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編的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

事業編的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

發布時間:2023-01-17 15:00:07

A.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

個人工資超過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也就是說個人繳費基數最高只能為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個人工資低於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相對於企業而言,事業單位職工享有的養老保險待遇要好一些,通常是按照比較高的標准繳納的。職工如果想知道自己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如何計算的,就要弄清楚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這兩個重要計算因子。
繳納工資基數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工資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不一樣。由於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國家沒有統一的政策,各地都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繳費比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結算方式不一樣。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差額結算制。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工資由單位發放。
如果是臨聘人員,按照規定,用人單位要按屬地原則依法進行社會保險登記,按月申報繳費。用人單位按臨聘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臨聘人員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新聘用的人員按第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臨聘人員的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高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機關單位計算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繳費基數的工資項目包括:
1、基本工資(職務+級別)
2、規范後津貼補貼(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改革性補貼)
3、年終一次性獎金
4、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項目中納入退休待遇的項目(目前僅有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警銜津貼、海關津貼、高海拔折算工齡補貼四項)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職工以本人工資總額為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用人單位以職工的繳費基數總額為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工資總額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以及其他工資性收入等。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個人共同承擔。用人單位按單位繳費基數的23%繳納養老保險費,職工按本人繳費基數的6%繳納養老保險費,今後適時調整。職工應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建立職工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記入個人賬戶。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也清楚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的。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以月平均工資為計算依據的,具體幅度在60%到300%之間。在繳費比例方面,事業單位職工本人只需承擔8%的比例,而單位則要承擔22%。對這些內容有一點了解後,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算出自己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如何發現有少繳情況時,要及時的向單位反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七條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

B.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1.個人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入工資基數;

2.個人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部分不計入工資基數;

3.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包括①基本工資;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③規范後的津貼補貼;④年終一次性獎金。

4.個人繳費基數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包括①基本工資;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③績效工資。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C.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一)單位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二)個人繳費基數,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三)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①基本工資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③規范後的津貼補貼④年終一次性獎金。
(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①基本工資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③績效工資。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D.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數如何計算

個人的月繳費工資基數是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來核定的;參保單位新增的工作人員的月繳費工資基數是按照本人起薪當月的月工資來核定的。

按照最新的制度,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是16%(網上很多回答說的20%是在2014年10月到2019年4月期間,現在已經改了),這一部分計入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個人繳費比例是8%,這一部分是計入個人賬戶的。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數如何計算

E. 事業單位繳費基數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繳費基數計算:

(一)單位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二)個人繳費基數,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三)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規范後的津貼補貼;

年終一次性獎金。

(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績效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F. 事業單位基數怎麼算

法律分析:1.單位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2.個人繳費基數,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3.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

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

5.個人工資超過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也就是說個人繳費基數最高只能為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個人工資低於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法律依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 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

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 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作為制定社會保險征繳標準的依據,平均工資公布後,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進行調整。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G.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一)單位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二)個人繳費基數,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三)機關單位(含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規范後的津貼補貼;

年終一次性獎金。

(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中的以下項目:

基本工資;

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績效工資。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H.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1、繳費基數不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應不低於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兩項之和,企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按實發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事業編的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這個愛情怎麼這么復雜最火文案 瀏覽:172
94雞和鼠96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443
婚姻好不好看什麼時候看 瀏覽:618
湘妃竹的故事是什麼時代的傳說 瀏覽:937
大林木命自身婚姻什麼狀況 瀏覽:698
美女舞蹈家叫什麼 瀏覽:530
美女房子在廣州什麼地方 瀏覽:232
婚姻中出軌該怎麼做 瀏覽:958
中國現經濟處於什麼階段 瀏覽:380
做教師需要考事業編制是什麼 瀏覽:70
跟你走進幸福里哪裡可以聽 瀏覽:784
以前的事實婚姻是同居多少年 瀏覽:803
重慶美女去哪裡旅遊 瀏覽:97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看多久 瀏覽:168
父母包辦婚姻怎麼舉報 瀏覽:380
事業工勤工種哪個好 瀏覽:568
有什麼是寫愛情的書 瀏覽:932
事業單位招人bs是什麼的簡稱 瀏覽:548
印度經濟衰退怎麼辦 瀏覽:5
如何提升經濟發展後勁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