通過選舉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然後再發展。
還有一個辦法,是學習,考試。遇到機會參加一些崗位的公選考試。也是可以逐步發展的。我有一個關系很好的熟人,他不斷參加公考,現在已經走上了地廳級的領導崗位。
鄉鎮事業編工作者的出路在哪裡?我認為有兩點:一是「走出去」。就是往縣直單位調,雖然待遇一樣,但工作環境肯定好於鄉鎮。如果實在調動不了,可以考慮做點生意,增加收入,經查閱《公務員法》鄉鎮事業編是可以經商做生意的;二是「引進來」。通過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再加上自已努力工作,希望得到領導賞識,從而通過提拔進入公務員隊伍。
根本的出路是:縣(市、區)下設區(分區)將幾個鄉鎮的政權合並改造成區(分區)政權並設議會,傳統鄉鎮設公所或辦事處。事業單位趁機合並由區或分區直接管理。一個區(分區)大致包括二十年前的八到十二個小鄉鎮街道。區(分區)大致定為副縣級,負責人由地以上管理。鄉鎮負責人大致是正次副准科級,由縣以上管理。縣內事業集團事業單位大致分正次副准科級科正次副股級。事業單位實行事業單位管理監督局、業務主管局、區(分區)政府三重領導,統一規劃統一調度配置,資源共享,跨區域合作。
辭職是最大的去出,辭職要稱早,不要猶豫,如果連辭職都猶豫不決,那有什麼能力呢,出了 社會 就是廢物一個,那就老實呆在體制內混日子,別整天想著出路,政策改變自己能好一些。與其等政策改變還不如改變自己,都沒有勇氣沒有能力改變自己,那就呆在體制內混日子。從此證明能力也很底下,自己的付出對不上所得的收入,那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自己不努力不付出,怪別人,能為人民好好服務嗎,能一心為民嗎,怕是一心為錢吧。俗稱的單位的死狗。
鄉鎮事業編人員是最苦逼的人,特別是鄉鎮事業編管理崗人員。管理崗人員面臨的三大困境:一是晉升無路。二是晉級無門。三是提升待遇無機會!
㈢ 48歲,男,沒技術,初中文化,想做點事業,干什麼比較好呢
可以去工廠流水線打工,有些廠會要,這個年齡如果有資本可以做點小生意,從擺地推開始,不要投資太多,如果善於學習。可以做自媒體,短視頻引流變現,寫文章,做外賣,做問答
㈣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該如何尋求發展
三個建議 :
一、努力提高技能等級,在事業單位可以考慮轉崗,提高工資待遇;
二、以家庭為主,工作為輔,把重心放在培養個人興趣愛好,或者利用空餘時間搞副業上,尋求生活上的突破;
三、年齡不大,學歷允許,可以考慮考公務員或事業管理、專技崗位。
除此之外,工勤人員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否則會很郁悶。你的工人身份已經限定了未來,無法轉干,也不能提拔,最多隻能通過競爭上崗等方式轉崗提高點待遇。問題是管理崗、專技崗本身也是僧多粥少,一旦空出崗位,其它管理專技崗位的人員都虎視眈眈盯著,又有幾個工勤人員能轉成功?!再說了,轉成功了又怎麼樣,又不能轉身份,漲的工資也不多。與其花時間精力在這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上,還不如多鍛煉鍛煉身體,陪陪家人和孩子,把生活過好來得更愜意。
工勤崗位未來的大趨勢是取消 。行政機關隨著購買服務的全面 社會 化,目前工勤人員已經「只出不進」,按照隨調隨銷、隨退隨銷的原則,逐步核銷工勤編制。事業工勤崗位暫時不會取消,但隨著機構改革和購買服務的推廣,崗位也在相應減少。工勤崗位退出 歷史 舞台只是時間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大多來源於80年代或90年代學習成績不好的人員。他們讀完初中或高中後,未考取專業技術學校,報名應征入伍,在部隊里服役3年後退伍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大多在單位任駕駛員。那麼。這部分人在事業上如何發展呢?我認為。建議從以下2個方面尋求發展。
一、參加職稱考試。職稱考試是機關事業工勤人員晉升的主要途徑。機關單位的工勤人員取得職稱後,不受單位崗位設置的限制,只要取得職稱,經單位同意後都可以聘任為相應的工勤崗位,從晉升職稱方面來提高工資。比如說,某行政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也是2名,這2名工勤人員不管是取得中級工、高級工都可以進行聘用。如果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即使你考取了相應的職稱,受崗位設置的限制,就不可能聘任到相應的崗位。如某事業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2名,如果在崗位設置中沒有高技工,即使這2名工勤人員取得高技工的資格,也不可以聘用。
二、轉崗。2016年,機關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很多機關單位通過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編制減少,就需縮減部分工勤人員。很多單位通過轉崗培訓,增強工勤人員的技能,讓他們在機關單位從事一些專業技術不強的工作。的編制相對。有的事業單位也通過轉崗的方式,讓工勤人員轉為管理崗位,其身份也是工勤人員的身份,工資按管理崗位的工資進行調整。但就目前的政策也只能轉為管理九級,工勤人員要提拔成副科級,是完全沒有機會的,也只能是領一輩子管理九級的工資。
總之,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小的,可以通過晉升職稱和轉崗的方式去發展。
您好,關於這個問題,提供答復,僅供參考。
第一:關於身份問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三類:行政管理職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工勤人員。前兩種屬於幹部身份,工勤人員屬於工人身份。客觀上講,身份確實帶來了很多不公平的問題,但這是現實問題。目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進行中,工勤人員正在逐步取消,各單位數量也在逐步減少。
第二:關於崗位問題。目前,事業單位實行崗位遴選制。工勤人員通過遴選也可以走上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享受同等工資福利待遇。但是在退休、晉升等問題上,還是受身份影響。這確實是現實問題。
第三:關於發展問題。一是工勤人員走的是勞動技能鑒定,最高可以到高級技師,待遇還是不錯。二是通過考試改變身份,正式轉為幹部身份。三是正確看待,說白了不管是什麼身份,在事業單位也就是一份工作。可以在業余時間利用自己的特長做一點副業。我個人感覺這點還是更符合實際,更有利於家庭和生活。
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大都是從部隊轉業的士官,非幹部身份,由於受其身份限制,原則上不能擔任縣一級鄉鎮及部門領導。但可以通過職級晉升,如司機、水電工、廚師、收發等工種,可以通過考試,逐級由初級工晉升為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個別表現優秀的工勤人員,自身政治素質好,業務突出,工作能力強,在我們成都地區各區縣,不少工勤人員,被組織部門調到區縣國有企業擔任各公司總經理,如水投公司、地投公司、農投公司、城投公司等,享受街道鄉鎮部門正局級待遇(收入年薪制、政治上處級待遇)。同時,也可擔任街道鄉鎮和縣級部門科長、小車班長、後勤班長、司務長、黨支書等職務,可便相享受其單位中層幹部待遇(含車補、通訊費、年終績效獎等)。
前些年,成都市委組織部門還出台過一些激勵政策,對個別區縣優秀工勤人員,長期擔任鄉鎮基層中層幹部,由區縣組織部門直接任命為鄉鎮黨委副書記或推薦參加副鄉鎮長選舉,一經任命或選舉成功,便由工人身份直接轉為公務員。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崗屬於工人身份,是不能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的,所以,在提拔這條路上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能努力的地方就是增加自己的工資水平,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1.通過考職稱,提升工資水平。 工勤崗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考技術證書來實現職稱的晉升,比如,可以考廚師證、司機證等,這種證書每考一級,你就能實現由初級工到中級工再到高級工的過渡,工資就能有相應的提高。
這也是工勤崗工作人員提升工資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2.通過好好表現,爭取到一個好的部門做部門負責人。工勤崗工作人員除了通過考技術證書實現工資增長以外,還可以通過好好表現得到領導的賞識,進而爭取到一個好的部門做部門負責人,這樣,通過掌控一定的資源也可以使自己各方面水平有所提高。
3.做一份副業來增加收入水平。如果在工作上確實沒有什麼發展空間,就不要再去勉強了,因為畢竟受身份的限制,你肯定不會有太大的職務上的發展空間,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考慮發展一份副業,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4.如果你有一定的學歷,同時也喜歡學習,那就可以通過考公務員來轉變身份,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如果你喜歡學習,而且有一定的學歷,那麼你就可以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准備公務員考試,通過考取公務員來實現身份的轉變,進而獲得更大的職務上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很好的路子,但是對於工勤崗工作人員來說這條路比較難,因為一般的工勤崗工作人員學歷都比較低,而且都不是特別喜歡學習,所以你要結合自身的實際來考慮。
總之,工勤崗工作人員的身份比較尷尬,雖然在事業單位工作,但是卻得不到事業編應有的待遇,可以說是比較悲催的一個群體。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屬於幹部身份,可以提拔領導職務,(當然公務員的提拔機會遠遠超過事業單位),而只要是工勤崗位,不管是行政工勤還是事業工勤,都是永遠不能提拔領導崗位的。
工勤崗位分為三個等級,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相當於一般工作人員待遇,而高級的工資等同於公務員副科級或事業單位管理八級的待遇,但是工勤崗位最高等級就是高級,相當於領到副科級工資就是最後的終點。
工勤崗就是為退役軍人設置的特殊崗位,以後改革的方向就是編制只減不增,待遇上也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軍人退役的就業問題和生活保障。
但是,既然身為工勤崗位,就不要想著有什麼前途了,工勤不可能提拔領導,也不可能有多好的待遇,最高就是高級工人,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的找准晉級機會考試,可以提高工資水平。
雖然工勤崗位沒有多大前途,但是好歹也是有編制的職工,工作穩定,收入能達到 社會 中等,相比較還是不錯的。
除了不能提拔領導之外,工勤的待遇在基層基本上和其他人員同步,而且很多當兵的不會使用電腦,政府安排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開車,管理食堂或者檔案等,都是比較清閑的工作。
一、什麼是工勤編? 事業單位工人身份人員,又叫工勤編人員,它不屬於幹部,而屬於一種 歷史 產物的特殊編制。工勤編制可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二、工勤編的未來? 工勤編既然是一種 歷史 產物,那麼它也將 歷史 性的消失。現在各地對工勤編都實行『』只出不進、嚴格控制『』等措施,逐步消化存量。不久的將來,工勤編也將徹底退出 歷史 舞台。
三、現行工勤人員如何發展?①可以提升技能等級,享受較高的工資待遇。 比如可以從普通工,晉升到中級工,再晉升到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屆時可以享受到更高的工資待遇。 ②可以聘任事業編管理崗。 參加競聘,轉任事業編管理崗位,雖然不能轉換身份,但也可以增加工資待遇。 ③參加公務員或事業編考試 。如果自己年輕,文化水平可以,可以參加公務員事業編考試,轉換身份。④ 如果安於現狀,可以騰出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子女,把小孩教育搞上去。⑤也可以適當搞一下副業,種田種地、搞農庄、搞自媒體等等,補貼家用。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真心沒有什麼前途,只是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
機關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都實行「凡進必考」,工勤崗位招考工作人員的,基本沒有。日常我們知道的,有公務員考試,有事業人員考試,還有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項目人員招考,沒人聽說過「工人考試」,或者「工勤崗位招考」吧。工勤崗位缺人了,大多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通過招聘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的方式解決。
現在的黨政機關,已經明確要求工勤人員「只出不進」,現有的工勤編制隨著現有的工勤人員調出、退休等自然減員,「隨退隨銷」,黨政機關的工人呈絕對減少的趨勢,工勤編制也將在10年左右的時間,從編制類型中徹底消失。事業單位雖然設有工勤崗位,工人和幹部使用的都是同一種事業編制,但工勤崗位和職能、工人,也都是逐漸減少的趨勢。除了三期以下士官轉業分配,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也基本上沒有其他增加的途徑。
退役軍人安置國家明確要求超過80%,以前還會安置在黨政機關的工勤崗位,以及事業單位、國企央企等,現在則主要以企業為主,能進體制內已經是極大的幸運。在體制內,也只能是安排到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進黨政機關是不可能的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成立後,這種狀況也許會有所改變,將來退役軍人安置實行招考制的可能性極大,按照招考的崗位,決定其身份,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為幹部身份,工勤崗位為工人身份,不再像現在這樣,即使是大學生參軍,也按工人分配。
工勤人員想要有所發展,可以通過公務員、事業人員考試,改變工作崗位和身份,剩下的只有在實行聘用制管理的地方或者單位,通過轉崗考試,進入管理崗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享受該崗位對應的幹部待遇與身份。這種轉崗考試的機會十分難得,一旦考上了,就和幹部沒有什麼區別,包括退休時間和待遇,都是一樣的。
除了考試,就只能在技術等級上謀求發展。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發展道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待遇。評上了高級工,待遇就接近幹部待遇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評,而是聘,事業單位高級工以上,都是有著嚴格的比例限制,前面的人不退,永遠占著崗位,後面的人即使考上了,也沒有崗位聘,享受不了相應的待遇。高級工如此,技師、高級技師就更不用講了。一旦聘上了技師,就算是高級人才了,轉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都會有相應的政策,受身份的限制就非常小了。
每個人都有惰性,不管在哪個工作單位或崗位,待的時間長了之後都會安於現狀,不求上進和突破,這個時候想要追求個人發展,要麼改變環境,要麼改變自己。
改變環境的話,工勤崗可以考慮下參加 轉崗考試 ,轉變為事業單位中的管理崗或者專技崗,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都會有一個轉變,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人自然會被推著向前走。如果考慮 脫離體制 ,也是一個好方法,畢竟體制外競爭激烈,競爭壓力下想不提升自己都難。
如果覺得改變環境太難,那可以嘗試先 改變一下自己,比如可以多學幾門技能,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保持學習狀態 ,不僅心態上會變好,而且也會獲得進步和發展。工勤人員本身還有等級劃分,努力提升自己的崗位等級也是一個好辦法,獲得發展的同事還有經濟回報。
尋求發展的方法很多,就看自己能不能有這個決心動起來了,總的就是要擯棄一個「懶」字!希望題主能獲得自己理想的更好發展~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有兩條路可謀發展。一條是轉技術崗,現在的機關人員那個手裡沒有個「五大」文憑啊,都是大專學歷嘛(成人教育,國家承認),很快就能升到中級職稱(在往上就難了),比技師工資高,與正科工資相當(有的地方比正科還高);再一個是轉管理崗,但這最好是年輕人,三、四十歲的,以後看情況再定是走科長、處長,還是走職稱。也許會有人說:瞎扯,沒有的事。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肯定行,關鍵你要有貴人,沒人罩著你,就別玩鍵盤,懂?!
㈤ 鄉鎮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規劃未來
鄉鎮事業單位的管理崗很多都是在以前所謂的「七站八所」裡面,這些都是股級單位,意味著可能到頂就是管理九級了,最近聽說要改革,不過具體管理崗位的改革政策未出,那麼作為鄉鎮管理崗位有什麼出路呢?
我們都想升職加薪,提拔任用,但自我實現的方式很多種,對自身認識全面,通過多種學習鍛煉提升自己,有每個階段的小目標,並努力去實現,德才兼備才更能得到領導重視。
㈥ 基層鄉鎮事業編是如何分配工作的是怎樣的呢
城鎮基層事業單位有民政所、稅所、電力工程所、衛生站、公安局、城管所這些,地域稱呼上有一定的差別。大部分的城鎮「七所八站」都撤銷了,工作人員所有弄亂重新組合了,建立新單位,可是職責也都是之前「七所八站」的職責。主要是脫離機關事業單位政府職能,搞好企業區劃。
總體來說,鄉鎮事業編便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兒搬,職位安排主要取決於工作需求和領導的念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之後,村裡進行立面改造、移風易俗活動、經普等分階段每日任務,她無一例外也被調動進到調研組,期間還幫助站點所、核心進行防災減災宣傳、生產安全、銷售市場治理、樹林救火等事宜,前後左右做了差不多三年,除開第一天在社保中心待過,其他時間都在鄉鎮機關和其它站點所熬過來的,什麼寫原材料、做賬表、搞統計分析、駐村幹部入戶口、信訪維穩等各類雜七雜八工作都干過,活生生從一個柔弱女子被鍛練變成女漢紙、萬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