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單位的事業編人員怎麼改革
1、如果是行政類的事業單位的話,會被取消掉行政職能收歸機關,也或者是會合並到其它的行政機構,不再參公。Ⅱ 事業單位改革中在行政機關的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被取消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機構,不再參公。其人員除極少部分隨職能劃轉過渡為公務員外,其餘人員將保留參公待遇,分流到事業單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輪機構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和編制實行限額管理,沒有多餘的編制用於置換事業人員,因此大部分事業編制人員(包括參公身份)都將保持編制現狀不變,無法置換行政編制轉公務員。這是大環境,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
2、如果是執法類機構,保持現狀。本輪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已經非常明確,除執法機構外,其它事業單位都不在參公。執法機構的改革,具體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執行。目前現狀,執法類機構如果沒有轉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參公現狀不變,其人員參照執行。
3、如果是公益類事業單位,一類保持現狀,二類視情況而定:效益不好的,剝離收費或經營職能,改為公益一類;效益一般,可以維持自負盈虧,不需要財政加大投入的,維持現狀;效益好的,主體職能是經營或收費的,直接改企。其人員除少部分隨職能劃轉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外,其餘人員全部取消編制,改為企業人員。
(2)行政事業編怎麼轉型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要求編制和崗位相互對應。混崗混編是違規行為,行政機關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和極少部分供工勤人員使用的工勤編制。
由於行政編制少,大部分行政機關編制不夠用,尤其是縣區一級。為了彌補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機關使用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代替,或者是超編使用工作人員,這些雖然合情,但不全理,是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行為。
解決的原則:首先是嚴禁超編調人,調整人員的時候,先要在機構編制部門辦理「控編卡」,如果有空缺編制,才能採用招考、遴選、調任等方式,為單位調整加強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編混崗。行政機關只能使用行政編制或者工勤編制,不管是下屬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還是在機構改革中整合進來的事業編制,都不能供機關人員使用。調整使用的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要嚴格按照個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應的機構使用相應的編制,即使因工作借調,也不能超過6個月。
Ⅲ 鄉鎮事業編制,可通過三種方式轉化為公務員,你不會還不知道吧
鄉鎮事業編制,可通過三種方式轉化為公務員,你歲派不會還不知道吧?Ⅳ 行政單位的事業編制,能否轉為公務員是不是副科級就可以轉
副科級 就已經是了吧
事業單位轉公務員六種途徑如下:
一、被提拔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屬於幹部管理體系的人員,都是在國家幹部後備力量選拔的范圍之內。在滿足一定任職條件後,可以被提拔到行政機關任副科級以上領導。
二、調任
調任這種方式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在公務員法中有明確規定: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四級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級。
三、被選任到機關任職
被選任到機關任職的事業編制人員,大部分是已經達到一定行政級別。在組織提名前提下,經過法定選任程序成為機關領導,從而實現從事業向公務員身份的轉變。
四、公開選拔
公開選拔這種方式主要是面向機關事業單位通過公開選拔考核幹部,到機關單位任職工作。公開選拔這種形式在2006年之前較為普遍,目前並不多見,我們不多展開介紹。
五、公開遴選
雖然公務員遴選只是針對公務員和參公事業人員的,但是細心的同志可能會發現,在有些地方,公務員遴選的范圍是包含工作5年以上的鄉鎮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這也就是說,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可以通過公開遴選這種方式到更高一級的機關單位任職公務員,從而實現從事業身份向公務員身份的轉變。
六、通過公務員招錄考試
剛入職的年輕事業編制人員,很多人會選擇再次參加公務員考試,通過這種公開考銀褲試的方式成為公務員的一員。目前在職的公務員不能再報考公務員已經是主流,但在職的事業編制人員是可以報考公務員考鋒寬簡試。但在資格復審的時候,需要提供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網路雲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碼:2D74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考前巧讓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Ⅳ 事業單位編制如何過渡為公務員有什麼方式
事業單位編制的在職人員要過渡成為公務員身份人員,有三種途徑和方法:
1、參加公務員考試
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一年至少有兩次機會即國考、省考,考上了身份自然轉變。當然前提是要跟原單位做好工作交接,解除勞動關系,才能被新單位錄用。
2、單位性質變化
這種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行政單位下屬的二級單位是事業單位,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單位,編制可能不一樣,舉個例子,某市財政局是行政單位,公務員序列,但財政局下屬的國庫支出中心就是事業單位。有時候這種下屬事業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或者領導要求,性質會變,由事業單位變為行政單位,那原事業人員就自動轉為行政編制了。這種機會少之又少,一般發生在一些下屬二級單位比較多的機關,如黨委政府、財政、公安、法院之類的單位。這就看運氣了。
3、職位改善
在一些地方有規定,事業編人員職級上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轉變為公務員,比如說縣一級機關如果事業編管理崗升職到副科,身份可以轉成公務員,市一級機關事業編管理崗升職到副處,身份可以轉為公務員。這種身份轉變是地方政策,主要看你所在的地方有沒有此類政策了,即使有,快的話你在崗位上也得奮斗個十年八載,難度很大!
Ⅵ 事業編制可以有幾種途徑轉為行政編
事業編轉行政的方式
一是調任。通過調任的形式進入公務員隊伍。
二是公選。各地有行政職務空缺,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符合條件的事業編可以報名,通過筆試、演講等方式進入組織考察視線,即可調入行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置換為行政編制。
三是換屆。在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可以通過換屆選舉的方式進入鄉鎮領導班子,轉為公務員身份。參加換屆選舉的事業編制人員需符合一定的條件,比如必須有鄉鎮工作履歷,且任職滿四年以上、近三年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等。
Ⅶ 事業編制怎麼轉公務員編制要怎麼轉
一般事業編制人員轉務員,最直接的方式是參加公務員考試,這可能是年輕的事業編制人員可以考慮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徑。
但是對於很多年齡偏大、工齡較長的事業編制人員,考試這條路已經很難走得通,那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轉務員?
提拔轉崗
提拔到事業副處以上領導職務,轉崗行政機關置換身份。
領導職務的提拔轉任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這種要通過提拔實現轉換編制的方式,對於基層的大多數事業編制人員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那麼普通的基層事業編制人員應該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編制轉換呢?
調任
科級以下只能通過調任方式解決。事業單位調任行政機關,是有政策依據的。
《公務員法》在修訂之前,第六十四條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
修訂之後,新《公務員法》對此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本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級。
新舊《公務員法》都非常明確,國企、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調到行政機關擔任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即可轉換身份成為公務員。
在具體操作中,事業編調行政,必須具備幾項硬性條件:
有接收單位;
接收單位有空編;
取得事業副科(管理崗位8級)。
除此之外,根據有關地方規定,還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學歷要求。按照規定,調入市級以上機關任職的,一般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調入縣(市、區)級以下機關任職的,一般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2、年齡要求。調任縣(市、區)領導班子成員職務的,一般不超過50周歲;調任其他處級職務的,一般不超過45周歲;調任市級機關科級領導職務的,一般不超過40周歲;調任縣(市、區)級以下機關科級領導職務的,一般不超過45周歲。
3、專業技術人員調任。專技人員調入市級以上機關擔任處級領導職務,擬調任人員應當聘任副高職稱2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職稱。調入市級機關擔任科級領導職務的,擬調任人員應當聘任副高職稱1年以上,或具有正高職稱;調入縣區以下機關擔任科級領導職務的,擬調任人員應當具有中級職稱2年以上,或者具有副高職。
4、管理崗位人員調任。在事業單位取得副科級及以上職務,同等調任機關擔任領導職務。
換屆選舉
對於鄉鎮的事業單位,在鄉鎮事業單位正職任職三年,可參加鄉鎮換屆選舉,選上了副鎮長就可轉公務員。
只有具備了以上條件,事業人員才可以調到行政機關變為公務員。但這也只是前置條件,在實際中,具備這樣條件的人不在少數,但很少人能通過這種方式轉務員,原因在於事業人員基數太大,行政編制緊缺。
尤其是在基層,相比起從事業單位「空降」而來的領導,公務員更容易接受行政編制內部人員的提拔,而且在手續上,事業人員調任的手續要更加繁瑣,相關部門承擔的壓力也很大,所以現實中只有少數人能通過這種途徑實現編制轉換。
Ⅷ 事業編制可以有幾種途徑轉為行政編
事業編制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轉為行政編制:
1 參加公務員考試
每年我國都有國考洞純和省考的考試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事業單位的編制人員,那麼必須不在事業單位的服務期之內經過單位同意才可以參加考試。
2 優秀提拔
這一類是指符合一些條件的精英人群,尤其是稀缺型的高科技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打算考公務員,必須是不在事業單位服務期限內,並且要經過單位同意。
3 公選
主要適用於選拔任用地方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黨政機關內的領導成員或者其人選,以及其他適於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領導職務。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而競爭上崗在本單位或者本系統內部納蘆咐進行。
(8)行政事業編怎麼轉型擴展閱讀:
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以下簡稱三類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嘩胡勤技能崗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本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結構比例的具體控制標准。
實施范圍
1. 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
2.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
3. 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4. 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