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勤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工勤人員屬於工人編制,不是正式在編公務員,不能直接提拔為機關內的領導幹部。
工勤編制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內從事駕駛、收發、打字、維修等從事簡單工種或輔助工作的人員。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工勤編制人員一般有所在地區編制辦或其他相關組織根據需要核定、由用人單位報備後找錄用,並由財政統一支付薪酬,但其不同於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不同於公務員是其不能取得相應執法許可權,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不同於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其工資來源於行政撥款,而非自籌資金,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未實行公務員制度前,稱為工人身份、待轉干工作人員;實行公務員制度後,稱之為工勤人員,並向全員聘用演變。
按法來說,那是不可能轉為公務員的,因為那完全就是不同的編制,現在的公務員編制是由中編辦來決定的。但不可否認,的確存在轉化的情況,有用人腐敗情況的存在。
法律依據:
《國家工勤人員管理辦法》
第六條機關工勤人員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5個等級(職務)。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第七條各級機關工勤人員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崗位等級規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確定。其中,區縣(自治縣)級機關最高崗位等級不超過技師,鄉鎮機關最高崗位等級不超過高級工。
第八條機關工勤人員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崗位總量占工勤人員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市機關總體控制在50%左右;高級技師、技師崗位總量占工勤人員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市機關總體控制在10%左右;高級技師崗位總量占工勤人員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市機關總體控制在2%左右。
第九條市級機關(含實施垂直管理的部門,以下同)工勤人員崗位設置方案,由市政府人力社保部門核准。區縣(自治縣)、鄉鎮機關工勤人員崗位設置方案,由區縣(自治縣)政府人力社保部門審核,報經市政府人力社保部門核准。
⑵ 事業單位工勤崗是什麼身份
事業單位工勤崗,屬於工人身份。通常來講,事業單位人員崗位,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管理崗,二類是專技崗,三類是工勤崗。一般情況下,專技崗與管理崗都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唯一不能轉換的就是工勤崗,如果要想實現轉崗,那就必須得參加考試,並獲得相應的資格。⑶ 事業單位工勤崗是什麼身份
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一般是工人身份,正式員工和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一樣的福利待遇。在以前,這些編制待遇比一般崗位待遇差,現在跟一般崗位做的事情差不多,待遇也差不多。比如有個人的編制是工勤人員,現在不是做清潔後勤之類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來做民政、統計、社保工作。
事業單位的崗位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以及工勤崗位。其中工勤崗位指的是事業單位中的後勤保障工人,分為專業工人和普通工人,比如司機,打字員,維修工等,這類崗位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
工勤崗位的事業編工作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進行轉崗,可以轉到專業技術崗位或者是管理崗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一般是在人事部門、辦公室等一些綜合性的部門工作,技術含量不高,一般不在一線工作,但是有一定的權利,所以其實很多人都會想進入管理崗位,但是管理崗位一般是文科的專業招收的較多,競爭會比較大,所以考上的難度會較高。
⑷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是什麼意思
免費領取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
1、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是技術工或者是輔助工,屬於工人身份,大部分地區的事業單位工勤人員也佔用事業單位編制,是可以通過競爭上崗轉向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的,但是有些的工勤人員是不進編制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所以在報考的時候要了解清楚。
2、需要注意的是,工勤人員雖然能夠通過競聘轉管理崗位,但是無法參公,也不可以提拔成副科級以上的幹部,今後也不能再取得行政執法資格,但是薪酬待遇享受的一般是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待遇。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是什麼意思
⑸ 什麼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
工勤人員就是在政府部門工作,但不是國家在編人員,屬於政府內部任職,國家不負責管理,不撥付工資的人員。通俗的說也就是打雜的。
傳統的工勤人員佔用編制,為工人身份,但現在各地執行政策好像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招收的是臨時工勤人員,所以待遇會有很大差別.而我這里指的是有正式編制的工勤人員,一般分為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前者服務於公務員系統,但不能轉任為公務員,後者服務於事業單位,可以通過競爭上崗獲取幹部身份。
拓展內容
工勤人員的相關改革:
一些地區對於新招收的工勤人員實行勞務派遣,不再具有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編制。未來事業單位有編制的人員只會是通過公開考試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通過公開遴選的管理人員。
如福建省漳州市出台的政策:對現有在編工勤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要求現有在編在崗工勤人員只減不增,其人事管理和經費渠道維持不變,原按10%核定的工勤編制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對存有空編不再給予使用,人員只出不進,機構編制部門給予及時收編,調整轉換為財政補助人員非在編聘用人員指標。
新補充的工勤人員,實行「新人新辦法」,即採用「三個統一」:
一是統一實行勞務派遣。用人單位必須在核定的行政附屬編制限額內向機構編制部門申報,經核准後,統一實行購買服務的管理方式,由用人機關與勞動派遣機構簽訂人員派遣協議,由派遣機構向用人機關派遣所需聘用人員,並明確派遣關系、合同期限、工資報酬、權利、義務等內容。每兩年簽訂一次合同,並由用人機關、派遣機構對聘用工勤人員進行考核。
二是統一工資待遇。實行派遣機關統一為聘用工勤人員發放工資、辦理「五險一金」,執行機關同類人員工資福利待遇。
三是統一財政定額補助。財政部門根據機構編制部門核定非在編聘用工勤人員指標,參照漳州市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人均收入標准及市直同類人員工資金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學合理制定經費補助標准,每年年初由財政局經費一次性核撥到用人機關,並定期對補助標准進行適當標准。補助經費實行「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辦法,由用人單位自主支配使用。各機關單位須在核定指標限額內聘用人員,否則機構編制部門可削減或取消該單位的工勤人員指標,財政部門不予核撥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