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怎麼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要求,遵循有利於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於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有利於減輕國家財政負擔的原則,通過改革試點,實現事業單位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為指導全市事業單位改革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主要內容
1、推進生產經營服務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試點。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事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將生產經營服務型事業單位改為企業,使之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企業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2、調整事業單位布局結構的試點。按照總量控制、優化結構、區域覆蓋的原則,採取聯合、撤並、改組、轉讓等形式,調整布局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功能。
3、搞活事業單位運行機制的試點。本著「脫鉤、分類、搞活」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轉換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組織機制,引入競爭、激勵和風險機制,擴大事業單位自主權,增強事業單位活力。
4、加快國有事業單位戰略性改組的試點。要探索利用外資、合資、合作或股份制等多種形式舉辦和發展事業單位,實行事業單位舉辦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要對國有事業單位實行戰略性改造、改組和調整,實現國有事業單位實現形式的多樣化。
事業單位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既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又關繫到廣大事業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各地在試點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確保改革試點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各級編制部門要認真做好政策指導、組織協調和其他各項服務工作,要加強與組織、人事、財政、勞動保障等有關部門的協作,確保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⑵ 山西省地勘行業的事業單位改革的問題!跪求大神講解!省地勘院(一水)未來會被改革成純企業嗎
1.全額事業
2.計劃歸計劃,發展誰也不知道。所有的事業單位改革是大趨勢。
3.近幾年,一水已逐步市場化。改革後,崩潰倒不至於,但是下坡路肯定是要走的,有大環境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才斷層的原因。歡迎人才加盟一水,搞活一水。
4.貌似近幾年來的都是合同制,具體可以問 局勞人處。政策應該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進來了抓緊解決編制問題。
盡量回答,不一定對,希望對小兄弟有幫助,工大研究生?還是地大研究生?
⑶ 對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改革的一點建議
最近到省地勘局和地勘單位調研,大家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隨著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全面啟動,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如何推進改革?表現出強烈的緊迫感,期盼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指導,使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改革達到中央的要求和廣大地勘職工滿意的效果。
新中國成立後,適應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成立了地質部,管理下屬地質勘查單位開展地質工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探采分離,地質勘查單位是從事地質找礦工作的事業單位。進入改革開放時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建立,地質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從撥亂反正,「以地質找礦為中心」,「一業為主,多種經營」,「項目管理、地質市場、多種經營」「三項工程」,「地質成果商品化,地勘單位企業化,地質工作社會化」「三化」,到1999年「地勘隊伍屬地化管理,企業化經營」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地勘工作管理體制改革走過了一段艱苦的探索歷程,很有成績,可圈可點。但站在全國事業單位的全局看,這也只是局部的部門改革,從改革深度和難度講,也是淺表層的改革。而這一次推進的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是改革進入了總體推進的階段,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改革,是生產關系的綜合改革,主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中央決定我國事業單位改革今年啟動,到2015年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通過改革,將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劃歸、轉為行政機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轉為企業,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公益1類、公益2類)。到2020年建成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改革成功與否,一看是否有利於我國地勘工作發展,二看地勘行業職工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在改革設計中要體現地勘行業的特點和區域差別。難點和重點是確定從事公益性服務工作地勘隊伍的規模。
地勘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地勘隊伍的大小決定於對地質工作需求多少。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地勘工作曾經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形成了百萬大軍,在新的體制下何去何從?需要研究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的需求。我國伴隨全球化的步伐,進入了生態文明時代,對地質工作提出了廣泛的需求。地質工作不僅僅只服務於經濟建設,而經濟、社會、生態、民生工作發展都向地質工作提出了需求,大大拓展了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滲透在經濟、社會、生態、民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地質工作也不僅僅起基礎作用和先行作用,而是貫穿於可持續發展的全過程;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正在由礦產地質為主,向礦產地質與環境地質並重轉變,地質調查對象(深度)正在從傳統的以基底岩石地質為主向兼顧基底岩石並向地球表層和地殼深部調查轉變,加上全球氣候變化,日趨頻繁地質災害防治等,給地質工作提出了重大課題。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總體需求日益擴大,而地質工作的需求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需要進行研究,預測,確定到2020年中央和各地要保留的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事業單位的規模,是地勘行業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關鍵。在這方面有的研究成果和建議可以借鑒。部咨詢研究中心《地質調查需求分析預測研究報告》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可借鑒的技術方法。該報告統計了1999~2009年的11年間中央財政對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投入經費結構比例,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分別為29.1%、48.6%、10.4%;該報告預測了2011~2020年10年間,三類地質工作經費結構分別為30%(其他10%),年遞增率分別為15%、11%、26%,地質工作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歷史階段,資源瓶頸仍然是一大難題,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大量的地質找礦經費是商業地質工作,是社會資金投入。
據報告測算,以2009年為基數,若中央公益性地質工作經費年遞增11%,今後10年間公益性地質工作總需求為502.04億元,據調研數據,2011~2020年海洋地質調查尚需140億元(尚不包括大洋地質調查),這樣2011~2020年共需中央財政投入624億元,如果加上油氣戰略調查評估所需230億元(據油氣中心預測),從2011年—2020年共需中央財政投入872億元,每年需87億元。每年還需按物價上漲指數,對預測費用作調整。
從地質工作經費有效需求測算出各類地質工作工作量,進而可以測算出承擔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的公益性地質隊伍的規模,就是中央地勘行業事業單位在改革中需要保留的公益性地勘隊伍的規模。同樣各省(市、區)也可比照這樣的方法測算出需要保留多大規模的公益性地勘隊伍。以上只是對一種研究方法的借鑒,原則是公益性地質工作需求的多少決定公益性地勘隊伍大小。
另外,我國發展區域不平衡,對地質工作的需求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我國從東到西,已呈現出依次為礦產地質為主——礦產地質、環境地質並重——環境地質為主的態勢。生態主導型地區和開發主導型地區對地質工作需求結構也不同。主要成礦區帶和主要經濟區帶對地質工作的需求和結構不同。不同區域經濟規模和市場發育程度不同,是研究轉為企業地勘隊伍規模的重要條件。不同地區對地質工作的需求決定該地區需要多大規模的地勘工作隊伍,需要區別設計,進行差別化管理。
由公益性地質工作需求決定保留公益性地勘事業單位規模(包括部分差額撥款公益性單位),將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為行政機構,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轉為企業,完成分類改革。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地勘行業管理主體是政府,同時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發揮其在政府和地勘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當前在即將全面推開全國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時期,建議地勘行業主管部門抓住全國事業單位改革的契機,以全國事業單位改革精神為指導,從地勘行業特點出發,總結地勘單位改革的經驗,提出推進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以推進改革。
(原載《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專家建議》2011年6月24日)
⑷ 事業單位怎麼改革
對有一部分經濟收入,但目前做到經濟自立有困難的事業單位,允許制定過渡辦法,逐年減少事業費補貼,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經費自立;這次工資制度改革,國家可以適當分
馬凱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報告時表示,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復.
一個統一: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 五個同步: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終於在末,邁出攔鉛了關鍵的一步。國務院副總談衡培理馬凱日前向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做了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
一、這次調整工齡津貼標準的范圍是含唯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正式工作人員,其工齡津貼標准由現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調整為
⑸ 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是什麼性質的單位這次事業單位改革會改為企業性質嗎
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是公益性事業單位,無法改為企業性質,這支重要的隊伍,誰也無法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