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省級科協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省級科協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發布時間:2023-01-24 09:04:32

① 你在科協是算公務員還是參公或是事業編制事業單位改革科協會並到科技局嗎轉為政府部門嗎謝謝

如果你在科協機關工作,就屬於公務員;如果你在科協機關的直屬事業單位或地方科協工作,就不會屬於公務員,屬於事業編制人員。事業單位改革後科協不會並到科技局,因為二者的只能有很大差異。



一、職位不同:

科技局屬於國家行政機關,裡面就是所謂的公務員。


科協屬於社會團體,但比較特殊,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編制由組織部確定,屬於同級相關主管部門管轄下,相同性質的還有作協,紅十字會等。


二、職能不同:

科協主要任務是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中國科協以及省市區科協的一些下屬單位是事業單位。


科技局是管理科技事物、行政執法。


三、性質不同:

「科協」,是科學技術協會簡稱,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和人民團體,不是政府部門,沒有行政執法權,因而也不屬於行政單位。


各級科學技術學會,作為同級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任務是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中國科協以及省市區科協的一些下屬單位是事業單位。


科學技術局,研究擬定科技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提出合理配置科技經費的意見和建議;負責歸口管理的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用」等有關經費的預、決算。

② 2022年事業單位改革最新方案

1.目前事業單位改革是採用分類改革的方式,以黨管人才為根本原則,科學設崗為基礎,會逐漸取消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不再按照行政級別確定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根據社會職能、經費來源不同、崗位性質不停,設置不同特點和類型的人事制度。

2.在事業單位改革以後,部分事業單位的編制會變成合同制,但並不就意味著沒有了鐵飯碗,工作的穩定性還是可以保證的,工作主要是以行業或者專業業務為主。薪資想必也是很多人都擔心的問題,定期還是會上調的,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大家可以放心。

2022年事業單位改革最新方案

③ 事業編制2021年如何改革

很多事業編轉為企業,轉為企改制,同時相應的事業編制也取消,簽訂勞動合同,改革完成之後,人員將有以下變化。
第一、工資待遇「變動大」。
第二、編制變化。事業單位改革後,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額,逐步轉為企業,對公益服務類更是強化公益屬性。
第三、事業單位改制後,高校、公立醫院、工勤崗、技術崗等群體雖然大部分編製取消採用合同制,但對這些人而言機會更大了。
第四、晉升。改制後,事業單位公益屬性將更加強,行政級別有些單位待遇勢必提高。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國家對事業單位已規定有編制標準的,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編制標準的執行方案。
國家對事業單位未規定編制標準的,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制定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編制標准及執行方案時,應充分聽取財政部門的意見。

④ 事業單位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改革會安裝分類屬性不同進行,自主事業、差額撥款類的會陸續進入改革的步伐。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⑤ 如何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第一,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這是改革的基礎和切入點。要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從事公益服務的三大類別。同時,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的不同,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單位,把主要承擔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把主要承擔一般性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第二,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要嚴格認定標准和范圍,承擔行政職能的認定依據為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要區分情況實施改革,結合探索實行大部門體制,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調整為內設機構,必須單獨設置的按照精簡效能原則設置。要確保「兩個不突破」,即不突破現有各級政府機構限額、不突破現有人員編制總額,防止出現新的膨脹。
第三,推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要推進轉企改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深化改革,轉換機制,逐步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同時要完善過渡政策,在五年過渡期內國家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優惠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做好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接續,確保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第四,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這是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改革的長期任務,也是改革總體目標的主體內容。一要改革管理體制。要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減少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強化制定政策法規、行業規劃、標准規范和監督指導等職責,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要探索管辦分離,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把不宜由政府行使的職責分離出去,把必須由政府履行的職能保留下來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解決目前政府部門直接舉辦和管理事業單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等問題。要逐步取消事業單位行政級別。二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要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公益屬性。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要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作為一種新的運行模式,要在先行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進。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四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核心,結合規范事業單位津貼補貼實施績效工資,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五要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要完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立起獨立於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要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建立職業年金制度,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銜接。統籌考慮企業、事業單位、機關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水平。六要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績效考評、信息披露、社會公示和聽證等各項制度,加強審計和輿論監督,進一步實現監督主體多元化、監督方式多樣化、監督內容更全面,確保事業單位不偏離公益目標。七要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黨的建設。
第五,大力發展民辦公益事業,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按照構建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公益服務新格局的要求,充分發揮好政府、社會和市場三個角色的作用。一要強化政府「保基本」的責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關系基本需求的公益服務,加快發展農村、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公益事業,切實保障廣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就醫、上學等公益服務需求。二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有利於擴大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也有利於促進事業單位改革創新。要完善相關政策,推進公平準入,對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在設立條件、資質認定、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定、稅收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同事業單位公平對待。三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為社會資本投資創造良好環境,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第六,完善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財政政策。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著力構建財政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多渠道籌措資金發展公益事業的投入機制。要改革和完善財政支持方式,按照國家政策和以事定費的原則,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財政支持辦法。要推進預算管理、政府采購和國有資產管理等相關改革,確保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使用規范、安全、有效。

⑥ 參公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應該如何改

參公的事業單位有三種情形:一種是黨委下屬事業單位和群團參公事業單位,一種是行政執法類參公事業單位,第三種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參公。
1、黨委的下屬事業單位和群團參公。 黨委的下屬事業單位參公,是指黨校和檔案局之類的參公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參公管理。黨校的改革方向,目前是維持現狀,沒有什麼新的政策動向。檔案局將其承擔的行政權力職能劃歸黨委辦公室,檔案局在黨委辦公室掛牌,其公益服務職能由檔案館承擔,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

群團組織是指工會、婦聯、團委、殘聯、文聯、科協等,在基層尤其是縣區,由於行政編制實行控編減編,總量控制,工青婦使用的行政編制比較少,殘聯、文聯、科協基本不使用行政編制。根據事業單位改革動向,群團組織將和黨委機關一樣,使用行政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2、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參公。 按照《公務員法》規定,行政執法職能只能由公務員身份的幹部承擔。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中,行政執法工作的重心在縣區一級,設區的市,只保留一個行政執法單位,一般是將市區執法中心整合,以區行政執法中心為主。由於縣區行政編制實行問題控制,行政執法機構主要是大隊或者中心來承擔,使用事業編制,是參公事業單位。

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中,明確縣區一級成立行政執法綜合中心,或者成立農業、市場、環保、文化、資源等五個行業執法中心。改革後的行政執法單位依然使用事業編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由於執政執法機構龐大,涉及執法人員眾多,行政編制實行控編減編、問題控制,不可能全部使用行政編制進行置換。根據遼寧省縣區行政執法改革試點,行政執法綜合中心依然是事業單位,取消了參公屬性,已經參公的人員參公身份和待遇保留。但由於單位已經不參公,個人身份參否長久保留,情況並不樂觀。

3、行政類事業單位參公。 完全或主要承擔行政權力的事業單位,部分參公。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行政類事業單位被明確要求全部撤銷,行政權力劃歸機關承擔。在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之前,已經開始將省市縣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先行改革,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撤銷,主要或者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保留或者整合,將三類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根據管理許可權,全部劃歸到主管機關。同樣,由於行政編制稀少,而且實行總量控制,完全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 ,將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人員,全部劃歸行政機關,置換為行政編制的可能性極小,絕大多數人員依然會保留或者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過渡期後取消參公身份,成為事業人員。

2018事業單位改革席捲全國,根據不同情況,採取「轉企、撤銷、扎口管理」等不同方式分步推進,不少單位涉及其中重要規劃,現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

編制改革從高校和公立醫院入手,工勤崗也被減編
人社部召開的新聞會議上,相關發言人表示,在事業單位的3000多萬人中,教育和醫療系統的人數佔了大頭,教育系統的人數約佔了一半左右。由於參編人數眾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很多崗位不能人盡其才,所以國家財政要開源節流,精編減編。

還有一種崗位也要進行編制的改革,這個崗位就是「工勤崗」。「工勤崗」裡面,也是分為編內和編外的崗位,但是目前很多崗位已經外包出去了,其目的也一樣,精簡資源。

事業單位改轉企業
部分事業單位因其職能消失或嚴重弱化,或資產規模較小,或無固定資產,以及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或者轉制後難以正常運轉的經營類事業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需要,採取國有獨資、混合所有制、私營等多種形式轉企改制。
公車改革在2018提前完成
2017年12月12日,湖北省在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部署工作會上指出:湖北省將開始實行公車改革,改革先從省直事業單位開始,其他單位仿照省直單位辦法進行改革,全省改革預計在2018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邁出關鍵性一布,為其他各省進行公車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目前改革正在有序推進,這對於改善政事不分、政事人事管理部分、政事產權不分具有積極的作用,那麼在全國范圍的鋪設也是可以預見的。只是,任何改革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實踐中步步為營。
文:湖北中公事業單位

參公事業單位,適用公務員法,不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范圍內,國家目前推進的事業單位改革,主要是三類,即具有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具有行政職能類的事業單位、具有公益性的事業單位,這三類事業單位適用的是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並不是公務員法。到2020年,這三類事業改革完成,即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直接轉為企業,具有行政職權的事業單位要麼成立行政機構,要麼並入行政機關或者職權收歸行政機關,職權收歸行政機關後的人員一般交流到其他事業單位,最後就是具有 社會 公益性的事業單位,這是需要保留的事業單位,例如科教文衛等事業單位,不利於由 社會 資本配置的事業單位,是必須保留的,體現純公益性目的,也就是說到2021年後,事業單位就剩下這一類了。

至於,參公事業單位是不在此次改革單位內,因為參公事業單位參公必須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授權、國務院及黨中央的決定等才能參公,必須是依法成立,之所以有參公單位不是公務員行政編制,是因為公務員行政編制總量控制,職數有限,將來合入行政機關也是趨勢,當然需要事先修改國家法律法規授權等措施,這是後話,總之目前執行公務員法管理。

事業單位改革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天都有新鮮事。事業單位職工必須要知道的5件事情。

1.今後哪些事業單位人員可能會被單位「炒魷魚」?長期「請假」的員工將有可能被解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1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事業單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整工作崗位,或者連續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開除處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2. 施行聘任制,事業單位人員年齡大了以後會被單位掃地出門嗎?不會的,十年以上員工可申請簽訂「終身合同」對於已經有十年以上工齡的事業單位員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本人可以申請簽訂一直到退休的合同,這一張合同就從十一年以後一直到退休,這樣有利於一些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安心工作,不需要考慮這個聘期到了以後下一步怎麼辦。

3. 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待遇會被削減嗎?福利待遇將向基層事業單位人員傾斜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的福利待遇問題,目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差距比較大。未來事業單位人員福利方面將會逐步縮小差距,改革會兼顧邊遠地區、基層崗位、基層事業單位的人員,這些政策今後傾斜的力度應該更多地向基層事業單位的人員傾斜。

4.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施行後,事業單位人員會漲工資嗎?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水平受市場因素影響,可升可降今後可能會升,也可能往下調,因為要看 社會 的平均工資,看物價,看企業。

5.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施行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需要補繳養老保險嗎?條例施行後在職員工要繳納養老保險,已經退休的不用繳納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從7月1日起,逾三千萬的事業編制人員將開始參加 社會 保險。

已經退休的人員還需不需要補繳社保?據說事業單位人員繳納社保可能會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實施。

《條例》出台以前的,按照老辦法不用再繳納社保,這樣做有利於穩定退休人員的待遇,退休金的補貼還是要同時考慮共享成果。《條例》實施以後的人員,按照新的辦法來參加 社會 養老保險。

2018年事業單位在全國陸續開展,基本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標準的逐步推進。筆者從梳理各地文件,認為參公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是原樣不懂,就是劃轉為公務員。理由如下:

第一,參公事業單位一般都是執法類事業單位。 在全部參公事業單位中,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占絕大多數,而這部分事業單位承擔著具體的行政職能,如果將他們改為一般事業單位或者推向 社會 ,行政職能就會落到公務員身上,這部分工作可能會無力承擔。這種形勢下,參公要麼不變,要麼轉為公務員。

第二,黨校等參公單位已明確要向行政轉變。 在中央的事業單位改革部署中,可以看出黨校將由原來的參公事業單位向行政過渡,也就是說要轉為公務員。

綜合來看,參公事業單位基本上不用太擔心會離公務員越來越遠,筆者認為只能越來越近。

更多公職機構改革信息,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業答疑解惑。

如題主話題,參公事業單位,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大部門的地方,這種編制是在調入行政部門直接轉為行政編的,在車改中也是享受車補。按事業單位改革的進程,這部分單位極大概率是會轉為行政單位,人員為行政編也就是公務員。

參公事業單位一般都承擔或者部分承擔行政職能,改革的方向是,行政職能轉移至行政機關,今後事業單位只保留公益職能,也就是說將來只有公益類事業單位,不再有參公事業單位,當然,會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期,過渡期人員身份和待遇不變。需要說明的是,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按照巜公務員法》管理,職務晉升、工資待遇等完全和公務員一樣。《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並不適用於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管理。

參公事業單位具有法律法規授權的事業單位直接轉軌行政執法部門,以後沒有參公單位了。

有的參公單位省上批的,要上面發文件那些參公的轉行政,有些轉公益一類。

總之參公事業單位以後改革中不存在約灰色地帶。因為實際現實中有很多地方弄的參公上級部門沒有批的灰色地帶。甚至同一事業部門有的參公,有的沒參公,都是領導拍腦門決定的,隨意性很大。

參公單位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要等上面通知發文那些參公並入行政部門,那些參公轉公益性事業單位。所以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上級部門沒發文取消轉公益維持現狀。

參公單位改革人事調整,各地有所差異,有的地方通過公招的參公人員直接登記公務員,事業編區別對待,有編制的考錄一部分,分流一部分轉公益事業編。也有的政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接近5年退休的不改身份,維持原身份退休,年輕的優秀的機關有編直接考錄。也有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單位保留事業編並軌。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你好!我一直關注這方面問題,有些認識給大家分享分享:

第一,先說下改革中的分類,分類搞清楚才知道改革方向。2011年中央國務院啟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職能作為唯一分類依據,將事業單位分三大類分別推進改革,行政類,公益類(包括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經營類。

第二,再說下,編制部門日常機構編制管理中分類,事業單位按經費供給形式,也是分為三大類:全供、差供和自收自支。而參公事業單位是人事制度管理方式,即全供事業單位中承擔公共 社會 管理職能,並有明確法律法規依據承擔相應職能,人事部門確定的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公務員登記,待遇與行政機關公務員完全一樣。即全供包括參公。

第三,改革分類與日常管理分類因為依據不同,存在問題,存在問題啊。其他不多說了,只說參公單位改革方向,參公事業單位在改革中有兩種分類,一是列為行政類,一是列為公益一類。

第四,參公單位如列為行政類,則或劃為行政機構,或是將行政職能剝離,保留公益職能。當然劃為行政機構,職工就相應調整為公務員。不過受行政機構和編制數限制,難度較大。

第五,參公單位如列為公益類,一定是列為公益一類,純公益,就繼續保持不變,除非遇到大動靜,人事制度改革才可能變動。公益二類一般是醫院、職業院校等有收入的單位。

總的來說,參公單位都會相對穩定,不用擔心改革走向,運氣好的話會列入行政類,有機會列入行政機關,從事業編制改為行政編制,發展空間會更好,只是待遇不變。

1.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其實是改革中的權宜之計,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實行「兩個不突破」,即機構個數限制在現有個數之內,行政編制數限制在現有總量之內。由於行政編制實行的是總量控制,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又不能立即轉成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構,但是國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將法律法規授權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實行公務員制度的。 2.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文件中指出:「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 社會 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 3.其實在事業單位改革中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機構劃轉與人員過渡政策。2016年兩辦出台了文化市場執法機構改革意見,可以參考。關於人員過渡安徽省近期出台了《安徽省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人員過渡安置工作實施辦法》,安徽是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省份,這個辦法應該具有一定的示範和指導意義,需要完整文件可以私信我。

⑦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職工福利待遇。

⑧ 你在科協是算公務員還是參公或是事業編制事業單位改革科協會並到科技局嗎轉為政府部門嗎

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是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協會堅持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如果你在科協機關工作,就屬於公務員;如果你在科協機關的直屬事業單位或地方科協工作,就不會屬於公務員,屬於事業編制人員。事業單位改革後科協不會並到科技局,因為二者的只能有很大差異。
資料:
【科技局】原稱科委,屬政府職能部門,為行政編制,在國家級就是科技部,省級叫科技廳,到市縣級叫科技局。其二級單位一般有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科技情報所等,市、縣均有設立。目前,在我國幾個直轄市,仍叫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科委。
【地方科協】地方科協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市(地)科協和縣科協,總計3141個,其中省級科協32個,副省級、省會城市科協32個,地市級科協381個,縣級科協2696個。此外,還有大量科協基層組織,如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1萬多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9.4萬多個、企業科協1.3萬多個、街道科協近8400多個、高校科協550個。
【科協機關】
中國科協機關設有辦公廳、計劃財務部、組織人事部、調研宣傳部、學會學術部、科學技術普及部、國際聯絡部、機關黨委、離退辦等九個部門,編制為178人。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共14個,包括: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技會堂、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協發展研究中心等,共有事業編制2010個。

⑨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的改革分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立為行政單位。這部分唯數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機關中確實有一些行政跟事業的混編混崗的現象。改革會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一些地區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單位性質改變的同時個人的身份狀態會繼續延續,保證有效地平穩地推進改革!

⑩ 科協將來怎麼改革是改成事業編還是行政編呢

科協工作還是不錯的,貼近民生,容易出政績,編制也不是說所有人都是事業編,科協班子組成比較復雜,一般前面幾個老大都是行政編制,比如省科協一二把手都是從衛生廳原廳長(或書記)、著名大學校長(原校長或書記)、科技廳(副廳長)、等有一技之長的兩院院士或學術專家擔任。其次各部門部長比如學會部、科普部、國際交流部,都是正科以上副處左右的級別。在省科協要換出去比較難,但是升遷相對其他部門平穩的多。

如果是市縣級升遷就較容易了,畢竟科協系統一般都是是學術型、技術型、管理型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科教工作領導小組、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和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

(10)省級科協事業單位如何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由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地方科學技術協會及基層組織組成;地方科學技術協會由同級學會和下一級科學技術協會及基層組織組成。

據201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顯示,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210個;地方科協總計3141個,其中省級科協32個,副省級、省會城市科協32個,地市級科協381個,縣級科協2696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1萬多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9.4萬多個、企業科協1.3萬多個、街道科協近8400多個、高校科協550個。

閱讀全文

與省級科協事業單位如何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里經紀人版怎麼樣 瀏覽:596
宜興市為什麼每年都招事業編 瀏覽:266
德陽經濟最好是哪個縣市 瀏覽:782
愛情是不會死的是出自哪裡 瀏覽:35
品牌故事多少錢 瀏覽:562
生活要怎麼過才能開心幸福 瀏覽:982
傑瑞鼠與鼠女婚姻如何 瀏覽:242
哪些是衛生健康的事 瀏覽:231
美女忘帶鑰匙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3
愛情運怎麼算 瀏覽:399
2008年還有哪些故事 瀏覽:389
美女韓語版怎麼說 瀏覽:525
什麼是上升式婚姻 瀏覽:168
不主動的人怎麼可能有故事 瀏覽:754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瀏覽:521
質量問題是社會經濟的什麼 瀏覽:933
廈門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597
婚姻生育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164
事業單位言語一般多少分 瀏覽:31
福建寧德和湖北襄陽哪個經濟強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