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如何進行企業化管理
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
,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方法,它能打破鐵飯碗、大鍋飯,轉變事業單位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風,從而優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達到機構、人員、物資等的最佳組合.
機構設置實行並、轉、兼、撤。職能相似、交叉的部門能並則並,不適應新情況的部門該轉則轉,一個部門能兼多個部門職能的就設一個部門,沒有必要再設的部門,堅決撤銷。人事工作一年一聘,下聘一級,雙向選擇。實施能人戰略,無人聘任聘用者,自動下崗。工資分配打破檔案工資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扭轉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乾和不幹都一樣的狀況。工人實行全員合同制,工資分配按不同崗位、不同季節確定工資基數(崗位工資),效果工資是衡量工作完成優劣、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設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每人崗位效果考核工資,所屬部門可根據各工種、各崗位實際情況,制定百分考核標准,按每人得分情況,年底進行核發。機關幹部實行定額工資,千分考核,層層簽標,層層落實責任。把責任與工資利益結合起來,以法律和制度保證合同指標的完成。這樣,對於幹部來說,能力越強,貢獻越大,工資越高;能力越差,貢獻越小,工資越低。年終考核不足七百分的幹部,自動免職。真正體現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
『貳』 中國公用事業民營化及水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建設部公布了《公用事業仔頃民營化管理條例》,規定民營資本和外資可進入原屬國家專營的城市公用事業行業,包括自來水、煤氣等。此舉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建設部與時俱進,把握全局,不失時機地公布此條例,正當其時。
本文試圖就公用事業中具有典型意義的自來水行業的民營鎮戚拿化改革及水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初步探討。
水行業屬於公用事業的一部分,公用事業從狹義上講包括水、熱、電、氣,垃圾處理等,廣義上還包括電信、公共汽車等。
一、公用事業民營化是國際大趨勢
傳統上,全世界的公用事業大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資,壟斷經營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國家開始了公用事業民營化進程。
具體到水行業來講,德國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管理,可以說是公有公營。
法國比較特殊,由市長、鎮長來監管,以租賃或特許權經營方式選專業公司經營。法國有過一種特殊的現象,即「水政治」,歷史上,法國水費中有幾個百分點是用來助選的,這樣當選的政府官員就會對曾給予他幫助的水公司以回報,允許其對水的特許經營。這種特許經營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利於法國的水行業發展的。近年來,民主政治已經不能容許利益集團的不公開助選,然而,法國的兩大水務集團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務集團仍與政治息息相關。法國當選總統希拉克的競選特別助理莫諾即是法國最大的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的董事長,為了競選而辭職,助選一舉成功。誰能想到年屆70,兩次競選總統失利,府院共治,黨內受賄丑聞纏身的希拉克會以高票當選,誰能想到他的競選班底智囊核心來自水公司。
英國公用事業原來是皇家經營的。英國國家電力公司,原來叫中央電管局,非常的官僚,浪費,不顧成本和效益。水行業亦然。自撒切爾夫人上台後,為了提高公用事業的效率和解決政府的財政需求,在改革過程中拿公共事業民營化開刀。電信,煤氣,電力,水務紛紛民營化。不但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績,而且一度作為英國最顯著的出口項目——公用事業民營化經驗。民營化的結果稱為三滿意:政府對公用事業的補貼完全取消,稅收大幅度增長;通過競爭,電費,水價不升反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美國多年來,也是政府經營公用事業,市長苦不堪言。水質下降,水壓不足,都導致選票不保,民心轉向。近年來,自亞特蘭大市開始,許多州市實行特許化經營,外國公司相繼湧入。東南亞,東歐亦紛紛效尤。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大力提倡民營化。國際間影響最大者,當屬法國的特許權經營模式及英國的非國有化進程。民營化提供了不斷增長的公用事業投資需求與政府有限的財政收入之矛盾難題的解決辦法。
就當前世界上總趨勢來看,公用事業民營化是一個大趨勢。國際上現在通用的ppp-(Private and Public Partnership)即政府與民營企業在公用事業方面的夥伴關系,這是很蹩腳的中文翻譯。PPP的發明權追根索源應該算在我們中國人頭上。我傾向將公用事業民營化稱為:官督商辦。1908年(光緒年間),皇宮有時失火,慈禧太後問袁世凱怎麼辦,袁世凱說用洋辦法建立一個自來水公司。自來水有壓力易於救火。於是,由天津的一個錢櫃發起,籌措270萬塊銀元成立了北京第一家京師自來水公司。3月28日,董事長第二次呈奏摺給慈禧,提出的企業性質為官督商辦。
官督商辦,兩者缺一不可:非「官督」不能抑制資本的貪婪,保障公用事業的公益性;非「商辦」則不能通過競爭提高服務增進效益。中國水行業過去全行業虧損,原因在於,我們不知不覺把官督商辦變成了官督官辦。
目前國內的水市場競爭還不充分。相比歐美國家,水市場基本上是在競爭的基礎上,通過兼並與收購進入了若干個巨頭企業相對壟斷又相對競爭的局面。英國的威爾士、英格蘭在上世紀50年代曾存在1000多家供水企業,到70年代並為198家,水行業私有化之前-29家水公司。通過市場調節與競爭最後形成了10家主要供水企業。
二、公用事業改革的重點是什麼
我們講公用事業改革,實際上是在三點上改革,一是打破壟斷,引進競爭。凡是壟斷的行業,都不會有好的服務,不會有效率;二是提高效率;三是改進服務。
公用事業改革的難題是如何進行?一是資產怎麼處理;二是政府職能的轉變,過去政府在管,但不容易管好,因為調動不起來水企業的御搭積極性,吃大鍋飯,多虧多補,少虧少補,不虧不補。各地存在嚴重的誇大成本的情況。根據中國的國情,我們不可能像英國那樣在短時間內全部實行私有化。效率與所有制有關聯,但不等於是只有私有化才有效率。關鍵在於管理機制與激勵機制。中國的水行業蘊藏著大批人才。應該有一些崛起的水務集團,這些集團將和銀行、基金,和優秀的管理人才結合起來,跨區域、大規模地經營。中國水行業改革,需要形成自己的國家隊。政府監管非常重要。為什麼監管,根據什麼監管,都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總體思考,研究利益格局,制定製衡措施。政府管的一是價格;二是質量,包括水質,服務質量;三是應該建立一個比較參數體系。針對水行業自然壟斷的特點,開展地區間的比較競爭。國際上又稱為標桿管理。英國每年由供水及排水公司自己上報各項經濟技術及服務指標:如水壓不足,停水,限水,污水溢流,用戶投訴,環境保護等。政府則監督其上報指標的准確性。近年來,國際上開始了國家間同行業的標桿管理比較。這是伴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及水項目的跨國資金流動。其中經濟指標包括:單位成本分析,經濟模式效率分析,產銷差,資本投入,財務收益等。
英國設了兩個機構,一個叫水經濟督查服務辦公室,強調為廣大顧客服務,它的監管是用一個很復雜的公式,來決定水價,叫K系數。充分考慮企業成本,盈利,投資需求,水質,社會,經濟,政治,及消費者利益。另一個機構叫水務督察辦公室,專司水質檢查。在全年英格蘭,威爾士幾百萬次水質監測中只抽查20次,卻產生極大威懾作用。
我國在水的民營化改革過程中,重點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包括水在內的公用事業民營化需要很多的條件,第一是法律框架,包括中央法規和地方法規。分清主體和權責,在公用事業民營化這一塊,目前不說是空白,也還是存在法律障礙的。二是合同問題,以前曾有很多不規范的合同,甚至是為了取得固定回報的假投資真借貸合同。
此次我國公用事業民營採用的是特許經營制,水的特許權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價。而最基本的是進入主體的資質,在公用事業上不是有錢就能經營的,還要有能力,有業績,資格預審十分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開發以外的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將是公用事業民營化。體制及所有制的變革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公用事業姓「公」,如何使民營化進程公開,公平,防止私相授受,損公肥私,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改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水行業職工及管理層的利益,以承認他們在此行業的貢獻,激勵今後的業績。又要使政府及其他投資人的利益,社會公眾的利益找到均衡點。
目前,金融市場上資金並不短缺,好項目卻不易找,許多投資人把目光轉向水行業。水行業下一步的發展一定要與金融資本結合起來。水行業的投資規模大,設施使用周期長,穩定的現金流。今後,老百姓手中的大量存款如果以債券方式投資水行業,則既穩妥,又可高於銀行存款受益。
無論何人投資,水行業的專業隊伍運營是不可缺的。水及其他公用事業容不得停業、破產之舉。正如西方政府不允許保險公司破產一樣。
水安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水污染的檢測比較復雜,檢測只能保證此時此刻,而下一刻則沒法保證。美國每年花1億6000萬在全國搞水安全,9.11後更是加速了進程。美國朝野一年來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落實國內安保措施。其實早在柯林頓執政的1998年5月12日即頒布總統63號決策令《關鍵性基礎設施保護白皮書》,其中規定所有事關重大的基礎設施,包括供水系統基礎設施保護,必須在2000年啟動,2003年底完成全面保護方案。2001年9.11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刺激並加速了這一方案的啟動及實施。 美國舉國上下,各行各業,全面加速啟動反恐措施,其中包括供水系統安全保護。
2002年6月12日美國聯邦政府通過HR3448《公共安全及反生化襲擊行動法案》,於2002財政年度啟動24億美金用於:毒品及疫苗控制國家儲蓄金,農業安全,社區/醫院反恐准備,飲用水安全計劃等。國會通過法案,其中1億6千萬美元必須直接用於飲用水安全計劃(2003財政年度追加2億美元用於小社區水安全),包括:危害評估,緊急情況補救措施,啟動針對薄弱環節的風險評估的「安全改善措施」,緊急狀態反應及損害減低措施。法案規定並資助,所有供水人口達3300人或以上的系統必須執行:薄弱環節風險評估,緊急情況補救計劃。限期於2003年3月之前對供水人口達10萬以上水廠完成風險評估。各大水務公司也採取一系列行動以提高其水系統安全控制能力,避免災難性事故的發生。安全顧問公司忙於培訓,水安全咨詢公司訂單紛至沓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叄』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意味著什麼
事業單位本來是鐵飯碗,做得好不好不能隨便開除的,導致企事業單位沒有辦事效率,管理渙散,留不住人才。所以企業化管理就是把它當作企業來運作,要創造效益,要實行優勝劣汰,不能再得過且過了,這對於社會來說是一件好事,要鼓勵人們積極向上,不能渾渾噩噩。
『肆』 什麼是公共事業民營化改革
在我國現行的法規、規章中,對公用事業及其范圍有著不同的界定。當前普純擾核遍認為,我國的 公用事業包括:供水、供熱、供氣、城市公交、排水、污水、垃圾處做掘理、園林綠化、環境衛 生等市政公用事業;道路與橋梁等基礎設施;電訊、供電、郵政、鐵路、公路、水路和民航 運輸等行業。長期以來,我國公用事業運營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資建設,財政補貼運營,國 有企業壟斷經營。由於這種經營模式缺乏競爭機制,導致公用事業領域機構臃腫、效率低下 、虧損嚴重、服務意識淡漠等等一系列的弊端。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開始了公用事業的市場化改革,其主要內容和基本趨勢是:(1)民營 化,即從國有企業壟斷經營向民營化轉變,這是目李好前公用事業市場化的最基本內容。(2)投 資主體多元化,即從單一的政府財政投資向吸收民營資本、國外資本轉變。(3)競爭化,即 由自然壟斷性向競爭性轉變。(4)經營化,即在公用事業的公益性基礎上向經營性拓展,由 事業逐漸向產業轉變。
『伍』 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並賬時如何處理
第一步組建轉制工作組、擬定改制方案,第二步律師盡職調查,第三步擬定職工安置方案,第四步擬定資產處置方案,第五步資產清查、審計、評估,核定國家資本金、國有產權轉讓和登記,第六步報批備案,第七步職工代表大會通過改制方案,第八步工商注冊登記,第九步核銷編制、注銷事業法人、黨工團關系變更。
最近剛好有關注事業單位轉制的新聞,簡而言之就是以上九步,如果要找專業的答案可以尋求咨詢公司的幫助,比如中大咨詢,我記得這家公司就有這方面的業務。
『陸』 市政公用事業民營化及其法律問題
市政公用事業民營化及其法律問題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分析了我國在該領域內的立法現狀,提出了我國在公用事業民營化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幾個主要法律問題。
0 前言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推動者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主要手段是經營城市,把城市公共服務搞好;同時由於城市化進程加速,芹衡歲人們對公用事業服務的需求急速增長。這既對改革傳統公用事業體制提出了挑戰,又為投資者們尋找穩定利潤來源提供了商機,更為居民們享受高素質的公用與市政服務帶來了希望。2004 年建設部頒布了《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於 2004-05-01 正式實施,鼓勵社會資本和外國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的建設與經營。鑒於公用事業提供的商品與服務具有特殊性,其民營化將涉及到一系列難題,包括復雜的法律問題,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急需通過民營化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和外國資本,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有鑒於此,以下筆者擬對公用事業民營化及其法律問題做一膚淺論述。
我國的公用事業一般指由國家壟斷經營的與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部門,包括鐵路、航空、電信攔兆、郵政、電力、道路、橋梁、供水、供熱、供氣、排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公共交通、園林綠化等。而公用事業所具有的民生必需性、公共利益性、不同程度的自然壟斷性或公共(集體)物品屬性,導致了法律對其調整的特殊性。
日本公共企業民營化有 3 種含義:一是公共法人通過組織變更而轉化為股份公司形式,並將部分政府資本逐步出售給私人。二是公共法人通過組織變更而轉變為民間所有認可法人。三是公共法人或股份公司形式的公共企業通過組織變更而成為私人企業。這種解釋包含著民營化的具體方式和內容,與西歐國家所實施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內容基本相同,主要是對已有的國有企業(國有存量資本)進行調整,減少或完全放棄國家所持有股份,即非國有化。美國民營化的先驅和主要倡導者 E.S.薩瓦斯認為,「廣義而言,民營化可界定為更多依靠民間機構,更少依賴政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它是在產品服務的生產和財產擁有方面減少政府作用,增加社會其他機構作用的行動。從狹義上看,民營化是指一種政策,即引進市場激勵以取代對經濟主體的隨意的政府幹預,從而改進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這意味著政府取消對無端耗費國家資源的不良國企的支持,從國企撤資,放鬆管制以鼓勵民營企業家提供產品和服務,通過合同承包、特許經營、憑單等形式把責任委託給在競爭市場中運營的私人公司和個人。」「民營化的一種更為專門的形式旨在改善政府作為服務提供者的績效。這包括打破不必要的政府壟斷,在相關公共服務供給中引入競爭。」這里,民營化概念的核心在於更多地依靠民間機構,更少依賴政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這種解釋既包括了非國有化的要求,也包括了開放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鼓勵民間投資等內容,解釋范圍更寬。
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就是將國有、公營的公用事業的所有權或經營權轉移到民間,引入真正的市場機制。民營與國營,反映了企業經營權的不同歸屬。私有與公有,反映了生產數據所有權的不同歸屬。兩對概念之間的關系不是重合,而是一種交叉關系,但民營不等於私有,民營化不等於私有化。
1 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的主要形式
(1)bot(建造— 運營— 移交)模式,由投資方建設並專營一定期限最後移交政府的方式。如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上海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 170 萬 m3/d)項目,以及 2004-12 點火發電的深圳平湖垃圾發電廠(一期投資近 3 億元),由以民間資本為主的投資聯合體以 BOT 形式投資建設,並專營一定年限後無償移交政府。
(2)合資模式。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政府可以融通社會資金,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二是打破了原來的壟斷體制。三是民營企業的介入,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 2003 年首創威水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嫌睜市投資管理公司、法國通用水務公司(威立雅水務母公司)簽訂的《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合同》,首創威水投資 29.4 億元於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並擁有其 40%的股權。
(3)直接購並。直接購並是典型的民有民營方式。如 2002-05 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 50%國有股股權溢價轉讓於威望迪。威望迪以 20 億元,超過資產評估價格近 3 倍的價格,承諾對合資公司 1 582 名員工不進行裁員,保證提供優於現有標準的優質自來水並將保持政府統一定價的條件。
(4)純民營模式。即由民營資本獨家投資建設,如 2002-09 由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獨家投資的廣州亞太生活垃圾有限公司,與廣州市市容環境衛生局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將投資約 2.8 億元,在廣州將建立起一座日綜合處理生活垃圾 1 000 噸的垃圾廠,從而正式拉開了外資進軍中國垃圾產業的序幕。
(5)TOT(轉讓— 經營— 轉讓)。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有償轉讓於非政府投資主體經營,政府回收資金可用於新項目建設,並最終擁有項目所有權。如 2004 年安徽國禎環保節能股份有限公司斥資 1.6 億元,以 TOT 方式購買了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 徐州污水處理廠 30 年的經營權。
(6)ppp 模式。是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稱,涵義是「公共民營合作制」。該模式興起於上世紀 80 年代初的英國。主要指為了完成某些公共設施、公共交通工具及相關服務項目的建設,公共機構與民營機構簽署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達成夥伴關系,以確保這些項目的順利完成。如 2004-12香港地鐵公司、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投資原則性協議,決定以 PPP 模式合作投資、建設及運營北京地鐵 4 號線。
2 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的立法現狀
迄今為止,我國關於公用事業民營化的專門的法律文件主要有:1995-01-16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頒發了《關於以 BOT 方式吸收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1995-08-21 國家計委、電力部、交通部頒布了《關於試辦外商投資特許權項目審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997-03-20 電力部公布了《關於外商投資電力項目的若干規定》。2001-12-11 國家計委發出了《關於印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要「逐步放寬投資領域」。除國家有特殊規定的以外,凡是鼓勵和允許外商投資進入的領域,均鼓勵和允許民間投資進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經營性的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建設。2002-01 國家計委發出《「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指出要積極鼓勵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服務業發展,放寬外貿、教育、文化、公用事業、旅遊、電信、金融、保險、中介服務等行業的市場准入。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盡快制定並公示有條件准入的領域、准入條件、審批確認等准入程序以及管理監督辦法。2004-03 建設部以第 126 號令正式頒布了《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該辦法於 2004-05-01 起正式實施。該辦法指出,特許經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30 年。企業如擅自轉讓、出租特許經營權,將被依法取消特許經營權。2004-12國家發改革委與商務部已聯合發令,全文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4 年修訂)》。該目錄於2005-01-01 起施行。新目錄放寬了外資准入范圍,首次將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和電影製作列為對外開放領域。
上述法律文件基本構成了我國有關公用事業民營化的法律保障體系,為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項目的運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其法律階位都較低,基本屬於國務院下屬的各部委制定的規章,頒發機關均為國家政府機構,而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因此,我國亟需制定一部關於公用事業民營化的專項立法,以規范公用事業民營化的操作程序和運作方式,實現現行法律體系與公用事業民營化的銜接,為公用事業民營化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3 亟待解決的幾個主要法律問題
關於公用事業民營化過程中的主要法律問題,理論界已對其有了一些深入和寬泛的討論。以下筆者僅提出公用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幾個比較重要或熱門的法律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統一定義的問題。在我國現行的法規、規章中對「公用事業」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且現在各地公用事業管理機構管理范圍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將信息服務也列入公用范圍,因為公用事業享有普通企業得不到的優厚政策支持。將一般商業企業與城市供水企業等公用機構等同視之,就是人為賦予特權,這其實是一種變相腐敗交易。
(2)民營化程序的問題。目前,公用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協議達成的方式居多。這種形式的好處是交易成本低,但也往往會出現一個項目上馬,一大批官員落馬的現象。筆者主張,公用民營達成方式應採用招標或者拍賣的公正方式。
(3)政府的監管問題。公用民營,誰來管?怎樣管?實行綜合統一管制,還是單一的專業化管理?在目前的行業結構下,很容易形成分業管制的格局,但這種體制的政出多門、管制沖突等矛盾不容忽視。監管手段應形成機制,採取依法形式,拋棄「運動式」的檢查方式監管。
(4)保障安全性的問題。原有的公用事業機構規模大、歷史久,給百姓可靠的安全感。民營化過程中,應通過法律,確立行業標准,靠這些法律保證,取得民眾信任,保障公用事業的安全性。
(5)競爭機制的問題。應依法促進公用部門的競爭,避免不必要的民營壟斷,民營化之前要有充分的競爭,還可以對公用事業運營環節進行劃分,引入競爭,在特別情況下政府應行使預留手段促進競爭。
(6)政府的信用問題。政府要嚴格履行合同,但同時政府應謹慎行使管制手段。濫用管制手段,實質就是毀棄和約。如 2003 年的長春水務糾紛事件就凸現了政府部門的信任缺失。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要靠行政合同法出台才能實現。
4 結束語
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進行了 25 年,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市場化和民營化。整個改革的進程,就是民營部門進入從前被國有部門壟斷的一個個領域,並不斷擴展的過程。因此,公用事業民營化既是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市場化深入的一種表現。然而我國尚未形成保障公用事業民營化實施的較為完善的法律環境。因而了解公用事業民營化的真正含義,分析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的立法現狀及其存在的法律問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我國公用事業民營化的法律制度已成為當務之急。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