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成功人士都做些什麼事業

成功人士都做些什麼事業

發布時間:2023-03-27 01:50:52

❶ 5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成功人士創業故事

創業者每一個都渴望著成功,那些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也在不斷地激勵著他們繼續前進,不要放棄。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於成功人士肆皮 創業 故事 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1.阿里巴巴CEO馬雲的故事

不平凡的少年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12歲時,我對 學習英語 產生了興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風下雨,我都要騎車40分鍾,到杭州西湖旁的一個小旅館去學英語,這一學就是8年。那時,中國已經逐漸對外開放,許多外國遊人到杭州旅遊觀光。我經常為他們充當免費導游,帶他們四處瀏覽的同時練習英語,這8年的學習深深改變了我。外國遊客帶給我的知識和從老師、書本學到的很不一樣,我開始比大多數人更具全球化的視野。

另一件使我發生根本改變的事發生在1979年。我遇到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家庭,這家有兩個小孩,我們一起玩了三天,後來變成了筆友。1985年,他們邀請我暑假到澳大利亞去,我於是7月份去了那裡,住了31天。在我 出國 之前,我以為中國是世界上富裕、幸福的國家。當我到了澳大利亞,我才發現,我以前的想法並不正確。

屢遭挫折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當時杭州差的大學杭州師范大學錄取。在大學里,我有幸當上了學生會主席,後來還成為杭州大學生聯合會主席。但那時,我的未來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學英語老師。 畢業 時,我成為500多名畢業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學教書的教師。我的工資是每月人民幣100至120元,相當於 12至15美元。

在5年的教書生涯中,我一直夢想著到公司工作,比如飯店或者 其它 什麼地方。我就是想做點兒什麼。1992年,商業環境開始改善,我應聘了許多工作,但沒有人要我。我曾經應聘過肯德基總經理秘書職位,但被拒絕了。

接著在1995年,我作為一個貿易代表團的翻譯前往西雅圖。一個朋友在那兒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聯網。我們在雅虎上搜索啤酒這個單詞,但卻沒有搜索到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我們決定創建一個網站,並注冊了中國黃頁這個名稱。

我借了2000美元,創建了這個公司,當時我對個人電腦和電子郵件一竅不通,我甚至沒接觸過鍵盤。這也是我為什麼說自己是盲人騎瞎馬。我們與中國電信競爭了大約一年,中國電信的總經理表示願意出資18.5萬美元,和我們組建合資公司。我還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遺憾的是,中國電信在公司董事會中占據了五個席位,而我的公司只有兩個席位,我們建議早弊的每件事件他們都拒絕,這就象螞蟻和大象搏弈一樣,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我決定辭職單干。那時,我得到了來自北京的一個offer,負責運營一個旨在推裂睜差動電子商務的。

創業夢想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我的夢想是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公司。1999年,我召集了18個人,在我的公寓里開會。我對他們講述了我的構想,兩個小時後,每個人都開始掏腰包,我們一共湊了6萬美元,這就是創建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

我想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業,因此選擇了一個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很容易拼寫,而且《一千零一夜》里芝麻開門的故事家喻戶曉,很容易被人記住。

當時,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個三無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計劃,但我們終存活了下來。我們每一分錢都用得非常仔細,公司的辦公地點就選在了我的公寓里。我們1999年從高盛獲得了資金注入,2000年又從軟銀獲得了投資,公司的規模開始擴張。

我們能取得的地位因為我相信一件事:全球視野,本土能贏。我們自己設計業務模式,我們主要關注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賺錢。我們從不從美國拷貝經營模式,象許多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那樣。我們關注產品質量,我們一定要實現點擊,得到。如果不能得到,那就是垃圾。

我說阿里巴巴曾犯下一千零一個錯誤。我們擴張得太快,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我們不得不裁員。到2002年,我們擁有的現金只夠維持18個月。阿里巴巴網站的許多用戶都在免費使用服務,我們不知道如何獲利。於是我們開發了一款產品,為中國的出口商和美國的買家牽線,這個業務模式拯救了我們。到 2002年底,我們實現了1美元凈利潤,終於跨過了盈虧平衡點。自那以後,公司的經營業績每年都在提高,現在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已經相當強。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 2.中國首富李嘉誠的故事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李嘉誠三歲時,家道中落,後來父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剛上了幾個月中學的李嘉誠就此失學。在兵荒馬亂的年月,李家孤兒寡母生活艱難。李嘉誠是家中長子,不能不幫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一位茶樓老闆看他們可憐,收留16歲的小嘉誠在茶館里當燙茶的跑堂。茶樓天不亮就要開門,到午夜還不能休息,小嘉誠也抱怨過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槍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發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為太疲倦,他當班時一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地上,濺濕了客人的衣褲。李嘉誠很緊張,他等待著客人的巴掌、老闆的訓斥。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那位客人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為他開脫,一再為他說情,讓老闆不要開除他。

沒關系的,我看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後要記住,做什麼事都必須謹慎,不集中精力怎麼行呢?

李嘉誠把這些話記在了心間,之後,他把謹慎當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久而久之,竟使他練出了一種眼光,一個人是什麼職業,性格特徵、生活習慣、為人處事,一見面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一切對他後來的事業起到了很大作用。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隨後,李嘉誠辭掉跑堂的工作,從塑膠廠推銷員開始,一直了業務經理。三年後,20歲的他做好了准備,要大幹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一條小溪旁,租了一間灰暗的小廠房,買了一台老掉牙的壓塑機,辦起了長江塑膠廠。隨後,經過反復考察,他認為塑膠花市場需求很大,於是大量生產,這為他帶來了可觀收入。30歲的李嘉誠,已成了千萬富翁。正在塑膠花暢銷全球時,李嘉誠卻敏銳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人擁入這個行業,好日子很快會過去,如果再不調整,引起的後果不只是濺濕衣褲了。有人認為他太保守了,但他認為這是經商中必須具備的素質,那就是謹慎和預見性。

隨後他找到的是房地產。60年中期,內地的局勢令香港社會人心惶惶,富翁們紛紛逃離,爭著廉價拋售產業。李嘉誠正在建築中的樓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當時的地產價格來算,他簡直可說是全軍覆沒了。但他沉著應變,仔細分析局勢。認為內地肯定會恢復安定,香港將進一步繁榮發展。在別量拋售房地產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行之,將所有資金都來收購房地產。朋友們紛紛勸他不要做傻事,他說:我看準了不會虧本才敢買,男子漢大丈夫還怕風險?

李嘉誠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他從中獲得了雙倍的利潤。到1976年,李嘉誠公司的凈產值達到5個多億,成為香港大的華資房地產實業。此後,李嘉誠節節高升,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3. 聯想CEO柳傳志的故事

年齡:65歲

創業時間:1984年創立聯想

第一桶金:漢卡

在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於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直在私下裡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里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里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持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里,公司里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麼。柳傳志後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干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後來因為聽說倒買一台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盡管柳傳志小心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不過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後就是後來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台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而李勤把褲子卷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後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4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的創業故事

在「唯出身論」的年代,宗慶後「舊官僚後代」的出身讓他嘗盡了人生的艱辛。16歲那年,宗慶後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灘,一呆就是15年。1987年,42歲的宗慶後拉著「黃魚車」奔走在杭州的街頭推銷冰棒,他發現做 兒童 營養液有很大的市場。然而此時的他早已錯過了創業的最佳年齡,面對眾多朋友善意的勸說,宗慶後顯得異常固執:你能理解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面對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機遇的心情嗎?十多年之後,由他一手締造的娃哈哈集團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5 萬達集團 董事長 王健林 的創業故事

剛滿15歲的王健林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公里。從軍18年已經成為團職幹部的他,卻遇上「百萬裁軍」。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剛做商業地產的時候,因為不懂,3年之間打了222場官司。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

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有的成果,現在的創業成功人士都是經過多年的沉澱,並且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看過以上的信息,大家對於創業有了更多的認識了吧。

❷ 成功人士一般都做什麼

成功人士也是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
生活上,周末就應該要休息,周總理說:一個懂得工作的人一定懂得休息。一個不懂得休息放鬆的人,在面對壓力時,很容易崩潰。另外,要多交流,業余時間放在拓展人脈上,一定是不錯的方法。交往方面,留心察覺別人的需要與感受,體諒及尊重別人,能使周圍的人感受到溫暖與和諧,人們樂於幫助他們。思維方面,凡事都要認真地,冷靜地思考一下,認清自己的目標,知隱物圓盯道自己想要什麼,做到有的放矢。然後做一個主動迎接生活的人,勇敢的承擔起責任,當自己的主人。
你想要成功嗎?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我一定要成功!再次:你要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最大優勢作為最佳的行業的趨向。然後給自己訂一個比較詳細的,與目標相配的計劃,讓自己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持之以恆,不斷前進,不斷學習,讓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備,這樣等機遇來臨的時候,你就可以比較自然地應對一些實際情況了。灶腔液一定要記住兩句話:適時放棄,但永不放棄,知足常樂,但永不滿足,你會越來越成功的。當然,你還得把自己當做成功人士,實踐成功人士的成功習慣和成功秘訣。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而且一定能夠堅持到底,直到成功的彼岸。

❸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例3個

奮斗者在汗水匯集的江河裡,將事業之舟駛到了理想的彼岸。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功人士的奮斗事例,歡迎閱讀!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例1:

李嘉誠三歲時,家道中落,後來父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剛上了幾個月中學的李嘉誠就此失學。在兵荒馬亂的年月,李家孤兒寡母生活艱難。李嘉誠是家中長子,不能不幫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一位茶樓老闆看他們可憐,收留16歲的小嘉誠在茶館里當燙茶的跑堂。茶樓天不亮就要開門,到午夜還不能休息,小嘉誠也抱怨過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槍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發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為太疲倦,他當班時一不小心把開水灑在配晌地上,濺濕了客人的衣褲。李嘉誠很緊張,他等待著客人的巴掌、老闆的訓斥。但讓他沒想到緩賣漏的是,那位客人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為他開脫,一再為他說情,讓老闆不要開除他。

“沒關系的,我看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後要記住,做什麼事都必須謹慎,不集中精力怎麼行呢?”

李嘉誠把這些話記在了心間,之後,他把“謹慎”當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久而久之,竟使他練出了一種眼光,一個人是什麼職業,性格特徵、生活習慣、為人處事,一見面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一切對他後來的事業起到了很大作用。

隨後,李嘉誠辭掉跑堂的工作,從塑膠廠推銷員開始,一直干到了業務經理。三年後,20歲的他做好了准備,要大幹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一條小溪旁,租了一間灰暗的小廠房,買了一台老掉牙的壓塑機,辦起了“長江塑膠廠”。隨後,經過反復考察,他認為塑膠花市場需求很大,於是大量生產,這為他帶來了可觀收入。30歲的李嘉誠,已成了千萬富翁。正在塑膠花暢銷全球時,李嘉誠卻敏銳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人擁入這個行業,“好日子很快會過去”,如果再不調整,引起的後果不只是“濺濕衣褲”了。有人認為他太保守了,但他認為這是經商中必須具備的素質,那就是謹慎和預見性。

隨後他找到的是房地產。60年中期,內地的局勢令香港社會人心惶惶,富翁們紛紛逃離,爭著廉價拋售產業。李嘉誠正在建築中的樓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當時的地產價格來算,他簡直可說是全軍覆沒了。但他沉著應變,仔細分析局勢。認為內地肯定會恢復安定,香港將進一步繁榮發展。在別人大量拋售房地產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行之,將所有資金都來收購房地產。朋友們紛紛勸他不要做傻事,他說:“我看準了不會虧本才敢買,男子漢大丈夫還怕風險?”

李嘉誠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價格開始回升,他從中獲得了雙倍的利潤。到1976年,李嘉誠公司的凈產值達到5個多億,成為香港最大的華資房地產實業。此後,李嘉誠節節高升,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成功就是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

全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盪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擾爛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台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象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乾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停地工作著,他好象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象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象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盪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例2:

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到一家小米店做學徒。第二年,他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競爭,王永慶頗費了一番心思。 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里混雜著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則多了一個心眼,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的雜物揀干凈,這一額外的服務深受顧客歡迎。

王永慶賣米多是送米上門,他在一個本子上詳細記錄了顧客家有多少人、一個月吃多少米、何時發薪等。算算顧客的米該吃完了,就送米上門;等到顧客發薪的日子,再上門收取米款。

他給顧客送米時,並非送到就算。他先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干凈,然後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鐵了心專買他的米。 就這樣,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從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慶最終成為今日台灣工業界的“龍頭老大”。後來,他談到開米店的經歷時,不無感慨地說:“雖然當時談不上什麼管理知識,但是為了服務顧客做好生意,就認為有必要掌握顧客需要,沒有想到,由此追求實際需要的一點小小構想,竟能作為起步的基礎,逐漸擴充演變成為事業管理的邏輯。”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啟發甚至是感動。同樣是賣米,為什麼王永慶能將生意做到這種境界呢?關鍵在於他用了心!用心去研究顧客,研究顧客的心理,研究顧客的需要,研究如何去滿足顧客的需要。不單純賣給顧客簡單的產品,而是將顧客的需求變成自己的服務項目,與產品一同給予顧客。

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出服務的價值。顧客從其他米店也可以買到米,但從王永慶的米店裡買米,會感覺自己的所得是超於產品價值的,這超出的價值便是服務。令人感動的服務決不僅僅是微笑能涵蓋的,它融合在每一個工作的細節里。如果去衡量的話,衡量的標准便是:你是否在與顧客交往的每一個環節上都細心地為顧客的方便與顧客的利益著想了?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在如今技術高度發展、產品趨同的形勢中,一個企業如果想存活並發展,就一定要有超越產品的讓顧客願意為之捧場的理由。只有樂於把方便給予他人,把利益給予他人,把溫暖給予他人,把服務給予他人,才能塑造出企業獨特的魅力,贏得顧客心。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例3:

20年前在台灣,他名不見經傳,所屬企業規模連台灣一千大製造業都夠不上;但如今卻是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的台灣科技首富,麾下企業遍及歐美。他就是台灣最大科技企業集團——鴻海集團的老總郭台銘。

對於鴻海的成長過程,郭台銘曾經說過:“阿里山的神木(台灣最著名的風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的。”回顧鴻海成長的過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銘自己能夠體會。

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於家境貧寒,1966年郭台銘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台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3年2月,郭台銘出資10萬元新台幣,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過一年時間,因經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成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台灣地區興起,郭台銘便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台的按鈕做起。這時的鴻海不過是個規模只有30萬元新台幣的小公司,僅有15名員工。1975年,易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台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其後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沖壓廠。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台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1985年,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台灣之外開拓市場,並創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銘已經成功打造出他的“連接器王國”。

❹ 5個成功人士的創業勵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創業 勵志 故事 向來為人津津樂道,他們在創業時表現出來的堅強的毅力和面對困難時迸發的潛力令人側目。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5個成功人士的創業勵志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更多「勵志故事」的相關內容推薦↓↓↓

每天一則經典的三分鍾勵志故事10篇

1000字勵志故事及感悟

50個經典勵志小故事

名人勵志故事精選5篇

10個勵志成功小故事

成功人士的 創業故事 1

李嘉誠

年齡:81歲

創業時間:1950年創立長江塑料廠

第一桶金:塑膠花生意

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身處逆境時,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條件,因為我勤力,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譽。

李嘉誠:塑膠花傳奇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1940年秋,李嘉誠一家從潮州逃難至香港,棲居在舅舅的鍾錶行中。李家原本沒有商業傳統,到香港前,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爺爺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取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可算的書香門第,在當地受人敬重。

但這些在當時的香港沒有半點價值,甚至為生存帶來了壓力,一家人卑微如螻蟻。13歲的李嘉誠不得不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則必須搬開傢具與其他伙計挨著入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攻佔香港,李嘉誠的母親只好帶著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貧困抑鬱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大半年後去世。在父親過世前一天,並沒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問他有什麼話說。「我安慰父親,告訴他『我們一定都會過得很好』。」14歲的李嘉誠獨自面對父親的死亡,「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歷經家道中落、少年失學、父親過世、孤獨的流落異鄉,迫使李嘉誠在很短的時間內壓縮成長。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李嘉誠的機會終於來臨。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某天,他所在工廠的老闆亟需發信,但是書記員請假,李嘉誠因好學被推薦幫忙。出色的表現使得老闆對他另眼相待,將其從雜役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繼而成為了業績很棒的推銷員,再升到經理,19歲更成為總經理。李嘉誠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關於貨品的進出、價格、以及貨品管理,推銷等技巧。

因為業務關系,李嘉誠一直訂閱英文塑料專業雜志,順便提高英語,這也讓他能時刻把握該行業的可能商機。隨著二戰後經濟復甦,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很旺盛,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積蓄連同舅父的借款共5萬港元,開設了長江塑料廠。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志中得到啟迪,赴義大利考察,回港後轉產塑膠花。得益於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於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後,李嘉誠又瞅准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2

柳傳志

年齡:65歲

創業時間:1984年創立聯想

第一桶金:漢卡

在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於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直在私下裡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里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里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持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里,公司里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麼。柳傳志後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干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後來因為聽說倒買一台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盡管柳傳志小心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不過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後就是後來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台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而李勤把褲子卷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後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3

魯冠球

年齡:64歲

創業時間:1969年接管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第一桶金:萬向節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質慾望有利於磨練自己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享樂,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被逼上樑山的小鐵匠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葯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己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麼你以後就可以在那裡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麼就一直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直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葯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後,由於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樑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對設備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設備,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後來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並未放棄。由於「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後,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於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 修理 廠,富有 經驗 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後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達到了300多人。由於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並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 廣告 ,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湧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4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間: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於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可以從頭再來。——劉永好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進入學校學習, 畢業 後留校成為老師。此時,他的大哥劉永言已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工作;二哥劉永行從成都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後到了縣 教育 局工作;三哥陳育新(劉永美,因過繼到陳家而改名)從四川農業學院畢業後在縣農業局當農技員。

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四兄弟開始不安分起來。1980年 春節 ,劉永行為了讓哭鬧著要吃肉的四歲兒子能夠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幾天里他竟然賺了300元,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辦一家電子工廠,並很快生產出音響樣品。劉永好拿著音響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生產隊出錢。沒有想到的是,此事上報到公社之後,公社書記一句「集體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經過激烈的討論,三天三夜的家庭會議做出決定:辭去公職干個體。他們就想,搞自己曾經做過的音響投資大,而且還有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己也熟悉。創業目標定下了,資金還沒著落,四兄弟想到向銀行貸款1,000元,但結果是當頭一盆冷水。

他們只好典當了手錶、自行車等值錢的家當,籌集了1,000塊錢,開始養雞、養鵪鶉。「當時真的是一分一分掙錢,看著鵪鶉下了一個蛋,就意味著賺了一分錢。」劉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當時騎車載著鵪鶉蛋被一隻狗追趕,後來摔倒在地,200隻鵪鶉蛋全摔碎了,他當時掉下了眼淚,不是因為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於意識到鵪鶉的生意不可能再擴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積累的近1,000萬元資金轉向豬飼料市場,希望集團誕生了,成為本土飼料企業龍頭。1997年,四兄弟宣布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團。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5

李河君

「首富輪流做,今日到我家」,用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的李河君是最為恰當的了,1月27日,漢能薄膜發電股價狂漲,上漲10.36%,成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業,加上水電、地產等非上市公司資產,使得漢能薄膜發電股東李河君身價達到2000億,超越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成為了新一屆中國首富。

李河君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94年,李河君創建漢能控股集團。漢能自成立之日始即致力於「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漢能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李河君1988年大學畢業後,靠著從大學老師那借來的5萬元起步資金,通過賣電子產品、玩具等,和17個夥伴一起,通過6年的積累,到1994年底積累了七八千萬的資本。本來打算收購上市公司坐莊,但是經過對水電站市場的考察之後,李河君改變了初衷,轉而進入了能源行業,以1000多萬元收購了河源東江上一座裝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之後,再次通過並購將旗下電站的裝機量擴大到了幾十萬,產業覆蓋浙江、廣東、寧夏、雲南、廣西等地。

2002年,雲南省規劃建設8座百萬級千瓦水電站,李河君簽下其中的6座,總裝機規模達2300多萬千瓦。但是這一計劃卻遭到了當地發改委的阻撓,因為發改委不相信李河君能幹成。於是,李河君憤然將發改委告上了法庭,李河君最終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庫八級」中資源最好的金安橋水電站,該電站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跨步入光伏行業

2009年,李河君開始進行產業升級,涉足到了光伏行業。當時,正式光伏行業的「拐點」。此前,得益於歐洲市場的巨大需求,光伏產業飛速發展,2008年光伏全球安裝量增長了1倍以上。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的的光伏行業進入了衰退期,很多知名企業都因為產能過剩而破產,包括無錫尚德。

李河君進入光伏行業時,選擇了薄膜太陽能領域並於2011年寒冬來臨之際開始投產。2012年,李河君即宣布投產的8大光伏基地總產能已經達到3GW,超越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商。

盡管薄膜的市場遠不如晶硅,市場佔有比例還不足1層。但是,李河君卻在公司內部力排眾議、大舉投資薄膜太陽能,並且還在多個場合推崇薄膜發電技術的前景,甚至表示「薄膜發電引領終極能源革命」。


5個成功人士的創業勵志故事相關 文章 :

★ 5個成功人士的創業勵志故事

★ 名人創業故事

★ 創業勵志故事五篇

★ 五則成功人士創業勵志短故事100字

★ 5個經典勵志故事

★ 必須要看的五篇成功人士勵志故事

★ 成功人士的創業勵志小故事

★ 三則成功人士經典創業勵志故事

★ 成功人士勵志創業故事

★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❺ 成功者必須要做的九件事

事斗敬實上,幾十年來對成功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實現目標並不是因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他們做了哪些事情。下面是成功者必須要做的九件事,一起來學習下吧:

1 、制定具體的目標

當給自己下達目標時,盡量使目標越具體越好。“瘦掉五磅”就是一個比“減掉一些體重”更好的目標,因為這讓你對什麼是成功有個清晰的概念。准確地理解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能不斷激發自我前進。同樣,想好具體的行動有助於實現你的目標。僅僅發誓說“少吃點”或“多睡些”太泛泛而談了,你需要更清晰更明確的方案。而像“周一到周五晚上我一定在十點之前上床睡覺”這樣的行動計劃,就不會讓你猶豫該做什麼,也不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那樣做了。

2、抓住機會實現目標

考慮到大多數人如此忙碌,同時又要盡力應付如此多的任務目標,所以經常與實現目標的機會失之交臂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我們壓根就沒留意到這些機會。你今天真的沒時間做運動嗎?你真的連回那通電話的時間都擠不出嗎?實現目標意味著緊緊抓住任何機會,不讓其從指縫間輕易溜走。

要抓住機會,你必須提前部署計劃,確定何時何地執行什麼樣的方案。再次強調,計劃越具體越好(例如,每逢周一、周三和周五,我會在工作前健身30分鍾)。研究表明這種規劃方式會讓你的大腦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抓住出現的機會。讓你的成功機率增加300%左右。

3、准確知道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遠

老老實實定期審查自己的進度是實現任何目標的條件,即使沒有別人監督,也要做到自我監督。倘若你不知道自己的現狀,你就無法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策略。根據實際目標的需要,每周甚至是每天定期檢查工作進展。

4、做一個現實的樂天派

在確立目標的同時,你大可竭盡所能地正面想像自己將很有把握實現這一目標。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對建立和維持個人的動力大有裨益。然而,無論做什麼,都別低估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大多數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努力,仔細規劃並堅持不懈。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認為自己能毫不費力地完成某件事賣渣時,他就會對日後的征途准備不足,並且大大增加了失敗的`可能性。

5、專注於精益求精

相信自己擁有完成目標的能力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能獲得完成目標所需的能力。大多數人認為個人的智力、性格、天賦是不變的,無論我們多麼努力,都不會得到改善。因此,我們只關注那些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目標,而不是那些可以讓自己獲取和發展新能力的目標。

值得慶幸的是,幾十年的研究表明認為能力不變的看法是完全錯誤的,人的各種能力都是可以塑造的。信奉自身可以變化這一事實能幫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充分發揮個人的潛力。那些追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人,面臨困難時仍大踏步地前進,注重結果也享受過程。

6、堅韌不拔

堅韌不拔是一種全心全意投入長期目標並且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研究顯示有毅力的人,在其一生中受教育程度更高,大學GPA分數也更突出。在西點軍校第一年的魔鬼訓練中,堅持到底的往往都是些有毅力的學員。事實上,毅力的高低甚至可以預測在斯克里普斯全國拼字比賽中某個選手能夠堅持到第幾輪。

值得高興的是,此刻若你覺得自己的意志還不夠堅定,你可以做一些努力來改變它。通常來說,缺少毅力大的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不具備成功人士所擁有的天賦造成的。如果你也是這么想的,你就大錯特錯了!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付出努力、仔細規劃、堅持不懈、做好統籌安排才是成功之道。認可這一點,不僅能使你更准確地看待自己及目標。還能奇跡般地提升你的毅力。

7、增強意志力

每個人的自我約束力就像身體的肌肉組織一樣,不用則廢空配慎,多用則強。當你經常鍛煉它,意志力會不斷增強,並更有助於你實現個人目標。

增強意志力,需要你參與一些自己並不樂意接受的挑戰。比如說,不再吃高脂肪零食、每天做100個仰卧起坐、當感覺沒精打采時站直身姿、試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當你退縮、想要放棄或者感到厭煩時,挺住!(勵志電影 www.lz13.cn)從一件事情開始著手,為可能出現的困難制定應對措施(“若我很想吃零食,我就吃一口新鮮水果或三塊乾果。”)。萬事開頭難,但逐漸會變得容易,這就是要領。當你的意志力增強時,就可以接受更多的挑戰,加快自我約束的訓練步伐。

8、不要冒不必要的險

不管你的意志力有多麼強大,都得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超負荷工作,也會暫時性地感到筋疲力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不要同時執行兩件很有挑戰性的任務(例如同時戒煙與節食)。不要到處挑戰困難,多數人過度自信於自己抵制誘惑的能力,結果是自己沉浸於誘惑的泥沼中無法自拔。成功人士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會見好就收。

9、專注於你要做的,而非你不要做的事情

你想成功地瘦身、戒煙和改掉壞脾氣嗎?那麼就考慮如何用一些好習慣來取代這些壞習慣吧,不要成天只盯著這些壞習慣。關於思維抑制的研究表明,你越是抑制一個念頭(如“不要想白熊!”),它就會在你的大腦中愈加活躍。這一研究結果同樣適用於人類的行為,人們越是努力不要養成壞習慣,這習慣反而會變得根深蒂固。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問問你自己,我能做點其他什麼事呢?例如,你想努力控制脾氣,不要再大發雷霆,你就需要制定一個計劃類似於“如果我開始生氣,我就深呼吸三下讓自己鎮定。”作為一個替代行為,像這樣通過深呼吸來控制住怒氣會使你的壞習慣慢慢減弱直至完全消失。

我希望大家讀過此文後,在了解成功人士九個不同做法的基礎上,你可以對自己以前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有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識別出那些是曾經阻礙你前進的障礙,從今開始應用上述知識增強自己的競爭優勢。請記住,你不需要為了成功而變成另外一個人,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

❻ 周末成功人士往往會做的9件事

細細研究,所謂的成功人士無論多忙,都會給自己留有獨處的空間,他們會在這個空間里靜心、反思、恢復。Laura Vanderkam 在其著作《成功人士周末都干什麼》中提到,在周末的晚上,成功人士往往會做以下9件事情:

1、和家人、朋友共中耐度。

他們明白接下來的工作日將會異常忙碌,可能不會有時間,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與親愛的人一起度過最後的休息時間。

2、計劃有趣的事情。

Vanderkam 表示,這樣做非常重要,不僅能為你的周末增添不少樂趣,還能讓你忽略周一早上的煩心事。比如有人幾乎每周都和家人一起聚餐。你還可以去看場電影,做做 spa,或者打打保齡球。

3、做好下周計劃和安排。

一些成功人士喜歡在周日晚上安排日程表,為接下來的一周設定好目標和截止時間。

4、運動。

職場咨詢師 Egan 建議,散個步,打場球或去健身中心報個班,都是不錯的選旅槐擇。Vanderkam 在她的書中就提到,電視機行業的 Aliza Rosen 就會在周日晚上 18 點做做高溫瑜伽:

這可以幫助我排出過去一周的「毒素」,讓自己更加專注於第二天的工作。

5、照常閱讀。

很多成功人士都養成了睡前閱讀的良好習慣,所以周末晚上他們也會照常看書。

6、實現上周的承諾。

在上周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答應很多事情,但卻沒有精力去跟進。周日晚上,我們可以不被打斷地回復郵件,完成沒有實現的承諾。

7、放鬆自己。

如果你意識到即將面對忙碌的一周,那麼吃一頓健康晚餐,並美美拆培友的睡上一覺就非常重要。

8、做志願者。

Vanderkam 在書中寫到,結束周末另一種不錯的'方法是做志願者。沒有什麼比幫助其他人更讓你精神放鬆的了。通過做志願活動,人們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從精神上結合在一起。

9、積極。

盡可能積極地心態結束你的周末,因為周一終究會來。

主動即自由。

如果你焦慮或許是你確實有工作沒有完成,或許是生活上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因為種種原因你一直假裝忘記。其實真正的時間自由、內心自由都來自於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解決。花15分鍾、20分鍾解決掉問題,你就可以獲得一個真正自由的周末,總比花24個小時假裝自由強得多。


❼ 那些優秀的人成功人士每天都在做什麼事

1、早起
2、跑步
3、上班工作。
4、看書。(每天都看書)

閱讀全文

與成功人士都做些什麼事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握不住的愛情該怎麼做 瀏覽:724
如何看待前任愛情觀 瀏覽:192
古風美女正臉怎麼畫教程 瀏覽:196
復合地板哪個品牌經濟實惠 瀏覽:311
美女的尿眼長什麼樣的 瀏覽:773
王鷗的愛情如何 瀏覽:260
自然災害如何統計經濟損失 瀏覽:183
什麼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婚姻 瀏覽:984
魔法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642
為什麼有人喜歡健康的蔬菜 瀏覽:795
什麼圖形面積最大故事 瀏覽:769
愛情1007什麼意思 瀏覽:666
源昌縣幸福里在哪裡 瀏覽:201
幸福不是情歌是什麼歌詞 瀏覽:161
祝你幸福我該怎麼說 瀏覽:972
第二段婚姻怎麼處理 瀏覽:543
美女說你想認識一下嗎怎麼回復 瀏覽:683
印度哪些地方出美女 瀏覽:849
電商的經濟佔全國經濟比率多少 瀏覽:513
健康碼申訴需要多久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