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有何期待
期待,是有力量的。
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用精湛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他將全部的精力、熱情與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像對待自己的妻子一樣裝扮她。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愛神終被他打動,賦予雕像生命。到今天,「皮格馬利翁效應」已應用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其寓意為,只要對一個人或一個事物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對象進步更快、發展更好。
回望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僅為20%到兩基的順利實現,從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到積極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何嘗不是一部因期待推動改革,取得進步,繼而產生新的期待,促進新的改革,引發新的進步的過程。這也使得每一階段所取得的教育成就都穩健扎實,每一步教育改革都足音鏗鏘。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仍是如此。
隨著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一系列的進步,人民群眾對於教育的期望值也進一步提升,如何從「有學上」到真正實現「上好學」,如何進一步推進教育均衡實現「起點上的公平」,如何通過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加快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如何切實破解減負「老大難」問題進而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如何從根本上打破「一考定終身」進而形成公正、科學、高效的人才選拔模式……成為公眾心中的新期待,而這些期待也正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教育領域面對的難題。面對期待,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就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
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號角,指明了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方向。
這一切,讓我們在歲尾年初之際,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一份期許縈繞心頭的幸福,一份勾勒美好的幸福。
讓期待的力量為教育的發展注入正能量,讓教育因期待而進步。2014年已經到來,冬去春來,靜待花開。
期待孩子心靈更美體質更健
六年後、九年後將給我一個怎樣的孩子?這是每位家長在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時,心中最自然不過的疑問。
我們的孩子能否在熟練地使用計算機、IPAD,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的同時,依然對民族的傳統文化、對母語與漢字保持著真誠的敬畏和喜愛?我們的孩子在具有堅強自立品格的同時,能否心中依然有著對弱者的同情、對他人的關照?我們的孩子在學會了獨善其身的同時,是否還同時懂得兼濟天下?
許多年前,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很簡單,只是希望孩子能走出深山,接受教育,只是希望孩子能有書讀,有文化。但是今天,隨著時代的變化、國家的發展、觀念的提升,我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似乎有了更多的期許,而隨著社會意識文化的多元,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文化產品質量的良莠不齊,我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似乎也有了更多的擔憂。
培養一個體質健康、心靈健康的孩子,培養一個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孩子,2014,公眾在期待。
我們的孩子在擁有廣博知識的同時,能否擁有健康的體魄,能否具有生動的想像力、強烈的好奇心與豐富的創造力?
——陝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學教師 王殿斌
期待實現「起點上的公平」
教育的公平,是起點上的公平。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
需要正視的是,當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條件下,我國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均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狀況有待改變。於是,這樣的情形依然可見:當大城市的孩子已經熟練地在互聯網上尋找所需的知識和信息時,山裡的孩子還在為能上一節計算機課而感到新鮮興奮;當優質資源集中校的孩子習慣了與「特級教師」面對面的交流,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孩子卻只能通過光碟感受名師的風采;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可以出國游學、學習各種才藝,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在為下一學期的學費節衣縮食;由於區域間、城鄉間、學校間的差距依然存在,「擇校」現象依然屢禁不止……
促進教育公平,就要讓公平的陽光普照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確保「每一個孩子不掉隊」。因此,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讓教師真正流動起來,加大對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重視和投入,以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便成為家家戶戶、尤其是教育資源薄弱地區人民群眾的期盼。
2014,實現「起點上的公平」,公眾在期待。
促進教育公平,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
——網友 「人到中年」
期待終身學習渠道更加暢通
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學習夢:
在大學期間,如果學有餘力,可以學習兩個專業、三個專業,甚至更多的專業。完成學業的時間並不那麼僵化與刻板,可以因每個人的能力和生活節奏而不同。在課程選擇時,可以打破專業、院校的界限,選擇任何一位喜歡的老師的課程。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如果還有知識再提升的需要,無論是英語、計算機,還是時間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談判能力,都有專業的學習軟體幫助自己查找不足、訓練提升。
學習可以在單位進行,可以在家進行,也可以在旅途中隨時隨地完成。學習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習的成果可以積累為學分,儲存在「學分銀行」,日後如果再進行學歷教育,之前積累的學分還可用抵日後學歷教育的學分。
通過這樣的學習體系,我們的學習會變得更加貫通,學習不再是一個特定人生階段的特定任務,而是一個貫穿終生的過程。我們的學習會變得更加從容和因興趣而出發,不會如今日這般具有強烈的功利心與目的性。我們的學習會變成一種內心的自我需要,因人而異、個性十足,學習也會變成一件更為快樂的事。
這就是終身學習的理念,實現完全意義的「學分制」。
3年前,教育規劃綱要就明確指出: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上海財經大學教師 趙 亮
期待家長不再為「擇校」所累
這樣的話,我們時常聽說。
「其實,在我生孩子之前挺理智的,也曾下定決心,一定不能成為擇校大軍中的一員。可等真有了孩子,孩子又到了入學的年齡,卻不知為何無法淡定了,不由自主地被裹挾到擇校的洪流中,從擇幼兒園到擇小學到擇初中,從擇學校到擇班級到擇老師。」
接受優質教育的強烈願望,與教育資源不均衡和教育水平不均衡的現實矛盾,讓擇校成為許多家長或主動、或被動的選擇。盡管教育部門一再表示要給「擇校熱」降溫,但是面對教育資源的強弱不均、優劣不均,家長們總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上一所「更好一點」的學校。「誰肯把孩子的未來交給一個自己信任不過的學校呢?」
是的,在教育資源尚不夠均衡的今天,「擇校」是學生和家長趨利避害的自然選擇。而給「擇校熱」降溫,就必須在教育資源配置上下力氣、做文章。
令人欣喜的是,在2013年,我們看到不少地區在探索教育資源優質校帶動教育資源薄弱校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一些地區出台了好政策,將教師從「學校人」變為「系統人」,讓教師真正流動起來。一些地區通過職稱、待遇等政策將金鳳凰吸引到教育欠發達學校。一些地區還探索將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都辦成特色鮮明的優質校。而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更讓我們對2014年不再為「擇校」所累充滿希望。
等到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均衡的那一天,家長自然會恢復理性,不會再盲目選擇所謂的「好學校」,而是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學校、離家近的學校。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沛城鎮金溝村讀者 郭元鵬
期待高考告別「不可承受之重」
2014年,公眾對教育的期待中,最為迫切的,當屬對於高考的關注。如何讓高考不再「一考定終身」,如何讓高考進一步兼顧效率與公平,如何讓高考不再成為孩子一生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是千家萬戶的共同期待。
高考改革備受關注,不僅因為高考為社會公平有序流動提供了可能,還因為高考改革關涉整個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
2013年,與高考改革有關的利好消息不少,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以及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萬眾矚目的「異地高考」政策各省方案陸續出台,2013年高考中,部分省份和地區已經有了首批受益者。同時,2013年還將2012年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1萬名重點高校招生計劃增至3萬名,讓身處貧困地區的考生有更多機會進入心儀的高等學府。
2014年,關於高考,公眾還有著沉甸甸的期待。期待人才選拔的方式更加高效、科學,期待人才評價的制度更為理性、多元,也期待著考試選拔制度能更有助於推進社會公平……
這些年,有關高考方案的調整一直在進行,但都還停留在局部的「修修補補」。鑒於高考在整個教育鏈條中的獨特位置,高考改革顯然需要一套更為關照全局、觸及根本的總體設計。
——網友 「插上夢想的翅膀」
期待職業院校更具吸引力
提及職業教育,你最想說的是「愛你在心口難開」,還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盡管10年來,我國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畢業生達7265萬人,職業教育對我國主要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的貢獻率為21%,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6年95%以上,高職就業率達到87%以上,但社會對於職業教育的普遍認識依然停留在老觀念上。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強調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強調職業教育的「現代」性,傳遞出了職業教育要變得更潮、更具吸引力的信息。
應該說,今天,職業教育贏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過程中,在我國高技能型人才不足的背景下,在「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理念的營造下,職業教育有理由邁出大步。2014年,我們充滿信心。
一個認識誤區困擾了職業教育領域很多年——「職業教育只是教育界的事」,甚至只是職業教育領域內部的事。事實上,應該從「面向人人」、「面向全體社會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待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對我國學習型社會的創建,對終身教育體系的形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職業教育真的可以讓人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臧力克
期待教育督導真正督出實效
教育督導,也被喻為「教育警察」,這可是個新鮮事物。
2013年底前,不少學校門口都多了一塊小牌子,上面有照片、姓名、聯絡方式,這個小牌子上的人,就是學校的責任督學,他將對學校的招生、管理、課程設置、師德建設,以及學生的減負等問題進行經常性督導。打個比喻,這個人,就是教育的「片兒警」。
對於這位教育「片兒警」,不少家長給予了高期待。期待他能成為一座橋梁,時時了解人民群眾對於教育的期待,並將心聲傳遞給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期待他能成為一位「質檢員」,以專業的視角和嚴謹的態度,審視和評判學校的教育教學是否符合教育規律;對於這位教育「片兒警」,家長們還期待著,不要流於形式,更不要曇花一現。
健康的教育生態,不應由辦教育者來評價教學效果,而應有獨立的第三方來充分發揮督導和評估的作用。2013年,教育督導制度在我國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2014年,教育督導的健康發展令人期待。
以往評價教育辦得好不好,主動權掌握在主管教育的地方政府手中,甚至學校手中。教育出了問題,教育質量不高,公眾無從反映,地方政府或者學校也不會主動追究自己的責任。因此,讓社會評價,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是教育督導的重要目標,也是教育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更是我國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學生家長 趙春喜
期待減負不再是教育「烏托邦」
什麼時候,學習對於孩子來說能成為一件真正快樂的事?這是許多家長心中的疑問。
疑問的背後,是學生負擔過重的不爭事實。看著孩子們小小的身體背著大大的書包,看著孩子們將頭埋進高高的書堆,看著越來越多的「小眼鏡」以及一項項有關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不容樂觀的數據,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便成為了每個學生、每個家庭,甚至整個民族的期盼。
但減負之難,難在無法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關涉利益主體諸多,問題紛繁復雜,牽扯社會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學校、家長、政府乃至全社會為之努力。
破解減負難題,首先需要從教育內部入手,向課堂要效率、讓老師提水平、讓學校強管理。從作業量、上課小時數、考試次數這些教育教學最基本的內容管起,通過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效率,進而將孩子從課後的作業中解放出來,同時,也要完善人才選拔制度,通過培育理性的人才觀和成才觀,實現讓孩子為興趣而學,快樂地學。
盡管這一切並非易事,但我們看到,「小學生減負十條」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已經令人民群眾看到了明亮的曙光,三中全會決定有關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闡述也令公眾對破解減負難題充滿希望。
曾經,減負被我們視為教育教學的「烏托邦」,視為不可能到達的「桃花源」。但在2014年,希望這一夢想能真正實現。
今天,減負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既期待著小學生減負方案的落實,也深知實施過程中的困難。我認為,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切實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難題,減負才不會只是聽起來很美。
——四川省德陽市岷江東路逸夫學校教師 詹 梅
期待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步履鏗鏘
回顧2013年,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無疑是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個亮點。
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的章程被核准通過,這是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格外引人矚目的步伐。
透過大學章程的建立,我們捕捉到了這樣的信息:依法對學校管理體製作了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形成;規定了學校內部學術權力的組織框架和運行機制,明確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運行與監督機制……而這些信息,讓我們在腦海中清晰地勾勒出一個現代大學的組織結構與管理機制。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我國高校邁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為此,公眾心中充滿期待: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學校、社會的關系;強化政府統籌指導、宏觀布局和質量監督功能,推動高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發揮社會力量在高校公共治理、評估評價等方面的作用,為高校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充分發揮學術組織作用,拓寬師生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渠道…
『貳』 您對我市教育有哪些希望和期許怎麼填家長
摘要 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多關注孩子,幫助孩子,溫和勸導孩子,作為家長我也會全力配合教師的工作的
『叄』 對市教育發展提出寶貴建議 怎麼寫
1、加強管理,增強服務意識
由於民辦學校起步晚、傳統少、底子薄,相對於公辦學校來說,民辦學校是教育領域的弱勢群體,但是它們還承擔著很多社會責任,可以說是力小而負重。因此,教育部門在加強對民辦學校規范管理的同時,更應該提高對民辦學校的服務意識,對民辦學校更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
2、建議允許民辦學校有條件地共享公辦教師資源
公辦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培養,他們表面上是某個學校的老師,其實屬於社會公共資源。而民辦學校也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公辦、民辦學校的辦學目標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
3、建議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
目前,已有地方試水按照自收自支事業編制來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比如寧波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人事編制管理部門對部分民辦學校核定一定數量的自收自支事業編制指標,由用人單位擇優引進並穩定一支教師隊伍。
二是在出台寧波市民辦教育促進條例時,明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民辦學校教師,可以參加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
三是推動民辦學校專職教師享受事業單位醫療保險政策的落實。
注意事項:
1、教育不平等,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對立。
2、家庭與學校的理想主義教育與社會的現實主義教育的尖銳對立。
3、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決人的信仰問題。
4、應試教育和社會功利性導致精神層面的缺失。學生在考試重壓下得不到任何途徑的心理宣洩,家長在高考為王、望子成龍的心理下,希望變成狂熱;應試教育所突出的分數至上,讓學生本應享有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退居其次。教育,遠非考試那麼簡單。
5、家庭教育的家長專政性質以及與此關聯的家庭暴力等問題,教育科學無法直接在家庭中推進實施。
6、學校教育對學生個性的扼殺乃至自由權利(如戀愛)的剝奪,違背人性。學習不能與勞動相結合,反而與考試相結合。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有意無意減少創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肆』 目前您對學校教育及教師的期望有哪些
對學校教育及教師的期望有:
1、規范辦學行為,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課業負擔,為教師成長提供符合實際需要的教育培訓,讓教師了解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和主要要求,給教師成長搭建平台。
2、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估等環節,讓老師真正把精力放在抓教育教學質量上。
3、提高教師的績效考核的針對性,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4、希望領導能以身示範,給諸位教師一個引領,使得工作有的放矢。例如:18個小時工作制的時間安排,保證學校布置的工作和教師的日常工作能在8個小時內完成。
5、領導能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工作細則,相信必有實踐的出類拔萃,領導進課堂教學一周或一天或任教一個年級的主科,相信在領導的先行引領下,教師的工作能力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相關延伸:
在線教育或稱遠程教育、在線學習,現行概念中一般指的是指一種基於網路的學習行為,與網路培訓概念相似。在線教育顧名思義,是以網路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路,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
此外,藉助網路課件,學員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真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於工作繁忙,學習時間不固定的職場人而言網路遠程教育是最方便不過的學習方式。
在線教育具有跨越時空和人力物力限制的資源利用最大化、隨時隨地進行選擇的學習行為自主化、師生交流與學生自學等學習形式交互化、個性化的教學形式修改化、利用新型教育工具即網路的教學管理自動化的諸多優勢與特點,是一種本身以及通過學習產生的巨大變革。
『伍』 你在教育方面對子女有哪些期待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讓孩子從小養成吃苦的習慣。
二,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個性。
三,多給孩子鼓勵少一些指責。
四,對孩子給予寬容,但千萬不能縱容。
五,多和孩子溝通,用朋友的角度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只要做好了這些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會省去許多的困惑和煩惱。
(5)對教育事業有哪些希望和期許擴展閱讀: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關鍵的就是親子關系要處理好。如果家長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孩子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相信家長所有批評、表揚的出發是為了自己好。
如果孩子在潛意識里對此達到完全相信,那麼這種關系是良性的,是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穩定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簡單的事情,用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伴隨孩子成長」。
教育的導向問題。教育應該是融入到國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小孩兒需要教育,成人同樣需要教育。要在教育的形式上多下功夫,切記不要生搬硬套,一不小心就起了反作用。
『陸』 古今中外有哪些教育家對教育寄予很高的熱情和期望
古今中外許多傑出的教育家,從孔子到陶行知,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到法國思想家盧梭,對教育、對事業、對人生,無不時時充溢著恢弘的理想情懷——孔子和儒家的許多傑出代表人物,都對教育寄予很高的熱情和期望,希望通過教育活動培養君子賢人,治國安邦。
『柒』 對我市教育發展提出寶貴建議怎麼寫
1、加強管理,增強服務意識
由於民辦學校起步晚、傳統少、底子薄,相對於公辦學校來說,民辦學校是教育領域的弱勢群體,但是它們還承擔著很多社會責任,可以說是力小而負重。因此,教育部門在加強對民辦學校規范管理的同時,更應該提高對民辦學校的服務意識,對民辦學校更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教育部門對民辦學校不僅要有形式上的公平相待,還應有具體政策上的傾斜與扶持。還希望教育部門在對民辦學校正常的管理和服務之外,盡量減少針對民辦學校的檢查和會議,在合理收取費用之外不再收取其它費用,以便於民辦學校安心地從事教學,減輕民辦學校的辦學負擔。
2、建議允許民辦學校有條件地共享公辦教師資源
公辦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培養,他們表面上是某個學校的老師,其實屬於社會公共資源。而民辦學校也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公辦、民辦學校的辦學目標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改革開放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目的也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盤活閑置資源、讓有限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同樣也是解放生產力。因此,我們認為,只要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允許閑置的公辦優質教師資源到民辦學校發揮余熱是合情合理的。
3、建議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
目前,已有地方試水按照自收自支事業編制來解決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比如寧波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人事編制管理部門對部分民辦學校核定一定數量的自收自支事業編制指標,由用人單位擇優引進並穩定一支教師隊伍;二是在出台寧波市民辦教育促進條例時,明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民辦學校教師,可以參加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三是推動民辦學校專職教師享受事業單位醫療保險政策的落實。靠著這些編制或政策,寧波市民辦學校不但穩定了教師隊伍,還引進了大量高層次人才。因為有了寧波的實踐,我們建議我市也進行類似的探索。
4、解決民辦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
建議教育部門成立民辦教師職稱評定機構,從實質上推進民辦學校教師的職稱評定工作。在解決職稱評定問題的同時,還要督促民辦學校落實好「一法一例一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所賦予民辦教師的學習、培訓、教齡計算等方面的合法權益。通過這些工作,盡量縮小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之間的差距,從而穩定民辦學校的教師隊伍。
『捌』 作為家長對學校未來教育有哪些期望
學校的父母不怎麼玩好家長的角色,自然立足兒童,因此必須是:更多的溝通,比如如何讓父母與孩子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讓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讓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更好,如何讓孩子們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等等。
嚴格日常管理學校要嚴格把關人員管理,重視視頻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穩定維護、疾病防控,對重大事件實行上報審批制度。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主題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表面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優化「四個現代化建設,突出校園文化內涵,在學校的幫助下,父母家庭教育XuanJiangTuan,廣泛宣傳文明禮儀,充分發揮學校校長,和家庭基金會的角色,社會保障,建設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網路。
(8)對教育事業有哪些希望和期許擴展閱讀:
1、平等原則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爭吵不僅是相互愛的一種表達,而且有助於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讓你的孩子與你平等。
2、尊重原則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尊重父母
3、溝通原則
兒童的成長不僅是物質上的需要,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當父母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時,孩子和父母無話可說。從長遠來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4、自由的原則
許多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但他們往往忘恩負義,甚至導致悲劇。應該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5、統一的原則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統一的,否則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麼。
6、模型原理
父母是模仿的第一個對象,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
7、誠信的原則
謊言產生於不信任。如果你從小就信任你的孩子,他/她就沒有必要撒謊。
『玖』 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期望
一、教學方面:教與學要有針對性,希望能針對學生今後的就業有競爭力來實施各種教程的內容,強化每個學生在校期內能學到一、二門好本領、真功夫。只要是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家長不希望校方「減負」。
二、後勤管理方面:加強學校後勤管理工作,子女遠離家庭,後勤管理工作能與時俱進,學校就是能使家長放心的大家庭。我們寄希望於學校,因為貴校的聲譽與時俱增。
1、希望該孩子在校能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能尊師愛友,虛心求進,能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回報父母。
2、希望老師多一點道德教育,多一點學習難點,不要讓孩子認為上了大學就等於進了天堂。
3、現在的孩子有一股傲勁,希望老師嚴加管教,循循誘導,使孩子走向社會時,是一個成功的人材。
就學機會來之不易,如不再珍惜,不專心功課,不提高成績,不但愧對蒼天,而且將來也難立足社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言行穿戴必須大眾化。聽從老師教誨,遵守學校要求。成才之道,為人之本定當銘刻在心。
望各位指導老師因人施教,嚴律該生。敬請班主任老師速把聯系電話告知家裡。
謹托。切記!
『拾』 您對我縣義務教育事業的期望是什麼
摘要 我希望孩子們在學校就能把作業完成,沒有那麼多的打卡任務,孩子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回家時也是開心的。學習是很重要,但是培養孩子們如何做人,我認為更重要,我們需要的不是學習機器,而是能夠獨立思考,健康成長的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