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航天輝煌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苦難
可以說每一次的成功都是站在無數次的失敗上建立起來的。航天技術是科學,既然是科學,那在一次次科學實驗中,成功和失敗,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只是因為中國航天總體比較順利,許多人大概沒有意識到太空探索是多麼危險的活動。
實際上,航天發射向來以危險、復雜著稱,縱觀整個航天航空的歷史,是血與淚的歷史,大量的慘痛失敗提醒我們人類還沒強大到能輕易征服宇宙。
在征服太空的路上,中國人同樣走得磕磕絆絆。
1969年9月3日,兩枚最新研製的「東風4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長征1號」運載火箭秘密運抵7號測試廠房。這兩枚火箭正是在東風系列中程導彈基礎上研製而成,專門用於發射東方紅衛星的。
1969年11月16日下午6點,首發「東風4號」火箭發射升空。但是,火箭第二級突然發生故障,未能入軌,墜毀在新疆。
1974年11月5日長征二號在酒泉發射中心進行了第一次發射返回式衛星一號。由於火箭上控制系統中的一根導線暗傷斷裂,導致姿態失去控制,飛行試驗失敗。
這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製造,經歷了十年研製周期,成本據估算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衛星,被修復的機會渺茫,將可能墜入大氣層燒毀。看到這么多令國人心痛的發射失敗記錄,我想航天人更能感到刻骨銘心的疼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每個人最好的老師恰恰是自己犯過的錯誤!同理,航天事業中,失敗也是必然存在的,然而最好的老師也是曾經的失敗。也激勵著中國航天人戰勝失敗,攻堅克難、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Ⅱ 中國在建造飛離地球的努力中付出了哪些慘重的代價
很多,有製作一雙大號的翅膀綁在自己雙手從懸崖上跳下去的,有枝陸槐著名的把自己綁在火箭上被炸死的明朝科學家萬悉讓戶,有蘇聯死於太空失事的航天員……人類科技的每一次跨越和進步,背後都離不開大量的付猛友出和犧牲。
Ⅲ 中國航天過程中遭受了哪些失敗
失敗肯定是有的,要知道當年那個年代中國自力更生,一步步地從無到有,基本上是時時伴隨著失敗的風險,只不過那個年代新聞控制,到了90年代後,才逐步開放新聞管制,也讓人們能一探究竟,了解中國航天背後的艱辛:
1、1969年12月,東方紅1(DFH-1),長征1號第2級故障,未能入軌。這是長征1的首次任務飛行。可能這件事刺激了小日本,幾個幾公斤的小衛星放了上去,否則我們是第4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2、返回式1-01號(FSW-1),長征2號第2級故障,未能入軌。這是長征2的首次任務飛行。其後減速傘失靈,硬著陸。
3、1984年1月,東方紅2-01(DFH-2-01),長征3號第3級故障,未能入軌。這是長征3的首次任務飛行。
4、1984年4月,東方紅2-02(DFH-2-02),成功,第1顆進入任務狀態的DFH-2,在定點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最後用非常規辦法解決,風險重重。
5、1988年風雲1號-01(FY-1-01),成功入軌,僅35天星上相機鏡頭被污染,衛星平台雖工作正常但主要功能喪失,實際已報廢。
6、1990年,風雲1號-02(FY-1-02),成功入軌,星上計算機故障導致姿態失衡,只在軌175天。
7、1992年,西昌,長征2E,發射澳星失敗 。
8、1994年,風雲2號-01(FY-2-01),在廠房中爆炸,未發射。
9、1994年,東方紅3-01(DFH-3-01),長征3甲(LM-3A)的首次任務飛行成功,但衛星燃料泄漏,未能定點。
10、1996年,長征3乙(LM-3B)首次任務飛行,箭上姿態控制故障,火箭倒栽地面,星箭俱毀。這次失敗連同92年的奧星事件(一次發射失利,一次衛星失蹤)對正進軍國際商業發射的中國航天來說打擊是巨大的。
多說一下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用長征-3B大推力火箭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火箭點火升空22秒後發射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傷,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大的挫折,也是世界第五大航天事故。事故發生後,中國航天商業發射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一些商業發射被取消。之後的整整10年,中國都沒有進行國際商業發射。
近年來,由於中國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和嫦娥一號計劃,中國航天的國際商業發射開始復甦,2006年長征-3B火箭成功發射了奈及利亞通信衛星,這顆衛星是由中國製造的(以前發射的商業衛星都是外國製造的),是中國首次整星出口。也是中國1996年以來的首次國際商業發射。2008年10月30日,長征3B火箭再次把一顆中國製造整星出口的委內瑞拉通信衛星成功送上太空。
Ⅳ 中國航天史上有沒有存在過失敗的案例
有過失敗,1966年在西昌發射衛星就失敗了。
1996年2月15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一次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這也是我國的長征三號乙的首飛,這在當時原本是一次穩妥的發射,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出乎現場所有人的意料。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門口有一片空地。1996年,首飛的長三乙火箭在發射後,脫離既定軌跡,就撞在這片土地上。
90年代受到很多重創
上世紀90年代的多次事故,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國際商業發射任務受到重創,不少發射合同中止甚至取消。
在那個時代投身航天事業的毛萬標清楚地感受到,這也是整個中國航天的低谷期,大家對航天的高風險和航天發射的認識還需要一個過程。
其次,在人才保留上做得也不夠,導致很多年輕人不太願意留在這個事業中去。
以上內容參考中新網-中國火箭發射失敗畫面曝光 揭秘背後故事
Ⅳ 中國載人航天逐夢19載,期間都經歷了哪些坎坷
我國的航天事業曾經十分落後
由於我國的一些歷史原因,導致我國的高科技人才十分稀少,重工業基礎也十分薄弱,雖然在上世紀也製造過一顆人造衛星,但是科技實力和美國依舊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是我國航天工作者們並沒有因為差距過大而放棄,並且不斷埋頭研究技術,最終在19年前我國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到太空之中,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也迎來了井噴期;如今在回頭看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歷史,都能夠感受航天工作者們的艱苦奮斗和付出,是十分不易的。
Ⅵ 中國為了完成航天事業付出了哪些代價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個我國最大的導彈、衛星綜合試驗靶場,取得了我國國防尖端和航天事業「九個第一」的輝煌舵年來,這里共發射衛星幾十顆,各類導彈、火箭1000餘枚,衛星發射成功率達100%,完成了大導彈、衛星的跟蹤測量和回收任務。同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還抽[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設和航天發射場做出了巨大貢獻,形搏穗成了我國國防尖端科技和航天科研試驗的基本體系。
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匯同特種工程部基野卜隊和從各軍兵、地方建築、鐵路等部門調來的精兵強將以及各大院校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組成十萬大軍,開進,綿延五百里的沙漠,在這片「天上無飛鳥,地上不脊好長草,風吹石頭跑」,最高溫度42.8攝氏度,最低溫度零下34攝氏度的戈壁灘上,要建設一座高科技的綜合試驗靶場談何容易!沒有住房,創業者們就搭帳篷,挖地窩子;沒有飲水,他們就喝鹹水,接雨水。
創業者們在兩年零六個月的時間里,用原始工具完成了靶場試驗第一期工程,使靶場初步具備了導彈飛行試驗的基本條件,令外國專家瞠目結舌。因為,根據他們計算,這些工程至少需要15年時間才能完成。
目前,昔日幾乎與世隔絕的大漠孤舟不但已擁有鐵路、公路與內地相連,一條直通北京的航線和四通八達的通信網路也已開通,立體的交通使戈壁小城與內地的聯系日漸密切,科技信息與物質生活必要物資正源源不斷湧向航天城。不久,高新技術與先進管理經驗將為東風航天城帶來跨世紀的巨大變革。
Ⅶ 人類為了航天夢付出過哪些代價
人類為了實現自己的航天夢,付出了人力財力,還有無數人的生命和背後家庭的犧牲。國家之間對於技術方面的相互角逐,也使得科技才能發展的如此迅速。
Ⅷ 中國在飛天夢的實現過程中遭受了哪些失敗付出了哪些慘重代價
飛天夢沒失敗過,10次神舟發射全部成功,1次空間站發射,4次嫦娥任務發射全部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