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5、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1)航天事業最輝煌的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新航天時代
火箭可以運載並發射衛星上天,而衛星又可以安全返回,這兩項成果的取得為載人航天打下了技術基礎。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效益,載人航天的研製涉及到天文、醫學、空氣動力學等數十個學科領域。它的成熟將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關乎一個國家在太空時代的生死存亡。
人類載人航天已有42年歷史(1961前蘇聯實現世界首次載人航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正式啟動後僅用7年時間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術。
㈡ 1949到2021中國航天發展史是什麼
1949到2021中國航天發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它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同時也是整個中國航天事業的起點。
1958年10月20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組建。這是我國組建的最早、規模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綜合性航天發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大型航天發射場之一。
1960年2月,中國邁出了探空火箭技術的第一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科操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華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衛星在軌道上運行3天後,順利按預定時間返回中國大地。
1981年9月20日,中國成功用一枚火箭發射3顆衛星。
1984年4月8日,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升空。中國衛星通信業務由實驗階段進入使用階段。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1月10日,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發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發射成功。
2003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六號」發射成功,首次實現「多人多天」載人飛行。
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11月26日,「嫦娥一號」成功傳回了第一幅月面圖像,標志著中國探月時代成功開啟。
2008年9月25日-28日,「神舟七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首次搭載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2010年10月7日,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發射成功,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
2011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啟區域服務。它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完成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世界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同時也是首次在月球的高緯度極地著陸。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自此,中國全面建成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20年7月23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自此,中國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2021年7月20日,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㈢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
中國航天事業起滲輪步於20世紀50年代,以下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主要階段: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宇航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8年9月7日,長征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了風雲1號A氣象衛星。1990年4月7日,「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1號」衛星,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試驗飛船,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蔽碼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號成功降落於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號無人飛宏喊哪船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成功發射,並在飛行7天後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並在遨遊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實驗後安全返回地面。 總結: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我國載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稱奇,令億萬中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突破,中國航天人以他們的智慧與努力,彌補了物質技術基礎的不足,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躍升
㈣ 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的順序是什麼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地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新航天時代
火箭可以運載並發射衛星上天,而衛星又可以安全返回,這兩項成果的取得為載人航天打下了技術基礎。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效益,載人航天的研製涉及到天文、醫學、空氣動力學等數十個學科領域。它的成熟將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關乎一個國家在太空時代的生死存亡。
人類載人航天已有42年歷史(1961前蘇聯實現世界首次載人航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正式啟動後僅用7年時間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航天史
㈤ 中國航天史的里程碑是什麼
第一個里程碑: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創建於1965年10月8日的中國航天事業,雖然在導彈武器研製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限於國情和財力,航天活動卻是以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為標志才開始的。
上圖:東方紅一號衛星
當時,「東方紅一號」衛星的騰空,在中國航天史上樹起了第一個里程碑,使我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第二個里程碑: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在「神舟」飛船進行了四次無人飛行的試驗的基礎上,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遨遊太空,圍繞地球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後於次日安全返回地面,在中國航天史上樹起了第二個里程碑,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一喜訊,當時曾引起舉國歡騰,舉世矚目。
下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1.
軌道艙;
2.
返回艙;
3.
服務艙)
第三個里程碑:開展月球探測活動。「嫦娥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讓其奔赴月球並繞月飛行開展探測工作,在中國航天史上樹起了第三個里程碑,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自主地發射探月航天器的國家,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下圖:嫦娥一號衛星
㈥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5年10月長征火箭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號成功降落於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成功發射,並在飛行7天後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並在遨遊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實驗後安全返回地面。
總結: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我國載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稱奇,令億萬中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突破,中國航天人以他們的智慧與努力,彌補了物質技術基礎的不足,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躍升。
㈦ 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與導彈研究機構成立。
1970年,「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1975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第一次實現人造衛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
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7年,「嫦娥一號」用相機掀開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2008年,「神州七號」完成空間出艙活動。
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月球環境。
2012年,「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號」成為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8年,「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來到了月球背面,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
2019年,「長征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
2020年11月,「長征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長征二號送入太空。
中國航天發展目標:
運載火箭進入空間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顯提高;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協調配套的全國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建立較完善的衛星通信廣播系統,衛星通信廣播產業規模和效益顯著提高。
分步建立滿足應用需求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初步形成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產業;初步實現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航天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空間科學研究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