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編七級和九級哪個大
事業編7級高於9級。
事業編七級和九級的對比
事業單位的七級是副高職稱,而九級是中級職稱。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中專業技術崗等級劃分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即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為一至七級共7個等級;中級崗位八至十級共3個等級;初級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共3個等級。實施意見規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事業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的區別
同樣的級別,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存在明顯的區別:
一是待遇區別。事業編制沒有車補和十三薪,年終績效往往也不如公務員,因此整體收入比公務員要低一截。
二是晉升區別。公務員本身領導職數就比事業編多,因而晉升相對更容易,同時,公務員還有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加持。
三是地位區別。公務員是行政執法的主體,在社會上屬於政策制度的主導方,權力相對較大,受到的尊重也比較高。而事業管理崗雖然多數是領導職務,但因為單位的主體職責是公益服務,掌握的權力有限,社會地位要低於公務員。
不過根據公務員法規定,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可以交流使用幹部,事業管理崗職員也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交流到行政機關任職,置換為公務員身份。
❷ 七級職員相當於幾級主任科員
事業單位七級職員對應公務員的正科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級別分為一級到二十七級27個級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務分為國家級正職到鄉科級副職10級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級分為一級巡視員到二級科員12個。
事業單位的職員等級: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所以七級職員對應科級正職級別。
各等級職員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是:
三級、五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四級、六級職員崗位上工作兩年以上。
四級、六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五級、七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七級、八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根據原人事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國人部發70號),事業單位現行的「科級正職」改稱為「七級職員」。
❸ 事業單位專技七級一般工資有多少轉成管理七級怎麼樣
雖然都是7級,但此7級非彼7級。事業單位專技7級屬於副高職稱,工資待遇相當於副處級,管理崗7級屬於正科級。因此,從工資待遇上講,事業編專技7級轉為管理崗7級,絕對不劃算。以我們中部地級市舉例分析,僅供參考。
綜上,無論是從工資待遇上,還是以後晉升提拔上,專技崗七級都要好於管理崗7級。當然,如果你對當官很感興趣,對權力十分迷戀,對管人管物十分在行,還有足夠硬的背景天線,專技崗七級轉為管理崗7級,也是可以的。畢竟管理崗7級晉升為6級後,就可以不限制調任公務員副處實職,從而跳出事業單位系統,前途不可估量。
❹ 事業七級職員相當於公務員什麼級別
事業單位七級職員對應公務員的正科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級別分為一級到二十七級27個級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務分為國家級正職到鄉科級副職10級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級分為一級巡視員到二級科員12個。
事業單位的職員等級: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所以七級職員對應科級正職級別。
事業單位中每升一級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級別的上升需要職工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晉升,例如對職工的工齡要求,需要達到多少年的工齡才能進一步的晉升,還有學歷上的要求,以及對職工本人能力的要求等等,只有多方面的條件都滿足了,才有可能獲得晉升。
事業單位級別劃分
事業單位不同崗位的級別情況:事業單位主要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以及工勤技術崗。
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
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於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
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普通工崗不分級別,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中司機、電工等崗位。技術工崗依次分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八條公務員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十九條公務員職級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第八條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對應相應的級別。
領導職務對應的級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對應的級別是:
(一)一級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二級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一級調研員:十七級至十一級;
(四)二級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五)三級調研員:十九級至十三級;
(六)四級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七)一級主任科員:二十一級至十五級;
(八)二級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九)三級主任科員:二十三級至十七級;
(十)四級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八級;
(十一)一級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
(十二)二級科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
第九條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對應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最低職級是:
(一)廳局級正職:一級巡視員;
(二)廳局級副職:二級巡視員;
(三)縣處級正職:二級調研員;
(四)縣處級副職:四級調研員;
(五)鄉科級正職:二級主任科員;
(六)鄉科級副職:四級主任科員。
❺ 事業7級管理薪級工資
530元/月。管理崗分為十個等級,設置65個薪級,每一崗位等級都有其起點薪級,對應著不同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具體:一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46級;二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39級;三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31級;四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26級;五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21級;六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17級;七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12級;八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8級;九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4級;十級管理崗位起點薪級1級。
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組成。崗位工資根據管理崗位等級確定,崗位管理等級屬於職務等級,分10級,一級職員最高,十級職員最低,各級職員崗位等級的晉升是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任免機關批准晉升或聘任,無固定晉升年限。例如:某管理八級職員(副科級),如果要想晉升為七級職員(正科級),就必須由人員所在單位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任命或聘任,正式聘任或任命的下月起,即可兌現管理七級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是根據人員的工作年限,管理崗位等級的任職年限確定的,分為65級,只要年度考核合格,即可在下一年的1月1日起晉升一級,直至退休。
除基本工資外,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總額內還有津貼補貼,津貼補貼標准也是根據崗位等級確定的,崗位等級越高,津貼補貼標准也越高。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