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哪些院士參加了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
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 。
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遲孝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 。
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畢旦譽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趙九章手段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被文革暴徒殘害之後自殺身亡。
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
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 。
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 。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長沙人,1929年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
② 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有哪些
1、參加「兩彈一星」的科學家還有錢學森。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與「中國導彈之父」。2、1935年9月,錢學森先生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學生,並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3、19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4、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5、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6、1956年參加中國第一次5年科學規劃的確定,錢學森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7、1958年,為了為兩彈一星工程培養人才,應錢學森關於建立「星際宇航學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學森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經杜潤生、楊剛毅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8、1960年,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並不再兼任該院一分院院長。從此,錢學森的主要職務一直為副職,由第五研究院副院長,到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再到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專司中國國防源鍵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9、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2)兩彈一星事業出了多少院士擴展閱讀:1、錢學森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2、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聲速沖裂游流動相似律,並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採用的公式是以卡門和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3、錢學森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散銷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參考資料:
③ 兩彈元勛元是指誰
鄧稼先。
兩彈元勛鄧稼先念蠢,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
兩彈一星元勛:
兩彈一星元勛是指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23位科學家分別是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仔巧陪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其中,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寬梁;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幾十年科技實力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兩彈一星也時常被用來泛指中國近代在科技、軍事等領域獨立自主、團結協作、創業發展的成果。
④ 中國「兩彈一星」元勛有哪些
1、李四光
在舊社會走過的道路,盡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畢生努力的碼磨方向和最終達到的高度,以及對祖國和人民作出的貢獻,在當代中國科技界、知識界,的確是一面旗幟,無愧於黨和人民給予的這個高度評價。
2、華羅庚
從小就有強烈愛國夢的數學家華羅庚,他放棄美國優越的條件,毅然決然地回到祖國,刻苦鑽研用數學解決了很多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人遲枝斗民的數學家」。
3、袁隆平
袁隆平院搭李士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
4、鄧稼先和錢學森
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們始終保持一顆愛國心、始終走在中國武器製造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核和核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世界的先進水平歷史波濤滾滾向前,從不回溯,但無數閃光的名字及不朽的篇章、璨若星河。
5、於敏(中國「氫彈之父」、著名核物理學家)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⑤ 兩彈一星功臣有哪些科學家
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錢學森:
1911.12.11~ 著名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195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上海交通大學鐵道機械繫畢業。1935年留學美國,入麻薩諸塞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理論。193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博士學位,曾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空氣動力學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和噴氣推進中心主任。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返回中國。後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副院長。1964年任橋嫌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任國防孫做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被聘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高級顧問。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行主席、數學物理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1991年被中國科協四屆一次全委會授予中國科協名譽主席稱號。在應用力學、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和系統工程等領域有開創性的貢獻。1956年初,主持制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第37項國家重要科學技術任務《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設》報告書,並在1956年2月向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建立與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參與領導創建火箭、航天科學研究機構和系統工程隊伍;長期擔負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組織領導中國運載火箭和航天器的研製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並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許多領域的發展都做出了貢獻。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6月獲得「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敏凱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視作品、散文、游戲等。
錢三強 ,原名錢秉穹,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孫家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校長,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天研究院院長。200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獲得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終身成就獎。
⑥ 中國「兩彈一星」元勛都有誰
具體如下:
一、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氫彈和原子彈的研製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務。在美國留學,學習理論物理學,搞原子核物理研究。鄧稼先回國以後,被派去領導和組織原子彈的研製工作。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1964年10月2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被稱為「兩彈元勛」。
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後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碰搏鬥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勛。
⑦ 兩彈元勛元有哪些科學家資料
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家資料的有:錢學森、王淦昌、趙九章、錢三強、錢驥。
一、錢學森
錢學森(英文:Qian Xuesen,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杭州,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享譽海內外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