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為當代青年人,我們怎樣用我們的力量加入脫貧攻堅的行動呢
凝聚青年力量,做脫貧攻堅的參與者。「青年者,國家之魂」。青年始終是我們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朝氣的力量,歷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中起著先試先行作用。廣大青年必須清醒地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主動投身脫貧攻堅的熱潮中,爭當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和突擊隊,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履行責任、回饋社會的善行義舉,奮勇爭先、大膽作為,鼎力扶貧。
實現青年價值,做脫貧攻堅的踐行者。「善戰者,求之於勢」。廣大青年要積極發揮青年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敢闖敢乾的優勢,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尋找切入點、找准著力點。傾力產業扶貧,配合貧困地區抓好特色產業幫扶,重點發展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助力社會扶貧,廣泛凝聚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青年志願者、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社會各界力量展開幫扶,推動貧困地區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展現青年品質,做脫貧攻堅的志願者。「德者,才之帥也」。廣大青年要充分發揮先鋒示範引領作用,弘揚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和青春能量,積極加入「脫貧攻堅志願者」隊伍。要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個人特點,在就業、就學、就醫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年扶貧志願服務,用行動彰顯社會責任,用互助凸顯奉獻情懷,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展現青年的有為風采。
『貳』 我們青年學生應該如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學以致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國家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實踐中加強磨煉、增長本領,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成一番事業、做好一番事業。
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這既是對廣大青年的諄諄囑托,也是對青年一代的殷殷期望。2020年,在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之年,青年幹部更要堅定信念,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
堅定信念,夯實脫貧攻堅之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有必勝的決心,要堅定信仰、鼓足干勁、強化擔當,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苦幹實干,承擔起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擔。所謂青年心中才有陽光,腳下才更有力量。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青年幹部的精神才會富足不「缺鈣」,才不會得「軟骨病」,從而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進程中,時刻保持幹事創業的激情,調動一切力量扶真貧、真扶貧,為群眾解難事、辦成事,夯實基礎,才能更好的建築大廈。
(2)中小學生如何對待脫貧事業擴展閱讀
趙湘東,30歲。多年來始終服務在鄉村振興最前沿,引導幫助廣大農戶和返鄉青年投身電商創業。帶動數百名農戶參與到農村電商銷售的各個環節,培訓累計達2000餘人次,打造電商品牌十餘個,幫助果農銷售農特產品達數百萬斤,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積極為大連地區農村電商發展建言獻策,其撰寫的長嶺鎮電商發展案例被編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出版的《2018農村電子商務案例選》。
2018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帶領村幹部創辦合作社,組織廣大種植戶通過「技術化、標准化、品牌化、市場化」的產銷模式,從無到有,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戶的雙增收。
由他全程領辦的兩家草莓標准化打包車間線上線下銷售額累計突破千萬元,成為當地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面鮮紅旗幟。事跡被遼寧電視台、大連電視台、教育部、學習強國、農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
曾先後獲得大連市優秀青年志願者、大連市優秀共青團幹部、大連市基層團幹部微宣講賽一等獎等榮譽。2019年,記三等功一次,同年被推選為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
『叄』 如何著力加強教育脫貧
一、國家教育經費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傾斜。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幫助農村貧困家庭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穩步推進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向貧困地區基層傾斜,為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定向培養留得下、穩得住的一專多能教師,制定符合基層實際的教師招聘引進辦法,建立省級統籌鄉村教師補充機制,推動城鄉教師合理流動和對口支援。
二、國家將全面落實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合理布局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加快標准化建設,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讓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加強有專業特色並適應市場需求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努力辦好貧困地區特殊教育和遠程教育。建立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加大對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救助力度。對貧困家庭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持。實施教育扶貧結對幫扶行動計劃。
三、加大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貧困戶教育培訓工程實施力度,引導企業扶貧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鼓勵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招收貧困家庭子女,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實現靠技能脫貧。為貧困地區縣鄉醫療衛生機構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支持貧困地區實施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建立家庭、學校、基層組織、政府和社會力量相銜接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網路。改善邊疆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基本辦學條件,建立健全雙語教學體系,加大教育對口支援力度,積極發展符合民族地區實際的職業教育,加強民族地區師資培訓。強化貧困地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