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縣農業局副局長事業管理8級能任嗎
不能。
只有事業單位參公管理後,才能任。
事業人員調任公務員,有幾個硬性限定:
一是工勤身份的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是不能調任的。通過公選、聘任等方式,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已經擔任管理八級以上的工勤人員,是不能調任公務員的。
二是年齡限制,一般為45歲,處級或者基層幹部放寬到50歲。還有就是檔案有瑕疵的管理人員,比如年齡、文憑等方式有影響任職的,這方式公職人員通用。
三是原來有逆向調動歷史的人員,無論是一般幹部或者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從事業單位調任公務員崗位任職的人員,如果有這種經歷,也是不能調任的。
Ⅱ 管理八級到管理七級需要幾年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制度如下:
1、管理九級任職滿六年,且任職期間有一次年度考核為優秀的,可晉升為管理八級(非領導職務);
2.管理八級任滿6年,任期內一次年度考核優秀,可以晉升管理七級(非領導);
3.新招用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在管理崗位上任職滿一年並考核合格後,可分別晉升為非領導職責的八級職員和七級職員,不限職數;
4.管理七級服務滿13年,工作滿25年,任期內有3年被評定為優秀,可晉升管理六級(非領導職務);
5.管理六級服務滿13年,工作滿30年,任期內有3年被評定為優秀,可晉升管理五級(非領導職務);
6.鄉鎮事業單位職工晉升七級、八級非領導職務的工作年限,以鄉鎮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工作年限計算。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第十五條專業技術崗位分為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十三個等級。高級職務分為7個等級,即一級至七級;中級職務分為三個等級,即八級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三個等級,即11級至13級。
第二十一條專業技術職務的最高層次和結構比例(包括高、中、初級之間的結構比例和高、中、初級內部各層次之間的比例),根據本單位的職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綜合確定。
第二十四條事業單位按照下列程序設置崗位:
(1)制定崗位設置計劃,填寫崗位設置審核表;
(二)按程序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主管部門審批;
(三)在核定的崗位總數、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限額內,制定崗位設置實施方案;
(四)聽取員工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的意見;
(五)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經本單位負責人員討論通過;
(六)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應當報人事部批准。國務院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報人事部備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應報當地人事廳(局)審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當地人事廳(局)批准。
地(市)、縣(市)政府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後,按程序報所在地區或設區的市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
Ⅲ 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晉升
事業單位走管理崗,說實話晉升空間非常小,既便是市級平台,多數人混一輩子也就是八級七級職員,與其死守管理崗,不如走專技路線評職稱來得更實在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十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
事業單位的職級晉升基本上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模式來進行的。大致遵循一個 原則:同級別副職提拔為正職,一般為兩年;從下級正職晉升上一級副職,一般為三年 。比如從副科晉升正科,兩年即可;而從正科到副處,則需要三年。對應事業管理崗,從8級到7級,兩年即可,而從7級到6級,最少要三年。
這只是理論上的條件。真正能否晉升,還要具備一些客觀條件,比如領導欣賞、崗位出缺等。事業單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有很多,但最終得提拔的也就是少部分,這裡面領導的關照佔了很大因素。還有就是崗位空缺情況。按規定,事業單位科級崗位結構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其中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總體來看,崗位非常有限,想上一步談何容易。
大學本科畢業考入事業單位,一般來說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即可定為九級職員,即科員。從這一步開始往下每走一步,都會非常艱難,完全看個人造化了。在市級平台,為什麼副處的公務員比較常見,六級(相當於副處)事業單位職員比較少,原因即在此。
好在部分地區現在也在推行事業單位職級並行政策,一定程度解決了部分管理崗人員的待遇問題。如:
事業單位性質和分類是多種多樣的,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業單位的三大崗位和該崗位的發展方向。在報考事業單位時。各位考生也應該有所了解,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報考。
事業單位的崗位分類,主要是根據事業單位的 社會 功能、職責內容、工作性質和人員使用的特點,確定了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以及各類崗位在單位中所佔的比例都有所規定。
管理崗位: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即管理崗。
晉級機制:設置10個等級,分別對應辦事員、科員、副科(管理八級)、正科(管理七級)、副處……副處級別可以調任到公務員。
實際情況:本科畢業生實習期滿後,定級為管理九級,即科員。想成為領導選管理崗,但絕大多數人到了退休還是在管理九級上。
專業技術崗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即專技崗。
管理崗和專技崗工資比較,僅供參考
晉級機制:設置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通過評職稱達到晉升的可能。
實際情況:每個單位的等級崗位指標是固定的,只有空崗的時候才會聘用。比如中級崗位就6個,你可能已經拿到了中級職稱,但是因為沒有名額,所以單位就不會聘你,你的薪資也就不會提上來,除非那六人有人退休或是升到高級崗位。但相比較另外兩個,晉級機會和工資水平還是可以的。
工勤技能崗位: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即工勤崗。晉級機制:技術工崗位設置5個等級,分別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普通工崗位不分級。
實際情況:比較尷尬,類似於單位里的工人,主要從事後勤保障工作。在參公管理的情況多,專門提出,不包括工勤技能崗位。
了解了事業單位的不同崗位和晉級機制,才能更好的謀劃自己的未來。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崗位,少走彎路,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真正做到盡其才,盡其職。如果有能力,善鑽營,可以選管理崗;如果勤於工作技術,不太看重實權,可以選專業技術崗。學歷較低,謀求工作穩定的,可以選工勤崗。
目前,事業編崗位有三類崗位:管理崗、專技崗和工勤崗。 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從1到10級,分別對應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
事業編管理崗晉級就像公務員提拔晉升一樣,都需要幾個條件:①任職滿最低年限; ②有空缺崗位;③能力素質過硬;④組織認可 ;⑤群眾認可; ⑥經過組織考察。最後,經過公示後才能晉升上一級崗位。
事業編晉升相比公務員較難,主要是因為事業單位較少,級別較低,職位不多,競爭又比較激勵。 就拿鄉鎮一級來說, 事業編管理崗位大概25個,而公務員崗位有60餘個,改革之前,鄉鎮事業編單位都是正股級,意味著鄉鎮事業編最高才能升到9級,而事實上也證明,很多鄉鎮事業編也是9級終此一生。 縣直一級也不好, 事業編崗位比鄉鎮多很多,但縣直事業編絕大多數都為副科級,極少極少為正科,還有部分為正股,意味著縣城事業編的天花板為副科8級,有背景有外力的個別可以升到正科7級。 市直這一級相對好一些, 市直有不少的正科級、副處級單位,還有一些正處級單位,絕大多數事業編管理崗都可以晉升到副科8級,部分可以升到正科7級,少數可以晉升到6級副處5級正處。同理,省廳這一級可比市直一級提高兩級。
據不完全調查統計,事業編管理崗人員,能夠晉升為9級股級概率為80%,能夠晉升為8級副科級的概率不足10%,能夠晉升為7級正科級的概率不足2%,能夠晉升為6級副處級的概率不足1%,能夠晉升為5級正處級的概率不足0.3%,能夠晉升為4級副廳級的概率不足0.1%,能夠晉升為3級正廳級的概率不足0.03%,越往上比例就越低了,管理崗1級正部級那就是人中龍鳳了。
綜上,管理崗晉升難度比較大,和公務員一樣,需要逐級晉升,除了自身素質外,還需要考慮外力因素,有時還需要與來自公務員的競爭。因此,事業編管理崗能夠提拔到正科級以上的人員,在系統內屬於比較優秀的,綜合素質比較強的,相對於公務員正科級,更為難得。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和公務員職務提拔程序差不多,屬於領導職務晉升。 1.事業單位從管理一級至十級共設置10個崗位,對應公務員正部級以下職務。
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管理崗位晉升其實就是職務提拔,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晉升通過聘任職稱實現。管理崗位從高到低設置管理一級、管理二級、管理三級、管理四級、管理五級、管理六級、管理七級、管理八級、管理九級、管理十級等十個崗位,分別對應公務員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科員、辦事員等職務層次。管理崗位晉升就是從管理九級、十級崗位逐級向上級崗位晉升。
2.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需要符合幹部提拔的一系列條件。
管理崗位晉升和公務員職務提拔一樣,都需要符合幹部提拔的一系列條件,最基本的三齡二歷一身份不能有任何問題,必須具有幹部身份,參加工作年限或者任職年限必須符合要求,必須具有崗位要求的學歷。比如,管理九級晉升管理八級,需要具有幹部身份,需要任管理九級滿三年時間,需要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等。在提拔任職程序上,需要經過推薦、考察、研究、公示等系列最基本的程序。
3.管理八級以上崗位可以調任公務員職務,成為公務員。
晉升到管理八級以上崗位後,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向公務員副科以上領導職務調任,從而成為公務員,這是事業人員轉為公務員的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比如,縣政府信息中心是正科級事業單位,信息中心主任任職一年以後就可以向公務員正科級領導崗位調任,從而成為公務員正科級領導幹部。
總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就是職務提拔,晉升到管理八級以上崗位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這個我比較清楚,因為我是單位的會計,本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工資增長,晉級都是我一手做的,比較清楚,可以為你詳細解答。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九級,副部、正廳、副廳、正處、副處、正科、副科、科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職務。
Ⅳ 事業單位副科一年能調任嗎
不能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屬於體制內兩種截然不同的編制,前者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各種機會都比較多,而且發展比較快,而後者屬於事業編制,在個人的發展上十分緩慢,甚至對於大多數事業編制職員來說,基本上就是管理九級做到退休,但是,對於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而言,兩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又可以互相轉任。
事業單位提拔副科級(管理八級)工作時間不滿一年,在試用期之內,按照《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試用期暫行規定》有關規定,試用期之內的事業單位幹部通常不能進行交流,因此是無法進行調任的,當然在試用期內可以享受相應的待遇,如果出現嚴重錯誤可能會提前結束試用期,然後再進行其他方面的處理;試用期滿之後考核合格就可以轉崗。
法律依據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試用期暫行規定》
第三條、領導幹部任職試用期為一年,從任免機關發出試用任職通知時計算。按幹部管理許可權,需要辦理備案手續的,應在發出試用任職通知前一個月辦理備案手續。
第四條、領導幹部在試用期間,履行所任職務的職責,享受相應的政治和工資待遇。
第五條、試用期滿,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幹部進行考核。考核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適當方式進行。
第六條、領導幹部試用期滿的考核,應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在了解試用期間的思想政治表現、組織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和廉潔自律等情況的同時,重點考核對所任職務的適應能力和履行職責的情況。
第七條、領導幹部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的,由組織(人事)部門辦理正式任職手續。正式任職的,試用期計入任職時間。
第八條、領導幹部試用期滿,經考核不合格的,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審批或備案後,免去試任職務,一般按試用前原職級安排適當工作。
第九條、領導幹部在試用期間工作出現重大失誤或犯有嚴重錯誤,不宜繼續試用的,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審批或備案後,提前結束試用期,並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Ⅳ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幾年調一檔
1、現聘管理崗位九級、八級職員滿6年以上,且聘期內須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對應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七級職員;
2、現聘管理崗位七級、六級職員滿13年,工齡滿25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六級、五級職員。
3、新招聘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崗位上滿1年後,考核合格,可不受職數限制分別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職員、七級職員;
4、鄉鎮所屬事業單位晉升非領導職責七級、八級職員的任職年限,以在鄉鎮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作年限為准計算。
Ⅵ 事業單位調任公務員條件
根據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調任規定,其中都說明了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是可以調任為公務員的,所以如果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機會可以調任到公務員的崗位,實現事業編到行政編的轉變,但是事業單位只有管理崗和專技崗的工作人員可以進行調任,工勤崗位的人員是不能進行調任的,所以下面小編分享是管理崗和專技崗的調任條件。
免費領取考試資料
管理崗位人員調任條件如下:
1、職務上需要管理八級以上,並且在事業單位任職滿了2年及以上;
2、調任的人員如果是科級,那麼年齡需要在45歲以下,如果是處級的,年齡在50歲以下;
3、事業單位的人員調任到行政機關需要擔任一定的職務,一般是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以上職級崗位;
4、調任者有接收的行政機關單位,並且這個接收單位有行政空編。
專技崗位人員調任條件如下:
1、專技崗的人員調任需要取得副高以上的職務;
2、調任者年齡要在45歲以下,處級崗的調任年齡在50歲以下;
3、調任後需要擔任一定的職務,一般是行政機關領導職務或四級調研員以上職級;
4、調任者有接收的行政機關單位,並且這個接收單位有行政空編。
事業單位調任公務員條件
Ⅶ 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調動工作嗎
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調動工作嗎?回答是:當然可以。另一個回答是:不可以。
為什麼呢?可以不可以,主要是看你往哪兒調了。簡單來講,想去好點的單位,或者去公務員單位,不能調。想去和自己條件一樣,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單位,可以調。
公務員「凡進必考」,事業單位也是「凡進必考」。如果是事業人員想進黨政機關當公務員,只要不是在服務期內,或者沒有其他合同在身上,比如公費師范生、免費醫科生、委培人員、項目人員等,就可以徵得原單位的同意,去考公務員。已經晉升為管理八級以上人員,如果年齡和其他條件符合,晉升兩年後,也可以直接調轉或者晉升到公務員領導崗位。參公崗位也一樣。
事業人員進事業單位,不改變事業人員身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考,一種是調。比如管理機構,想從鄉鎮進城鎮,或者從縣區進市直,或者從其他事業單位調整到更好一點的事業單位,或者是招考的項目人員服務期滿想調整單位,都需要通過「招考」的途徑。但是,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講,考試就是一個過程,也可以直接調動的方式,解決崗位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比如學校,比如醫院,比如電視台,等等。事業單位有「人才引進」政策,其實就是一種除過招考以外的變相的調動過程。
相對來講,事業人員在事業單位之間調動,程序稍微簡單一點。而事業人員往公務員崗位調動,則直接是「硬杠杠」。
當然可以。
不過要分情況,第一種情況,領導幹部調整。以我為例,當初就在局裡工作,事業單位,後來提拔,去了鄉鎮工作,後遇到調整,又換到其他單位。這屬於正常的調動,無需個人費力,但是如果想要去好的單位或者是自己很想去的單位,也未必能夠如願。
第二種情況,一些公務員單位遴選。最近兩年我們本地就有市委辦、紀委、監委等部分單位從事業單位遴選,需要報名考試,通過後進入其他單位。也有人參加省級部門考試,遴選到省市其他單位的。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個別事業單位人員特別受其他單位領導賞識,被領導走程序調動單位。不過這種現象非常少見。
基本上,我所見過的、聽過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了。
首先,事業單位編制內人員往其他的事業單位調動是可以的,都是事業編制。但是前提條件是原單位和調動的單位都同意,這樣你才能調動。
其次,事業單位編制內人員調往機關單位,一般是要到達副處級別才可以的。
體制內,「調動」比較常見,但是在編的事業人員的調動有些許特殊。
提拔型的「調動」
這種「調動」可謂「皆大歡喜」:即個人職務發生變化,比如從科員升至副科級幹部,或者從副科級升至正科級等。
考試型的調動
根據個人參加考試的性質或者招錄方的不同,這種調動也分幾種情況。
一是事業考上公務員,因為身份和列編單位發生改變而產生的調動。
二是事業單位遴選,這種個人身份不變,列編單位變化的也可以視之為調動。
三是異地事業單位招考。比如,某人是鄉鎮的事業人員,但是參加 了某地級市的事業單位招考,一樣可以走調動手續。
但如果,參加的是同一級編辦控編的事業單位招考,在人事手續上要遵從當地要求,先辦理辭職再辦理入職。
自然,也有其他情況下的調動, 但是需知,事業人員的控編和人事管理許可權都在當地,暫時實現不了跨地區的調動, 至少目前我沒有聽說過一例在編事業人員非考試非提拔而實現跨地區調動的案例。
不但可以,還能提拔。我們這里剛剛事業機構改革,有的機構縮減了,有的編制增加了,提拔了一大批事業科級幹部,只是大部分都不在原單位了。
可以調動的,但一般有個大前提,就是你是全額事業人員,那麼是可以有調動機會的,甚至是可以逆向調動,就是從下級單位往上級單位調,只是逆向調動難度極大,因為管控比平調更為嚴格,一般遵循非必要不調動原則,即使平向調動依然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通常情況下調動需要接收單位要你且接收單位有空編,原單位放你,你才有可能調動,但目前多數單位因為機構改革後盡超編的,接收單位無法進人,而絕大多數單位都是人手不夠用狀態,一般領導們也不會放你走,除非上級部門直接把你調走,那除非你是特殊人才了。目前,我工作十年中,有通過調動走的人寥寥無幾。
可以調動工作。因為各單位都有編制,不是隨意調動,只能通過組織部門調動。比如說跨單位任職,就是通過上級的組織任命。同級調動很少,但也有。有些單位因撤編人員會分流到其他單位。個人原因調動比較難,一般都是要服從組織安排。
當然可以。本人86年出生,2021年12月從安徽小縣城事業單位調到浙南小縣城事業單位。在安徽已是事業副科,高級工程師,調到浙江這邊繼續聘任高工。主要是想換個環境安心工作。到哪都是工作,關鍵是心態平穩[呲牙]
Ⅷ 事業人員管理八級沒有轉正可以借調嗎
事業人員管理八級沒有轉正不可以借調。
管理八級屬於副科級職務,在試用期內一般是不允許進行崗位調動的。除非工作特別需要,這需要組織部門同意。
管理8級試用期沒滿的話,應該是不可以調動崗位的,這個得等你的試用期滿了之後向上級申請才可以調動。
事業單位的人平行調動是可以的,也就是說本單位內從辦公室調到扶貧辦是屬於平行調動,這樣行,也比較簡單。本單位領導同意之後,各主管領導之間進行協調和工作交接就行了,不用組織部出借調函。
Ⅸ 八級管理崗轉公務員的條件是什麼難度大嗎
一、八級管理崗轉公務員條件
條件一:必須是幹部身份
事業單位具有幹部身份的只有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的職工,工勤職工是沒有報考公務員資格的,這是肯定的。
條件二:大專以上學歷
公務員崗位最低學歷要求為全日制大專及以上,目前已經沒有中專或高中文憑的崗位,最低限制為大專學歷。
條件三:年齡不超過40歲
超過40歲的事業單位職工是不能過渡為公務員的,有些地區和公務員崗位還規定不能超過38歲,總之一句話,越年輕越好。
只有符合以上3種條件的事業單位管理職工,才有過渡為公務員的可能。當然了,每個地區每個單位的硬性條件也主要是看情況而論,也有部分地區或崗位還會有專業方面的要求。
二、事業單位管理職工晉升為公務員的途徑
1、公務員考試
按規定,在職事業單位職工可以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登記為公務員身份,使用行政編制,享受公務員「職級並行」、「提前退休」政策。
2、公開選拔
所有在公職崗位工作的職工,包括參公單位、事業單位在內,可以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晉升為公務員。
3、調任
在事業單位管理八級任職滿兩年後,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進入公務員崗位任職,過渡為公務員身份。有些地區規定,不到任職年限也可以參與調任,前提條件是先去參公單位再去公務員崗位。
5、機構改革
事業單位職工可以被審批為參公人員,只要成為參公人員就可以在黨政機關公務員崗位自由轉任。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很多優秀的參公人員隨著職能劃分被過渡為公務員。
八級管理崗轉公務員的條件是什麼?難度大嗎?(點擊查看原文地址)
Ⅹ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晉升最新政策
1.幹部提拔。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十級,從管理一級到管理十級,分別對應正部級到辦事員級。管理崗位的晉升有明確的規定:除了滿足單位有空缺職數的情況之外,事業單位要求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需要滿3
年,下級副職提任上級正職一般需要滿2年。比如,管理九級提任八級要滿3年,管理八級提任七級要滿2年,管理七級提任管理六級(副處)要滿3年。
2.等級晉升。2022年1月開始,全國縣以下地區開始落實職員等級晉升制度,類似公務員的職級並行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管理崗位一輩子在管理九級原地打轉的局面。通過職員等級晉升,管理九級(股長級)
和九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八級職員(副科待遇);管理八級(副科級領導崗位)和八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七級職員(正科待遇),前提是只要在崗位上工作年限達到要求,單位有空缺的職級職數。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晉升職員等級,根據工作需要、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實績和個人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並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1.晉升五級職員,應當聘(任)六級管理崗位或者六級職員 5年以上;
2.晉升六級職員,應當聘(任)七級管理崗位或者七級職員 4年以上;
3.晉升七級職員,應當聘(任)八級管理崗位或者八級職員 4年以上;
4.晉升八級職員,應當聘(任)九級管理崗位或者九級職員 4年以上;
5.晉升九級職員,應當聘(任)十級管理崗位(十級職員)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