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做自籌自資事業編和真正的事業編有區別嗎
自籌事業編制是指由政府編制部門核準的事業編制。自籌事業編制,其工資、福利參照事業編制人員待遇由用人單位負責統籌發放。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⑵ 事業編制有哪些崗位
事業編制有哪些崗位
事業編制有哪些崗位,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找工作要面臨很多困難,求職者必須明確自身的價值和目標,最好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許多人為了工作穩定而選擇了考公考編,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事業編制有哪些崗位?
事業編報考崗位的具體種類:
1、教育事業單位,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礎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等相關事業單位。
2、科技事業單位,主要包括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研究、其他科技研究以及綜合科學研究等事業單位。
3、文化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圖書文獻,藝術創作、編輯事業、群眾文化、新聞出版、演出事業以及其他文化等事業單位。
4、衛生事業單位,一般包括衛生防疫檢疫、衛生檢驗、醫療、計劃生育以及其他衛生等相關事業單位。
5、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包括殯葬、康復、托養福利以及其他社會福利等相關事業單位。
6、體育事業單位,一般指的是體育設施、體育競技以及其他體育事業等相關單位。
7、交通事業單位,通常包括航空、交通規費徵收、公路運輸管理、公路維護監理以及其他交通事業等相關單位。
8、城市公用事業單位,包括市政維護、城市環衛、房地產服務、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園林綠化以及其他城市公用等事業單位。
編制概念及分類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什麼是事業編制
為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單位四大編制類型
一、參公事業編
參公事業編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編制,它和公務員的編制一樣,都處於比較高的位置,可以說是在金字塔的最頂端。
二、全額撥款事業編
全額撥款事業編,這個群體在機關中的工作和公務員沒有差別。
三、差額撥款事業編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人員
差額撥款事業編,他的主要意思是國家財政及相關部門撥款一部分,招聘單位負責一部分財政。
四、工勤編、臨時工、政府雇員
此類編制主要是技術工人。他們大多是有技術但沒有學歷的編制,工資收入比一般事業編較低、但比社會普通工人的工資要高。
事業單位待遇方面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像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
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目前多數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對新進的人員,包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審查檔案後,交給人才中心保管。另外也在積極推行事業單位人員僱傭制這將逐漸改變事業單位編與企業編的差距。
有無編制之間的區別
1.工資待遇
有編制的話你的待遇是有保證的,沒有編制的話待遇會差一點。主要表現為績效工資,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補貼,偶爾年終還有點小獎金。
2.晉升途徑
有編制的話可以考職稱,也可以有升職的希望,沒有編制的話你干幾年都是普通科員。與此相關的各種福利待遇都收到了限制。比如之前有的療養、年假等。
3.在單位的地位
有編制的筒子有投票權,在競爭上崗啊年終互評的時候你都有權利給同事打個分啥的,雖說起到的作用並不大,但至少也能發表下意見了。沒有編制的話或許就沒有投票權,某些勢力的同事對待你的態度也許會不一樣。
4.工作量
沒有編制的人員往往要承擔較大的工作量。你不做有隨時走人的風險。至於有編制的人,或許會出現年紀大點的有時候領導也會使喚不動。
事業單位有幾種編制
一、全額撥款事業編
這類事業單位是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
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二、差額撥款事業編
財政核撥補助:即財政核補,也就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一般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現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來國有企業的行業主管局,現在企業大部分改制了,他們的職能淡化了,但是他們的人還屬於事業編制。
三、自收自支事業編
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四、參公事業編
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在事業編制序列,然而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一、定義
1、編制內、在編是指:通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織部、人事局內有注冊的工作人員。
2、編外、非在編人員是指: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通常又可分為工勤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二、管理
1、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編內與編外工資和待遇相差較大。
2、編內人員的人事關系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系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三、穩定性
1、編內用工如果工作人員不犯太大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
2、 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
現在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編外的都是採用聘用制,有編制相對有保障一些
四、待遇
1、在編人員屬於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准進行的,工資比編外人員高
2、而編外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工資普遍較低
五、前途
1、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申請升職,有機會晉升更高一級的職位
2、而編外人員工作時間再長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崗位不變的
⑶ 正式編制有哪幾種
正式編制有哪幾種
正式編制有哪幾種,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是大家公認的鐵飯碗,編制內的員工福利待遇好,享受國家財政直接撥,在編工作人員的崗位可以說是非常穩定的。那麼正式編制有哪幾種呢
編制共分為三種,分別是行政編制、事業編制、企業編制。
1、行政編制專指在黨委、政府、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黨政部門裡面,具有行政身份的那一小部分人,人數很少,注意不是所有在黨政機關的就是行政編。
2、事業編制專指在黨委、政府、公檢法、醫生、教師、大型國企中工作的具有事業編制身份的絕大部分人,人數較多。
3、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單位除了有事業人員的編制外,還有的人員按企業用工對待,不佔事業編制,他們屬於工勤人員(也有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二是單位除了事業編制外,另辦有企業性質的單位,隸屬於這個事業單位,該企業性質單位的人員當然身份是企業員工。
第一類:行政編制
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這類編制是有級別的,如科員、科長、局級等等,也就是說公務員需要走行政級別。公務員,以前叫幹部,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這部分群體就國家財政負擔,待遇最穩定。
第二類:事業編制
情況比較復雜,也最具有中國特色。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①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
②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③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另外,就事業單位的編制而言,很多部門都是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
第三類: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服務崗位,包括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安、保潔、保綠、停車看管等。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以及適宜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其他公益性崗位。
一、全額撥款事業編
這類事業單位是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二、差額撥款事業編
財政核撥補助:即財政核補,也就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一般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現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來國有企業的行業主管局,現在企業大部分改制了,他們的職能淡化了,但是他們的人還屬於事業編制。
三、自收自支事業編
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四、參公事業編
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在事業編制序列,然而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一、定義
1、編制內、在編是指:通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織部、人事局內有注冊的工作人員。
2、編外、非在編人員是指: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通常又可分為工勤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二、管理
1、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編內與編外工資和待遇相差較大。
2、編內人員的人事關系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系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三、穩定性
1、編內用工如果工作人員不犯太大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
2、 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
現在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編外的都是採用聘用制,有編制相對有保障一些
四、待遇
1、在編人員屬於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准進行的,工資比編外人員高
2、而編外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工資普遍較低
五、前途
1、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申請升職,有機會晉升更高一級的職位
2、而編外人員工作時間再長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崗位不變的
正式編制人員是經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之後錄用後的人員稱為正式編制人員。
一、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二、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
(3)哪些崗位自籌自支事業編擴展閱讀:
在編人員,就是指有編制的人員。在編,就是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是正式員工。
所謂編制人員就是具有國家(人事部門)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其基本工資和地方性補助都是財政撥款的,要進入編制都要經過公開招考的。
例如在事業單位,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一般情況下,在編人員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福利待遇有差別,工資基數不一樣,尤其退休待遇不一樣。這種情況各個地方普遍存在。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
銀行編制主要包括兩種:一是銀行正式員工(也稱銀行編內員工),二是勞務派遣協議工。
⑷ 自籌自支事業編是什麼意思
自籌自支事業編就是定事業編制,但工資需要所在單位自己籌集,縣級財政不予負擔;真正的事業編制是工資由縣級以上財政負擔,實行統籌管理。
事業編按財政供養性質區分,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類型。
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集中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主要為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輔助和支持職責,無法由市場配置資源,即不能也不適合創收,用以解決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因此必須由財政全額撥款「買單」。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公務員)的財政供養方式一樣,都是財政全額負擔,工資待遇相差不大,公務員因為有車補和年終績效,收入比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略高。
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分布在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特點是有經營或收費職責,可以創收,同時又承擔了較多的公益服務職能,無法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因此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財政撥款支持,綜合自營收入和財政撥款用以支付員工工資和福利,即差額撥款。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保留在事業單位,維持現狀不變,極少數人或因單位改制轉企(主要是部分效益較好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能是收費或經營,按照規定將剝離其公益職能改企),變為企業人員。
自收自支事業編制,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創收給員工發工資福利,單位運轉經費不列入財政預算,政府不予撥款支持。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此類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隨單位改企轉為企業人員。
至於公益崗位,是政府部門招錄的公益服務輔助人員,沒有編制,不算體制內人員。但公益崗位人員的工資由財政支付,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核定,外加部分_貼發放,工資總額大致為在編人員的一半不到。像政務窗口服務人員、輔警、機關保潔安保人員等,均屬公益崗位。
自籌自支事業編全額拔款事業編和差額拔款事業編什麼意思?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全額撥款事業編和差額撥款事業編的意思是 從而爆款,就是工資來源是省級財政全額劃撥的。差額撥款就是上級財政給你撥一部分款,其餘的自己解決。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 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於3年。
第十三條 初次就業的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試用期為12個月。
第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提出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業單位應當與其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⑸ 事業單位編制分為哪幾種
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來源又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1、全額編制即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不允許也不能自主創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防疫站、公辦干休所、交通局下屬交通稽查隊、衛生局下屬防疫站等等。
2、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公立醫院、公立大學、日報社等等。
3、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屬培訓中心、從事應用性研究和開發的科研單位、政府直屬印刷所等等,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將逐步改製成企業。
以上三種編制的穩定性為:全額>差額>自籌自支。
還有一種特殊的編制——事業單位控制總量備案管理制。人員控制總量內的所有人員,同事業編制一樣,實行統一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同工同酬,同等待遇,其工作人員同事業編制一樣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同事業單位一致實行統一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通俗一點來說,我們可以理解為浮動編制,你在單位名額是你,但是人事網查不到你的名字,不具體到個人,隸屬單位。招聘方式和待遇等,與事業編人員相同,但控制總量備案制定崗不定人,崗位還是編制崗位,但是人員沒有編制。
⑹ 什麼是事業單位自籌自支編制
自收自支編制是指所在單位依據政府,或物價部門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項行政性收費,然後按當地財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資金用於本單位的日常開支及工資發放的一種編制制度。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編制與其他全額和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一樣都要經過當地編制部門批准,進人一般也要像公務員一樣進行統一招考(軍轉幹部除外)審批。
但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二到三年會隨著全國事業單位的改革其性質有所變化,一些明顯具有行政執法性質的的單位,會轉為公務員或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大部分單位在將行政職能收歸具執法職能的行政單位後,會轉為國有企業。
改革趨勢:
中國擁有事業單位大約126萬多個,從業人員3000多萬,70%以上為技術人員。這些事業單位大體可以分為"參公(即參照公務員)"、"全額撥款"、"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知情人士透露說,在推進工資改革過程中,"財政補貼"的事業單位獲得的財政支持將會逐步減少,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將會被最終推向市場,不過在此之前,仍將獲得一定的"過渡期"。而"參公"和"全額撥款"類的事業單位,相對"保險"。此外,一些事業單位還將被重組或者剝離。
⑺ 哪些單位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主要指的是收入穩定,可以遞補單位支出的單位,這類單位自己所得的收益歸本單位所有,支出也歸由單位自行負責,不用國家撥款,也不用將結余的資金上交國家。簡而言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不需要政府通過國庫對其進行撥款,主要通過從事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保障單位職工的工資福利以及單位的日常性收益或支出。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一般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場所都有,像政府辦的公證處、酒店、測繪所、規劃院、印刷廠、酒店等都屬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因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負盈虧,所以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福利也是依據單位的收益來保障的,單位收益好,那麼工資待遇會更好,單位收益差一些,那麼工資待遇也會相對差一些。
哪些單位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⑻ 自籌崗位什麼意思
自籌崗位的意思主要指的是自有事業編制的一種設定崗位。
自籌編制是指某些沒有列入或不能列入國家財政預算、沒有落實資金來源的項目或支出,由項目的主辦單位自己籌措資金,自己列支的情況;他的收入和支出均不在本級財政管理的范圍之中,是一種體外循環的作法。
簡介: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