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孟子的治國之道是什麼體現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1、孟子主張仁政。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孟子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擾棚君為輕。」他還說:國君有過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反對兼並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2、孟子將倫理秩序視作政治的理想狀態和追求目標。鮮明體現了倫理政治化和政治倫理化緩陵則汪首的特點。孟子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並以此為准衡量統治的優劣,他認為減輕人民負擔,按自然規律辦事,人民才能夠豐衣足食。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可以說是仁政。
(1)孟子如何對待事業觀擴展閱讀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古代思想家之所以強調治國富民,是因為生活問題的解決直接決定著人民對禮義的遵守。《管子》「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較早表述了這一思想。之後,司馬遷又提出「禮生於有而廢於無」的命題:「君子富,好行其德;
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人民富裕了,社會就容易管理,好的社會風尚就容易形成。北宋李覯甚至認為,飲食衣服、宮室器皿、夫婦父子、上下長幼、君臣師友、死喪祭祀無一不是「禮之本」。
眾所周知,禮是古代社會的根本大法,李覯把飲食衣服、宮室器皿看作禮的內容,實際上指出禮不僅包括社會綱紀倫常,也包括人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
B. 綜合論述孟子的為政原則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肢逗學家,《孟子》中的文學主張就如一間黃金屋,他對待文學作品的前提是懷疑精神,是「不盡信」,「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在征聖、宗經的時候要保持一種懷疑精神,上升到實踐層面就是「吾取」原則,即「取二三策而已」,「吾取」原則並不是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去「取」,而是將著眼點放在經世致用上,筆者認為,孟子取之有「心」,包括知辭之心、知言之心、知人之心。運用這「三心」而「取」《詩》,不僅對孟子的閱讀有指導作用,更為教育他的弟子以及遭遇困頓的士人進行治學、立德、修身提供了一種寶貴的資源。 一、知辭之心 何為辭?「辭(篇章)有外意(辭語言所表現出的言詞義)和內意(作者的創作意圖)兩個意義」孟子有知辭之心,他既能了解文學作品的外意,也能了解作者真正的創作意圖,盡管有時為了政治需要會主觀地去「害志」,但是作為一名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的儒者,不能代表他真的就不能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如孟子為了向咸丘蒙說明「以意逆志,是為得之」的道理,選取了「周餘黎民,靡有孑遺」這樣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如果孟子沒有知辭之心,不能理解辭的內意,即作者憂民之志,又怎會正確地選取詩句來論證?同理,孟子不取「血之流杵」一方面是因為他相信真正的仁政是不會讓人民血流成河的,另一方面,「他顯然已經意識到技巧對於表達的輔助作用」,我們結合《書》的《武成篇》文章大意來看,顯然是創作者為了美化周武王,凸顯其勇猛對士兵的震撼作用而不自覺地使用的誇張的技巧,學識淵博的孟子也必然對此有所覺察,有一種文學技巧會令辭的外意過分誇大而使人故意忽視創作者的「別有所圖」。眾所周知,孟子與眾弟子每日奔走周遊於列國,不是整日囿於書房的迂腐之人,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定有最基本的了解,只是由於當時的理論構建缺乏因而無法用條理清晰的語言表述這種文學技巧,亦或是為了宣揚仁政思想即「仁人無敵於天下」而有意忽視描述這種文學技巧。總之,孟子擁有「知辭之心」,因而有所取,有所不取。 二、知言之心 《孟子·公孫丑上》中說:「我知言,我善_吾浩然之氣。」所謂「知言」是指能夠通過一個人的言辭了解他的情趣志向,那為何能了解別人的感情呢?因為孟子胸中有用仁義道德養成的極端浩大之氣,能夠辨別那些偏頗、過激、邪曲、躲閃的言論從而了解說話者的意志品格。正是因為孟子的「知言之心」,才能了解一個能說出「王事靡_,憂我父母」(《詩經·小雅·北山》)之言的人必定是一個因勞於王事不能養父母而痛苦呼喊的品德高尚的孝子,這是創作者之志,故而孟子不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來片面認識。正是因為孟子胸中有浩然正氣,有「知言之心」,才能取孝道之正氣為弟子咸丘蒙答疑,才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傳承孔子的教育事業。 三、知人之心 孟子所說的「知人」是指了解人的思想經歷,生活的時代特點。此處論及「知人」則是指孟子的「知人」之心對孟子「吾取」原則的指導作用。在《孟子·盡心下》中孟子充當了一位「心靈導師」的角色,貉稽因為出於善心幫助寡婦卻不與其同居而受人非議,孟子便以孔子與文王為榜樣沒明來開導他:「《詩》雲:『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慍,亦不殞厥問。』文王也。」連孔子與文王都會因為小人而受到誹謗,但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正氣,自身有高尚的品德,就不怕別人的非議。孟子正是因孔子的所言所行,思想經歷而了解孔子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即所謂的「知人之心」,因此枯飢告取《詩》中與孔子經歷相似的一段話來描述孔子,進而開導貉稽修身立德,有浩然正氣。 來源:讀書文摘(下半月)
C. 生於憂患體現了孟子怎樣的人生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一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D. 孟子的價值觀具體是什麼
孟子指出,徵收賦稅的方式有三種:即徵收布帛、徵收穀米及徵用勞役。賢德之君一般槐拍早只用其中的一種,若同時用兩種,百姓便有凍餒之虞;若同時採用三種,即使父子之親也難以相顧惜[29]。從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設定的經濟利益原則可以看出,孟子不但為統治者在大政方針上設計了一套治國方略,而且在具體措施上也設計了一系列的治國步驟,不論其所設定的政策原則可鉛雀行與否,至少有一點是必須肯定的,那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維護現存政權統治的賀悄同時最大限度地考慮到了民眾的利益,真正體現了「民為貴」的思想,即使在大力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仍具有其恆久的思想價值和意義。
E. 《孟子》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day67
【經典導讀】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原文
水的本質: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徐子問:孔子看中了水的哪一點。孟子說:滾滾向前,晝夜不息,灌滿坑坑坎坎,又繼續掘伏輪奔流,一直奔向大海。凡有本源的都是這樣,孔子就看中這一點。如果沒有本源,即使七八月間大雨滂沱,把大小溝渠都灌滿了;但是它的乾涸,也就一會兒的工夫。所以聲譽超過實力實情的,君子以它為恥。」 名聲來自內在的實力,內聖外王,有內在的心靈品質才有外在的聲譽。 如果空有名聲在外,卻沒有內在的底氣,很快就黔驢技窮,山窮水盡了。孟子是在說, 一個人要開發自己內在的良知良能,這才是自己的底氣,是自己的本源啊!本原就在我們的內心,內求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明心凈心】問題迎刃而解
錯知錯見是: 事業與家庭不能兼得,要想成就事業,很難以建設家庭。
正知正見是: 只要建設心靈品質,以更高層面之心為心,就能在建設家庭的同時,並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
走進家裡,是婆婆的兒媳,是丈夫的妻子,是兒子的媽媽,做好這些角色。在工作中,做好企業家的工作。 工作和生活是共生的。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 把家庭經營好,也是最大的擔當。如何愛國家,做對國家有價值的人。
向世界展示女性的風采。 不管是企業家,教師,或任何人,都把自己當典範,榜樣去努力奮斗。有大擔當大使命,向世界展示我們的風采。
拼搏奮鬥了40年,以她生命的能量譜寫了家庭與事業的一曲曲美好的篇章。
工作效率最大化,給予家人高質量的陪伴。 當我們對工作全力以赴時,就會借用本來應該投入在家庭上的時間。反過來,如果照顧家庭的時間多了,花費在工作或事業上的時間也會相應的減少。在這樣一個充滿機會,挑戰和壓力的時代,我們很忙,甚至感覺前所的忙碌,而 工作恰恰又是磨練我們心靈品質的最好場所。 所以,在事業上我們要全力以赴,不能有絲毫懈怠。因而在家庭上,在短期內少一些時間來照顧家人,也是正常的狀況。此時協調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還是在平衡這兩個字上。如果對於工作與家庭去平衡的話,是以紅綠燈的思維模式來處理家庭與事業,那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管任何人,每天只有24個小時,所以在這個平面上去切蛋糕,終歸是你多我少,我多你少,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 雖然不能將蛋糕做大,但是我們可以把蛋糕做厚 。每天只有24小時,我們沒有辦法多出1分1秒。但我們可以把它做厚,那如何做呢?就是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在這里提示兩點。
首先發現價值和意義。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不平凡的價值和意義。 工作是建設心靈品質的場所,是成就他人的舞台,順便展示自己的才華及養家糊口。這就是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若能發現工作中的意義,我們自己面對這份工作的時候就會多一分的興趣,多一分的投入,因而能夠感到多一分的價值所在,同時也能讓我們的潛能得以極大的發揮,點燃自己的激情與鬥志,這時候負能量大大下降。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還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這樣的話,六小時內能高效做完八小時的事。工作時間少了,就可以多一些時間陪伴家人,並與家人共同建設幸福家庭。
另外一點,是陪伴的質量。 我們陪伴家人的時間可能有限,但是要高質量的陪伴,比如說 回到家裡,放下手機,陪伴家人;放下自己,呵護他人。 既給予家人照顧,又接受家人的關愛。一廳蘆家人共同創造著暖融融的家庭氛圍,關鍵是有一顆愛家人的心。
專注當下。女人要保管好兩把鑰匙,一把是家裡的,一把是辦公室的。 他說,當我們回家打開家門的時候,先要放下外面的世界,帶上圍裙,里里外外打理家務,泡茶做飯,洗衣拖地照顧著家人,一家人樂樂呵呵的相處著。當離開家門打開辦公室大門的時候要全然的放下家中的小事,盡心盡力地投入工作,請相信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都必有所得,必得心安。
在工作和生活中找一個平衡點,這其實是一個假問題,是難以做到的。 就算在兩把鑰匙的背後,我們也會感受到,那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心靈品質的呈現。里里外外當好家,又能成就一番事業,那都是我們心中裝著家人,有一顆裝著家人的心,孝敬父母的心。就同樣有這樣的一顆心,去對待她的事業與客戶。判信也就是說, 家庭與事業真正的平衡,還在於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的同時,又能夠成就家人建設心靈品質。從而在更高層面上超越家庭,經營家庭,超越事業,發展事業。 這正是當我們行為作用的主體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層面,我們對他人,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力和貢獻差別是極其巨大的。對自己所產生的反作用差別也同樣如此。
F. 孟子說怎樣為人處事的經典名言救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手握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皮鍵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畢譽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不入洿(w&)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獲的大忙季節徵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麼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魚網到大池中捕魚,那麼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你的廚房裡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馬欄里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禽獸來吃人.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譯文】桀和紂的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便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譯文】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一定要使他們上可以養父母,下
可以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餓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譯文】諸侯的寶貝有三樣: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種以珍珠美玉為寶貝的人,禍害一定會到他身上來.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譯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是幫助上帝來愛護人民.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譯文】向諸侯進言,就得輕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裡.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譯文】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5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51)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5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譯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5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5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57)盡信《書》,不如無《書》.
【譯文】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G.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闡述了孟子怎樣的人才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坦源渣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讓悄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一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裂冊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H. 一個人的生存環境與他的事業之間的辯證關系可用《孟子二...
一個人的生存環境與他的事業之間的辯證關系可用《孟子二...
舉孟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把孔子「仁」的思想發展為更系統的「仁政」,主張統治者實施仁政,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做人方面也主張人要服從道德以達到聖賢的境界,核心就是倫理道德的力量。
而莊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老莊思想的核心是無論在政治上還是修養上都主張「無為而治」,道家有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有遵循的意思,道家崇尚自然,遵循自然,以「無為」達到「有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回答者: MeaningDawn - 經理 四級 2009-7-21 23:31
檢舉儒與道的區別與比較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道絕配鍵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政治渺小藝術永恆
儒家講究禮儀 尊孔孟之道
道家講求修身養性~有樸素唯物主義
儒道互補,這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是個老而又老的話題了,然而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我們又可以從這個古老的話題中不斷地引發出新的思考。從內在的、隱蔽的、發生學的意義上講,儒道互補有著兩性文化上的內涵;而從外在的、公開的、符號學的意義上講,儒道互補又有著美學上的功能。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國內學者根據由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現實主義的價值取向,將具有「興、觀、群、怨」傳統、主張用藝術來干預現實的儒家美學,看作中國古典藝術的主流;而將「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塞瞽曠之耳」的道家思想, 視為文化虛無主義和藝術取消主義的逆流。最近一個時期,作為庸俗社會學的一種反動,大陸學者則又與港台學界彼此呼應,在「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家美學中發現了西方現代派藝術所夢寐以求的寫意的風格和自由的境界,認為這才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發乎情,止乎禮義」的詩教傳統,卻因急功近利而顯得過於狹隘了……。應該承認,以並巧上這兩種觀點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則又賣敏相互齟齬、彼此沖突。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種非此即彼的態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無法解釋這二者之間彼此「互補」的辯證關系,及其在中國美學史上的整體功能。
在我看來,盡管儒道之間的關系相當復雜,可以用不同的結構模式來加以分析,但從對華夏美學的貢獻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構」,即為中國人的審美活動提供某種秩序化、程式化、符號化的規則和習慣;道家的功能則主要在「解構」,即以解文飾、解規則、解符號的姿態而對儒家美學在建構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化現象進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創造活力。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建構」和「解構」過程中,中國古典美學才得以健康而持續地發展,從而創造著人類藝術史上的奇跡。
一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儒家在進行禮樂文化的重建過程中,為鑄造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習慣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我們知道,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是一種文化的動物,而文化則是以符號為載體和傳媒的。在這個意義上,著名符號論美學家卡西爾曾經指出,人是一種符號的動物。而以「相禮」為職業的儒者,最初恰恰是這種文化符號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學者認為,『儒』的前身是古代專為貴族服務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動盪時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於他們熟悉貴族的禮儀,便以『相禮』為謀生的職業。」(《中國大網路全書·哲學》下卷,第73頁。)這種看法是有一定根據的,孔子所謂「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論語·子罕》)便是最好的說明。當然了,孔子所開辟的儒學事業,絕不僅限於這種外在符號的掌管與操作,他要使職業的「儒」成為思想的「家」,......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萬象更新
I. 孟子提出了怎樣的為政思想和具體的為政措施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有傳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將自己的仁德推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睜模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樂,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自然富強安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穀神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穀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凈,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穀神。」 《孟悉沒緩子》的基調是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它反映了孟子的關於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堅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與孔子非常相似,特別是孟子堅決主張君主應主要靠道德規范而不是武力來統治。但是比起孔子來說,孟子則更加堪稱為是一位「貴民之人。「天是通過人民的眼睛來看,天是通過人民的耳朵來聽」 ②這是他的最著名的論斷之一。 孟子強調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統治者。為民造福是一個統治者的職責,特別是他應該為他們提供道德指南和適宜的生活條件。他所倡導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貿易;輕稅賦和保護自然資源;共享財富而不是弱肉強食。政府要為老弱病殘者提供福利。孟子認為君主的權力是上天給的,一個君主如果不顧人民的幸福,就會失去上天賜給的統治權,而且理應被趕下台。由於這句話的結尾是對開頭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實際上早在約翰·洛克之前就提察森出人民有權力造非正義的統治者的反。這是一種中國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說來,孟子倡導的那些觀點更加受到被統治者而不是統治者的歡迎。因此孟子的建議也未被當時的統治者採納,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這時期內他的觀點越來越為儒家學者和中國大眾所歡迎。孟子在當時已享有很高的聲望,隨著11世紀和12世紀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聲望在中國變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