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北國有林場是如何改制的
河北省國有林場改革進展情況
(一)國有林場現狀。我省現有國有林場140個,營林區835個,總經營面積1167萬畝;森林蓄積量2866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積1249萬立方米畝局,人工林蓄積161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0.4%。全省共有國有林場職工11706人,其中在職職工8583人,離退職工3123人。通過多年發展,我省國有林場以佔全省9%的林業用地,培育了佔全省12%的森林面積,形成了佔全省28%的林木蓄積,在護衛京津生態安全、培育保護森林資源、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國有林場改革進展情況。一是開展調查摸底。2007年,組織專門力量對全省國有林場的資源、人員、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摸底調查,提出了國有林場改革的基本思路。二是研究起草政策。在全面掌握全省國有林孝卜場基本情況基礎上,學習借鑒四川、重慶、山西等省經驗,正在起草《關於加快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管理體制、建設布局、人員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意見,待國家政策出台後修改完善。三是啟動改革試點。2007年,塞罕壩機械林場通過組建森林生態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門票等綜合收入增收600多萬元,有效彌補了營林經費缺口。2008年,通過積極協調,青龍縣把都山林場確定為社會公益型事業單位,職工工巧耐穗資、職工「三險」和公用經費等所需費用,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2010年4月,張家口市成立國有林場管理局(正處級),為市林業局下屬單位,擬對全市縣管國有林場上收市級統一管理。
(三)主要問題。一是國有林場基礎設施薄弱。由於我省的國有林場大都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受當時國家投資限制,林場基本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標准低。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投資力度,但國有林場卻被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邊緣化,林區的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長期不能納入政府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全省國有林場現有辦公危房2209間(占辦公用房的36%),生活危房3776間(占生活住房的57%);32個場部、627個營林區不通硬化公路。二是內欠外債纏身。目前全省國有林場背負外債總額達2.8億元,其中拖欠職工工資9500多萬元、拖欠職工養老保險費等社會保險金2900多萬元。許多林場因債務繁重,喪失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職工生活也陷入困境,低於當地農村生活水平。三是管理體制不順。1958年以來,我省國有林場隸屬關系先後經歷了三次下放—上收、再下放—再上收的變更。目前,國有林場中省直屬的18個,市屬的4個,縣屬的118個。市、縣管理的國有林場均為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大部分國有林場事業經費既沒有納入財政預算,又無企業應有的經營自主權,由於下放管理和這種「企不企、事不事」的體制,引發了許多矛盾和問題,造成了生態建設停滯、森林資源破壞和林場人才流失。
B. 國有林場有沒有可能變成事業單位。職工變成事業編制。
國有林場有可能變成事業單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指出,對國有林場進行分類改革,即生態公益性林場和商品經營性林場,生態公益性林場按事業單位管理,重新定編定崗,人員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一般情況下西北地區等位於大江大河中上游的國有林場將劃分為生態公益性林場,具體時間表是「十二五」期間完成。
C. 事業單位調國有林場流程
事業單位調國有林場流程
事業單位調國有林場流程
一、申請調國有林場
1、申請單位擬定調林申請方案,准備申請材料;
2、申請單位向林業主管部門提出調林申請;
3、林業主管部門審核申請材料,對申請單位的調林需求進行審查;
4、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調林申請進行現場考察;
5、林業主管部門就調林申請及考察結論擬定調林意見,並向財政部門報告敬宏;
6、財政部門根據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發布調林批復,確定調林方案;
7、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調林實施;
二、調局唯林實施
1、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實施調林,按照調林批復確定的方案進行;
2、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調林進桐稿培行管理,確保調林工作的順利進行;
3、林業主管部門定期對調林進行檢查,確保調林工作的質量;
4、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完成調林,按照調林批復確定的方案進行;
5、林業主管部門按照調林批復確定的方案,對調林實施結果進行確認;
6、財政部門確認調林實施結果,並發布調林完成批復;
7、林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調林完成的工作進行管理,確保調林結果的穩定性。
D. 林業局有權把下屬林場事業編改企業編制嗎事業編制人員改企業編嗎
林業局無權,得是市政府和編辦才可以將事業編變為企業編。
E. 林業局事業單位改革
你想的太多了,只要兢兢業業工作什麼都是一樣。其實多數是改那點錢。只有少部分是飛改不可的。公務員,他是什麼人嘛,是有少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把人分等次。認為公務員就是人,別人就低人一等似的。
F. 國有林場改革是針對編制內職工還是全部職工
針對全部職工。關乎林場每個人的利益。
保護森林和生態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森林與生態保護制度是首要任務。國有林場是我國生態修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大規模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提升人民生態福祉、促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國有林場功能定位不清、管理體制不順、經營機制不活、
支持政策不健全,林場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為加快推進國有林場改革,促進國有林場科學發展,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國有林場改革主要內容:
(一)明確界定國有林場生態責任和保護方式。將國有林場主要功能明確定位於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與功能定位相適應,明確森林資源保護的組織方式,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原為事業單位的國有林場,
主要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等生態公益服務職責的,繼續按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管理,從嚴控制事業編制;基本不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主要從事市場化經營的,要推進轉企改制,暫不具備轉企改制條件的,要剝離企業經營性業務。
目前已經轉制為企業性質的國有林場,原則上保持企業性質不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公益林管護,或者結合國有企業改革探索轉型為公益性企業,確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實際合理確定其屬性。
(二)推進國有林場政事分開。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創新管理方式,減少對國有林場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准等制定和實施,落實國有林場法人自主權。在穩定現行隸屬關系的基礎上,
綜合考慮區位、規模和生態建設需要等因素,合理優化國有林場管理層級。對同一行政區域內規模過小、分布零散的林場,根據機構精簡和規模經營原則整合為較大林場。科學核定事業編制,用於聘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骨幹林業技能人員,
經費納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強化對編制使用的監管,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幹部人事許可權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方法選拔任用人員外,都要實行公開招聘。
(三)推進國有林場事企分開。國有林場從事的經營活動要實行市場化運作,對商品林採伐、林業特色產業和森林旅遊等暫不能分開的經營活動,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鼓勵優強林業企業參與兼並重組,通過規模化經營、市場化運作,
切實提高企業性質國有林場的運營效率。加強資產負債的清理認定和核查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加快分離各類國有林場的辦社會職能,逐步將林場所辦學校、醫療機構等移交屬地管理。積極探索林場所辦醫療機構的轉型或改制。
根據當地實際,逐步理順國有林場與代管鄉鎮、村的關系。
(四)完善以購買服務為主的公益林管護機制。國有林場公益林日常管護要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面向社會購買服務。在保持林場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學規劃原則,鼓勵社會資本、林場職工發展森林旅遊等特色產業,
有效盤活森林資源。企業性質國有林場經營范圍內劃分為公益林的部分,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照公益林核定等級分別安排管護資金。鼓勵社會公益組織和志願者參與公益林管護,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
(五)健全責任明確、分級管理的森林資源監管體制。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森林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健全林地保護制度、森林保護制度、森林經營制度、濕地保護制度、自然保護區制度、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
按照林地性質、生態區位、面積大小、監管事項、對社會全局利益影響的程度等因素由國家、省、市三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分級監管,對林地性質變更、採伐限額等強化多級聯動監管,充分調動各級監管機構的積極性。保持國有林場林地范圍和用途的長期穩定,
嚴禁林地轉為非林地。建立制度化的監測考核體制,加強對國有林場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情況的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政績的重要依據。加強國家和地方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檔案,定期向社會公布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狀況,接受社會監督,對國有林場場長實行國有林場森林資源離任審計。實施以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和嚴格控制採伐量為核心的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
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採伐限額、制定年度生產計劃和開展森林經營活動,各級政府對所管理國有林場的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探索建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利用國有林場森林資源開展森林旅遊等,
應當與國有林場明確收益分配方式;經批准佔用國有林場林地的,應當按規定足額支付林地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植被恢復費和職工社會保障費用。啟動國有林場森林資源保護和培育工程,合理確定國有林場森林商業性採伐量。
加快研究制定國有林場管理法律制度措施和國有林場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探索建立國家公園。
(六)健全職工轉移就業機制和社會保障體制。按照「內部消化為主,多渠道解決就業」和「以人為本,確保穩定」的原則妥善安置國有林場富餘職工,不採取強制性買斷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崗分流,確保職工基本生活有保障。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安置:
一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從事森林管護撫育;二是由林場提供林業特色產業等工作崗位逐步過渡到退休;三是加強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和引導部分職工轉崗就業。將全部富餘職工按照規定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疇,平穩過渡、
合理銜接,確保職工退休後生活有保障。將符合低保條件的林場職工及其家庭成員納入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
(6)公益性事業單位林場怎麼改擴展閱讀:
國有林場是我國林區的基本組織,同時它還承擔林區教育、衛生、治安和社會管理的任務,有的代管鄉村。
國有林場的特點是和農村交叉,一般是跨鄉、跨縣,也有的大型林場跨市,管理難度大。
國有林場的稱呼有多種,有的叫林業局、有的叫森林經營所、有的叫治沙站等等。
國有林場按經營對象分用材林林場、防護林林場、經濟林林場、風景林場等。按預算體制劃分,分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和商品經營型林場。
按管理體制分省屬林場佔10%,地(市)屬林場佔15%,縣屬林場佔75%。
國有林場在我國林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骨幹、示範和帶動作用,特別是在森林培育和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公認,但是,國有林場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困難和問題,如林場經濟危困,職工生活困難,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後勁不足等,國有林場的改革迫在眉睫。
落實各項任務
(一)加強總體指導。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職能分工抓緊制定和完善社會保障、化解債務、職工住房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林業局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根據不同區域國有林場實際,切實做好分類指導和服務,
加強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適時評估方案實施情況。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國務院。
(二)明確工作責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對國有林場改革負總責,按照本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實際盡快制定具體方案,確保按時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加強國有林場管理機構建設,維護國有林場合法權益,
保持森林資源權屬穩定,嚴禁破壞國有森林資源和亂砍濫伐、濫占林地、無序建設。做好風險預警,及時化解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G. 四川宜賓原林業站的事業編制改革怎麼樣
自2016年7月6日全省正式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工作以來,宜賓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有序推進,通過全市林業系統、編辦、人事社保、財政等多部門近一年半的共同努力,現全省8縣2區13個國有林場主體改革全面完成,主要成績如下。
一是整合優化了國有林場布局,全市共13個國有林場,其中珙縣、筠連和屏山縣均優化調整了國有林場管轄面積和管轄區域。二是將13個國有林場全面改革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同時規范更改了國有林場名稱。三是核定了13個國有林場人員編制數為387個(現實有在職職工350人),同時科學規范設置了職工崗位並報縣市人事部門審批備案,合理設置了林場管理機構。四是全面規范完善了國有林場職工保險體系,將全部在職職工五險、職業養老年金和住房公積金全面納入到財政預算保障,同時全面妥善解決了退休職工的保險待遇問題。五是轉換了林場經營管理機制,全部實行了場長負責制,森林資源監管、資產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得到完善,國有林場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林場經營收入原則用於國有林場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六是進一步強化了國有森林資源監管,改革後各林場將重要工作全面轉入到森林保護工作,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進一步得到了強化。
H. 事業單位改革國有林場將怎麼改啊
事業單位改革分三類,行政類變為機關,公益類維持不變,自收自支變為國企,林場估計變為國企的可能性很大,但原來已經有事業編制的人員編制不變,後進的為企業編制。
I. 公益性事業單位怎樣改革
公益性事業單位備受詬病,早已經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實際上隨著國家相關公益性政策不斷完善,公民對於公益事業的不斷支持,實際上我國的慈善事業已經走上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發展歸發展,但是基礎底子薄弱的問題,使得公益性事業單位始終有所欠缺,這就讓他公益性事業單位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那麼如果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我們又將該如何處理?
能夠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我國現在的起來說確實是有好處的。畢竟對於國家來說,本身公益性單位的營收能力在不斷提升,但是編制龐大的他們使得財政負擔極為沉重。通過這次改革之後,基本上我國的財政壓力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發展上來說也讓這些公益類單位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