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事業單位中,工人編制如何能轉成幹部編制
工人編制轉成幹部編制主要通過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這兩種方式。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八條
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第九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公開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
(三)審查應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試、考察;
(五)體檢;
(六)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七)訂立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第十條
事業單位內部產生崗位人選,需要競聘上崗的,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競聘上崗方案;
(二)在本單位公布競聘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
(三)審查競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評;
(五)在本單位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六)辦理聘任手續。
第十一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交流。
(1)廣東事業工勤編怎麼轉幹部編擴展閱讀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獎勵:
(一)長期服務基層,愛崗敬業,表現突出的;
(二)在執行國家重要任務、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發明創造、技術革新的;
(四)在培養人才、傳播先進文化中作出突出貢獻的;
(五)有其他突出貢獻的。
第二十六條
獎勵堅持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原則。
第二十七條
獎勵分為嘉獎、記功、記大功、授予榮譽稱號。
第二十八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處分:
(一)損害國家聲譽和利益的;
(二)失職瀆職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四)揮霍、浪費國家資財的;
(五)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
(六)其他嚴重違反紀律的。
第二十九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受處分的期間為:警告,6個月;記過,12個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
第三十條
給予工作人員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貳』 工人編制如何才能轉成幹部編制
要想轉幹部編制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學歷根據各省市的要求,大專或本科,你所在的單位要有空餘的幹部編制,滿足就是當地的一些地方性要求。
拓展資料:
這個是一個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問題,事業編制里,目前只分管理人員和非管理人員,如都是正式編制,那都是穩定的,只不過在待遇上的有一些差別。目前,在我國,干什麼事,就是什麼稱謂。沒有什麼幹部、工人之類的概念上的分別。
現在的幹部,是指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如在這些崗位,在稱謂上就是幹部。如你在所在的事業單位,是管理崗位,就是一名幹部,至於編制,只要是正式的,就應當享受相應的管理人員的待遇。(全額事業編制,就是全額財政拔款單位)
事業單位按照身份分為幹部編制和工人編制;按照撥款方式分為全額財政撥款、差額財政撥款和自收自支!
『叄』 在事業單位中,工人編制如何能轉成幹部編制
在事業單位中,工人編制能轉成幹部編制,一般來說,需要達到一定的功力,而且還需要具備中級及以上的專業職稱資格。
『肆』 機關事業指標工勤編,怎麼變成事業幹部
指標工勤編的說法主要都是針對一些歷史遺漏的老員工(主要是學歷的原因),事業編制本身不管是工勤技能崗位、專業技能崗位還是行政崗位應該是沒有區別的。
不過行政崗位更容易晉升幹部(因為工作性質相同),主要要看你現在的級別,每一級晉升都有明確要求的。如果有編制空缺的話,當然可能通些某些程序,如考核、面試小組之類的進行晉升。
『伍』 在事業單位中,工人編制如何能轉成幹部編制
要想轉幹部編制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1、學歷:根據各省市的要求,大專或本科。2、你所在的單位要有空餘的幹部編制。3、滿足就是當地的一些地方性要求。
最好就是去考學歷
『陸』 事業編怎麼轉公務員編制
事業單位編制轉成公務員編的主要有三種途徑:參加國考或省考、參加各級副科崗位選拔、破格提拔的情況。
1、參加國考或省考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級公務員招考,主要崗位設置在鄉鎮,部分崗位為公安幹警、法院、檢察院崗位等。如果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去參考,工作年限務必要超過1年。
事業編
事業編全稱為事業編制,主要從事專業技術崗位或者工勤等崗位,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行政單位,這些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是事業編制,事業單位人員編制一般為非公務員序列的事業編制,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
『柒』 工勤編如何轉幹部身份
根據目前政策和工勤崗位的發展前景來看,事業單位工勤崗位是一種逐步走向消亡的崗位,所以與其相對應的事業單位工勤編制也將會被逐漸取消,它會隨著現有工勤人員的退休、轉崗等方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工勤崗位和事業工勤編制會最終退出歷史舞台,所以,事業工勤編制人員在現有條件下是不可能直接提拔為副科級職務的。『捌』 事業編怎麼轉公務員編制
事業單位轉公務員六種途徑如下:
一、被提拔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屬於幹部管理體系的人員,都是在國家幹部後備力量選拔的范圍之內。在滿足一定任職條件後,可以被提拔到行政機關任副科級以上領導。
二、調任
調任這種方式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在公務員法中有明確規定: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四級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級。
三、被選任到機關任職
被選任到機關任職的事業編制人員,大部分是已經達到一定行政級別。在組織提名前提下,經過法定選任程序成為機關領導,從而實現從事業向公務員身份的轉變。
四、公開選拔
公開選拔這種方式主要是面向機關事業單位通過公開選拔考核幹部,到機關單位任職工作。公開選拔這種形式在2006年之前較為普遍,目前並不多見,我們不多展開介紹。
五、公開遴選
雖然公務員遴選只是針對公務員和參公事業人員的,但是細心的同志可能會發現,在有些地方,公務員遴選的范圍是包含工作5年以上的鄉鎮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這也就是說,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可以通過公開遴選這種方式到更高一級的機關單位任職公務員,從而實現從事業身份向公務員身份的轉變。
六、通過公務員招錄考試
剛入職的年輕事業編制人員,很多人會選擇再次參加公務員考試,通過這種公開考試的方式成為公務員的一員。目前在職的公務員不能再報考公務員已經是主流,但在職的事業編制人員是可以報考公務員考試。但在資格復審的時候,需要提供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網路雲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碼:2D74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考前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玖』 工人轉幹部身份的條件
事業單位分管理、專技和工勤三種崗位。根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規定,工勤崗人員符合條件,可以通過民主推薦、公開競聘等方式轉到管理崗或專技崗任職,享受相應的待遇,但轉崗不轉身份,工勤人員無論在哪個崗位,其在人事檔案中的工人定性不會因為轉崗而發生改變。為什麼說工勤人員無法提拔到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原因即在此。比如工勤人員轉到管理崗,無論是轉管理8級還是管理7級,可以享受崗位的待遇,但僅僅是享受待遇而已,沒有幹部身份,仍然不是實至名歸的「領導」。
不過,部分地區為了鼓勵事業單位崗位間的交流,雖不允許工勤人員改身份,但只要轉到管理或專技崗干滿十年以上,在退休時允許按照相應的崗位享受退休待遇。這對工勤人員來說是種利好。
一、管理崗位有空缺;
二、符合相應的專業和學歷要求,比如大專以上學歷,行政管理專業。
三、三年內年度考核無不稱職,沒有違法違紀行為;
四、一般要求在工勤崗位任職滿兩年以上(各地政策不一,以當地實際為准)。
符合上述要求,就具備了轉崗的資格。從上述要求來看,工勤人員轉管理崗的條件不是特別高。但實際上,現實中工勤人員成功轉崗的並不多,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崗位比較少,僧多粥少,工勤人員很難搶到轉崗的機會;
二、轉崗主要還得看領導意見,領導不同意,有機會轉業轉不了。這也是工勤人員轉崗至關重要的條件。
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人員轉為管理崗位,是指在實行聘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符合條件的工勤人員可以通過競聘的辦法,聘在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任職,並按相應的崗位對應的身份享受相關待遇,按崗位晉升。這和過去實行的以工代干、聘干、轉干不一樣,只是崗位競聘,單指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參加競聘的工勤人員,也專指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人員,機關工勤人員不在其列。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是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種創新方式,是將來事業單位實行「全員聘用制」管理後,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的一種經常性方式,將來會在全國所有的事業單位中,普遍推行。工勤人員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除通常要求的愛國愛黨、身體健康等常規性要求外,首先必須滿足的是,當地的事業單位,或者競聘的事業單位,已經實行了「聘用制管理」。事業單位「聘用制管理」目前依然在試點階段,並不是所有的省市縣,或者所有的事業單位,都在試點這一管理模式。因而只有在試點地區、試點單位,工勤人員才能參與競聘。根據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聘公告,對於工勤人員競聘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來講還有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1、必須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機關工勤或者黨政機關使用工勤編制的工人不能參加競聘;
2、學歷要求:必須是大專以上學歷,符合相差崗位專業要求。只要是現在的學歷符合大專以上要求即可,無論其學歷是全日制,還是在職通過自學、函授、自考等方式獲得的學歷,在學信網上可以查到相差信息。有的崗位甚至是農廣校繼續教育獲得的相當於大專學力的學歷,也在競聘范圍之內。
3、在事業單位工勤崗位工作滿兩年以上,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等次,有的地方還會有至少一次年度考核優秀的要求。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的競聘,一般會通過嚴格的筆試、面試、政審等環節,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前,有的還會對是否獲得基本的專業技術資質做出要求。管理崗位競聘,也會根據崗位級別,對所取得的工勤崗位專業技術等級做出要求。這些都要根據具體崗位競聘公告內容,才能一一明確。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對應的都是幹部身份,工勤人員在競聘成功後,雖然其檔案身份不變,但都可以對應崗位享受幹部身份和待遇,也可以按崗位對應的管理模式正常晉升,管理崗位晉升管理級別,專業技術崗位晉升職稱等級,符合年限條件,即可按照幹部身份退休,享受相應的養老級別待遇。從這方面來講,事業單位競聘制度,已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打破了計劃經濟時代以來長期實行的幹部、工人身份差異。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的制度,和目前普遍實行的公選制度有些類似,這將是機制體制改革後,對工勤人員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也是工勤人員打破身份限制,平等參與競爭的根本性改變,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全國范圍內所有的事業單位得到推廣實施。
公考是最常見的途徑,主要就是國考、省考,一般只要是全日制本科應屆、歷屆畢業生就可以報考。公推公選也是一種方法,但是現在只有部分地區用這種方法,需要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然後再通過考試、面試、考察等環節公開選拔,這種方法相對比較麻煩,但是困難程度比公考要低。公開選調也是一種途徑,但是一般要求處級幹部,所以需要先從普通員工升成處級幹部。而且地方性的公開選調比較少,崗位也比較少,所以競爭很激烈。工人可以通過事業單位轉崗文件要求轉崗,工人的性質屬於工勤人員,只要達到要求就能將工人身份轉成幹部身份。但是每個地方的文件規定不一樣,具體要求也不一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