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公益事業是什麼
法律分析:指在農村稅費改革這項系統工程中,取消了鄉統籌和改革村提留後,原來由鄉統籌和村提留中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圭地治理項目和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項目」所需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採取「一事一議」的籌集的方法。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配套措施,目的是減輕農民負擔,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促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同時,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科學發展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貳』 如何讓宗教慈善真正「運轉」起來
讓宗教慈善「運轉」起來
——鍾智鋒
宗教團體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的趨勢。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日益意識到宗教慈善的益處,並建立了相關的制度促其發展。宗教教義的支持,宗教領袖的推動,宗教組織所擁有的社會信任、服務經驗、組織基礎和志願者隊伍,使得宗教團體參與社會慈善有著先天的優勢。在我國,宗教慈善這輛和諧號列車的正常運轉,既需要國家搭建慈善大道供其奔跑,也需要它的「四輪」協同並進:政府的引導、社會的協同、法治的保障和宗教的推動。
宗教慈善是個好事情
今天,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宗教慈善是個好事情。在西方,宗教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組織,對福利國家的產生、福利國家的運作以及當下福利國家社會問題的解決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中國,隨著宗教團體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和社區服務,人們也漸漸地認識到宗教慈善的益處。
首先,宗教慈善是現代社會福利事業的先聲。在現代大學、醫院、養老院還沒成型之前,西方中世紀的教會和修道院便承擔著這些教育、醫療和養老的功能。那時,教會是社會生活的中心,人們的生老病死都與教會密切相連。教會不是社區外一個組織,而是一個在社群中的組織。社會成員資格與教會成員資格高度重合,構成了一個有著共同身份認同和規范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成為了社會福利的主要提供者。現代化帶來了神聖領域與世俗領域的分離。民族國家的興起,推動了國家和教會的制度性分離。原來由教會和家庭所承擔的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公共服務也慢慢轉交給國家。教會的慈善慢慢地變成了國家的福利。需要指出的是,在這個轉移過程中,教會慈善和國家福利的關系是互補的而不是互斥的。直到今天,教會仍承擔著西方社會相當一部分教育、醫療和養老的功能。
其次,宗教慈善可以彌補政府與市場的不足,緩解福利國家的危機。隨著全球化的加深,以公民權為依據,以領土為范圍的福利國家也面臨著很多挑戰。高福利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一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優勢。人口老齡化,外來移民的增多,婦女角色的改變,也使得西方的福利制度難以為繼。由於福利國家主要通過政府提供社會福利,政府的低效和膨脹,也使得福利成本變得高昂。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政府是一個全能政府,政府取代了市場和社會,為人們包辦一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府慢慢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推動了政企分開和政社分開,政府慢慢地從市場和社會撤出,原來由政府包辦的社會福利逐步交給了市場和社會。但是由於企業不願意承擔太多的社會福利責任,一般的社會組織也因太弱小而無法承擔這樣的責任,政府的撤出卻又引發了很多民生的問題。
很多國家通過私有化、政府再造和福利外包的方式來應對福利的危機。這形成了一個由市場和社會提供服務,讓政府來買單的模式。但是,這樣的做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市場來提供社會福利看似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成本並提高了福利供給的效率,但是畢竟企業不做無利可圖的生意。而交給社會看似解決了追逐利潤的問題,但是由於一般社會組織太弱小,政府不僅要為服務買單,還要為組織的培育和運轉買單,這樣的成本並不比市場低多少。總之,無論是企業還是一般的社會中知組織都無法較好地解決福利危機的問題。要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碼培悔福利,需要找到一個以公益為驅動力,又有較好的組織基礎和行動能力的行為體。宗教便是這樣的行為體。
宗教組織從事慈善事業有其特定的優勢。有研究表明,宗教參與和社會參與存在正相關的關系。換言之,參與宗教活動越多的人,往往捐獻和參與志願者服務的概率也會更大。
宗教對於把原子化的人組織起來,為制度運轉提供社會資本,有積極作用。此外,與一般社會服務組織相比,宗教教義的支持,宗教領袖的推動,宗教組織所擁有的信任、服務經驗、組織基礎和志願者隊伍都使得宗教組織能更好地參與社會服務。這些都使得社會服務能夠低成本運作,能夠有更多的關愛,能夠更貼近社群和人們的需要。穩定的奉獻和志願者隊伍也使得這些組織的運作免遭資金和人力短缺的危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的宗教組織都會積極地參與社會服務,這取決於宗教組織的理念、傳統、領導權、組織框架和資源狀況。一般來說,比較入世,關注社會福利和正義,有較好組織基礎和人力物力資源,又有宗教領袖去推動的宗教組織能較好地參與社會慈善事業。
影響宗教慈遲正善「運轉」的四個因素
宗教參與社會慈善活動既彰顯了宗教教義驅動下的人文關懷,也體現了宗教的社會屬性。當民族國家和現代的福利制度還未建立時,宗教與宗族便是社會慈善的主要提供者。現代化和民族國家的建立,推動了神聖領域和世俗領域的功能性分化,使得教育、醫療和慈善慢慢從宗教團體轉到國家和市場。這種結構性的分化也使得宗教團體內部發生了分化,有的僅專注於靈魂救贖和教團內的互助,有的能兼顧靈魂救贖和社會慈善,並把救助的范圍從團體內擴大到團體外。總的來說,以下四個因素影響了宗教慈善的提供:
首先,宗教的教義與理念會影響到宗教團體對慈善的參與。雖然各種宗教對慈善都有教義的支持,比如佛教的「功德」,道教的「貴生」,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十一奉獻」,伊斯蘭教的「天課」,但是不同宗教以及同一宗教內不同的宗派對待慈善問題還是有著顯著的差異。美國宗教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把宗教區分為入世的宗教和出世的宗教。一般而言,出世的宗教較少參與慈善服務,而入世的宗教則會更多地參與到慈善服務中。此外,就宗教的社會形態而言,教會(church)要比教派(sect)和膜拜團體(cult)更多參與到慈善服務中。在基督教內部,主流教派(又有人稱其為現代派或社會福音派)要比基要派對社會慈善有更多的興趣。
其次,社會福利的制度框架,特別是國家與社會關系,也會影響到宗教團體的慈善服務范圍。根據社會福利生產者(主要是國家、市場、社會組織和家庭)之間的權重,國家可分成以下三大類:自由模式、保守模式和社會民主模式。這三種模式有著不同的理念來源,也對福利的性質和范圍,以及提供福利的責任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在自由模式下,福利主要是通過市場購買來實現。在社會民主模式下,福利主要是通過國家來提供。在這兩種模式下,宗教提供社會服務的范圍都是有限的。宗教扮演的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只有在保守模式下,宗教團體才成為福利的主要提供者。例如,在德國,國家與宗教團體結成夥伴關系,國家幫助宗教團體對其成員徵收教會稅,並由宗教團體給其成員提供社會福利。
再次,國家與宗教團體的關系會影響到宗教慈善的空間。有的國家對宗教團體給予較多的支持,有的則給予很少甚至不支持。有的國家給宗教以平等的支持,有的國家則支持一些特定的宗教團體。有的國家對宗教團體作出諸多的限制,有的則給宗教團體以較多的自由。這些都會影響到宗教團體的資源狀況和活動空間,進而影響到宗教慈善的「運轉」。例如,聖公會作為英國的國教能夠從國家得到很多財政與政策的支持。「耶和華見證人」等新興宗教在歐洲不僅難以得到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它們的活動包括慈善也會受到國家的諸多限制。
最後,宗教團體的組織狀況也會影響到它的慈善供給能力。宗教團體參與慈善事業需要有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支持,因此宗教團體的資源狀況和動員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宗教慈善的提供。一般而言,資源比較充足和動員能力較強的宗教團體具有較強的慈善供給能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基於成員資格並有更穩定宗教參與的宗教團體,要比基於訪客和遊客、宗教參與較弱的宗教團體有更強的宗教慈善提供能力。宗教領袖是否推動也會影響到宗教團體對社會慈善事業的參與。因為唯有在宗教領袖的推動下,資源才能變成能力,理念才能轉化為行動。當然,這並不排除平信徒領袖的影響力。
中國宗教慈善的現狀與潛力
與西方相比,中國宗教對社會服務的參與是非常有限的,宗教慈善在中國還是一個成長中的事物。概括而言,宗教參與對社會服務的參與主要體現為社會捐助,並呈現出一種「災難經濟」模式。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樹地震給中國宗教進入社會提供了一個機會,推動了宗教慈善的發展。
汶川地震以前,宗教信徒組織參與社會慈善大多是零散的、被動的。此外,他們參與社會慈善的時候,往往淡化宗教身份,把錢捐給政府主導的慈善機構(如中華慈善總會和紅十字會),並通過這些機構提供慈善服務。雖然宗教團體也會開展一定的志願者活動,但這往往局限在宗教場所附近的社區。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改變了這種宗教慈善模式。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宗教突破既有框架的束縛,跨地區、跨組織地進行慈善救災;宗教主動地、以自己的名義參與救災;宗教參與社會服務沒有因為災難結束而結束,相反,很多組織得以延續和建立;政府和社會也有限度地把宗教納入進來。
雖然中國各大宗教對社會福利的參與仍非常有限,但是他們對社會福利的貢獻有著很大的潛力。目前,中國發展最快的宗教是佛教和基督教。近年,民間宗教也有著非常顯著的復甦。隨著社會的轉型,中國宗教信徒的構成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越來越多高學歷、高收入的人皈信了宗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金來源。
如何讓宗教慈善真正「運轉」起來
既然宗教慈善是個好事情,而宗教團體參與社會慈善又有其獨有的優勢,那麼,如何才能讓興起中的宗教慈善更好地「運轉」起來?筆者認為宗教慈善猶如一輛和諧號列車,這輛車的正常運轉離不開「一路」和「四輪」。「一路」是指可供宗教奔跑的慈善大道,「四輪」指的是政府、社會、法律與宗教。2012年國務院六部門聯合頒布的《關於鼓勵和規范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為宗教團體提供了一條慈善大道。但除了慈善大道外,要讓宗教慈善真正「運轉」起來,各方仍需要在以下關節點上作出努力:
第一,國家需要更加明確對宗教慈善的態度,給予更多的社會空間,並搭建一個法律框架規范宗教慈善的運作。時至今天,宗教在中國仍未「脫敏」。在很多情況下,宗教仍被當做一個特殊的類別來對待。文化安全、政治穩定、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對外交往以及宗教自身的狀況均影響了國家對宗教的態度。現在我國的宗教管理體制還是以場所為中心,宗教團體被限定在國家認可的宗教場所里。宗教團體要在宗教場所以外開展活動,既缺乏法人身份,也缺乏進入渠道和法律保障。「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外,雖然民政部已經放開了四類社會組織的登記,但是宗教類組織的登記仍面臨很多實際的障礙。這就要求政府進一步為宗教組織參與社會服務創造條件、提供支持。例如,設立宗教慈善基金,與宗教團體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推動宗教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二,宗教團體本身需要提高慈善意識,強化組織建設,並探尋一個有效的宗教慈善運作模式。從宗教義理來看,中國五大宗教都可以給宗教慈善提供理念支持,真可謂「種種宗教通慈善」。但現實中,我們看到並非所有宗教團體和組織都意識到宗教慈善的重要性,只有很少一部分宗教團體積極參與慈善事業。雖然佛教的人間化和基督教的社會福音化在宗教團體內部仍存在很大的爭議,但這並不意味著宗教團體只能裹足不前。宗教團體需要努力思考如何在多元的教義里形成慈善共識,使得宗教的核心教義能夠與社會慈善參與協調起來,思考如何把與救贖、獻祭、功德有關的宗教行為轉化成具有公共性與現代性的社會慈善行為。這需要宗教大師們挖掘經典,闡發義理。除了宗教自覺外,宗教團體參與社會慈善還需要建設好組織和隊伍,選好模式。
第三,宗教慈善離不開社會的支持與參與。宗教雖然超然於世界,但仍存在於社會。就此而言,社會是宗教的基礎。宗教團體可以動員信徒出錢出力,但在中國這個非宗教信徒佔大多數的國家裡,宗教內的動員是非常有限的。慈善事業作為一種公共事業,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和社會性。宗教慈善離開了社會的支持與參與也必然會行之不遠。因此,宗教需要跟社會建立起制度性的連接。另外一方面,社會雖然蘊含了很多的資源和力量,但是原子化的個人若不被組織起來,潛藏的資源若不被動員起來,這些資源和力量將永遠沉睡下去,不能轉化為慈善的動力。就此而言,社會也離不開宗教這個公信力高、組織性強、動員能力大的「兄弟」。
第四,宗教慈善的持久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尊重與協同。社會希望宗教團體不要借慈善來傳教,希望宗教慈善能給社會帶來福祉,但不希望宗教慈善破壞社會的規范與秩序。宗教團體希望宗教慈善能夠按教義而行,並能促進宗教的發展。這些利益訴求存在一定的張力,需要各方能夠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協同並進。筆者的研究發現,一個能把政府、企業家與一般市民以及宗教團體結合起來的模式更有助於宗教慈善的發展。如果政府能夠出面,企業家和一般市民能夠出錢,宗教團體能夠出錢出力,那麼宗教慈善就能夠更好地「運轉」起來。
社會慈善作為一種共同的事業,需要我們盡可能把更多的行為主體納入進來。一個能把國家、市場和宗教團體整合起來的宗教慈善運營模式將造福於中國的億兆黎民。如何構建一個框架,使得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含宗教組織)和社會成員能夠協同起來,這是社會政策調整和社會管理創新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相信在政府的引導、社會的協同、公眾的參與、法治的保障和宗教的推動下,宗教慈善這輛和諧號列車將為小康目標的實現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作者系美國貝勒大學政治學博士)
『叄』 什麼是公益事業
現在是一包耗子屎臭了一鍋粥.有些明星的公益事業是為了賺主辦方的出場費,而有些明星自己獨辦這基金那基金的,一個是為自己積累好的名譽,二來讓老百姓知道他們的努力,他們只是最為一個籌辦方,而那些捐款的人則是為了其他有利於自己的目的。。。。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有人願意捐,也有人確亮陪實接受了捐款。。有棚飢些人也從中受益,這種一箭N雕的事,試問誰不願敬和蠢意去做呢?古有雲:「人不為以,天誅地滅。」
『肆』 什麼是公益性事業單位
1、純公益事業單位大多數是財政撥款性質的比如說最常見的學校、福利院、收容所等等這些機構大多屬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公益性較強多半不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設立的。
2、准公益事業單位比如說科研院所,他們大多帶有公益性質,為公共服務,但由於事業單位改制他們也可以自己創收,但多半還是有財政資助的。
3、半公益事業單位就是那些帶有盈利性質的單位,典型的醫院,雖然有公益性,但從其自身的經營目的出發多半帶有盈利性,資金來源多為自收自支,財政上不過多干預。
(4)宗族公益事業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性質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伍』 什麼是公益性事業
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著重點應該就在非營利的方面上吧
『陸』 「公益」是什麼意思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這是為人民服務不求回報的一種通俗講法。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
『柒』 公益是什麼意思
公益的意思: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這是為人民服務不求回報的一種通俗講法。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
怎麼做公益:
如果自己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公益活動,調動志願者的服務積極性。
(4)捐助公益事業
普通人如果有一定的資金財力,可以為公益事業捐助一定的活動資金。因為做公益事業是需要資金進行周轉的。
(5)發展公益事業
公益事業的良性發展,是有助於社會和國家進步的,努力推動和發展公益事業,也是每個人的社會職責。
(6)普及公益意識
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普通人的公民意識中,公益服務意識還是非常淡薄的,很多人都不是很熱衷公益事業,這個需要長期進行宣傳教育。
『捌』 公益事業具體的都指哪些
公益事業也稱慈善事業,它在廣義上指以衛生、救濟為主的一切群眾福利事業,也專指為特定對象謀利益的社會事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定義,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一般包括:濟貧救災,幫助殘疾照顧鰥寡孤獨、扶弱御強、見義勇為、資助困難者等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玖』 公益事業包括哪些
問題一:公益事業的類型有哪些? 你好
公益事業的類型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問題二:愛心公益活動有哪些 一、社會公益活動有哪些?
問:向組織一些志願者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但是不知道該組織什麼樣的活動。
答:公益活動的內容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公共福利,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社會治安,緊急援助,青年服務,慈善,社團活動,專業服務,文化藝術活動,國際合作,等等。
二、社區公益活動有哪些?
可以去智障學校,老人院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帶領貧困學生去一些旅遊景點遊玩,讓他們接觸一下城市,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
公益活動有哪些 各種公益活動收集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熱心人提問:「公益活動有哪些?」,有一顆奉獻社會的愛心,但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活動形式或者沒有較好的創意,也有些朋友有了創意卻找不到比較完善的活動策劃。這里我收集了一些公益活動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一下熱心公益的朋友。
公益活動大致可以分為環保節能、教育助學、扶貧救災、心理健康、社區服務等等種類,也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我將每一類挑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活動在下面列出來。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概括,詳情大家可以點擊相關鏈接了解。
一、環保節能公益活動有哪些?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低碳節能類的活動不僅美化環境、節約能源,還能變廢為寶、宣傳環保,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
① 廣州驕傲東濠涌環保活動:撿垃圾型
希望更多團體與廣州驕傲環保項目小組合作,一起關注身邊環保。我志願,我環保。環保每一周,健康每一天。環保的勝利在於大家的堅持!你丟我撿,你扔我掃。因為你的努力,廣州變得更加美麗。保護小環境,愛護大地球。環保小組期待你的參與!
②環保換書 開啟新閱讀:廢物利用型
將您書架上閑置的舊書與他人交換,重新喚醒舊書的魅力,感受與文化邂逅的奇遇。讀者持八成以上新的國內正版圖書進行交換,下列圖書不交換:各專業類、技術類、時政類、雜志期刊、教材教輔、工具書、殘舊變色污損嚴重塗畫及其他不適合交換的圖書。
③南匯東灘生態講解員培訓:宣傳教育型
如果你喜愛大自然、喜歡大海、喜歡濕地,渴望遠離城市的喧囂進入鳥類的樂園,希望能通過培訓班學習切磋更多灘塗動植物知識;如果你對中國的濕地保育現狀感到擔憂,希望能用你的解說讓更多人感受濕地的美和重要;如果你對生態導游感興趣,希望以後能作自然講解的志願者甚至 *** 工作,那麼您正是我們所尋找的人!
④ 走進愛心溫室 關愛流浪動物:動物保護型
愛心溫室是一家專門救助流浪動物的地方,裡面的負責人叫蔡姨,私人救助流浪貓狗20年,憑著一顆善良之心,救助了30多隻流浪貓狗,現安頓在芳村葵蓬的一個大型溫室花棚內,雖然地方簡陋,可是所有流浪的貓狗在這里得到無盡的關懷與照料。
⑤ 上海仁渡環保公益沙龍:構建組織型
本次沙龍將邀請參與環保事業的主管單位、基金會、公益機構、大學環保社團、企業等各方人士共同探討海洋環境與海洋垃圾清理問題,並歡迎熱心環保事業的朋友們一起參加。希望通過這次沙龍給大家提供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匯聚我們大家共同的力量,為環保事業貢獻出我們的綿薄之力。
⑥ 2011年「最佳環境報道獎」作品徵集:比賽評獎型
在2010年年初,我們曾進行了首屆(2010年)「最佳環境報道」評選。中外對話、英國衛報基金會和騰訊網共同評選出最佳調查報道獎、最佳影響力獎、最佳深度報道獎各一,入圍獎六個。在2011年新年之際,「最佳環境報道獎」 將開始第二屆評選工作,本次評獎,新浪網是獨家媒體支持。我們期待您參與評選!
⑦......>>
問題三:公益事業具體的都指哪些? 公益事業也稱慈善事業,它在廣義上指以衛生、救濟為主的一切群眾福利事業,也專指為特定對象謀利益的社會事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定義,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一般包括:濟貧救災,幫助殘疾照顧鰥寡孤獨、扶弱御強、見義勇為、資助困難者等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問題四:一般社會公益活動包括哪些呢? 一般情況下社會公益活動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公共福利,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社會治安,緊急援助,青年服務,慈善,社團活動,專業服務,文化藝術活動,國際合作,等等。現在2013為I行動的公益活動很火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下哦。
問題五:中國的公益事業都有哪些? 扶貧、助困、幫殘、助學、環保、愛護生物……
問題六:企業公益活動有哪些形式? 1、按活動類型(領域):
扶貧濟困、生態環境(水資源保護、土地植被保護、空氣保護)、弱勢群體(助老、助殘、助醫、助學)、動物保護、防災賑災、科學技術、教育學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體育運動、公益創業、社區發展 、社會創新、性別與性少數、能力建設、服務技能、研究咨詢、就業與創業、健康問題(關愛女性健康、關注男性健康、愛護眼睛、愛護牙齒、肥胖)、成長問題(兒童成長、家暴;青少年成長)、關愛生命(毒品教育)、知識傳播、公共福利、社會援助、緊急援助、社會治安、消防安全、國際合作;
2、按活動形式:
培訓、讀書會、戶外活動、大學生支教、社區服務(社區建設、社區活動、社區美化、綠化……)、主題宣傳(安全用電、消防知識普及……)、愛心探訪(關愛兒童、探望老人……)、走進困難群體(關注外來工子女、殘障人士……)、主題公益徒步(宣傳環保……)、知識傳播(沙龍、講座、論壇、會議)、愛心募捐(募捐錢、物)、體育贊助(體育設施、器材贊助,體育活動組織舉辦/贊助)、文化贊助(公益文藝演出、晚會,科學藝術研究,圖書音像出版)、教育贊助(教育硬體設施、設備)、學術贊助(學術理論研究活動)、福利慈善(贊助社會福利事業、設立專項基金)、形象傳播(公益廣告、公益微電影、公益吉祥設計)、公益營銷(銷售+公益)、公益創業孵化服務(心湃公益創業俱樂部)、公益賽事(南方工益社會責任青年實踐賽等)。
問題七: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慈善事業是指某個人或企業進行慈善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公益事業是指那些搞的活動是為了廣大群眾的與貧窮等無關後者的范圍更大聯系都是為了社會做出貢獻
問題八:公益活動的形式有哪些 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捐款捐物,做環保志願者等等
問題九:常見的社會公益活動有哪些 只要有心,處處公益。你可以參加各種活動,不一定要捐很多錢,勇敢扶起老爺爺老奶奶,掃掃地,常回家看看,為人指路也可以啊!當然,有能力可以加入各種組織,做一名志願者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