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里的專技人員的出路在哪
我國的事業單位設置了三類崗位,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對於聘用在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 出路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爭取更高的職稱。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其中1-7級為高級崗位,8-10級為中級崗位,11-13級為初級崗位。
初級崗位的工資水平和科員相當,中級崗位的工資水平和科級領導相當,高級崗位的工資最高可以達到部級領導的水平,所以 專業技術崗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 。
不過,因為 專業技術崗是有比例控制的 ,比如高級:中級:初級是2:4:4,那麼一個單位10個專業技術人員,只能有2個人聘用到高級崗位,4個聘用到中級崗位。如果崗位職數都已經使用完了,那麼剩餘的人員就不能再被聘用到高級崗位上了。
而現在大部分基層單位都是僧多粥少,很多專業技術人員長期聘用在初級崗位,雖然能力水平等條件都符合要求,但就是因為沒有職數遲遲無法獲得晉升。
第二種就是轉崗到管理崗位。當專技崗的上升通道已經被堵住的時候,那麼可以試著轉崗到管理崗。
管理崗分為10個等級,1-10級分別對應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
管理崗從8級開始,就相當於是事業單位的領導了,所以晉升的途徑就是通過提拔, 對於沒有一定的能力人員,晉升比專技崗還更困難。
不過如果轉崗到管理崗位並聘用到8級後,不但擁有了一定權力,還可以 通過「雙肩挑」的方式,繼續享受職稱待遇 。
一些地方的「雙肩挑」只佔用管理崗位,不佔用專業技術崗位,那麼就可以不受專技崗的職數限制,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聘用職稱。
如果關系背景更加強大一些,那麼 還可以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制 ,也就是公務員,那麼不但收入會更高,未來的仕途發展也會更加順利。
第三種就是辭職或考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在大多數的事業單位的發展其實都有限。
如果怕荒廢了專業技術,那麼可以 考慮辭職去企業發展 。如果覺得仕途黯淡,那麼可以考慮 參加公務員考試 。
事業單位里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出路在哪裡?其實這個出路每個人的定義和要求是不一樣,並不是每一樣出路都是要根據職位或是收入的高低來作為評判的標准,能夠符合自己興趣愛好,能夠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出路,也是一種前途。
中國幾千年封建 社會 的 歷史 ,養成了學而優則仕的思維習慣。大家所謂的前途要麼就是當官,要麼就是錢多,成為土豪。但是現在當官的畢竟是少數,成為土豪更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要靠工資來養活,靠工資來生存。要取得滿意的工資,除了個人的勤奮努力以外,還有一定機緣,所謂機緣巧合,就是在恰當的時間遇見了自己滿意的工作,遇見自己滿意人,得到了滿意的平台。收入是怎麼來的?收入不是上天賜予的,也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靠自己後天的努力干出來的,拼出來的。
作為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才,是事業單位的支柱和骨幹力量。作為事業單位有的人只適合干專業技術工作,有的人只適合干管理工作。但管理者畢竟是少數,如果大家都拼了命去擠這個獨木橋,那橋是會垮的,也會有人掉下橋摔到河裡的,有的人甚至會被河水淹死,困死。所謂好死不如賴活,其實包含的意思,就是個人的路要靠自己去行走,個人命運要靠自己去把握。作為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那麼既然和專業掛上了鉤,如果在專業技術領域取得突出的成就,不管有沒有高級技師職稱,不管是不是管理者,自己的前途都會一片光明。
如果剛入門就開始患得患失,就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就拿前途在哪裡來說事,我想今後不管你是走技術路線,還是從事管理崗,都是註定是沒有出路的。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畢竟有成就的,特別是取得重大成就的可能不多,但是既然吃了這碗飯,就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不要今天抱著技術碗,明天又想去端起管理崗位的鍋,有時想多了可能反而對自己不會有利。有一句老話叫著干一行愛一行,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首先自己要熱愛,只有熱愛你才可能有興趣去研究,去鑽研,去 探索 專業技術領域的奧妙和魔方,才能享受鑽研的樂趣,才能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才能分享成果帶來的出路。
有了成果就有了出路,到時候美女會往你身邊靠,找到如意嬌妻不是夢,這是出路的體現;有了成果,沒職稱的有職稱,低級職稱可以變成中級職稱,中級職稱可以成為高級職稱,各種榮譽會隨之而來,收入也就上來了,房子、車子都是小菜一碟這也是出路;可能你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繼續往深里鑽,往深里走,就像一隻神秘的無人機,去攀登更高專業技術高峰,去 探索 更高的技術境界,去打造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自我,這也是出路,而且是一種屬於自己努力的出路。這樣的出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自己做到了,假如到了這種境界,你說人生還有什麼可以嘆息的呢?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沒有必要去要求自己成為狀元,但是我們心裡至少有自己的目標,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目標,最重要就是有自己的專業優勢,有自己專業技術能力,有取得成就的動力,有了這些,出路就不存在問題,出路就在自己的腳下。
專技人員在事業單位里是發展空間最好的崗位。
一、事業單位崗位的分類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有三種,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
工勤崗近年來一直在縮減,只出不進,不細述。
管理崗受單位級別的限制,一般以省直單位5級(縣處級)、市直單位7級(鄉科級)、縣直9級(股級)居多。
專業技術崗設置12級到1級,其中1級崗只有兩院院士才具備上崗資格。
2級崗各大院校的資深教授和省內有突出貢獻專家才有上崗資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省直單位的2級崗,一但上崗,不佔用單位崗位,崗隨人動。
3級4級是正高級工程師崗位,5—7級是高級工程師崗位,8—10級是工程師崗位,11—12是助理工程師崗位。
二、專技崗位發展空間專技崗位工程師一級很容易達到,研究生畢業滿3年初定工程師,本科畢業滿1年初定助理工程師。
工程師滿5年可申報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滿5年可申報正高級工程師。
工程師以上的晉升要求比較嚴格,對技術工作能力、成果、著作等都有要求,各行業要求不同。
三、收入情況專技崗位在工資收入上看,工程師相當於鄉科級,高級工程師相當於副縣處級,正高級工程師相當於正縣處級,以此類推。
在市直以下單位,專技崗的收入比管理崗增長快,所以很多事業單位的領導都採用雙肩挑的形式,就是拿專技崗的工資做管理崗的事,且在很多地方雙肩挑不佔用單位專技崗位。
總結,專技崗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佔大頭,晉升速度快,且不影響職務上的提拔任用,在高級工程師崗位任職滿2年或具備正高級工程師資格的事業人員,可以調任公務員編。
當前,隨著公務員待遇的不斷走高,使得事業編人員變得黯淡無光。按新入職的公務員和事業編比對,公務員的車補和績效獎金加起來要比事業編人員收入高2萬元左右(按我地區標准)。所以,即使新入職事業編人員取得副高級職稱,收入也遠遠趕不上公務員。
有人說事業編專技崗可以走職稱來縮小收入差距,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對於一些單位里取得副高級或高級職稱的人員來講,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和公務員的差距,但是,對於新入職的事業編人員卻顯得有失公平,因為他們沒有工齡,職稱評聘既要符合相關專業,又要靠時間,一步步晉升。這就存在明顯的矛盾。
事業編專技人員出路在哪裡,要我說只有兩條路:
繼續走職稱評聘這是當前專技人員選擇的主流方式,通過一級一級的晉升,來提高工資待遇。但是,在單位人數不多的情況下,中級和高級職稱指數少的可憐,會出現幾個人競爭一個專技崗位的情況,容易滋生內部矛盾。
改走管理崗對於一些專業不符的人員來講,只能通過改走管理崗的方式,來提高待遇,從科員到副科再到正科,目前,一些縣級、市級的事業單位管理崗走到正科就已經止步了,不能再升了,也就是說相當於專技的中級職稱水平,往副處級走幾乎不可能,一是沒有指數,二是不能職級並行。
對於想走仕途的年輕人來講,專技改成管理崗,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任事業副科兩年以上,就有機會調任到機關成為實職副科級領導,邁入公務員領導序列。但是,這種情況很難實現,只靠自身工作能力去打拚還不行,還需要有過硬的人脈資源,有實力方能實現這種方式。
對於35周歲以下的人員來說,參加國考或省考,也是一種轉變身份的捷徑。畢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轉變的機會,而且,也相對公平,人為操縱的機會不大。轉成公務員後,即使沒有級別,也可以走職級並行的道路,逐步提高待遇。
這個要分情況,如果是大事業單位,例如知名高校,三甲以上醫院,地級市以上全供事業單位,他們評職稱比較容易。並且由於這些單位級別高,機構多,專業性強,因此需要″內行"的人才能管好。所以對專技內行人員來講轉崗容易,甚致是″雙肩挑"。既干技術活,又念管理經。前途和錢圖俱可兼得。但是如果是縣鄉級管理的事業單位,那就大打折扣了。當然盡管路子窄,但還得拚命往上″爬"。
那麼在基層怎樣向上″爬"呢?對於一般的人來講;
一是走職稱路線,大家都明白,目前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與職稱掛得很緊,職稱高,待遇高,前途好。反之亦然。這也是基層崗發展常走的道路,常用的套路。但此路也不容易啊。
二是爭取″雙肩挑"。既搞管理又搞技術。既有前途又有錢圖。有人建議專技崗轉管理崗,這個我不敢苟同。在基層事業單位,架孑就那麼大,內設科室就那麼幾個,除了崗位有限之外,級別最高也不過科級,在鄉鎮甚至是股級。搞一輩子能夠弄個八級職員己是登峰造極了,大部分終生很難越過九級(股級)這個坎。既沒前途,也沒錢圖。永遠不及″雙保險"(雙肩挑)的好。
當然出路的問題,任何職業任何崗位除了靠自己內在努力(內因)之外,還有外在因素(外因)如果有貴人相助,再加上自巳努力進取,出路自然不差。如果靠山高,那麼就算自已能力平平,努力一般,出路也不會比別人差。這一點在這個拼爹拼媽拼舅舅的年代更顯重要。
思路決定出路,至於專技人員的出路,決定因素貴在自己。
本人長期從事體制內人事工作,對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相關政策比較熟悉,針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道路問題,我這里進行一個解答。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基本知識介紹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走職稱路線,主要分三個大等級,高級、中級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又分為正高級和副高級。 每個大等級內部又分為若干小等級,共13個小等級,正高級包含1-4級,副高級包含5-7級,中級包含8-10級,初級包含11-13級。 專業技術崗位初級晉升中級必須取得中級職稱證書,中級晉升高級必須取得高級職稱證書。每個大等級內部的小等級晉升要求在下一個小等級任職滿兩年。
專業技術人員發展道路介紹一、調任公務員 。這條道路無疑是最好的一條路,但是難度較大。2019年中組部出台企事業單位調任規定,其中指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副高級以上崗位(5-7級)任職滿兩年可以調任到機關任四級調研員或者副處級以上職務,成為公務員。這種情況雖然難度大,但是還挺多的,每年各級組織部都會在院校選聘一些副教授、教授到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比如《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就是從院校調任到公務員隊伍成為副省長的。
二、轉崗成為單位領導。 事業單位包括三種崗位, 除了專業技術崗位還有管理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種崗位之間是可以相互轉聘的 。在事業單位領導一般是由管理崗位人員擔任的,現在國家已經取消雙肩挑的政策。所以要想成為單位領導必須得轉崗到管理崗位,然後通過管理崗位的選拔競聘成為領導。當然在基層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難度是相當大的,沒有一定機遇想成為領導也只是痴人說夢。
三、在職創業 。國家近幾年先後出台政策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辦企業。如果有資源或者有相關技術,這條路簡直不要太好。
四、辭職走天涯 。體制內工作束縛確實比較多,限制了一個人的詩和遠方,如果自己真的有脫離體制的能力和勇氣,那麼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吧。
總結:事業單位是一個穩定的工作,工作崗位應該說很多人還是挺羨慕的。 至於說出路的問題,我覺得好好乾工作就是最好的出路。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出路,決定因素永遠在自己手裡,如果想要好的發展,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那麼去在職考公務員無疑是最便捷的方式。以上的答案僅供參考。
事業單位里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出路在哪裡?要分二種情況分析,一種是本身的素質和技術資質,要明白自己是否是當領導的料,是否在現有的事業單位中的技術能突破到領先的水平,要知己知彼,確定自己要走的路線,一句話,路線對了頭,一步一層樓。另一種情況是家庭經濟情況和現有 社會 資源,有句老話說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是家庭經濟好,有企業的,那就大有可為。如果家庭經濟不行,對自己的技術資質有信心,那就趁年輕賭一把,辭職闖江湖。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出路在哪裡?當然是專業技術能力啊,是職稱啊。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在行業內處於出類拔萃的地位,就什麼都有了: 社會 地位、職稱、工資收入、未來保障、名譽等。如果只是一個普通人,也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放棄,與其抱怨 社會 不公,還不如自己沉下心來,干好自己的本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更靠得住、更有作用。
有的人可能有苦惱,覺得自己在事業單位,是專業技術人員,也盡心盡力地工作,可以到了評職稱的時候,論資排輩現象非常嚴重,對管理人員也有偏向。比如在學校,許多長期不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或者只帶一些無關輕重的課目的教師,只因為在管理崗位,甚至在後勤崗位,其職稱評定都比辛辛苦苦的一線教師更順當。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也確實比較不公平。
事業單位的職稱評定,是有名額比例限制的,因而導致許多人被擋在門檻外面,久久不能如願。競爭如此激烈,再加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肯定會造成一部分人灰心喪氣,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發展沒有信心。實際上,不公平的人和事,在每個行業都有,行業也在不斷地改革,以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個人所能做的,唯有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而不是自怨自艾,抱怨 社會 不公。
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還可以晉升到管理崗位,走職級發展的道路。如果已經獲得一定職稱待遇,還可以「雙肩挑」,在管理崗位執行職稱工資,也不影響職稱、管理職級晉升。只不過事業單位「雙肩挑」的比例為班子成員的三分之一,有名額限制,難度也相當大。部分事業人員還通過公考、公選等方面,走上公務員崗位,也是非常不錯的出路。總之,只要自己肯努力,道路就會越來越寬廣。
本人就是醫院事業單位的葯學專業技術人員,屬於專技人員。在我們這個行業,往上升的出路有兩種。
第一種,評職稱
在事業單位工作,專技人員是要評職稱的。隨著工齡的增加和職稱的提升,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十一到十二級為初級職稱,八到十級為中級職稱,七級以上為高級職稱。所以,要是專業能力突出,科研能力強,可以選擇這種方法盡快上升。職稱會伴隨著一生,和一個人的退休工資也息息相關。職稱越高,工資也越高。看看醫院里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生工資待遇相差太多就知道了。
第二種,行政管理人員
每個地方都需要管理人員,也就是所謂的單位職務,如副主任,主任等。如果個人管理能力強,有團隊合作精神,願意為人民服務,可以選擇行政管理。不過,一個科室就二三個(副)主任,要競選的話,競爭會比較激烈,最好有高層領導依靠,競選成功的幾率很大。
當上管理人員後,工資、人脈和福利待遇都會上一個檔次,畢竟以後接觸的都是中層領導。不過,有的醫院行政職務會讓男性到58歲卸任,女性到53卸任。並和退休工資關系不大。
所以,事業單位的專技人員出路還是很多的。畢竟在哪裡工作都需要上進,需要為提升工資而努力奮斗。
單從工資待遇上講,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比管理崗好很多,出路就是老老實實走職稱路線,有直接調入公務員單位、參加公務員考試等更好的出路除外。
先講一個事列。 我的兩個朋友A和B,同時考入縣城事業單位,A官本位強一些,一心想謀個一官半職,自然而然選擇管理崗;B比較隨緣,喜歡安安靜靜,不喜歡反復折騰,選擇了專業技術崗。一開始,A定級管理崗10級,B定為專業技術12級,沒過兩年,A晉升為管理9級,B也晉升為專技11級。再過兩年,A當上了中層股長,好不風光;B通過中級職稱,但在單位沒有評上中級。這時,A的工資待遇稍微高過B,加上A是股長,手中有一定權力,掌握著一些資源,經常有人請吃飯。兩年後,A還是中層股長,小小縣城要想提拔晉升為事業副科,似乎比登天還難;而B已經獲評為中級,並晉升為專技10級。此時,B的工資待遇反而稍高於A。到了2014年後,各地的風氣煥然一新,公款吃喝玩樂不復存在,體制回歸自然生態,A自然而然也得適應領取陽光工資的時代,此時的A仍然只是一個管理崗9級職員股長;而B也晉升為專技9級,享受副科級工資待遇,每年拿到手的工資比A多了1萬多元。2018年,A換了一個股,仍然還是當股長,而B則晉升為專技8級,享受的工資待遇略低於正科級,並且考取了高級職稱資格。而A雖然不斷運作,希望當上副科級領導,但始終無法如願,還是9級職員股長,工資待遇落後B一大截,A這兩年似乎也後悔當初選擇管理崗,而沒有選擇專技崗。 再過幾年,B或許會被評高級職稱,屆時享受副處級工資待遇。試想一下,一個縣城,有個人可以享受副處級待遇?而A極有可能還是9級職員股長。
這個真實事例說明了,同時入職,一個走管理崗,一個走專技崗,在沒有外力作用下,選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大概率會超過管理崗。因此,小縣城事業單位,沒有足夠長的天線和強大的背景,還是老老實實走專技崗的職稱路線,既省事又簡單,還非常實惠,退休前享受正科級待遇完全沒有問題,這是多少縣級公務員夢寐以求的事而被你事業編弄到,多少人羨慕不已啊。
至於市一級,我的建議還是走職稱路線,市一級評副高職稱幾乎沒有什麼限制,退休前享受副處級待遇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省一級,看個人喜歡,所選管理崗,提拔晉升為副處也不是問題,還可以適時轉為公務員,這就拓寬了個人發展路子,這也是選管理崗的最大的好處;選專技崗,專心工作學習,評為正高估計也沒問題,退休前享受正處級待遇,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另外,很多地方遴選公務員,都擴大到擁有副高職稱以上的事業編人員,這也是事業編專技崗的一個福音吧!
❷ 中醫葯事業如何發展 這些方面值得期待
循證醫學
中西醫結合
聚焦癌症、糖尿病和抗生素耐葯問題等,到2022年形成並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疾病預防
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
保健 養生
大力普及中醫 養生 保健知識和太極拳、健身氣功(如八段錦)等 養生 保健方法
>>亮點提要
○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
○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葯問題
○大力普及中醫 養生 保健知識和太極拳、健身氣功(如八段錦)等 養生 保健方法
>>未來目標
○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
○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
○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葯品種
中醫葯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葯發展成就卓著,但也面臨基礎薄弱、傳承不足等問題。如何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這一寶貴財富,為維護百姓 健康 發揮更大作用?
10月26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葯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中醫葯發展「把脈」「開方」,更為新時代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葯事業指明方向。
發揮優勢
發揮獨特優勢
守護百姓全生命周期 健康
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是中醫葯的主要特色和優勢。因其「簡便驗廉」,中醫葯成為人們喜愛的治病和 養生 保健手段。
如何讓療效顯著的中醫技術與方法、優質的中醫 養生 保健服務更好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意見提出了不少實打實的舉措:
(1)彰顯中醫葯在疾病治療優勢,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周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及時總結形成診療方案。加快中醫葯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葯品種,及時向 社會 發布。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葯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到2022年形成並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2)強化中醫葯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結合實施 健康 中國行動,促進中醫「治未病」 健康 工程升級。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大力普及中醫 養生 保健知識和太極拳、健身氣功(如八段錦)等 養生 保健方法。
(3)提升中醫葯特色康復能力。依託現有資源布局一批中醫康復中心,在其他醫院推廣中醫康復技術。針對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復方案,推動研發一批中醫康復器具。
中葯提質
加強監管
推動中葯質量提升
如何推動中葯質量提升和中醫葯業發展,必須強化行業監管。意見指出:
(1)要加強中葯材質量控制。推行中葯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葯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健全中葯材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系,加強中葯材交易市場監管。
(2)促進中葯飲片和中成葯質量提升。促進中葯飲片優質優價。加強中成葯質量控制,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葯生產中的應用,提高智能製造水平。
(3)加強中葯質量安全監管。以中葯飲片監管為抓手,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葯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強化中成葯質量監管及合理使用,加強上市產品市場抽檢,嚴厲打擊中成葯非法添加化學品違法行為。加強中葯注射劑不良反應監測,加大對制假制劣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
人才建設
培養中醫「專才」
讓「岐黃之術」代代相傳
傳承數千年的「岐黃之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讓這筆財富在新時代「增值」,人才是關鍵。
但專家認為,院校教育存在中醫教育西化、中醫思維薄弱、中醫技能缺失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中醫的傳承困境。
意見提出,強化中醫思維培養,改革中醫葯院校教育,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包括: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中醫葯專業主體地位,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開展中醫葯經典能力等級考試,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將中醫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提高臨床類別醫師中醫葯知識和技能水平。改革完善中西醫結合教育,鼓勵西醫學習中醫,允許臨床類別醫師通過考核後提供中醫服務。
(2)優化人才成長途徑。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制度,與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掛鉤。制定中醫師承教育管理辦法。經國務院中醫葯主管部門認可的師承教育繼承人,符合條件者可按同等學力申請中醫專業學位。
大力培養中葯材種植、中葯炮製、中醫葯 健康 服務等技術技能人才。
支持中醫醫院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崗位,促進民間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發展。
(3)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建立中醫葯行業表彰長效機制,注重發現和推介中青年骨幹人才和傳承人。
經典傳承
挖掘「寶庫」精髓
讓「好方子」治癒更多患者
龍角散、救心丸、命之母……日本漢方葯,常被赴日中國遊客列入購物清單。但很多人並不了解,漢方葯源自我國古代經典名方,原料大部分來自中國。
「經典名方作為中醫理論的載體、中醫臨床治病的主要方法,事關中醫的理法方葯體系、臨床應用、產業振興發展,是中醫葯傳承發展的基礎和關鍵。」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蘭青山說。如何把中國人自己的經典名方,轉化為品質高、療效好的中葯,造福百姓 健康 ?當務之急是「摸清家底」。
意見提出,國務院中醫葯主管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牽頭組織制定古代經典名方目錄中收載方劑的關鍵信息考證意見。制定中醫葯典籍、技術和方葯名錄。收集篩選民間中醫葯驗方、秘方和技法。
「正是幾千年來從政府到民間不斷收集、總結中醫葯寶貴經驗,成就了中醫葯這個偉大的寶庫。」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葯大學校長張伯禮說,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與中醫葯融合,整理、提升臨床經驗更趨快捷高效,國人有條件也有責任讓「寶庫」更加充實。
瑰寶創新
加強創新突破
讓中醫葯更好造福人類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為中醫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撐;多學科、跨行業、海內外合作為加快中醫葯現代化發展帶來廣闊空間。但同時,我國中醫葯科研受到中葯材資源保障、中葯質量控制等瓶頸制約,亟須加強創新突破。
意見提出,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及中醫葯重大科學問題,建立多學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包括:
(1)在中醫葯重點領域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完善中醫葯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研究設立國家中醫葯 科技 研發專項,開展防治重大、難治、罕見疾病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等臨床研究。
支持鼓勵兒童用中成葯創新研發。
(2)加強中醫葯服務機構建設。建成以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為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葯服務體系,提供覆蓋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葯服務。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鼓勵連鎖經營。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意見還提出,完善中醫葯價格和醫保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葯按規定納入醫保范圍。健全符合中醫葯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中醫治未病等保險產品。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