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多少周年

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多少周年

發布時間:2023-06-01 13:05:58

❶ 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與導彈研究機構成立。

1970年,「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1975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第一次實現人造衛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

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7年,「嫦娥一號」用相機掀開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2008年,「神州七號」完成空間出艙活動。

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月球環境。

2012年,「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號」成為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8年,「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來到了月球背面,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

2019年,「長征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

2020年11月,「長征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長征二號送入太空。

中國航天發展目標:

運載火箭進入空間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顯提高;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協調配套的全國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建立較完善的衛星通信廣播系統,衛星通信廣播產業規模和效益顯著提高。

分步建立滿足應用需求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初步形成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產業;初步實現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航天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空間科學研究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

❷ 60年來國家波瀾壯闊的航天事業奮斗史 上

我國航天發展是新中國成立後全新開啟的一項偉大科學事業,在當時國家還是百廢待興、工業落後、人才奇缺也就是常說的「一窮二百」的窘境下,國家毅然決然組織規劃發展原子能和航天事業,勘稱我國國防發展史上的神來之筆。

自從「兩彈一星」試射成功的那一剎那,我國航天事業註定在國際上深深紮下自己的腳印。在大量航天人一代又一代不斷繼承、發展、創新拼搏下,加持各項政策的有力引導和推動,航天工程蒸蒸日上,一舉改變了國家面貌和國人心態。時至今日,每隔不久各大航天發射中心總能帶給我們很多震撼和令人興奮的畫面。

航天事業初征程

時間回到1955年1月15日,在李四光、錢三強等科技工作者的建議下,國家決定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當時毛主席在會上指出:「 我們今天要比昨天更強大,我們不僅要有更多的飛機大炮,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要不受別人的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從此,中國核工業事業發展開始了。

1956年3月14日,在一位歷經艱難險阻歸國不久的科學家提議下,成立了國家航空工業委員會,其中有一個局的名字叫火箭導彈局,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新紀元的開啟。這位科學家就是新中國經過外交談判斡旋,不惜釋放11名美軍飛行員戰俘作為交換才得以回國的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他宣布:「今後我們要有更多的飛機大炮,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隨後的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與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簡稱「五院」,正是錢學森擔任首任院長。中國導彈研製的序幕拉開了。從此,中國的導彈和航天事業發展也開始了。

可以看出,1956年是我國國防事業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年,是中國導彈夢、航天夢的元年。

接下來的1957和1958年,世界航天業發生了幾件重大事情,一個是1957年10月4日星期五下午七點半,蘇聯在哈薩克的丘拉坦發射場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軌道,比晚幾個月發射的美國首顆衛星還重10倍以上,人類在太空的這次探索再一次震撼到了自己,在此有必要記住這個劃時代衛星的名字,他就是斯普特尼克1號;第二個事情就是剛才提到的美國也成功發射 人造衛星 「 探險者1號 」。當時世界還沉浸在冷戰、意識對立、陣營對抗和軍備競賽的大環境下,蘇聯人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想必美國自己也震撼到了,發力追上重回賽道。對於我國奮斗在國防前線的工作者們,心裡估計也震撼到了,竭力規劃、組織為航天事業謀求發展。

沒錯,1958年剛開始,國防部就制訂了噴氣與火箭技術十年(1958年至1967年)發展規劃綱要。中國的科學家們建議開展衛星工程研究,高等院校也開始了一些學術活動。4月,在軍委的批准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部、政治部機關和直屬隊部分人員秘密從朝鮮回國,在茫茫戈壁灘上開始建設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個在中國航天事業上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的發射基地,註定會在航天史上寫入不可磨滅的燦爛篇章。這一年5月17日,毛主席在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點衛星」。同年7月,中國科學院初步提出了我國衛星規劃和「三步走」思路,並向聶榮臻報告:第一步發射探空火箭,第二步發射小衛星,第三步發射大衛星。隨後中央以科學院為主組建專門的研究設計機構,撥出專款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代號為「581」任務,成立五八一小組,錢學森、趙九章等科學家負責擬訂發展人造衛星的規劃草案。同年在8月成立了第一設計院(1001設計院),院長郭永懷。隨後在北京懷柔建立第一個火箭研究與試驗基地,由第一設計院的推進劑、試車台部組建而成,其中運載火箭總體部和發動機部在11月從北京遷往上海,組建了上海機電設計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承擔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任務。

導彈沖天展容顏

1960年2月19日,新中國第一枚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T-7M」液體探空火箭從上海老港鎮騰空而起,一飛沖天,雖然這枚探空火箭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卻邁出了我國探空火箭技術堅實的第一步。3個月後,毛主席在上海視察探空火箭研製情況時意味深長地說:「8公里也了不起。」,並鼓勵大家:「應該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同年3月,在安徽廣德皖南大地上歷時三個月建成並啟用我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射場——603基地。到9月13日,我國第一枚T-7探空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起飛重量700公斤,飛行高度19.2公里,開啟了國家發射探空、氣象、生物火箭試驗的先河。同年11月,仿蘇「P-2」導彈首次發射試驗也成功了。這得說一下在仿製過程中困難重重,因為當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專家都撤走了,帶走了資料,導致資料不全,材料、加工設備都缺乏,組裝力量也薄弱,甚至翻譯上還鬧過笑話,比如把「RD-101的火箭發動機密封件要求用十分細密的皮革製成」翻譯成「像3歲的小牛犢臀部沒有挨鞭打的皮膚一樣」。當年那種艱難的情況下國防工作者門還是把導彈研製成功,足見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自力更生謀發展是沒有什麼困難阻止得了。

經過不斷改進,到1962年8月,我國研製發射的探空火箭高度從8公里提升到60公里。到1963年底,我國探空火箭發射高度就已經達到115公里,有效載荷達到40公斤。

1960年11月5日,錢學森等科學家仿製出了我國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一號」,在甘肅酒泉發射場上試射成功。接著錢學森帶領導彈隊團隊開始自行設計中近程地對地導彈「東風二號」。兩年後,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東風二號」在茫茫戈壁進行首次飛行試驗,發射僅69秒後,導彈墜毀,當時在場的戚發軔(神舟飛船首任設計師、時任國防部五院一分院設計室主任)回憶說:「眼看著在天上,導彈就失穩了,後面就爆炸了,落到我們這個發射點不遠的地方,我也在現場,所以那個時候對我們打擊挺大的」。

發射失敗後,頂著巨大壓力的錢學森第一時間和同事們趕往發射陣地。在天寒地凍的大漠中,他帶領大家花了3天收集導彈的殘骸和碎片,一個小的螺絲釘都不放過。錢學森鼓勵大家不要有過多的壓力,更要不怕承擔失敗的責任。錢學森還制定了一個原則:把一切問題都消滅在地面上,導彈不能帶著任何疑點上天。

歷經一次次總結和改進,兩年多後的1964年6月29日,新的「東風二號」再次被運往酒泉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發射圓滿成功,准確命中1000公里之外的目標。7月第二次和第三次發射也同樣順利圓滿。在這背後還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次「東風二號」發射是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製造的,意義非凡。張愛萍將軍任試驗委員會主任,現場的總指揮。等到要正式發射的時候,卻出了問題。原來,火箭發射的燃料因為天氣熱的原因氣化了!這件事可是一點也馬虎不得,情況報上來後,總設計師拒絕簽字發射。這下子沒有人簽字,是不可能進行發射的。所有人都找到張愛萍,將軍略作思量,立刻拍板,說:"打!打成算你們的,打壞了算我的。"又說:"發射不成功,由我向中央檢討。"

1963年春,五院組織3000人大討論,制定《地地導彈發展途徑》,提出「八年四彈」的研製計劃,覆蓋從中近到洲際的東風二、三、四、五號導彈。

東風二號,中近程,射程1000千米

東風三號,中程,射程2400千米

東風四號,中遠程,射程5000千米

東風五號,洲際,射程9000~10000千米

 

❸ 中國航天事業期始於幾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2021年10月17日,航天發射次數一年內「首次突破40次」。

閱讀全文

與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多少周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悅健康信用卡是什麼卡 瀏覽:938
經營一段婚姻男女該怎麼做 瀏覽:72
事業單位面試需要哪些證明 瀏覽:856
龍女和什麼屬相婚姻相配 瀏覽:971
愛情和親情哪個珍貴 瀏覽:103
貴州省事業費多少 瀏覽:957
幸福樹葉片乾枯掉葉子怎麼辦 瀏覽:435
什麼花語是代表幸福團圓 瀏覽:664
淮河經濟圈和武漢都市圈哪個發達 瀏覽:485
遇到美女路上要飯錢怎麼辦 瀏覽:849
婚姻多少年怎麼叫 瀏覽:579
黃河上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42
印尼東盟經濟怎麼樣 瀏覽:839
怎麼形容愛情漸行漸遠 瀏覽:512
與故事相關的人物有哪些 瀏覽:259
愛情公寓5怎麼還看不了 瀏覽:632
密室逃脫如何根據背景故事解密 瀏覽:375
直屬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意思 瀏覽:818
總角之好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295
愛情到了冰點這句話什麼意思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