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行政事業單位黨建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
1、把握事業單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服務性強的特點,充分認識加強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是服務人民群眾、維護社會有序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工作都是圍繞為民服務來開展的,如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上學就業、住房行路,這些工作看似瑣碎,但實際上都關系著民生大計.長期以來,事業單位一直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中堅力量,是聯系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在服務人民群眾、維護社會穩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緩沖帶,是潤滑劑,也是安全閥.但是,近幾年來,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區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相符合的現象,比如教育、衛生、文化、就業、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已成為當前老百姓關注的焦點,要求我們各事業單位必須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和諧穩定的關系,確保我們的工作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因此,作為事業單位黨組織,必須緊緊抓住黨建工作這一「龍頭」不放鬆,按照「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努力提高事業單位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最大限度的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加快推進寶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2、把握事業單位人才集聚、專業性強的特點,充分認識加強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是凝聚各類人才,加快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有效抓手.今年5月,市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奮斗目標.今年,區第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又好又快地建設「經濟實力更強,城鄉環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會更加和諧」的現代化濱江新區的目標任務.要實現這些目標,人才是關鍵.大家都知道,事業單位是人才匯聚之地,集聚了大量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水平比較高,工作能力比較強,可以說是「藏龍卧虎」,如果我們把這些優秀人才集聚到當前正在推進的各項事業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就一定能夠實現這些宏偉的目標.因此,作為事業單位黨組織,一定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通過加強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努力促進人才健康成長,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積極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氛圍,為加快推進寶山現代化濱江新區建設,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3、把握事業單位人員素質高、自我發展意識比較強的特點,充分認識加強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是營造和諧工作環境,切實增強事業單位活力的重要保證.事業單位大多是知識分子相對集中的地方,黨員幹部群眾的整體素質比較高,追求自我發展,思想比較活躍,對新生事物容易接納,對傳統敢於提出挑戰.因此,事業單位黨組織必須切實把握事業單位人員素質高、民主意識強的特點,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事業單位黨員幹部群眾,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保護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和引導黨員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為單位各項工作的推進獻計獻策,參與單位重大問題的決策,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為黨員體現自身的價值、促進自我發展和提高提供有效的保證.同時,通過搭建真誠和諧的交流合作平台,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事業單位廣大幹部群眾為實現單位的各項奮斗目標而努力工作,努力創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的良好氛圍,切實有效地激發事業單位的整體活力,更好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貳』 如何提升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水平
1、現行領導體制導致了主要領導不重視黨建問題。一是各級黨組織書記對自身職責認識不清。機關事業單位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的領導體制,黨組織在單位的職能是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組織書記對本部門本單位重大問題的決策哪些可以參與、如何參與、參與到什麼程度,都沒有明確規定,參與的多了,擔心越權、越位,怕行政主官心裡不舒服,自己主觀上就放棄了話語權。基層黨委與所屬支部是鬆散型的指導關系,責權不掛鉤,沒有切實有效的抓手,致使黨委會、支委會只研究黨建工作,對「三重一大」事件不管不問,嚴重影響了黨的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二是各級行政領導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行政領導片面地認為經濟工作是第一任務,有硬性指標,完不成沒面子、挨板子、丟位子,認為黨建工作是務虛的,把黨務工作看做軟任務,緊點松點無關緊要,把中央、省市縣委開展的各類黨的活動看作是「一陣風」,往往是按照上級要求在會議上對黨建工作口頭上強調強調,實際關心少,存在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部分行政領導甚至認為抓黨建影響本職工作,讓黨建給行政工作讓路。三是各級黨政領導之間關系不恰。機關事業單位有的黨政一肩挑、有的黨政負責人分設,也有的交叉任職,這就導致了工作職能、領導方式、工作關系的變化和不同。在黨政負責人分設或交叉任職的單位中存在黨政主要負責人之間的關系決定著黨務工作開展的好壞的現象,黨組織書記與行政主要領導關系好的,在研究如何抓好黨建工作、制定工作制度、製作圖版、購買簿冊等開展黨的活動時,行政領導會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等支持,黨建工作能夠得到保障。但是由於多種原因很多單位黨政負責人之間難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互不理解、缺乏溝通、難成共識。
2、缺乏激勵機制導致了黨務幹部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問題。一是黨務幹部隊伍後續不足。由於基層黨務工作量大,又沒有制定專門針對黨務幹部的激勵機制,對黨務幹部的交流、重用的少、提拔的更少,黨務幹部普遍進步較慢,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黨務幹部不願意從事黨務工作,認為從事黨務工作沒有前途;而基層黨委在選拔任用黨務幹部時,水平太低的幹不了,有能力的又不願意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建設水平。縣交通局要在系統內選擇懂黨務、文筆好的年輕力量充實到局黨辦,但經過半年多的考察,無一人可以勝任。二是大部分黨務幹部身兼多職。機關事業單位業務工作普遍繁雜,工作量大,很難分出精力抓黨建,往往把組織、宣傳、紀檢等黨務工作安排給1名黨務幹部承擔,在多部門同時下達工作任務時,黨務幹部不堪重負,顧此失彼。縣人民醫院除了書記外,黨務幹部全都由各科室主任或黨員業務骨幹兼任,都承擔較多的業務工作,對黨的各類工作和活動,往往不能按時參加,效果差強人意。
三是部分黨務幹部素質較低。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有的黨務幹部對黨務工作提不起興趣,靠老底吃老本,以干代學,工作標准不高,自我要求不嚴,上級推一推,就動一動;有的黨務幹部對黨務業務不熟悉,又不願意學習,能力素質低,工作標准低,被動應付;有的黨務幹部對黨務工作認識不清,不知道為什麼抓黨建、抓什麼、怎麼抓、要抓到什麼標准,這些情況都導致了黨務幹部在傳達、開展黨務工作時,層層打「折扣」,不能按時、按質完成黨務工作。
3、經濟工作先行導致了黨建與行政業務工作「兩層皮」問題。一是在圍繞經濟抓黨建上結合的還不緊。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大都就黨建抓黨建,對如何圍繞縣委中心工作、服務經濟建設這個大局開展黨建工作,缺乏深入研究,辦法不多、力度不夠,脫離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脫離了縣委中心工作,沒有真正認識到通過黨務工作可以激發廣大黨員、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帶動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進而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二是在抓機關事業單位黨建上載體還不多。長期以來,各級黨組織抓機關事業單位黨建沒有抓農村、社區和「兩類」組織黨建的力度大,導致機關事業單位對黨建工作載體的理解不全面、不完整,工作被動,上級黨組織提出抓什麼載體就抓什麼,從不主動研究、探索創新載體建設,從而使機關事業單位黨建載體活動不足或質量不高,黨建工作沒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少有農村「黨群互助小組」、私企「三個堡壘」、社區「網格化管理」等有創意、有內涵的黨建載體。三是在黨務部門合力抓黨建上整合的還不夠。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各自為戰,在開展各類為群眾服務工作時,不溝通、不協調,從而導致就單項工作抓單項工作,影響面小、效果差。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沒有整合各方面有效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黨務工作。
三、對策與思考
1、在消除思想認識誤區上下功夫。一是轉變觀念樹信心。切實增強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第一責任人思想觀念,做到「四消除,四樹立」,即消除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素質相對較高,黨建工作抓與不抓無關緊要的誤區,樹立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必須走在前的思想;消除黨建工作任務較軟、內容較虛、不直接從事經濟工作,沒有干頭、難有大作為的誤區,樹立黨建工作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思想;消除黨建工作就是組織一下學習、發展幾個黨員,工作一般、要求不高的誤區,樹立堅持高標准、創造性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思想;消除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做多了會越權越位、被人誤解,工作少干為妙的誤區,樹立理直氣壯抓黨建、盡心盡職抓黨建的思想。二是整章建制立規矩。要形成黨組織書記和主要行政領導共同抓,共同負責的「黨政聯動抓黨建」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議事制度,規范完善各類黨組織工作制度和程序,加強「三重一大」問題決策和黨內監督,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定期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的溝通渠道,用規范、有用的制度推動黨建工作的開展。三是督查考評見成效。全面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黨務、行政工作雙向考核機制,在考核黨務工作時,同時考核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在考核行政工作時,同時考核黨建工作完成情況,各佔一定的考評分值,實行量化考評。進一步嚴格考核標准,強化考核措施,加大獎懲力度,每年年中、年末各考核一次,對第一年總分排在後3位的機關事業單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對於連續兩年排在後3位的利用電視台和新聞網進行通報,對於連續三年排在後3位的給予崗位調整或降職處理,真正把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責任落到實處。
2、在建設黨務幹部隊伍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培養力度。制定黨務幹部教育培養長期規劃,制定培訓方案,每年對黨務幹部進行省外、市外、縣外培訓,在培訓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為黨務幹部提供進修、學習、考察的機會,使其打好理論功底,拓展知識視野,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工作水平。二要加大交流力度。建立黨務行政幹部交流、輪崗制度,實行黨務、行政幹部雙向交流,打破黨務幹部「終身制」,增強活力,提高能力。同時注重把優秀的年輕黨員幹部選配到機關事業單位黨務工作崗位上來,不斷補充新鮮力量。三是加大獎勵力度。徹底解決干與不幹、干多干少、干好乾壞沒有區別的現狀,確定可操作的黨務幹部考核管理使用制度,真實考出黨務幹部的工作水平和業績,對連續3年考核排名第一的予以重用或獎勵,讓黨務幹部這一位置真正擁有吸引力,讓基層黨務幹部有熱情、有干勁、有動力。
3、在黨務與行政工作結合點上下功夫。一是圍繞中心抓黨建。以圍繞經濟工作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部門的職能和專業特點,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廣泛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評選活動,通過黨員建功立業活動的開展,有效地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創新載體抓黨建。在機關事業單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面開展各類黨建載體創建活動,既要開展好中央、省、市、縣委要求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六大工程」、「扶貧創業」工程、「萬名黨員幹部解民情」等活動,又要找准黨務與行政工作的結合點,圍繞本職工作創建各類黨建活動。在醫療衛生系統要繼續開展「黨員名醫帶高徒」活動,在人社系統適時開展「黨員服務亮身份」活動,在宣傳系統計劃開展「黨員記者采民情」活動,在政法戰線研究開展「黨員幹警服務質量大比武」等黨建特色載體活動,讓機關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品牌」越來越多,群眾越來越認可。三是形成合力抓黨建。工青婦等部門作為黨委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應准確定位工作職責,在開展各類活動時,橫向溝通、統籌安排,科學謀劃,努力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內容上的有效結合,形成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工作同步、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