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代航天的奠基人是誰
我個人覺得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不只有一個。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近代,我國前撲後繼的偉大航天事業工作者有很多,他們有很多都是在外留學歸國,然後去應用他們學到的知識,為我國航天技術作出了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偉人。
所以從他的履歷來看,他不僅僅了解機械工程也懂得航空知識。有了充足的理論知識以後,他還花費了很多時間在各類機場以及分析修理廠進行實習,將理論知識進行了很好的實踐。最後,他拜世界著名的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為師,在獲得了各類學位以後的幾年,他發現祖國的航天事業特別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回國,放棄了當時在美國的各類優渥條件,成為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老真的很優秀,很偉大。
㈡ 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的故事有哪些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民族脊樑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陳俊亮——糾錯編碼:將衛星無線數據傳輸,可靠性提高1000倍。
「東方紅一號」的研製過程中,北京郵電大學的一位科學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亮。
數據通訊設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前端為調制解調設備, 後端為糾錯編碼設備,而陳俊亮正是承擔了糾錯編碼設備的開發研製工作。
3、「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4、吳偉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動環節,測控精度十分重要。在衛星第一次進入100公里繞月軌道時,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沒被月球「抓住」。
當時有很多技術風險。嫦娥二號最終被月球捕獲,在月球軌道上環繞起來,吳偉仁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5、孫家棟
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人物詳細事跡如下:
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1989年,孫家棟擔任中國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談判代表團團長。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孫家棟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㈢ 致敬航天英雄,你知道哪些航天英雄的事跡
致敬航天英雄,我知道有多個航天英雄的事跡,比如說楊利偉,景鵬海,鄧清明等。
無論怎麼樣這就是我們的航天英雄。
㈣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是誰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是錢學森。
中國航天之父是錢學森,錢學森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
錢學森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錢學森的一生:
錢學森一生默默治學,但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他所選擇的,既是一個科學家的最高職責,也是一個炎黃子孫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經歷和成就,在中國的國家史、華人的民族史和人類的世界史上,同時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來路。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先行人,他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而且是民族的脊樑、全球華人的典範,他向世界展示了華人的風采。
㈤ 中國航天事業有成就的人有哪些
謝謝你的關注
1.火箭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 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 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2.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3.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
㈥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有哪些
航天領域的傑出人物有:
1、任新民
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生於安徽寧國。1940年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後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17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他領導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
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實驗,任首區總指揮;組織研製「長征1號」運載火箭;組織氫氧發動機、「長征3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衛星工程的研製試驗。
領導組織了用「長征3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擔任「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總工程師等。
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中國載人航天工作突出貢獻者功勛獎章、「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等。
㈦ 中國航天人物有哪些
中國航天人物有: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洋、劉旺、王亞平、張曉光、鄧清明、潘占春、趙傳東、陳冬、陳全、李慶龍。(其中包括部分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一、楊利偉
楊利偉:男,漢族,遼寧綏中人,大學文化程度,1965年6月出生,特級航天員,副軍職,少將軍銜,兩次榮立三等功,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二、費俊龍
費俊龍:男,漢族,江蘇崑山人,黨員,大學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副軍職,少將軍銜。
曾任空軍某飛行學院飛行技術檢查員,飛過殲教五等機型,安全飛行179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是我國第二批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三、聶海勝
聶海勝:1964年9月生,湖北棗陽人。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安全飛行1480小時,空軍一級飛行員。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2005年10月12日,終圓了「九天攬月」的夢想。2005年11月由三級航天員晉升為一級航天員,2006年晉升為特級航天員。2010年底晉升副軍職。2011年6月晉升少將軍銜。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聶海勝跟隨神舟十號第二次前往太空,飛行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2016年2月聶海勝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十一、鄧清明(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鄧清明,男,中國江西省人,中國首批航天員.1997年年底成為神舟計劃第一批航天員14人中的一員。他與潘占春、張曉光、趙傳東、陳全等航天員已訓練了15年。
十二、陳冬
男,漢族,籍貫河南鄭州,河南洛陽出生,黨員,大學本科。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上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飛行大隊大隊長,安全飛行15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通過了各項考核,綜合評定成績優異。2016年6月,入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
十三、潘占春(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潘占春,1963年5月出生,陝西西安人,1981年7月入伍,1985年1月入黨,中國航天員,於1998年成為神舟計劃第一批航天員14人中的一員,曾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天津部隊。
十四、陳全(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陳全,1963年出生,四川省遂寧市人,2010年1月被授予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航天工程碩士學位。大校軍銜,副師職,二級航天員。
1981年7月招飛入伍。1998年1月,加入首批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2008年、2013年進入「神七」、「神十」梯隊,榮立二等功。年滿50歲的陳全於2014年初退休。有同名人物多人。
十五、趙傳東(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趙傳東,男,1963年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海軍航空學校大院內,中國航天員,於1998年成為神舟計劃第一批航天員14人中的一員。2019年5月,擔任北京九天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航天科普顧問。
十七、李慶龍(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李慶龍,男,安徽定遠人,1963年出生,大校軍銜,中國最早的兩名宇航員之一,航天英雄楊利偉的教練。李慶龍1980年從定遠中學畢業後考入西安空軍導彈學院,1984年成為空軍首批本科飛行員。
1995年10月,歷經重重嚴格選拔,李慶龍與來自河南的吳傑,成為我國首批兩名航天員,並被派往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接受培訓,主攻「太空行走」,並以優異成績獲得「國際航天員」證書。2010年1月被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授予工程碩士學位。
十八、吳傑(未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
吳傑,男,漢族,1963年10月生於河南鄭州,黨員,大學文化、雙學士,空軍一級飛行員,副師職,大校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教練員兼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吳傑是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也是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的兩名教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