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實行定期審計制度的幾項規定
一、審計的范圍和對象
凡由財政部門直接核撥經費和補助經費的行政事業單位及其預算外單位(包括從下屬單位收取管理費開支的總公司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其預算內、外財務收支均屬定期審計的范圍。上述部門所屬單位(二、三級預算單位),原則上由主管部門內部審計機構負責審計,國家審計機關視情況進行抽審。二、審計的時間和方式
審計的時間將依照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分別實行月審、季審、半年審或年審。
審計的方式可視具體情況,採取就地審計,報送審計或就地審計與報送審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三、審計的內容
1、財會基礎建設情況。反映資金來龍去脈是否清楚;記帳技術和程序是否合乎規定;是否正確利用改錯技術進行調整帳目,會計資料是否齊全,是否做到日清月結。
2、財務收支是否按預算計劃執行,決算是否真實、准確,有無弄虛作假、虛報冒領問題;專款是否專用。
3、個人經費部分(包括工資、補助工資、福利費)是否按規定或核實的人數、范圍和標准列支,獎金是否按政策發放,公費醫療是否按照規定執行,有無擴大范圍和提高標准以及濫發錢物的現象。
4、各項收入項目和收費標準是否經有關部門批准,有無擅自增加收費項目和確定收費標準的問題,應繳國家的收入是否及時足額上繳,有無坐支截留。
5、房屋修繕費開支是否有計劃並報經批准,較大的項目是否有決算,決算是否真實,有無鋪張浪費。
6、購置費是否按預算計劃開支,專控商品是否按規定報經批准,財產物資管理是否嚴格,調撥轉讓等是否按規定辦理。
7、預算外收支是否合理,是否單獨建帳。有無預算內劃預算外問題,一切公款是否都納入帳內管理,有無「小錢櫃」,有無擠占基層單位資金。
8、財務管理機構設置和財務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會計法》的規定,是否健全、嚴密、有效。
9、各項收入的分配(指事業發展基金、福利基金、獎勵基金的計提)是否按規定執行,是否做到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10、各項資金的使用是否有效地保證了工作和事業發展,有無損失、鋪張浪費和私分貪占、營私舞弊的問題。四、審計處理對於審計中查出的問題,由審計機關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財經制度及法規進行處理。要做到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證據確鑿,定性准確,客觀公正,區別對待,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追交款項、抵撥經費,直至追究個人責任。五、被審計單位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被審計單位要真實准確地寫好自查報告,並整理好會計帳薄、憑證、報表及有關文件資料,接受審計。對財會資料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審計機關可不予審計,並要求其限期達到標准,對超過期限仍未達到標準的,審計機關可提請財政部門停止撥款。
2、被審計單位應認真執行審計結論,及時將執行情況報告審計機關。如對審計結論有異議,可按規定提出復審。對拒不執行審計結論,又不提出復審的單位,審計機關可提請財政部門停止撥款。
3、各單位應將執行財經紀律情況,做為考核財會人員業績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執行財會制度較好,又有明顯效益和成績的應予以表彰。
⑵ 審計局審計事業單位一般多久有結果
在28個工作日之內。
審計局一般設有辦公室、財政金融審計科、行政事業審計科、經貿審計科、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資源與環境審計科、干審科、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內審協會等科室。
地方各級審計局均為行政單位,國家公務員編制。審計局是主要負責地方政府各部門和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工作的組織機構。
⑶ 離任後什麼時間做離任審計
短期的1-2年,長期的5年以上,任期多長時間,就審計多長時間。
法定代表人整個任職期間所承擔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查、鑒證和總體評價活動。對於引導和規范法定代表人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行為、維護法定代表人的合法權益和揭露非法行為。
同時,通過離任審計,客觀評價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內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可以為組織人事部門正確、科學地考核和任用幹部提供重要而具體的根據。
黨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的黨政正職領導幹部的任期離任審計。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離任審計,主要是指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股份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的任期離任審計。
將離任審計分為黨政領導幹部任期離任審計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離任審計,主要是從政企分開的改革思路出發,充分考慮到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在工作性質、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不同特點,以便審計機關能夠分層次、有重點地對黨政機關和國有企業實施審計。
⑷ 行政事業單位是否每年都需要財務審計和提交審計報告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需要審計。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也需要對年終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以確認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通常該審計報告提供給上級單位。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
2、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
3、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附表及說明書等。附表一般作為報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細內容或未列入報表中的重要經濟業務活動或基礎材料。
4、說明書是對報表中某些事項的補充及情況說明。(4)事業單位審計什麼時間擴展閱讀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不得打擊報復審計人員。審計機關負責人在沒有違法失職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職條件的情況下,不得隨意撤換。審計機關有要求報送資料權,檢查權,調查取證權,採取臨時強制措施權,建議主管部門糾正其有關規定權,通報、公布審計結果權,對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工作的處理、處罰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預算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行為的處理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的處理、處罰權,給予被審計單位有關責任人員行政處分的建議權等。我國審計人員依法行使獨立審計權時受法律保護,如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時,或有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時,審計機關有權做出處理、處罰的決定或建議,這更加體現了我國審計的權威性。 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審計人員應當執行迴避制度和負有保密的義務,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 密。審計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這樣不僅有利於保證審計執業的獨立性、准確性和科學性,而且有利於提高審計報告與結論的權威性。
0粉絲 · 1156贊
搜索
財務管理必備十大思維
公司外賬和內賬的區別
2020個體年報怎麼填
網上年報申報入口
會計做賬三大忌
什麼叫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