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

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

發布時間:2022-03-03 18:43:01

① 中國地震預報事業的興起及原因初探

周玉鳳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死亡及失蹤共 8. 7 萬餘人,受傷 37 萬餘人,造成經濟損失達 8600 多億元人民幣。汶川地震,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地震預報的重要性。

新中國地震預報事業,既經歷過成功預報的榮耀,也承受過地震漏報的非議。40 多年來,中國學者為研究地震機理、探索地震預報的可能性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過對新中國地震預報事業發展進程的梳理,初步探討了新中國地震預報事業興起的原因,希望這項工作能夠對中國地震預報事業有所貢獻。

一、十二年遠景規劃帶動的初期地震預報事業

地震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新中國成立初期,正是地震相對平靜的時期。中國地震研究以工程建設服務為主,重點集中在地震烈度的劃分等方面,尚未重視地震預報研究。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地震預報是國際公認的難題,發達國家對此尚無顯著成果。

1954 年蘇聯出版了 《地震預報問題》 專輯,中國學者隨即進行了學習和消化[1]。在隨後的兩年中,初步進行了短臨預報方面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收集了資料。

地震預報在中國作為一項科學研究事業,始於 1956 年。該年 3 月,國家著手制定《1956 ~1967 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 ( 草案) 》( 簡稱十二年遠景規劃) 。學者們在討論規劃的過程中,對於地震能否預報,以及是否要開展地震預報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終,在十二年遠景規劃第 33 項任務,即 「中國地震活動性及其災害防禦的研究」中[1],首次明確提出了開展 「地震預報方法的研究」。

1. 建立現代地震觀測台網

地震觀測台網的完善,是地震預報工作的基礎。因此,台站的地域分布及地震儀的精密度直接關繫到地震預報工作的進展。

1954 年,為了工程建設規劃,中國在黃河流域、水庫所在地區及東北部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地震台,共計 20 余個。這些地震台站使用的都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地震儀,靈敏度低,只配置有水平向機械記錄,不能記錄垂直的地面運動,與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相差甚遠[2]

從 1955 年開始,通過蘇聯地震儀器專家的幫助,中科院引進了一些先進的儀器和圖紙。這使我國的地震台站的監測能力,在短時間內有了顯著的提高,另外,台網布局也重新被規劃。至 1958 年,我國已經在北京、昆明、南京、上海 ( 佘山) 、拉薩、廣州、長春、包頭、西安、成都、武漢和蘭州建立了 12 個地震台 ( 或稱觀象台) 。1960 年又增設了烏魯木齊、泰安、喀什、高台、貴陽、大連、太原、沈陽 8 個地震台[3]。上述 20 個國家基本地震台的陸續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國地震監測能力和地震基本參數的測定精度,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分布。至此,我國的地震台網已經有能力監測全國大部分地區發生的 4 級以上地震。這也為後來的地震預報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

此外,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起,我國在西北、西南、中南的地震活躍的國家重點建設地區,以及長江三峽地區、新豐江水庫等地建立了小區域台網,以便詳細研究監視地區的地震活動性,並實現在區域內大多能比較迅速地測定 2 級以上地震的有關參數。

2. 派遣地震考察隊收集地震前兆

1958 年,由於受到 「大躍進」 「左」 的思想影響,部分青年學生和地震工作者對於攻破地震預報這一課題滿懷熱情。地震預報工作一度被提上工作日程。隨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組建了地震預報考察隊,到中國西北地區收集地震預報工作所必需的前兆現象。考察隊員通過野外考察、咨詢當地居民以及查閱縣志等手段,收集了很多地震前產生的異常現象。但是很難肯定這些現象就是地震前兆。即使是前兆,怎樣能夠在震前觀測到也存在著很多困難[4]。同時國際上地震學研究較為發達的一些國家認為,在當時提出地震預報為時尚早,且地震預報研究耗資巨大,這對於正處於困難時期的中國來說難以承受,因此,這個課題不久便改為長期探索項目。但是此次考察是探索短期預報的第一次重要科學實踐。考察隊總結的前兆現象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其後的地震預報工作也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3. 水庫誘發地震研究

這個時期,重點開展了水庫誘發地震預報的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修建了一批水庫。有些庫區在水庫蓄水後發生了地震。在這種情況下,地震工作者本著為國家建設服務的宗旨,開展了水庫誘發地震的觀測和研究。

1959 年 10 月新豐江水庫蓄水,次年壩區發生 4. 3 級地震。隨後,中科院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組織專家學者對庫區進行了調查研究。經過多部門的通力合作,很快在庫區建立了地震觀測台。經過綜合分析,專家建議對大壩進行加固,按 8 度設防 ( 原定為 6度) 。這一建議於 1960 年 10 月通過,並被水電部門採納。1962 年 3 月,壩區發生 6. 1 級地震,震中烈度為 8 度。加固後的大壩經受住了考驗。雖然這一成功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取得的,但它使政府及廣大民眾增強了地震預報意識,並看到了地震預報的曙光[5]

二、「專群結合」預報體系的建立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大陸地震逐漸進入活躍期。1965 年烏魯木齊附近發生 6. 6 級地震,隨後大地震陸續在一些大城市附近發生,造成了程度不等的破壞,也引起了中央政府和科學家對地震問題的重視。同年,日本的松代地震群活動和日本第一個地震預報五年計劃 ( 1965 ~1969 年) 的提出,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後提出的 「地震預報與地震工程的十年規劃」,也引起了我國地震學家的廣泛關注。於是在1966 年初,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了地震預報討論和規劃會議,論證了開展地震預報的必要性和現實性,並組成了規劃小組,研究起草地震預報規劃[2]

正當中國地震工作者准備有計劃地開展地震預報研究時,1966 年 3 月 8 日發生了邢台大地震。這次地震共造成 8000 餘人死亡,3. 8 萬餘人受傷,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為重要的是,這次地震改變了地震學界認為地震多發生在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華北地區相對平靜的傳統觀點。華北地區,尤其是京津地區,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這個地區的地震災害直接危及國家政治經濟的命脈。因此,邢台地震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可以說 1966 年是地震預報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節點。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大陸進入了地震活躍的 10 年,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社會進入了動亂的 「文化大革命」。在自然災害與特殊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下,新的地震預報體系逐漸形成。

1. 專群結合,土洋結合

邢台地震當天下午,周恩來總理在國務院接待地震工作者,提出 「要搞出地震預報」。3 月 22 日,周恩來總理在地震現場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震專業的同學們說,「希望在你們這一代解決地震預報問題。」 「發揚獨創精神來努力突破科學難題,向地球開戰。」周總理的講話,給地震工作者以極大的鼓舞,同時也為科學工作者指明了方向[2]

邢台地震後,國家科委迅速組織了中國科學院、地質部、石油工業部等所屬的 30 多個單位的科技人員奔赴邢台地震現場進行考察研究。這其中還包括北京畜牧場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觀察動物的異常反應進行地震預報研究。與此同時,震區人民也自發組織起來,組成觀測小組,像站崗放哨一樣日夜監視各種異常現象。有的農民一日三次測量井水水位的升降,詳細記錄水質的變化,並觀察這些變化與地震的對應關系,及時向地震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群眾還廣泛觀察家畜、動物的異常變化,有的人還專門為此飼養了魚、蛇等動物。周總理大力支持災區群眾的這一創舉。政府下達了關於 「專群結合,群測群防」的指示,相應的工作也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

同年 5 月,周恩來總理在接見邢台地震專家代表時,指出任何事情不能一個人壟斷,學術不能一個人壟斷,專家也不能壟斷。要同群眾結合,吸收群眾的經驗和智慧。知識是從群眾中來的,不過他們的分析方法不大完整。專家的作用就是把群眾的智慧集中起來,加工、提高成為一門學問,再到群眾中去進行考證,對的肯定,不對的修正[6]。另外還提出了 「兩個三結合」,即領導、專家和群眾三結合,以及科學研究、教學和生產三結合。這次報告充分強調了群眾的作用。

1966 年開始的 「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眾多學者無法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情況下,地震預報研究卻頗有 「顯學」之態。包括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學家竺可楨等都被抽調來搞地震預報研究。歷史學家們也積極參與其中,用找尋歷史地震的方式進行研究。群眾方面,從工廠到學校,再到農村,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滿懷熱情地投身到地震預報的事業中來。在工廠、學校、機關及部隊等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了一批群測網點。這支隊伍與專業隊伍密切配合,在 1975 年的海城地震預報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截至 1976 年 1 月,全國已有 50000 多個群眾測報點 ( 哨、站) 、18000 多人的群眾測報隊伍,他們同專業隊伍共同參與了地震預報工作[7]

2. 地震局的建立

1969 年 7 月 18 日,渤海發生的 7. 4 級地震促生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組。1970 年 1 月 17日到 2 月 9 日,中央地震工組小組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會上建議成立國家地震局,下設華北、西北、西南、中南 4 個大隊,分別承擔各有關地區的地震預報與研究工作。

這次會議後,中央地震工作小組立即著手統一組建全國地震隊伍。將分屬中科院、地質部、國家測繪總局和石油工業部的 10 余個單位的地震隊伍成建制地劃歸地震系統[2]

1971 年 8 月 2 日,國務院正式下發了 《國務院關於加強中央地震工作小組和成立國家地震局的通知》。通知中說,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震工作的領導,貫徹 「以防為主」的方針,要實行專業隊伍與群眾業余隊伍相結合[4]。撤銷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成立國家地震局,統管全國地震工作,由中國科學院代管。

國家地震局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地震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1974 年後,華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遍建立了地、市、縣地震工作機構,統一管理地方地震工作。地震局的建立,還標志著中國特色的地震預報事業的開始。因為在其他國家,沒有與其相對應的、具有相似職能的政府機構。例如在日本,研究地震預報的是大學研究所。他們也做預報,但預報不是他們的職責。美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也是如此。而在我國,在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十分落後的情況下,政府卻承擔了這個幾乎是不能勝任的任務。

3. 震情會商制度

在 1972 年 11 月山西臨汾召開的地震科學討論會上,決定建立一年一度的全國地震形勢會商制度,對近 1、2 年地震形勢進行估計,並指導和協調近期的監測預報工作[7]

震情會商制度是適應當時的地震預報實際情況而產生的,它以會商的形式把全國監測、科研、群防力量組織起來,以實現較為可靠的地震預報意見。震情會商與專家決策相結合,是確定地震預報意見的基本形式[8]

從國家地震局的初建時起,在地震預報條例上,即明確規定地震檢測部門一般每周會商一次,特殊情況下要緊急會商,會商要體現百家爭鳴的方針。會商結果要及時全面地報告有關上級部門。這個會商制度在後來又得到不斷的完善。另外,震情會商提出的無震預報意見也有很大的效益。即消滅地震謠傳,以減少和免除謠言帶來的社會災害。

至 1986 年,《震情分析預報工作條例》的實行,會商制度已明確了年會商、月會商、周會商的具體時間、內容、匯報形式以及臨震會商會的具體要求,作為地震預報法規固定下來,一直持續到現在。在汶川地震之後的一段時間里,則是天天會商。

三、改革開放後地震預報的系統總結與清理攻關

1976 年以後,中國大陸進入了地震相對平靜的時期。因此,這一階段地震工作轉向了總結經驗、認真反思、深入研究階段。回顧地震預報事業,雖然在探索中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地震工作者也清醒地認識到,地震預報科學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長期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地震工作者逐漸可以專心地進行科學研究。改革開放所推行的新政策,也促使地震局系統做了相應的體制改革。明確黨政分工,實行行政領導任期制,台站管理實行承包合同制。所有這些工作,都為地震預報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積極的環境。

1. 總結與反思

1966 ~ 1976 這 10 年是中國地震預報事業空前發展的時期,然而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的地震工作者主要是依靠地震前兆現象來做預報。地震學家傅承義先生在 1966 年發表的 《有關地震預告的幾個問題》中,曾明確地提出 「預告最直接的標志就是前兆」。這種思想也被中國地震工作者廣泛地認同並發展開來。然而這種方法更多的是依靠經驗在預報,而不是依據理論來預報。這有些像中醫,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可以說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與唐山地震預報的失敗,是在同一地震預報水平上的兩種表現。

10 年的 「文化大革命」 同樣對地震預報事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過分地強調群眾的力量,片面地理解 「土洋結合」的方針,不切實際地誇大土儀器、土手段的作用,結果造成了地震隊伍思想的混亂,既不能通過實踐提高群眾隊伍的科學性,又影響了專業隊伍作用的發揮。

2. 體制的改革和地震預報工作方針的調整

「文革」時期地方地震機構和群測點的建立,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合理的布局,有些地區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低。改革開放後,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截至 1984 年,地震系統的機構與管理體制的改革基本完成。這次調整取消了部分地區的地震局,實行了以國家地震局垂直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並明確了地震局的主要職責。

1982 年,在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 「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戰略方針,這一方針為地震部門確定新時期地震預報工作任務提供了依據。隨後,在時任地震局長的安啟元的主持下,對地震預報工作的方向和任務也做了一定的調整。調整後的方針為 「以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多路探索,加強地震預報和工程地震的研究,推進地震科學技術現代化,不斷提高監測預報水平,減輕地震災害,發揮地震科學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2]」。

3. 地震系統的清理攻關工作

「文革」時期曾採用了一些未經科學檢驗和論證的觀測手段和儀器,降低了觀測結果的科學性和可用性。據統計,全國地震台站的觀測資料一度有三分之一不能使用。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地震工作者對歷史遺留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清理工作。

截至 1985 年,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全國有關 「三土」 ( 土地電、土地應力、土地磁觀測手段) 的清理工作基本結束。這不僅從科學上弄清了 「三土」方法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而且在群測群防隊伍中倡導了一種科學精神。此外,還增加了一些新的觀測手段,如水氡、動物習性異常等,使我國地震預報在觀測、實驗、理論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983 ~ 1986 年地震系統開展了地震前兆與預報方法的清理攻關工作。1987 ~ 1989 年又開展了地震預報的實用化攻關研究。這兩次攻關工作為地震綜合預報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形成了明確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方法。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地震孕育、發生過程中多種前兆現象和它們之間的關聯、組合及其與地震過程的內在聯系,進而判定震情[7]

余 論

地震預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科學課題。在科學研究以及現實需求的雙重作用下,中國開始了艱辛的探索。從 1956 年至 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地震預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總體說來研究水平還相對較低,而且多停留在經驗總結上,很少上升到理論層面。例如這次汶川地震,對於震前觀測到的數據,未覺得呈現出異常。但震後再看又像是異常,這體現了對所謂的震前異常現象與地震發生的關聯性尚缺乏嚴密的科學理論論證。

另外,中國的地震預報主要致力於通過前兆來做預測。然而通過總結反思和深入研究,地震學者認識到地震孕育的前兆復雜性不僅在於觀測資料的異常變化的多樣性,還在於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地震的差異,同時,這種復雜性還表現在地震前兆的時空演化方面。以前應用異常在空間分布上的集中性和實踐進程上的同步性描述地震前兆時空分布的共性特徵,從而進行綜合預報,而這樣的研究方法難以科學地描述地震孕育發生的過程。因此,若想攻克地震預報這一難題,還是要從孕震機理的研究入手進行深入的研究。

與此同時,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家推行的政策不同,對地震預報的工作方式、方法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在日、美等國家,地震預報只是作為一種科研課題。而在中國,地震預報卻是一種政府行為。這也促生了中國特色的地震會商制度,以及國家地震局這一政府機構的設置。

2008 年汶川地震後,溫家寶總理在國家地震局開會時說,要深化對地震發生規律的認識,深刻地吸取經驗教訓,提高地震預測預防的水平,為今後搞好地震科學預測工作提供寶貴的科學模式。相信這一指示,會進一步推動地震預報事業的發展。我們期待著中國地震預報工作在新的科研與社會環境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致謝: 衷心感謝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九辰研究員的指點,以及中國地震局江在森研究員的幫助。

參 考 文 獻

[1] 郭增建 . 1949 ~1966 年中國的地震預報研究 . 內陸地震,1997,11 ( 2) : 174 ~177

[2] 衛一清,張國瑜主編 . 當代中國的地震事業 .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3] 庄燦濤,楊曉源 . 我國地震台網發展回顧 . 輝煌的歷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60 年 .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0

[4] 梅世蓉 . 40 年來我國地震檢測預報工作的主要進展 . 地球物理學報,1994,37 ( 增刊 1) : 196 ~207

[5] 陳章立 . 我國地震科技進步的回顧與展望 . 中國地震,2001,17 ( 3) : 231 ~245

[6] 周恩來 . 加強地震科學研究 . http: / /bbs1. people. com. cn/postDetail. do? view =1&id =86401342

[7] 張國民,張曉東等 . 地震預報回顧與展望 . 國際地震動態,2005,35 ( 5) : 39 ~53

[8] 韓振海 . 試論震情會商制度 . 國際地震動態,1991,21 ( 11) : 9 ~13

② 新中國成立份第一次發生的地震是哪一個

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地震
地震震級為8.5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1962年3月19日,廣東河源地震發,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地震震級為7.2級地震,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地震,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
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

③ 哪個地震是我國地震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北緯37度21分,東經114度55分)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強;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專區寧晉縣(北緯37度32分,東經115度03分)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這是一次久旱之後的大震。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中國總理周恩來三赴震區,百姓的苦難使他落淚,他指示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預報系統。中國的地震預報事業在邢台地震的血泊中矗立起劃時代的里程碑。

邢台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生在我國人口稠密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和人員傷亡的第一次大地震。地震第二天政府總理就趕到災區,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也為以後國家領導人處理大地震樹立了榜樣。
地震當天,解放軍就進入災區進行救災,也為軍隊參與抗震救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到現在,中國軍隊在震後救災方面的經驗和行動都是世界領先的。

④ 當年李四光預言的四大地震是在哪四個省份

流言:近幾年,「新中國初期,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這款謠言流傳甚廣,而其中的四個地震地點,網上已有N個版本。
真相:地震預測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為我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功勛。關於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流傳已久,經過多方查證,李四光生前從未有這樣的預言,純屬謠傳。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微博也不止一次針對此謠言進行了辟謠。

⑤ 新中國成立後的典型大地震有哪些

新中國成立後的典型大地震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

1、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⑥ 李四光預言四大地震是哪幾個地方

邢台、河間、唐山、渤海灣四個地方,後來證明是正確的,可惜這項工作他沒有來得及深入總結,就與世長辭了。

1989年為紀念李四光對中國科學事業和地質事業的巨大貢獻,繼承和發揚他從國家建設需要出發,積極從事科學、技術和教育實踐,不斷開拓創新,勇於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鼓勵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技進步多做貢獻,設立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6)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擴展閱讀: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

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大致可分兩個階段,1949年前他側重地質基礎學科的研究;1949年後,在繼續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根據國家需要集中精力,積極開拓應用研究領域。

⑦ 中國最早有記載的地震是什麼時候

公元前780。

中國的地震,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遠在3000多年前,《竹書紀年》中就有「夏帝發七年(公元前1831)泰山震」的記載。最早描述的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的陝西西周地震。

幾千年來積累的豐富地震資料,為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中國又是最早發明地震儀,並用地震儀觀測地震的國家。

(7)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擴展閱讀

中國地震多呈帶狀密集分布,可劃分為:

1、東南沿海及台灣地震帶。以台灣省及其鄰近的海域地震活動最為頻繁,次在粵、閩兩省的沿海地帶及南島北部,也有較頻繁的地震發生。

2、北起沈陽,向南經遼東半島、渤海灣、山東的郯城、安徽的廬江,最南可到湖北黃梅的地震帶。該帶歷史上多次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甚至發生過8級地震。

3、燕山南麓,華北平原兩側與太行山東麓、山西中部的一連串盆地和渭河盆地。是中國歷史上強度大而頻度高的地震活動帶之一。

4、中國中部的賀蘭山、六盤山,向南越秦嶺,通過甘肅文縣,沿四川盆地的西北和西緣,直至滇東地區,總長約2000多公里的范圍內,是中國規模巨大的強烈地震帶,也是中國東西兩部地震活動區的分界線。

5、喜馬拉雅—滇西地區,是地中海—南亞地震帶經過中國的部分。該區震中密集,且屢有強震發生。

⑧ 哪一次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最強,所有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

地震范圍波及最廣,包括天津也有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由於是在深夜發生的地震,救災難度最大,

整個唐山大地震死傷近二十萬人,堪稱是建國以來遭遇到的最大一次地震。

⑨ 唐山地震開啟了新中國地質事業這句話對嗎還是錯

「唐山地震開啟了新中國地質事業」這句話是錯誤的,屬於搭配不當,其中「開啟」不能用來搭配「地質事業」,可以改成「唐山地震開啟了新中國地質研究的先河」。

修改有明顯語病的詞句,使語句通順、正確,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內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9)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擴展閱讀:

辨析並修改病句」屬於純潔語言一類的考點,在語言發展極快,新詞與語病都層出不窮的今天,尤其需要規范語言,使其健康發展。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語病種類的基礎上,明確語句的表達目的,抓住關鍵,不傷原意,盡量「多保留少改動」;辨析病句是對病句識別與能力的考查,修改則以辨析為基礎。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地震是新中國地震事業的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資格審核需要哪些材料 瀏覽:108
天鵝蛋的故事應該怎麼講 瀏覽:977
蔡甸海天幸福天地怎麼樣 瀏覽:312
我買了個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272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優秀為多少分 瀏覽:666
愛情有真假是什麼歌的歌詞 瀏覽:589
列那狐的故事裡的獅王叫什麼名字 瀏覽:498
事業單位7月政審多久公示 瀏覽:128
人生比愛情更重要是什麼 瀏覽:705
日本稱呼美女用中文叫什麼 瀏覽:852
辦健康卡什麼時候去 瀏覽:702
幸福樹為什麼生蜜蟲 瀏覽:130
有哪些大快人心反擊親戚的故事 瀏覽:491
山東經濟增長如何計算 瀏覽:782
老梁講故事哪個台播出 瀏覽:606
美女為什麼要少吃鹽 瀏覽:803
幸福里和搜房哪個好一點 瀏覽:39
經濟法學課程學什麼 瀏覽:886
河南種什麼果木樹經濟價值高 瀏覽:558
叮咚配送員辦理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