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東裁員仍在繼續,辦理離職員工已排到1000多號,對員工有什麼影響
一位京東員工表示,京東總部大樓1號樓的SSC(員工服務中心)有大量被裁員工等待辦理離職手續,其中一位同事取號辦理離職時已經排至1000多號。該員工說:「員工通常會在所在辦公樓的SSC辦理離職,京東有1號樓、2號樓、4號樓等多個辦公大樓投入使用,推測單日離職人數不止1000多人。」對於京東這波裁員,被裁員工表示無奈,而在職員工也感到惶恐。
對於不少被裁員工而言,並不清楚為什麼會被裁。京東物流的李欣已經在京東工作8年,她表示,京東物流總部的裁員規模大概在30%左右,對於被裁原因,李欣表示領導僅告知她是集團人事篩選出來的名單,業務不知道誰在名單之上,賠償方案為「N+1」。
本次裁員中還有不少是校招生。張靜表示,部門的校招生入職不過半年,離職補償就是一個月工資,意義不大且損失了校招生的身份。
㈡ 京東商城的主要業務是什麼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京東在2012年的中國自營B2C市場占據49%的份額,憑借全供應鏈繼續擴大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京東已經建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超過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2012年8月14日,京東與蘇寧開打"史上最慘烈價格戰" 。2013年3月30日19點整正式切換了域名,並且更換新的logo2018年1月11日,劉強東發出內部郵件,宣布京東商城將組建大快消事業群、電子文娛事業群和時尚生活事業群京東動作頻頻,繼推出「京東快遞」開放物流平台後,又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服務,面向供應商提供貸款。統計顯示京東進入的領域達16項之多,包括收購第三方支付網銀在線,上線數字音樂和應用平台,推出網游、在線旅遊、醫葯電商等等。[14]
燒錢加速擴張存風險[15]
2012年以來,電商企業間連續挑起了多輪價格大戰。頻繁的價格戰也令京東虧損加劇,有電商人士指出,按照當前虧損速度,京東的現金流將無法支撐一年,而京東的競爭對手也不希望看到京東獲得新「彈葯」繼續開打價格戰。
㈢ 京東大幅裁員,校招生還沒開始工作就失業
京東大幅裁員,校招生還沒開始工作就失業
京東大幅裁員,校招生還沒開始工作就失業,據網傳的統計來看,裁員比例最高的部門達到 100%,裁員比例高的部門中也不乏技術、研發這樣的核心崗位。京東大幅裁員,校招生還沒開始工作就失業。
曾經那個號稱不會開出任何一個兄弟的「兄弟大廠」現在也開始裁員了,甚至都沒有提前30天收到通知,直接N+1走人了。有的員工中午還在倉庫監督履約,下午就被解散了工作群。
不光是這樣,東哥的這波裁員還玩看一個騷操作,裁員不叫裁員,叫畢業,裁員信不叫裁員信,叫「畢業須知」,這是幹嘛呢,裁都裁員了還來這么一手,這是做給誰看呢,搞得現在其他幾個互聯網公司也跟著把裁員叫畢業了。
根據網傳的資料顯示,此次裁員覆蓋業務線較廣,京喜、京東國際、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科技等多個板塊的多個事業部都設置了裁員比例,而且裁員的比例,多數在 10%~30 %之間,其中京喜的廣東戰區裁員比例更是高達 100%那大家說這么高的裁員比例是不是就說明京東現在很危險了呢?
其實咱們現在的東哥,遠遠沒有到等米下鍋的程度,京東這兩年的業績表現的是相當穩定,2020年京東實現了凈收入7458億元,同比增長了29.3%,2021年全年的業績增速也在20%以上,所以這一看,咱東哥壓根不差錢,那為啥東哥在這節骨眼上棄兄弟們於不顧呢?
原因也不難找,一方面,電商行業已經觸頂了,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國內的消費互聯網從星星之火發展到了「貓狗」兩強爭霸,再到如今的「貓狗多」三分天下,可以說電商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頂峰,因此許多互聯網投資人已經從電商賽道抽身了。
根據《2020年中國零售電商投融資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零售電商融資同比下降了39.93%,和2016年相比,融資的數量直接就減半了,而融資金額從2018年至今也在一直下滑,再加上咱們國家過去兩年的反壟斷,這一下就導致資本對電商互聯網的投資下滑地更猛了。
可電商一觸頂還有另外一個影響,就是流量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了,最早你獲一個新客可能在主流的互聯網平台上投點廣告就行了,一個人也就幾毛錢,可後來你得找地推了,一個人就變成幾塊錢了,現在還得送一盒雞蛋,變成了幾十塊甚至一兩百塊一個人了。
可是這沒了新客了,電商也基本上處於失速狀態了,一旦失速企業拼的就不是誰擴張快了,而是誰家的運營效率最高,誰家的精細化運營管理更牛了。
那你說,都在這拼管理了,精簡人員結構,淘汰業務萎縮和不賺錢的部門,不就成了一個必然趨勢嗎?再說了,這2020年京東集團員工達到了31萬人,同比增長了38.3%,這里頭有多少是真正有價值的員工,又有多少是冗餘的,我估計咱東哥自己他都不知道!
近日,互聯網大廠的 " 裁員潮 " 愈演愈烈。京東裁員、阿里裁員、騰訊裁員等詞條紛紛沖上熱搜,在疫情的籠罩下更加人心惶惶。
這次裁員的一大主力企業是京東。記得劉強東曾說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現在劉強東退居二線,京東也讓同學們 " 順利 " 畢了業。
如今不少互聯網大廠,入職時互稱 " 同學 ",離職、被裁員還要被道一句 " 畢業快樂 "。京東的離職通知叫 " 畢業須知 ",開篇就是 " 恭喜您從京東順利畢業 "。B 站則將裁員說明流程稱為 "bilibili 畢業日 " 事宜指引,都堪稱高情商辭職信典範。
拿到這樣的強制 " 畢業證明 ",有人覺得挺好的,有人覺得心是涼透了。
" 畢業通知 " 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 " 畢業典禮 " 的正式環節,該交工牌交工牌,上午還在工作,下午就請自動清空緩存麻溜的走。
令人驚訝的是,京東這次裁員輻射面積極為廣泛。據網傳的統計來看,裁員比例最高的部門達到 100%,裁員比例高的部門中也不乏技術、研發這樣的核心崗位。
京東方面相關人士表示,近期京東正在進行一輪覆蓋范圍較廣的人員優化,優化范圍覆蓋零售、物流、健康等多個主流板塊。所以,此輪裁員只是業務板塊的正常優化,京東主體業務依然健康發展。至於是否如實,大家根據情況可以自由討論。
這波互聯網裁員潮,杭州成了重災區之一。不僅滴滴、位元組跳動等知名互聯網大廠在列,阿里以及一些以穩健著稱的傳統企業在參與其中。
互聯網 " 擊鼓傳花 " 式裁員,傳到了 " 微信生態第一股 " 中國有贊這里。網傳員工工牌堆滿一大箱、半層樓空無一人。
從網友說的 50% 的裁員力度,到官方回應整體裁員 20%,無疑的是有贊確實正在進行規模不小的裁員行動。有內部人士表示,不賺錢的部門都裁掉了,無論是應屆生還是老員工,都是辭退單的候選人。
據分析,自 2021 年 2 月股價至最高點後,有贊市值已經蒸發了 735 億港元,股價也跌去約 95%。3 月 27 日,中國有贊公告顯示,預計 2021 年虧損約 32.9 億元,年度經調整非香港財務報告准則虧損約 9 億元。
3 月 10 日,京東發布 2021 年及第四季度財報。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四季度虧損嚴重居然高達 52 億元;2021 全年財報顯示,B 站未經調整虧損將近 68 億元。而過去三年每年虧損同比增幅都在 130% 左右,是營收增幅的 2 倍。
單從財報數據就可以看到,整個互聯網行業近年都不好過,有自身業務的問題,也有行業大環境整體遇到停滯的緣故,當然疫情一定是脫不了干係。大浪淘沙,無論是剩下的,還是出去的,對所有人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節點。
持續了兩周的`京東裁員仍在繼續。
3月31日,一位京東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天京東總部大樓1號樓的SSC(員工服務中心)有大量被裁員工等待辦理離職手續,其中一位同事在下午取號辦理離職時已經排至1000多號。上述員工表示,員工通常會在所在辦公樓的SSC辦理離職,目前京東有1號樓、2號樓、4號樓等多個辦公大樓投入使用,推測單日離職人數不止1000多人。
(圖由受訪者提供)
對於京東這波裁員,被裁員工表示無奈,而在職員工也感到惶恐。
被裁員工不清楚裁員標准
對於不少被裁員工而言,並不清楚為什麼會被裁。
京東物流的李欣已經在京東工作8年,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京東物流總部的裁員規模大概在30%左右,對於被裁原因,李欣表示領導僅告知她是集團人事篩選出來的名單,業務不知道誰在名單之上,賠償方案為「N+1」。
另一位被裁的京東物流員工王佳,之前崗位為京東物流某分公司的運營崗,在職時間超過4年。
王佳表示,目前被裁員工都屬於P序列員工,O序列(例如一線的分揀、物流員工)並不涉及,他所屬的分公司裁員比例約為40%,分公司領導表示裁員標准以近兩年的績效考核作為參照進行篩選,談話時表示王佳因為近兩年沒有突出表現而被裁。對於裁員原因,領導僅以一句「公司組織架構變動」帶過。
京東健康也有多個部門裁員。京東健康的張明表示,「醫葯部裁員大概在20%左右,大力投入發展的互聯網醫院裁員可能達到60%到70%。」張明表示醫葯部是京東健康的核心部門之一,醫葯部裁員意味著其他部門的裁員比例更高。現任京東健康首席執行官的金恩林此前為醫葯部的負責人。
此外,京東零售下屬的V事業群(包含寵物、圖書等類目)也於近期因為架構調整而解散,裁員比例在20%左右。此外,3C等業務也正在裁員中。
京喜也是裁員較多的業務。一位京東員工向第一財經提供了一份關於京喜裁員的截圖。截圖顯示,京喜廣東戰區、四川戰區和江西戰區裁員比例為100%。此外,京喜平台研發部裁員25%,技術研發部也有部分裁員。
京喜原為京東獲取下沉市場的關鍵,不過在淘特等平台迅速發展之際京喜卻有些不溫不火。不過京喜大規模裁員不意味著集團不再重視京喜,一位員工表示「我們內部來看還是在幫京喜推的。」
在職員工心有餘悸
在職員工對於本次裁員的最大感受是「混亂」。
對於裁員,張明認為十分突然。他表示,「在1月初京東健康還在招人,到了1月17日突然收緊了,說要裁員,變得特別快。」有部分員工在年前已經被約談,並在近期正式辦理離職。
此外,本次裁員的節奏非常快。在職員工張靜稱一位京東工業的同事在周二被通知整個部門被解散,第二天就得辦理離職,沒有任何緩沖的時間。
同時,員工的「異動」(轉崗)也較為混亂。張靜表示,其所在部門裁員後,有更多員工「異動」來了該部門。
對此張靜並不理解這一舉措,「從零售還有其他部門來了好幾個人,這個崗位要學很久才能上手,所以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把有經驗的人裁了再找新的人讓他重新學。」也有員工在被裁後又被通知可以異動去其他部門,「有個同事去簽臨時協議時又被叫了回去,給他換了一個部門。」
本次裁員中還有不少是校招生。張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部門的校招生入職不過半年,離職補償就是一個月工資,意義不大且損失了校招生的身份。
㈣ 京東成立了哪三大事業群
京東宣布成立三大事業群, 打造積木型組織擁抱無界零售變革。
劉強東表示,這次架構調整將帶來三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是讓三大事業群內部關聯業務產生高度積木化的協同效應,真正由以采銷一體化為核心、SKU為核心轉變成以用戶(客戶)為核心、以場景為核心;其次是,授權前移,減少溝通成本和決策周期,快速響應和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讓一線聽得見炮火聲音的人來決策」、提升自下而上的創新意識;第三是,大幅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強化精細化運營,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戶體驗,夯實未來的核心競爭能力。而劉強東也將抽出更多的時間關注和發展京東的技術業務,推動京東向技術堅決轉型。
㈤ 京喜事業群被拆散,僅保留北京、鄭州部分業務
京喜事業群被拆散,僅保留北京、鄭州部分業務
京喜事業群被拆散,僅保留北京、鄭州部分業務,京東零售集團下的京喜事業群,將在本月內拆散,原有業務線預計在6月底之前整合至其他業務相近的事業群中。京喜事業群被拆散,僅保留北京、鄭州部分業務。
繼3月份零售V事業群被拆分重組後,近日京東零售集團旗下的京喜事業群,在本月內也將被拆散。報道中稱,京喜事業群的原有業務線預計在6月底之前,將會整合至其他業務相近的事業群中。其中,京喜APP、京喜通(原京東新通路)、京喜拼拼將並入京東零售。而且,在合並之前,京喜事業群將進行一系列的人員與業務優化。
公開資料顯示,京喜事業群於2020年底成立,對標拼多多。彼時,京喜事業群在將隸屬於不同事業群面對下沉市場的多個業務合並後,將核心工作方向定為拼購業務。目前,京喜事業群旗下的業務包括社交電商京喜APP、社區團購業務京喜拼拼、快遞業務京喜達以及B2B業務京喜通。
事實上,京東對下沉市場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5年,而在2022年宣布成立京喜事業群,則意味著京東加大對下沉市場的重視程度。值得一提的是,該事業群成立之初由劉強東親自管理負責。
2015年,京東推出京喜通業務,該業務通過改造夫妻老婆店,開始向線下場景擴展。彼時,劉強東對京喜通給予了厚望。2017年4月,劉強東在微博上宣布,未來五年內京東將在全國范圍內開設100萬家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從隨後發展來看,京喜通並沒有再披露過相關數據情況。
但對於下沉市場,京東一直都在從多個方面進行爭奪市場份額。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區拼購電商興起後,京東於2018年12月宣布正式成立拼購業務部(後改名為京喜)。作為針對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京喜曾一度佔有有微信一級入口的位置。其後,在社區團購風靡下沉市場時,京東在以7億美元戰投興盛優選後,更是親自推出京喜拼拼入局。
在不斷對下沉市場的加註後,下沉市場的營收一度為京東增長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京東在2020年中80%的新增用戶來源於下沉市場。然而,這一向好勢頭並沒有持續下去,京喜事業群開始發展不利。2021年,該數據增長開始放緩,下降為70%。與此同時,京東的業績也愈發不好看。
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在近一年來營收雖然一直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增長疲態明顯,增速從2021年Q1的39%下滑到2022年Q1的ཎ%。至於凈利潤方面,京東在2021Q3至今,已經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虧損。2022年一季度,京東歸屬普通股東的凈虧損為29.91億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36.2億元。
其中,京東新業務在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7.6億元,為增速下滑最為嚴重的業務板塊,從2021年Q1的55.8%急速下滑至2022年Q1的11.7%。值得注意的是,從京東新業務旗下的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等多個業務來看,京喜為其主要發力方向。
壹覽商業了解到,今年3月份京喜旗下「京喜拼拼」業務曾多地全面退市,包含四川、江西、蘇滬等地,僅保留山東、河南、北京、湖北、湖南五個省份。另外,在此前的京東裁員風波中,社區團購業務「京喜拼拼」是裁員比例的大頭,相關人士透露,「京喜拼拼」裁員比例為10%-15%。
不止京喜,今年3月份,京東零售旗下的零售V事業群也被拆分。據了解,該事業群員工將迴流至品類相近的業務單元,原京東零售V事業群負責人韓瑞被任命為零售戰略負責人。
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上,京東集團CEO徐雷曾表示,「新業務在Q1進行了調整,對短期商業化發展不利的進行了關停並轉,未來還會更多進行業務的聚焦,我們還會持續不斷地進行這項工作。」顯然,不論是零售V事業群,還京喜事業群,發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終究是盈利不善。
此外,據內部人士透露,「在6月底之前,包括京東健康、京東工業、京東零售等全集團范圍內,沒有看到盈利跡象,或虧損不能降到理想范圍內的項目,均有被優化的可能性。」
從京喜拼拼小程序發現,京東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再現收縮,目前僅剩北京、河北廊坊、河南鄭州三個城市能提供自提服務。
2021年6月,京東通過京喜拼拼涉足社區團購,業務范圍曾一度擴大至20多個省份。今年3月,京喜拼拼被曝出撤城的消息,僅留下北京、山東、河南、湖北四省多城的業務。
據36氪報道,近日,京東內部正在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京東零售集團下的京喜事業群,將在本月內拆散,原有業務線預計在6月底之前整合至其他業務相近的事業群中。
其中,京喜App、京喜通(原京東新通路)、京喜拼拼將並入京東零售。在合並之前,京喜事業群將進行一系列的人員與業務優化。京喜事業群的調整將分批進行,目前已經完成了對於京喜拼拼的業務調整。
據媒體報道,京東內部近日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京喜事業群將在本月內拆散,原有業務線預計在6月底之前整合至其他業務相近的事業群中。
據報道,京喜事業群的調整將分批進行,目前已經完成了對於京喜拼拼的業務調整,僅保留北京、鄭州的部分業務。
資料顯示,京喜拼拼覆蓋省份最多時高達20餘個,今年3月份收縮至北京、山東、河南、湖北4地,如今再度收縮至二市。京喜 APP 、京喜通(原京東新通路)、京喜拼拼將並入京東零售。 在合並之前,京喜事業群將進行一系列的人員與業務優化。
此外,京東在近期將試點餐飲外賣業務,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確認了這一消息。目前團隊已經在鄭州等城市試點,對接餐飲商戶上線了京東外賣。
據財聯社報道,京東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再現收縮。《財經天下》周刊查詢發現,京喜拼拼小程序目前僅剩北京、河北廊坊、河南鄭州3個城市支持自提服務。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京喜拼拼的業務范圍曾一度擴大至20多個省份。2021年5月,京喜拼拼就開始關閉青海、甘肅、福建等業績較差的六個省份的業務。2022年3月,京喜拼拼僅留下北京、山東、河南、湖北四省多城的業務。3月初,社交電商京喜的首頁也關閉了給京喜拼拼的流量入口,內部人士稱,京喜入口為京喜拼拼帶來的用戶流量占總體30%以內。
該報道還援引兩位京喜員工的說法稱,刨除配送、傭金、員工等成本後,京喜拼拼凈利率在-40%,而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凈利率則在-20%左右。京東財報顯示,包括京喜等業務在內的新業務項目,在2021年下半年的虧損達到了52億元,中信證券預估,虧損的大頭來自京喜拼拼和京喜。
資料顯示,2020年,京東專門組建了面向下沉市場的戰略新興業務京喜事業群,其擁有獨立的品牌京喜。2021年1月1日,京喜拼拼上線。據觀點網17日報道,京東零售集團下的京喜事業群,將在6月內拆散,原有業務線預計在6月底之前整合至其他業務相近的事業群中。其中,京喜App、京喜拼拼將並入京東零售。
㈥ 京東1000多人排隊離職,場面壯觀,互聯網大廠緣何不香了
京東1000多人排隊離職,場面壯觀,互聯網大廠之所以不香了,是因為互聯網行業紅利期已過,目前處於穩步發展期的互聯網行業,已經到了瓶頸期,唯有裁員降低運營成本,才能以期未來集中優勢發展優勢項目!
京東大規模裁員是讓人始料未及的一件事,畢竟,在大多數人的眼裡,京東的發展起碼是維穩的,不會大起大落,更不會出現大幅度裁員的景象!然而,京東還是擰不過大趨勢,京東大規模裁員,除了想要突破發展瓶頸之外,對於一些不賺錢,發展線太長的項目進行整頓從經營這方面來講其實是明智之舉!
京東裁員正在進行,相信很快就有其他的互聯網大廠緊跟其後,畢竟,做生意經不起優柔寡斷,一旦錯失良機,想謀取發展就難上加難了!京東大規模裁員,勢必會有很多有經驗的員工流入人才市場,這些求職者將會是應屆畢業生強有力的競爭者,很多應屆畢業生表示很焦慮。
京東1000多人排隊離職,場面壯觀,互聯網大廠的神話終究破滅了!
㈦ 京東自營有哪些(京東的六大子公司)
新眸大公司研究組作品㈧ 京東自營事業群是什麼
36氪消息,京東內部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的三大事業群「按照業務模式和業務場景進行調整」。成立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強化自營品類的核心競爭力,包含3C家電、消費品、全球購等業務,任命閆小兵為負責人,向徐雷匯報;成立生活服務事業群,專注於生活服務類業務及虛擬業務為主的品類發展,包含生旅、拍賣及其他虛擬、o2o相關等業務,認命辛利軍為群負責人,向徐雷匯報。
㈨ 國內寵物行業近幾年發展如何
2021年7月14日,央財經發文稱中國人均單只寵物消費6653元,養寵進入智能時代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近年來,隨著智能設備、5G等行業的發展,智能寵物用品也開始在我國養寵人群中流行起來,同時,我國養寵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對智能設備的接受程度較高,也加速了我國智能養寵行業的發展。
寵物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寵物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寵股份(002891.SZ),佩蒂股份(300673.SZ),華亨股份(837995/新三板),路斯股份(832419/新三板)等
本文核心數據:京東主要智能養寵產品增長情況,中國智能寵物用品細分產品偏好,中國養寵人群年齡分布,中國智能寵物用品購買情況等
1、中國養寵進入智能時代
2021年7月14日,央財經發文稱中國人均單只寵物消費6653元,養寵進入智能時代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021年,隨著我國5G、移動智能設備等現代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年輕人生活壓力加大等原因導致智能飲水機、智能攝像頭等現代設備開始在寵物界流行,我國進入智能養寵時代。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㈩ 京東多個事業群裁員調整,員工的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
可以得到保障,因為裁員之後會給這些員工很多賠償金,而且京東也會為他們找到一個另一個比較合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