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鄉鎮政府差額事業編制怎麼樣

鄉鎮政府差額事業編制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1-23 22:55:13

㈠ 鄉鎮事業編真的很慘嗎

不慘。對於鄉鎮的事業編制,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慮。從就業的角度來看,鄉鎮事業編制還是相當不錯的。一般來說,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的經濟待遇和其他機關事業單位的差別並不大,因為有著鄉鎮補貼的原因,其經濟待遇會稍高與機關事業單位,同時,鄉鎮事業單位幹部的工作並沒有網上傳的那樣辛苦。

在工作繁忙的時候會有加班,但是,在工作閑暇的時候,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對於在家鄉鄉鎮事業單位工作,整個工作狀態還是相當舒適的,因此,從就業的角度來說,鄉鎮事業編制工作是相當不錯的。

從個人的發展角度來看,鄉鎮事業編制因為崗位類比的不同,發展潛力差別也比較大。對於鄉鎮專技崗位來說,因為政策的傾斜,鄉鎮事業編制專技崗位幹部晉升職稱還是比較容易的。

一般在條件符合的情況下,都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晉升至中級職稱,而在鄉鎮晉升高級職稱也有著一定的機會,至少要比公務員晉升副科級容易的多,但是,鄉鎮事業編制專技崗位調動則比較困難,換了新單位就要重新開始。

對於管理崗位的事業編制幹部,在鄉鎮的發展是相當有限的。一般來說,鄉鎮事業單位因為機構規格的原因,設置的副科級崗位十分稀少,而因為鄉鎮政府的工作內容,鄉鎮站所的管理崗位設置想多較多。

因此,對於大部分鄉鎮管理崗位幹部來說,入職管理九級,退休管理九級是一種常態,可以看出,鄉鎮管理崗位基本沒有多大發展前途,但是,鄉鎮管理崗位的調動則比專技崗位略顯容易,不用考慮職務因素的影響,只要條件適合就可以調動。

㈡ 事業單位編制中,有一種編制叫差額撥款事業編,是怎麼樣的

你好。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是指有一定數量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但還不足以抵補本單位的經常性支出,支大於收的差額需國家預算撥款補助的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㈢ 差額事業編制有保障嗎

事業編按財政供養性質區分,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類型。
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集中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主要為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輔助和支持職責,無法由市場配置資源,即不能也不適合創收,用以解決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因此必須由財政全額撥款「買單」。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公務員)的財政供養方式一樣,都是財政全額負擔,工資待遇相差不大,公務員因為有車補和年終績效,收入比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略高。
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主要分布在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特點是有經營或收費職責,可以創收,同時又承擔了較多的公益服務職能,無法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因此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財政撥款支持,綜合自營收入和財政撥款用以支付員工工資和福利,即差額撥款。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保留在事業單位,維持現狀不變,極少數人或因單位改制轉企(主要是部分效益較好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能是收費或經營,按照規定將剝離其公益職能改企),變為企業人員。
自收自支事業編制,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創收給員工發工資福利,單位運轉經費不列入財政預算,政府不予撥款支持。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此類編制人員絕大部分將隨單位改企轉為企業人員。
至於公益崗位,是政府部門招錄的公益服務輔助人員,沒有編制,不算體制內人員。但公益崗位人員的工資由財政支付,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核定,外加部分貼發放,工資總額大致為在編人員的一半不到。像政務窗口服務人員、輔警、機關保潔安保人員等,均屬公益崗位。全額和差額都屬於事業編制的一種,事業編制分很多種,但是不包括公益崗。
1、先說公益崗,公益崗是政府為了解決大齡人員就業困難和部分待業青年、零就業家庭、貧困戶等一類的人員收入問題設置的短暫就業崗位,一般由當地人社部門根據政府部門單位的需求統一公開招聘,要求本地戶口,聘用後五險都有,有合同,沒編制,大部分職業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類的崗位。工資方面不高,工資待遇由人社部門按照人員補貼和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和繳納各類保險方式構成。需要注意的是公益崗一般人社部門只補助幾年,之後公益崗到期後就不再有補助了,這時候實際上被聘用的人就變成公益崗到期的臨時人員,如果用人單位繼續使用,所有費用都屬於用人單位支付,有的單位會解除聘用,也有長期使用的,情況不一,但是身份已經屬於臨時工了(雖然公益崗也屬於臨時工的一種)。同時人社部門有規定,進入過公益崗的人員是不可以再次競聘用公益崗的,以身份證號為准。
2、事業單位,事業大體分以下幾類,即:參公全額撥款、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部分地方還有財政定補事業單位。
(1)參公事業編:屬於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也就是下一步改革極有可能劃入公務員,最差也是和公務員標准一樣,屬於事業單位里最好的一類,但是這一類也是最難進入的,一般從事行政執法類的單位多屬於這一類,也是待遇較好的一類。
(2)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這類單位除了待遇比公務員略低一點,沒有車補,總體較好,工資屬財政負擔,屬於有保障的鐵飯碗,下一步的改革估計也是進入公益類,變化不大。
(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是財政補助一部分,工資核算與全額撥款一樣,基本上工資有保障,與全額的差距不大,根據單位性質大部分改革進入公益類的可能性較多。
除了上述幾種,還有定補和自收自支這兩種,屬於事業單位最不好的一類,因為沒問,就不再在這里說了。我了解的可能與其他各位略有不同。為了方便說的更清楚,把事業單位合在一起說。事業單位按照經費渠道大致分為全額、差額和自收自支三種。全額中有一種叫參公,這是指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個人身份仍是事業身份,工資待遇與公務員相同。改革中,如果涉及參公單位職責劃入行政機關,其人員是不能直接轉入的,有的即使進入機關工作,也只是暫時的,不會辦手續。目前看,參公到機關暫時沒有明確的政策。
從工資待遇看,無論是什麼性質的事業單位,執行的政策都應該是一樣的,差別在自收自支的單位由於經費緊張,發放比較困難,從了解的情況看,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但這並不等於說有就發沒有可以不發。
從改革的角度看,全額、差額改革的方向主要是調整和整合,基本沒有改制的風險。而自收自支單位改革也有好多方向,改制的是少數,凡是有收費的,一般會取消收費改為全額,只有純屬經營的有改企的可能,而且是國企。
公益崗位與事業單位沒有什麼關系。公益崗位有的是政府購買服務崗位,提供給特定群體。有的是政府限定的某些崗位定向安排特定群體。這些崗位可以是事業單位的輔助服務崗位,也可以是企業的非技術崗位。但這些崗位工資待遇相對會低一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㈣ 鄉鎮事業編待遇怎麼樣

鄉鎮事業編人員工資待遇怎麼樣?說實話,不咋樣,典型的吃不飽餓不死,適合一個人過過日子。想靠工資養家糊口、買車買房,基本不可能,更遑論發家致富。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新入職的鄉鎮事業編管理崗(已過試用期),扣除五險兩金後大致在二千九左右,加上鄉鎮補貼等福利性補貼,實際到手最多三千五。由於鄉鎮管理崗基本沒有升職的可能,這就意味著鄉鎮事業編管理崗人員以後除了加點工齡工資外,以後長期都將保持這個工資水平。

很多人因此都改走專技崗,通過評聘職稱提升待遇。但鄉鎮事業單位受平台限制,中高級職稱比例有限,絕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干一輩子最多評個中級職稱,拿到的工資介於副科到正科之間,加上鄉鎮補貼等,每月實際到手不會超過四千五。算上年終績效等收入,鄉鎮事業編中級職稱人員年收入在八萬區間上下,而如果是管理崗,至多不超過七萬。

這就是鄉鎮事業編的真實工資待遇。沒有想像的那麼高,承受的工作壓力卻比想像的要大得多。如果想進體制,建議別去鄉鎮,尤其還是鄉鎮事業編。

鄉鎮事業單位是區縣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派駐或者下屬機構,同時也分公益類和非公益類編制。公益類是指義務類學校教育機構,廣播電視,衛生防疫。非公益類是醫療機構,農技推廣,畜牧獸醫。公益類事業單位編制是財政全額撥款供養,非公益類事業單位有的是財政差額撥款或者自負盈虧自籌資金。兩者的待遇可想而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還有同是事業單位編制,崗位不一樣,待遇肯定不一樣的。事業單位編制有管理崗位,專技崗位和工勤崗位,三者的差異和待遇各不相同!

還行吧,畢竟有編制,是鐵飯碗,不擔心會失業。看看現在每年多少人擠破頭想考個編制,總是有他的道理的。

只要是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差不多,就是少了車貼

事業編和公務員工資普遍不高,更何況鄉鎮。

別的省份不清楚,但我們雲南是這樣的,前些年鄉鎮事業人員與當地縣(市)事業單位同級別的職工待遇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十八大後(具體那年起記不清楚了),鄉鎮工作的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人員都增加了鄉鎮補貼500元,也就是在鄉鎮工作的同志的工資比當地縣(市)工作的同級別的同志高500元。

我就是在往鄉鎮考,真實的事工資肯定不高,但是穩定,總比打工好,我們這五線城市打工只有3000多。 這么多人考總有它的優勢所在

根據經驗,鄉鎮的事業單位人員是最最苦逼的。

第一,升職加薪基本無望。前面一大批在排隊。

第二,苦力活都是你來干。

第三,還得受氣!工資也就幾千塊。

除了穩定,其他的真的fuck了鬼!

原則上,國家對偏遠鄉鎮公務員補貼高於城裡面,具體以當地財政實力而定。

事業人員的工資有四部分:基礎工資,職務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跟職稱掛鉤的是基礎工資,由於每個單位的事業人員技術職稱指標有比例和專業限制,實行評聘分開,有資格的也不一定能聘用,評有職稱沒聘用的也不能漲工資。 鄉鎮的中級職稱職數很少,有什麼疑問建議咨詢當地縣人事局或者人事幹事,有機會爭取考入上一級機關,職稱問題越往上走越容易,祝你成功。

文:湖北中公事業單位

㈤ 全額和差額事業編有什麼區別

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和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總體上都是屬於事業單位,對工作人員都要實行編制管理,都要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公開考試後擇優錄用,並和用人單位簽訂聘用合同。其主要的差別有這么幾點:
一是公益屬性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益性質更為明顯,本身不參與經營活動,不產生經濟收益;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公益服務項目,但自身通過服務和經營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
二是單位發揮的職能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比如中小學校、基礎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文化體育、公共衛生等;差額補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比如高等學校、實用性的科研院所、文化演出單位等。
三是經費來源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全部由財政全額撥款,包括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辦公經費等全部來源財政開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是按照差額部分進行撥款,自身會產生一定的收入來源,比如醫院,文化體育部門的部分事業單位等。
四是職業年金記賬方式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除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以外,單位繳費部分實行虛賬管理,待工作人員退休時再由財政撥付記實;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單位繳費部分還是個人繳費部分,都是按照實賬進行管理。
五是工作人員的收入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要按照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管理辦法執行,工資要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只能在財政預算的范圍內支付;差額事業單位由於有一定的經營收入,除了基本工資以外,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績效工資,平均收入水平會高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推動社會公益的發展,由國家機關或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出資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在國家或是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其上級主管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由編制部門負責登記,實行人員編制的定額管理,民間將其稱為事業編。
事業單位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按照社會功能來劃分,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取消,原公益服務職能剝離出來後,整合到其他事業單位,改為財政全額供給。同樣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也是將公益服務職能剝離出來,生產經營類職能改企,推向市場,自由競爭。
保留原狀。主要是鄉鎮衛生院等一些公益服務職能更為突出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或者是原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職能,隨著這幾年國家機構改革,更側重於政府優化服務,職能保留,收費取消。一些差額類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職能不能被社會或者市場所代替,又與民生息息相關,靠收費不能養活自身,也不能加大收費力度,因而財政供養力度加大,經費和工資待遇保障力度加大,差額幾近於無
很多事業單位都力爭被劃入公益一類的范圍,為什麼?因為關繫到他切身的利益。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出台以後,公益一類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均做記賬處理,而公益二類的單位則需要實實在在的拿出這筆錢,他們當然不願意了。
從事公益性服務的事業單位。像你所說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中心、包括中小學等從事科教文衛服務的單位,原本就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改革只是淡化體制元素,把它的公益性和服務性更加突出來,在整體架構和人員性質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大家不用擔心會變成企業,而失去原有的身份加持
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差額事業單位,除鄉鎮衛生院被劃分為公益一類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公益二類,有的甚至是生產經營類。改革要求,公益二類要剝離出公益服務職能和生產經營職能,公益服務職能劃轉到其他事業單位承擔,生產經營職能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一起,改制為企業,推向市場,自由競爭,自負盈虧。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已經完成,行政類事業單位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算是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的幸運兒,基本上可以說安全著陸。接下來就是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行政類事業單位應該後面直接劃為行政單位或者參公單位,一類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公益屬性,是國家加大投入的對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㈥ 鄉鎮事業單位編制有前途嗎

鄉鎮政府事業編是工作在基層一線、使命和任務都很神聖的一個崗位。
1,按照目前幹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事業編在性質定位上就是介於工人和幹部之間,客觀上就限定了職業的發展空間。升遷的機會有,但升遷的職務高度會停止在股級。通俗一點說,當一名鄉鎮文化站長就是你今後二十年的追求目標和奮斗目標。
2,按前期常規的幹部人事管理規定,事業編身份的人轉為公務員的可能性很小,幾乎不存在。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事業單位改革設想在落實過程中,是否會有一批事業編人員轉為公務員,目前還不得而知。
3,副科級及以上崗位主要是留給公務員編制身份的人來競爭和上崗的。事業編身份的人通常是在僅有的股級崗位來競爭,雖然競爭的人多,但難度不是很大。因為鄉鎮書記就是決定這一崗位職務的拍板人。
4,簡單說來,鄉鎮事業編的工作崗位,稱其為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和自身謀生的平台更為合適。

㈦ 鄉鎮政府事業編是全額撥款嗎

一、全額撥款事業編

對於鄉鎮的事業編制,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慮。從就業的角度來看,鄉鎮事業編制還是相當不錯的。一般來說,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的經濟待遇和其他機關事業單位的差別並不大,因為有著鄉鎮補貼的原因,其經濟待遇會稍高與機關事業單位,同時,鄉鎮事業單位幹部的工作並沒有網上傳的那樣辛苦,在工作繁忙的時候會有加班,但是,在工作閑暇的時候,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對於在家鄉鄉鎮事業單位工作,整個工作狀態還是相當舒適的,因此,從就業的角度來說,鄉鎮事業編制工作是相當不錯的。

二、差額撥款事業編

財政核撥補助:即財政核補,也就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一般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現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來國有企業的行業主管局,現在企業大部分改制了,他們的職能淡化了,但是他們的人還屬於事業編制。

三、自收自支事業編

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四、參公事業編

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在事業編制序列,然而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鄉鎮政府事業編是全額撥款嗎?學姐來解答!鄉鎮政府事業編是全額撥款嗎?學姐來解答!(原文)

㈧ 全額和差額事業編有什麼區別

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財政撥款不同: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全額事業編制的全額由財政撥款。2、單位性質不同:差額事業編制多數是醫院和部分景點;全額事業編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一是公益屬性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益性質更為明顯,本身不參與經營活動,不產生經濟收益;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公益服務項目,但自身通過服務和經營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
二是單位發揮的職能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比如中小學校、基礎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文化體育、公共衛生等;差額補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比如高等學校、實用性的科研院所、文化演出單位等。
三是經費來源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全部由財政全額撥款,包括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辦公經費等全部來源財政開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是按照差額部分進行撥款,自身會產生一定的收入來源,比如醫院,文化體育部門的部分事業單位等。
四是職業年金記賬方式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除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以外,單位繳費部分實行虛賬管理,待工作人員退休時再由財政撥付記實;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單位繳費部分還是個人繳費部分,都是按照實賬進行管理。
五是工作人員的收入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要按照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管理辦法執行,工資要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只能在財政預算的范圍內支付;差額事業單位由於有一定的經營收入,除了基本工資以外,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績效工資,平均收入水平會高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閱讀全文

與鄉鎮政府差額事業編制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興市為什麼每年都招事業編 瀏覽:260
德陽經濟最好是哪個縣市 瀏覽:780
愛情是不會死的是出自哪裡 瀏覽:33
品牌故事多少錢 瀏覽:558
生活要怎麼過才能開心幸福 瀏覽:980
傑瑞鼠與鼠女婚姻如何 瀏覽:240
哪些是衛生健康的事 瀏覽:227
美女忘帶鑰匙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3
愛情運怎麼算 瀏覽:399
2008年還有哪些故事 瀏覽:383
美女韓語版怎麼說 瀏覽:525
什麼是上升式婚姻 瀏覽:167
不主動的人怎麼可能有故事 瀏覽:748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瀏覽:521
質量問題是社會經濟的什麼 瀏覽:931
廈門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596
婚姻生育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164
事業單位言語一般多少分 瀏覽:24
福建寧德和湖北襄陽哪個經濟強 瀏覽:462
有聲故事會怎麼製作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