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鎮衛生院是哪類事業單位,待遇好嗎
我女朋友就是在鄉鎮衛生院上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鄉鎮衛生院一般情況下是基層衛生系統事業單位性質的單位。
衛生系統事業單位主要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補款事業單位兩種,目前自收自支的鄉鎮衛生院事業單位還是比較少的。主要原因是鄉鎮本來就很難留住人才,如果沒有了事業單位作保證,更難吸引人,留住人才,穩定人才隊伍。
至於待遇,鄉鎮衛生院人員和很多公立醫院一樣分為兩種。包括在編人員和編外人員。在編人員就是有事業單位編制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資按照普通事業單位發放,絕大部分包括基本工資,職稱工資,和與單位收入有關的績效。這個各地情況不一樣,從2000元到8000都有,但是西部貧困縣大部分在編人員也在4000以上。收入比相同級別的鄉鎮公務員要高很多。
另外就是編外人員,也就是聘用人員。他們一般是鄉鎮衛生院為解決醫務人員不足問題,自主招聘的一些醫生和護士,他們的工資主要靠醫院的營業收入來分配,一半工資都不會太高,福利待遇也會差很多。流動性也很大。
總的來說鄉鎮衛生院屬於最基層的衛生系統,待遇肯定沒有縣級及以上單位工資待遇高,當然要求條件也低一些。在衛生系統待遇肯定不是太好,收入較低,工作也辛苦。
1、鄉鎮衛生院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鄉鎮衛生院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卻被劃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主要是由於鄉鎮衛生院的公益服務屬性決定的,它承擔著農村醫保的大部分公益職能,確保新農合政策在基層的落實,以及農村公共衛生、 社會 保健、家庭醫生等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相比較而言,其經營、贏利模式反倒是其次,雖然有的鄉鎮衛生院非常有名。
2、鄉鎮衛生院是差額事業單位: 根據財政供養方式劃分,鄉鎮衛生院和大部分醫療機構一樣,都是差額事業單位,使用的是差額事業編制。其差額比例,由地方政府根據其收入情況,具體劃分,並按現狀進行調整。
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鄉鎮衛生院是唯一的差額供給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3、鄉鎮衛生院從業人員的工資收入,除財政供給保障的部分之外,醫院贏利也佔了一部分。 醫院經營情況差的,主要收入以財政供養為主;經營情況良好的,個人收入中獎金福利所佔比重相應增大。因此,從實際收入來講,鄉鎮衛生院的正式職工,其個人收入最低水平與同地區事業單位人員持平,如果衛生院經營狀況良好,其收入就高於事業單位人員,甚至翻倍,也是正常的。
鄉鎮衛生院屬於衛生計生委下屬的事業單位,有些地方衛生院發展的不錯,收入好,一般這樣的都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都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還有一些地方衛生院發展的特別差,都沒有人去看病,沒有收入,人員工資全部財政負擔,有的地方已經改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至於待遇好不好,這個地方差異很大,就是看醫院的發展了,醫院看病人多,收入就好,待遇自然就好,沒人看病,也就沒收入了,待遇好不了。當然了,物極必反,窮的讓當地政府給你改成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這樣就會待遇好了。
鄉鎮衛生院收入以前確實不高,但是現在國家推家庭簽約醫生,分級診療,國家的目的是想以後病人看病先在基層,也許以後基層醫院收入就高了,不過誰說的准呢。
首先鄉鎮衛生院屬於醫療衛生類事業單位,一般是全額撥款,但是很多鄉鎮衛生院因為績效好,效益高也是可以發放獎金的,但必須在規定范圍內發放,有些衛生院因為績效低,待遇差,很難留下人才,一般大專生和中專生在衛生院,但也有很好的衛生院,本科生也是有的,一般是編制內的,我的大學同學就回自己家鄉,到當地衛生院上班,待遇還可以,效益也不錯,有各種補貼,當然還是編制內的。
對於在大城市的衛生院一般都不錯,待遇好,效益高。但在西部一些偏遠的,經濟不發達的省份,就不一樣了,在這些西部省份,有些鄉鎮衛生院待遇還是有待提高的,有些衛生院工作人員一個月工資不到3000元,如果是合同制的話,那就更低了。
所以,要想待遇高,還是要往發達地區跑,工資高,獎金高,而在一些偏遠的衛生院,每月發工資後,還不知道怎麼用,因為沒有用錢的地方,天天出門就看見大山,想要出門用錢,可能還要走一段路。
鄉鎮衛生院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全額財政。同是地方醫院,縣一級醫院屬於公益二類,差額財政,但是縣醫院有很強創收能力,拿到手反而比全額鄉鎮衛生院工資高不少,就是人比較辛苦。
那鄉鎮衛生院待遇怎麼樣,和一般事業單位工資基本上一樣的,就是多了教戶津貼300元左右,鄉鎮津貼200+工齡(每個工齡10元),職稱工資(基層混編混崗事業人員是沒辦法評職稱的)。我們這個五線小縣城工資下來4500左右,房價3000不到,其實挺幸福的。
在鄉鎮衛生院有什麼優勢?一是待遇好,工資在全縣屬於中等偏上。二是工作清閑,壓力小,但凡有病人看病基本上推到縣醫院了,因為有財政兜底,工作績效不和工資掛鉤。三是鄉鎮衛生院人員少,中高級職稱多,閑時間多,職稱上去了就可以選擇跳槽。
所以鄉鎮衛生作為一類事業單位院蠻好的,祝你好運!!!
我是一名工作二十一年的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鄉鎮衛生院屬於基層醫療單位,屬於一級醫療衛生單位,現在,凡能考上鄉鎮衛生院的職工工資都屬全額拔款的,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公共衛生工作,家庭簽約服務,分級診療工作等,越來越重視基層醫療單位。在考職稱無論是在評評條件還是年限上.還是職稱指標指數上都有明顯的傾向,現在好多縣級醫療單位的職工考上職稱後在評職稱無望時,都會調入戶鎮衛生院工作。
鄉鎮衛生院的工作很辛苦,待遇呢,現在都有鄉鎮補貼,工資下來比基層醫療單位還多。工作中也有加班,值班的情況,但要比綜合醫院要清閑的多。
國家越來越重視為鄉鎮衛生院培養人才,現在有脫產培養全科醫生,還有千名醫生下基層活動帶幫基層醫生,總之,我覺得鄉鎮衛生院的待遇還可以吧。
鄉鎮衛生院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已明確,未來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和高校,將逐步取消編制,變為合同制管理模式,其人員將被剝離體制推向市場,但單位的事業單位屬性不會改變(基本上被劃為公益二類)。改革後的公立醫院,將更加依賴市場生存,在人才的流動等方面變得更加自由、通暢。
雖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將面臨市場化的改革,但鄉鎮衛生院卻獨善其身, 被劃為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行列。國家將鄉鎮衛生院繼續保留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行列,更多看重的是農村醫療政策的穩定,對於其經營的考慮倒在其次,畢竟,隨著農村新農合的全面實行,鄉鎮衛生院作為政策的保障機構,需要承擔一定的 社會 責任。
有意思的是,盡管鄉鎮衛生院被劃為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但卻獨樹一幟差額撥款,沒有享受其他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的全額撥款政策,顯得非常另類。由於是差額撥款,其人員的工資待遇,一部分由財政供養補貼,另外一部分則依靠醫院自身的經營收入承擔。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收入上的差距。效益好的,五六千上萬的月收入都有,效益不好的,月入兩三千的不在少數。因此,如果你要問鄉鎮衛生院效益好嗎?小公只能告訴你, 看情況 。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鄉鎮衛生院是縣或鄉設立的一種衛生行政兼醫療預防工作的綜合性機構,其任務是負責所在地區內醫療衛生工作,組織領導群眾衛生運動,培訓衛生技術人員。 並對基層衛生醫療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會診工作。是農村三級醫療網點的重要環節,擔負著醫療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務,是直接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一關。
醫院的種類按 醫療 技術水平劃分:
1 三級醫院 主要指全國、省、市直屬的市級大醫院及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
2 二級醫院 主要指一般市、縣醫院及省轄市的 區級醫院 ,以及相當規模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的 職工醫院
3 一級醫院 主要指農村鄉、鎮衛生和城市 街道醫院
隨著國家每年的醫改還有逐年加強分級診療,國家開始重視起下面的醫院,並且給予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要讓「小病不出縣,大病不出省」目前的待遇比以前好多了,如果你想生活的安穩點還是不錯的。
首先,鄉鎮衛生院屬於衛生局下屬的公益事業單位,裡面的工作人員分為有編制的在編人員,和無編制的合同工。在鄉鎮醫院裡面有無編制,區別是很大的。
至於待遇問題,這個就和醫院所在地的人口情況和經濟情況有關了。
什麼樣的人適合去鄉鎮醫院?
相比於現在的縣市一級的醫院,鄉鎮醫院招聘的要求會比較低。現在縣醫院臨床專業基本上只要好學校的本科,或者碩士。市醫院現在臨床專業基本上都是碩士起步了,三甲醫院之類的最低博士起。
而鄉鎮醫院的要求就比較低了,基本上臨床本科就可以進,像檢驗、影像、葯學之類的輔助科室,基本上專科就可以了。
現在醫院考研難度太大,而且學習時間長,最低本科畢業都要8年,碩士、博士基本上都要十幾年。所以如果堅持不下來,或者是家庭情況不太好的,建議去鄉鎮衛生院。尤其是專科醫學生,又不想專升本考研的醫學生,更建議考這里。
雖然收入不算太高,不過一般在四千左右,在鄉鎮這種五線城市都不算的地方,四千左右的工資可以生活的很幸福。但是你以後的生活質量、後續發展之類的肯定不能和你讀研、讀博在大城市的同學比。
當然,如果你准備進鄉鎮衛生院 ,建議最好考上編制。
有無編制在鄉鎮衛生院有啥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工資和福利待遇。鄉鎮醫院是衛生局下屬的公益事業單位,所以有編制的人員待遇按鄉鎮公務員走,在加上還有醫院本身的收入,所以工資一般比鄉鎮公務員高。
但是比公務員好考,同樣都是 鐵飯碗。 而沒有編制的合同工就差點了,沒有財政補貼,只有醫院發的工資。而鄉鎮醫院的收益普遍不高 所以合同工的工資也不高。
哪些鄉鎮衛生院待遇比較好?
這個主要跟是否是全額財政補貼,還有就是當地經濟情況。首先是在經濟比較差的偏遠地區,這些地方的鄉鎮衛生院基本上都是全額財政補貼,醫生收入和醫院收入沒有關系,所以一般相對較高。
經濟一般的地區,這種地方的鄉鎮衛生院有些是差額財政補貼,醫生收入和醫院收入有關,一般較低一點。
經濟很好的地區,這種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很不錯。雖然是差額財政補貼,但是醫院收入高,所以醫生收入也高。尤其是對於合同工而言,這里更好。
所以選擇鄉鎮衛生院時,最好考慮一下以上問題。
最後再啰嗦一句:目前由於基礎醫療衛生資源缺乏,國家政策正在向這邊傾斜,所以鄉鎮衛生院在以後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人在鄉鎮衛生院工作三十餘年,在鄉鎮衛生院最困難時期擔任過領導職務,那時還說不上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叫自負贏虧集體事業單位,能夠運行良好的衛生院免強發的起工資,但各種福利幾乎為零,稍有積余的單位領導會動員職工積資就作為改善工作條件,運行不好的單位幾乎處於半解體狀態,職工自找門路。這些年國家開始重視衛生,撥款增加,但是花樣翻新,隨著國家對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視,鄉鎮衛生院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三天兩頭的各類裝修擴建,我所知道的有些鄉鎮衛生院才新建不到十年牆群地磚裝修就換了二次,據說是顏色格調不符要求。但職工待遇仍須以業務收入為支撐,待遇同其他單位仍有很大差距,過去疾控部門的很多業務現在都已下放給鄉鎮衛生院(主要是不收費)。但現在基層衛生院的各種規定動作增加如業務開展門類減少,葯品零加價及各類公衛工作,感覺鄉鎮衛生院成了衛生行政部門完成各項 游戲 的的道具,然後主管部門領導就可陞官領貝賞,我們現在的家庭醫生制度就是這種現狀,毫無實際意義。
❷ 鄉鎮政府事業編屬於公益幾類
公益一類。
目前事業單位劃分為三類。公益一類是無收入純公益全額財政撥款單位,公益二類是有部分收入差額財政撥款單位,公益三類是經營性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鄉鎮人社中心是純公益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❸ 公益類事業單位分幾類
1、公益類事業單位可以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免費領取考試資料
2、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是指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和教育、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這部分事業單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比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單位。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指可以為全社會人民群眾提供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性服務,這部分事業單位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比如:職業學校、畜牧獸醫站等單位。
4、公益三類的事業單位實際上的運作和企業是差不多的,一般是自收自支,可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比如:廣播電視、報刊機構等單位。
公益類事業單位分幾類
❹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名錄是怎樣的
1、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教育事業單位,包括高等教育事業單位,中等教育事業單位,基礎教育事業單位,成人教育事業單位,特殊教育事業單位,其他教育事業單位。
2、衛生事業單位,包括醫療事業單位衛生防疫檢疫事業單位,血液事業單位,計劃生育事業單位,衛生檢驗事業單位,其他衛生事業單位。
3、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包括托養福利事業單位,康復事業單位,殯葬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公益二類即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指應具備以下條件的一類事業單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在確保實現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依法取得的經營性收入主要用於公益事業發展。
二類公益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為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
❺ 事業單位分類一二三類有哪些具體劃分
(一)行政類事業單位
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按規定程序批准設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的事單位。改革方向是職能歸位、調整機構。改革後,除法律法規授權外,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二)公益類事業單位
具體劃分為三個類別:
1.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權利,政府必須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只為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宗旨和業務范圍由政府確定並嚴格監管,不得從事經營活動。
2.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指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單位,以及主要為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准開展活動,在確保實現公益目標的前提
下,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依法取得的經營性收入主要用於公益事業發展。
3.公益三類事業單位。指從事的業務活動具有一定公益屬性,但社會化程度較高,與市場接軌能力較強,可基本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自主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受政府委託承擔有關公益任務的,政府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相應支持。具備轉企條件的逐步轉為企業。
(三)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
指從事生產經營服務活動,已經實現或經過調整後可以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其改革方向是轉為企業。今後不再批准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❻ 什麼是縣直二級事業單位哪些屬於呢
縣直機關,就是縣的直屬單位,就是各個局、部、委。待遇好的縣直機關:財政局、建設局、交通局、國土資源局、組織部、宣傳部、人事局。有前途的: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不能去的:地震局、宗教局、檔案局。
一級預算是由本級財政直接劃撥經費。二級預算單位是由一級預算單位中再次撥付給經費的獨立單位。二級預算單位的經費由上級(一級預算單位管理)。
由縣一級權利機關直接管轄的部門簡稱縣直部門;縣直部門是指縣級直屬單位部門,由縣級黨委、政府直接管轄;區別於縣級部門,縣級部門指縣一級的部門,由市級領導機構或縣級權力機關管轄,而縣直部門則直接並僅由縣一級行政主管部門管轄。
權利
縣直部門的權利由上一級單位賦予,一般來說,縣直部門的權利要較鄉鎮、村級部門的權利大一些。
(6)鄉鎮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目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
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❼ 公益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免費領取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
1、公益事業單位分為一、二、三類。其中,公益一類是沒有獨自創收的單位,完全由財政撥款的單位,效益一般看當地財政以及單位屬於市級還是省級,包括公共圖書館及檔案館等;公益二類屬於有一定的創收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主的盈利性單位,這類單位一般都是由財政補貼,包括高中、職中、公證處等;公益三類屬於自收自支,主要是指賓館、招待所、公用汽車站、房產交易中心、環衛園林綠化等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可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聘用人員隨企改制,距離退休年限不足5年的可以提前退休。
2、如果說哪種公益好的話,只能說,一類單位辦公室類型多些,二類單位較為輕松點,三類以後大概率會轉化為企業。如果考單位,最好查詢下單位性質。
公益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❽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鄉衛生院是屬公益一類還是公益二類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鄉鎮衛生院屬於公益一類,是全額財政。
拓展回答: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
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
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