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業編年底績效工資是多少
法律分析:1、以本次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調整辦法為例,本次改革將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標准,將由現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薪級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別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後,績效工資水平相應減少。
2、專業技術人員的減少金額,從最低崗位等級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員績效工資從最低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0元。那麼,經過增加基本工資和減少績效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扣除養老金前實際收入如何變化?經過簡單計算得知,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工資由低至高分別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當然,這部分增加的工資,將大部分用來支付個人養老保險與職業年金。個人需繳納工資8%的養老險和4%的職業年金,12%的總比例至少有36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B. 事業編績效工資一般能拿多少
全額撥款型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是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7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30%來確定。財政部門按照績效工資總量進行撥款,單位按照7:3的比例來分配製度,最後按照年終考核結果來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本身有一定的收入,一般是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6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40%的原則確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會由地方主管部門審核,但是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的比例不能超過50%。
事業單位是有績效獎金的,一般在年底發放,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際和貢獻,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發放是在核定的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之後,取消了年終的一次性獎金,將一個月的基本工資的額度和地區附加的津貼納入到績效工資中去。
事業編績效工資一般能拿多少
C. 黑龍江事業編年終獎多少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一般在五萬塊錢左右,高了的話是沒有的。所以說你要注意一下,如果你真的是這么多的話,是不太現實的,一定要好好把握一下你的年終獎數量,超過五萬的話,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也就只有四萬塊錢左右,所以說你要想多的話,你就去創業吧這樣給你
D. 事業編工資一般是多少 沒有一個具體的標准
事業編工資一般是多少?有多少?
一、事業單位工資。每個地方的工資水平各不相同,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工資水平稍微好一些,經濟發展稍差的地方,工資相應也差一些。至於事業單位工資,大概相當於同級別公務員的0.8倍左右。至於具體數字,每個地方不一樣。
二、待遇怎麼樣。現在都是陽光工資,政府公職人員,除了工資和績效,再也沒有其他額外收入。因此,除了工資,公職人員是沒有其他福利待遇的!
我一堂哥的另一半,在事業單位上班,除去五險一金每個月到手4000左右。工作時間是一周休2天,可以申請年假。各大節日公司會發禮品,比如中秋節發了一堆餅乾和月餅。有年終獎,年終獎大概是2萬塊。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了,僅供參考。
那麼現在事業編工資一般是多少呢?
這個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的,每個城市都不同。我在自己社群里問了下,有3個在事業單位的小夥伴說了下自己目前的情況:
群友A:浙江某個沿海的小城市,目前做到了中層副職,現在准備准備中級職稱考試。
據他所說:如果聘上中級職稱的話年收入現金12w以上,公積金3w往上,聘不上中級的話也有11w多,再去掉中層副職的加成的話有10w多一點,公積金差不多3w不到一點。
群友C:他是去年六月考的事業單位,在2線城市武漢,目前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是3000出頭,他說有個亮點就是,單位提供的中午晚上食堂都有飯不要錢。他作為單身漢,這個挺幸福的,也算是可以省下一筆錢了。
群友D:廣東某個城市全額事業單位,做了好多年了,目前到手5000+每個月公積金2000+過節費4000,年底績效兩萬左右。哇,這個福利還不算不錯。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總結:
在我記憶中,長輩是最希望自己孩子能進事業單位,因為他們覺得事業單位好,穩定、舒適,能幹大半輩子;除了基本工資,還有各種補貼和福利,五險一金繳納數額多。
不過可以發現每個城市的消費和收入水平不一樣,如果追求穩定的生活,事業單位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事業單位的工資收入因當地財政情況不同,存在嚴重的地方差異。東部發達地區的事業單位工資相對較高,比如前段時間網上曝出的江蘇常州事業單位人員平均年收入14萬多,比中西部地區普遍高出五六萬甚至更多。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市縣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平均年薪基本上在七萬左右,相當於發達地區的一半,差距可見一般。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事業單位新入職人員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和30%績效後,實際到手三千都不到。副科即管理八級每月到手在3400元左右,正科管理七級每月實際到手3800左右,管理六級在4500上下。專技人員工資相對會高一點,初級職稱每月3000出頭,拿到中級職稱差不多4000,副高5000左右,正高7000上下。工勤崗位人員最低,高級工也不過3000出頭。一年算下來,小公這里的事業編人員平均年收入也就是六萬左右,低得嚇人,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信。然而這就是事業單位赤果果的現實。
相對來說,公務員因為有車補、年終績效、13薪及各類補貼,收入比事業單位要好很多。同樣是副科,事業單位每月三千三四,公務員加上車補等每月有4000出頭,再算上年終績效等方面的收入,公務員年收入普遍比事業單位要高出兩萬以上。發達地區差距更大,公務員年收入比事業單位至少高出四到五萬。因此在體制想拿錢多,還是要考公務員。
遼寧,縣級事業單位上班10年,專業技術十級。工資到手2600元,每月績效800元,年底多開一個月基本工資2500元,報銷85平方米取暖費。除此之外每月醫保60多,公積金700多(不買房不可以用)。對比相同工齡的公務員少了很多,他們的基本工資比我高500多,額外每月車補550元,年終績效獎14000元。主要是現在事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實在是太難進了,有很多退休的老同志最後也就是在中級崗位(十級、九級)。我現在已經到瓶頸了,不敢有什麼期盼的了。
E. 事業單位年終獎一般發多少
含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對年度考核為稱職(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標准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
(2)事業單位在實行績效工資前,仍可以對年度考核為合格及以上的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標准為當年12月份本人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中小學教師、護士提高10%)。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後,不再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年終獎發放規則是怎麼樣的?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
年終獎就是老闆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金,有的還包括了旅遊獎勵、物質獎勵等,是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獎勵,也是可給可不給的一個項目。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好的年終獎辦法要有較好的考評指標、評價方法、發放規則等等相應的各項制度。
年終獎獎金對於員工來說是一種物質獎勵。如果員工的績效優良,工作成績突出,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就應該給予獎勵,一來是對員工努力上的承認,二來激勵員工繼續努力工作,實現更佳的工作表現。年終獎在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發放形式,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紅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紅,有的是「雙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獎金。但是.企業在發放年終獎的時候考慮的並不簡單,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獎勵員工們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但也有一些企業發放年終獎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年終獎的計算
發放年終獎是用人單位的一種自主行為,目前的法律、法規並無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的具體規定。故一般來說,年終獎的計算應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
如果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有明確規定,則用人單位必須按照約定或規章制度發放。當然,如果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均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發,也可以根據本年度的綜合經營狀況以及勞動者個人年度工作表現,決定是否發放年終獎。
休法定假應照發年終獎
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均屬於法定假。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護法》、《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的規定,勞動者在休法定假期間應視為正常出勤並支付報酬,用人單位自然也就必須全額支付「年終獎」,而不得扣除。
提前離職該拿年終獎
如果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有確定的年終獎數額,那麼離職勞動者也應得到相應的年終獎。如果勞動合同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都未規定年終獎,但事實上已發年終獎,用人單位也必須向離職勞動者發放,從司法實踐上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同樣會支持此類離職勞動者按照在崗時間,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未滿一年也有年終獎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年終獎或是用人單位已制定發放年
F. 河南省公務員事業編的年終獎是多少有人了解嗎
我對河南省公務員事業編的年終獎非常了解,下面我就詳細分享一下河南省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年終獎情況。
全國不同省份和不同城市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資待遇並不是統一的,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不同區縣工作的公務員的工資待遇也有一定區別。
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資待遇是由各個地區的財政負擔的,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經濟越發達,財政實力越強,當地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資待遇和年終獎就會越高。
河南省地處中部地區,近年來雖然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位,但是河南省的財政實力比較弱。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省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資待遇穩居全國倒數水平。
如下圖所示,在2021年各省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排名中,河南省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只有7萬出頭,穩居全國倒數第一名。
而同為中部省份的河南省會鄭州市,雖然鄭州財政實力比較強,但是鄭州市公務員的文明城市獎只發一個月全額工資,大概七八千塊錢,而合肥市公務員的文明城市獎高達3萬多,鄭州市公務員的文明城市獎只有合肥市公務員的四分之一。
所以即使和經濟實力差距不大的中部省份安徽省相比,河南省公務員事業編年底的獎金真的是不值一提。單單一個文明城市獎,合肥市可以發到3萬多,而鄭州市只有七八千塊錢。
總的來說,河南省公務員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非常低,穩居全國倒數前兩名。因此河南省公務員事業編的年終獎非常低的,可以說少的可憐。
河南省只有一些市直機關公務員事業編年終可以發放一些獎金。比如鄭州市公務員年底發16薪,洛陽市直單位公務員發15薪,新鄉市和安陽市的市直單位年底發放的獎金也比較高。
但是河南省大部分的縣城和鄉鎮公務員年終獎非常低,基本上只有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和一個月全額工資,加起來一共也就六七千塊錢。
G. 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多少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3100元;正科級3300元;副處級3600元;正處級4000元;副廳級4400元;正廳級5000元;副部級5500元;正部級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詳細閱讀: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多少">>詳細閱讀: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多少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H. 事業單位年終獎怎麼算
年終獎是事業單位對員工一年工作業績的肯定,到了年底員工都十分關心能拿多少獎金。現在很多人都羨慕事業單位,認為事業單位工作輕松,崗位相對穩定,福利較好。那麼事業單位年終獎怎麼算?下面我就來告訴大家。
一、事業單位年終獎怎麼算?
如果已實行績效工資,就不能再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了;如果還沒改革,可以在年度考核結束後發放給考核為合格以上的人員一個月的基本工資作為年終一次性獎金。當年新入職的不參加考核,也不發放;當年退休的,按在職月份比例*基本退休金發放。
二、事業單位「年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應該如何申報?
1、進行「年度獎金」申報時,必須填寫「當月發放工資金額」,該數字是作為判斷年度獎金計算的依據。如果實際當月有發放工資但在進行「年度獎金」申報的時候不填寫或填寫「正常月薪收入」為0的,則會導致年度獎金稅額計算錯誤造成少繳稅款。 (附: 年度獎金的計算說明)
2、「年度獎金」申報僅計算年度獎金收入的稅額,不包括正常月薪收入稅額計算。如果當月申報的收入包括正常月薪收入和年度獎金的,則正常月薪收入應另行按「正常月薪收入」進行申報。
3、「年度獎金」申報中所填寫的'人員「當月發放工資金額」應和「正常月薪收入」申報中填寫的金額一致。
三、事業單位年終獎什麼時候發?
1、事業單位年終獎發放時間一般是根據自然年,也就是跟隨一月的工資發放;
2、也有一些事業單位會將年終獎作為員工的春節過節費,在春節放假前發放;
3、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為了防止員工年後跳槽,把年終獎拖到3至4月份後再發。
四、事業單位年終獎發放的背景
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隨著改革的深入,事業單位的薪酬分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員工的固定工資在收入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而獎勵工資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卻越來越大,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發展。
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