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縣城的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
小縣城事業單位級別主要有:管理崗10級,管理崗9級,管理崗8級,管理崗7級。不同地方工資待遇不同,經濟發達的工資待遇高,經濟發展一般的工資待遇稍微低一些。以我們中部小縣城,珠三角、長三角為例,說說事業單位工資情況。數據不完全准確,僅供參考。
①我們中部19縣小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6.5萬,管理崗8級副科7.6萬,管理崗7級正科8.8萬。相同級別的,事業編大概是公務員的0.88倍。
②珠三角某直筒子發達市鄉鎮(相當於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15萬,管理崗8級副科17.5萬,管理崗7級正科19萬。明顯比我們19線小縣城高很出太多。
④東北、西北、西南這幾個地區與我們中部小縣城工資差不多。西北地區稍微低一些,東北地區稍微高一些,但相差不大。
小縣城事業單位 主要有 :各類公辦學校、醫院、縣防疫檢疫站、縣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縣公路事務管理中心、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規劃所、縣城市執法中隊、縣教育管理中心等單位。
縣事業單位大多數是副科級,有少數正股級,還有極少部分為正科級。正科級單位主要有:縣第一中學、縣醫院、縣公路事務管理中心等。
事業人員的待遇高低,是由其所在的崗位決定的。按照崗位不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相對而言,事業單位中,工資由高到低排列,是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如果是教師、醫護等專業技術人員,隨著職稱的晉升,工資待遇會越來越高,幾乎和公務員工資待遇標准持平甚至還超越。管理人員和工人,雖然也會隨著管理等級和技術等級的晉升,工資隨之提升,但和公務員工資水平,還是差了不至一個兩個檔次。
尤其是在經濟不發達的縣鄉基層,事業人員的工資待遇,更是低到只能解決溫飽的檔次。以中西部為例,小縣城的事業人員,初入職工資每月拿到手,也就2600、2800元,除過吃喝、租房等基本支出,就不剩下什麼,每月的工資甚至買不起當地小縣城半平方米的房子。事業人員沒有公車補貼,還要扣績效獎金,有的地方年終獎勵甚至把事業人員排除在外,那收入就更有限了。
事業人員的管理職級、職稱、技術等級晉升,都是有名額限制的。小縣城一個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也就兩三名,事業管理人員也沒有公務員執行的「職級並行」,所以實習期是管理十級,實習期滿晉升管理九級,有的人終其一輩子,都停止在管理九級,都多的是。管理級別上不去,工資待遇就上不去,工資增長非常緩慢。
專業技術人員也一樣,也是苦於職稱名額限制,如果評不了更高級別的職稱,工資待遇也不會太高。好在是這兩年基層尤其是鄉鎮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按年限晉升職稱,二十年中級,二十五年副高,三十年高級,不受名額限制,包括中小學教師、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鄉鎮事業單位農業技術人員等,都可以享受這一政策,才使得這部分人員的職稱晉升得到解決,工資待遇也上升了一大截。
工勤人員實行的是專業技術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由低級工到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實際上,在縣鄉事業單位,最高也就到高級工,技師可能只有在退休前,才有機會在當地實行的優待政策條件下,享受這一級別的退休待遇,在職時基本沒有可能性,大量存在的也只有中級工。同樣,技術等級上不去,工資待遇就成了公職人員中最低層的存在。
窮得穩定
我這邊是東北小縣城,我們這邊不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整體待遇偏低,均不超過4000元,公務員年底有個9000績效,事業編沒有,就是十三薪加取暖費。全面加一起也就50000吧,哈哈吃不飽餓不死,不過勝在穩定[捂臉]
怎麼說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求工作很穩定,但是收入卻很低!
家境殷實的可以考慮,是個不錯的選擇!
家境一般的日子會過的很苦逼!
窮的一筆,穩的很
事業單位工資水平沒有網路說的那麼低,但也不是很高,其實總體而言,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待遇也就是 社會 中等水平吧,餓不死,也富裕不起來。所以很多人說事業單位是食之乏味,棄之可惜。
很多人說事業單位是鐵飯碗,工作輕松,朝九晚五,節假日正常休息,其實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下面我說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真實情況吧。
以我們單位為例,一個新進的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在5000左右(根據學歷和崗位性質工資略有變動),扣除五險一金以後一個月工資真正到手的也就是3000多,只不過還好單位每個月績效2000,一個月合計到手5000多,在縣城勉強可以維持生活。
這個工資確實不算高,但是反過來想,在我們縣城,大多數人的工資都在2000-5000之間,特別是小店鋪工作的人,月工資大多數都是兩三千,對比這些人,事業單位的工資還是不錯的,至少溫飽不愁。
另外,事業單位職工其他福利待遇也是不錯的,比如地方性績效,這個績效直接和地方的財政能力掛鉤,如果地方經濟發展好,財政收入高,幹部職工的績效就高,反之就低。在大多數縣城,事業單位績效在2-5萬之間。
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也是很大的一筆隱形福利,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繳納是按照當地最高標准執行的,以我們單位為例,一個幹部職工工資5000的話,扣除五險一金到手也就是3000出頭,五險一金就要扣除1500-2000左右,但是相應的,國家要花3000左右來給職工買五險一金,除了公積金是單位和個人繳存比例都是12%之外,其他的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24%,是非常劃算的。
周末的話事業單位職工基本上能正常休息,節假日會排班值守,春節也是如此,排到班必須值守,除了以上說的這些福利和待遇,事業單位沒有其他任何收入了,更不存在大家所說的灰色收入。
還可以,主要看你自己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是沿海城市的小縣城,工作工資穩定,一年也差不多十萬來萬。當然待遇和公務員還是差很多。
❷ 縣城事業單位一個月工資一般多少
4500左右。
小縣城的事業編制,主要集中在管理9級崗位和專技處級、中級崗位,這個崗位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大概在四五千之間。
縣城事業單位月薪四千,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簡單生活綽綽有餘,不求大富大貴,溫飽無憂,偶爾還有意外驚喜。
❸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呢
事業單位的工資一般是由 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 組成。
以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為例, 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單位後試用期定崗為十三級 ,崗位工資1510元, 本科畢業後薪級為7級 ,薪級工資為436元,兩項加起來就是1946元。
然後是 績效工資 ,這個各個地方不太一樣,比如某地的績效工資如下,專技十三級的工資為1470元,三項加起來為3416元。
上面三項為主要項目, 其他還有工作津貼、生活補貼、地區津貼等 , 這個各個地方也都不一樣 ,比如小雷所在地市一個月差不多1000多元,四項加起來為4416元,扣除五險一金後,每個月到手的收入約2800左右,然後 年終大概還會有精神文明獎等一些獎金,這個各個地方也不同 ,小雷這加起來也差不多兩萬左右,平均一下每個月到手的收入就是5000左右, 而目前城市的房價是一萬左右,就是兩個月不吃不喝買一平房子。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待遇不算高,溫飽能保證,在各地應該屬於中等水平,但如果要買房買車,那就只能啃老了。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就一個字:窮!
說了可能很多人不信,事業單位怎麼可能不好,不好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考?小公只能說那是很多人不了解情況,真正了解了,你會發現事業單位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事業編新進人員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後,每月實際到手收入不會超過3000;管理八級即副科實際到手3400左右;管理七級(正科)實際到手3900上下。即便是副處,每月扣完實際到手也不過4500左右。而我們這里的房價平均一萬多,普通餐館服務員的工資也在3500以上,隨便開個滴滴一個月七八千,哪怕去工地搬個磚一個月也有五六千,事業單位三四千的工資能好到哪裡去?
不可否認事業單位的福利保障還是比較好的,有公積金、職業年金,各種保險基本上也是應有盡有,大病、退休比較有保障,對年齡大、家庭穩定的人來說比較有利。對年輕人而言,現金為王,現在手上拿到的錢少,怎麼去買房買車養家糊口?之所以有那麼多事業單位的人想辭職,與此不無關系。
當然,事業單位待遇有地區差異,相對而言東部發達地區稍微好點,年收入普遍在15萬以上。西部地區要差很多,年收入能夠到8萬以上就算不錯了。如果考事業單位,建議去一二線城市。
在事業單位上班,待遇高低不敢說,但是,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有!
我就是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此深有體會!
一、工資待遇。
其實這個不需要說,每一個工作人員包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會有工資報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年終獎、十三月工資等。個別的領導應該還車補、下鄉補助等等。
二、福利待遇。
具有福利性質的優厚待遇是事業單位能夠吸引人的地方之一,這些待遇基本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三、 社會 地位待遇。
像教師這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現在國家已經明確的指出, 教師是特殊的國家公職人員。 在明顯的是說,教師的地位有了一個准確的定位,要比以往的說法有一定的提高。
四、帶薪休假的待遇。
所有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國家規定的假期裡面,都享受帶薪休假的規定。特別是教師,寒暑假期依然和上班期間一樣領取工資,但是,沒有獎勵性績效工資,因為這期間沒有參加平時的具體工作。
當然了,還有其他方面的權利待遇。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著各種各樣的待遇,即使不是很高,但是,卻很全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之一。
事業單位的人員可以分為編內跟編外。編內的待遇,總的來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所有工作中應該能排到中等收入水平。而編外的待遇則要差得多,算上福利待遇可能只有編內的1/3左右。
這里重點講一下編內的薪資待遇。事業單位編內人員的待遇組成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崗位工資跟薪級工資現在全國的待遇是一樣的,主要差別是在績效工資,這跟各地的財政收入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看事業單位待遇的時候,肯定要重點聯系是哪個地區的事業單位,東部跟西部的收入差距還是蠻大的。所以你要比較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如何,我覺得還是重點比較同一地區,其他工作的薪資待遇如何,而不是比較不同地區的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這個區別會比較大。
總的來說是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沒什麼高薪崗位的小城市,能考上一個事業編也算是衣食無憂吧。當然想要靠事業單位這點工資,買車買房還是比較困難的。
真實的事業編制工資待遇不是你想的那樣!
東部農村教師,編制內。3年教齡3300+200多績效,三險一金(沒有生育險和工傷保險),從第三年開始每月有200多農村補助(還沒發過,不夠油錢),然後沒有其他了。單位沒有其他福利(看單位,以前在一家民辦學校福利超級好,每年一套工裝,仲秋和春節發很多東西)。
節假日比較多,可以兼顧家庭。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輕松,一天只講兩三節課。一天7節課,上課2-4節,批改作業一個班至少1節(一般2個班主科),備課一節課一節,還有聽課各種業務以及學校隨時安排的各種工作,一天也是很累很充實。節假日還可能被安排值班研修外出學習。
比同地方的企業好 比同辦公樓的公務員差
事業單位如何分類呢?哪種事業單位待遇較高呢?且聽我來講一講。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1.參公事業單位。
主要就是各種執法類事業單位,包括執法大隊、社保局等。這類實習單位跟公務員待遇一樣,可能在晉升方面有點區別,晉升通道較公務員窄點。
2.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這個就是原來的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純公益性的,沒有任何收費項目,比如質檢站、圖書館、老幹部活動中心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比參公單位稍差,沒有車補,待遇比較穩定。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這個指原來的差額撥款單位,帶有一定的收費收益性質,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事考試中心、醫院等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普遍較好,當然也有一部分單位待遇不高。
4.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這個顧名思義就是財政不撥款,靠單位自給自足,如研究院、設計院、招待所等。這類單位一部分待遇超好,當然大部分效益不好的待遇也比較低,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這類單位改企的可能性最大。
穩定性來說,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結束語:以上就是各種事業單位的一個待遇分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的待遇在當地來說,比公務員稍微差一點,但是整體上來看,還是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1.從工資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在當地來說一般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在中部地區能夠達到4000~6000元左右的水平,在東部沿海地區能夠達到7000~8000元左右的水平,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的水平。
但是這個工資水平在當地來說都還算是比較高的,至少是比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要高一些。
2.從工作強度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作都比較常規,每年幾乎都差不多,除非有一些稍微的變動,所以說從工作強度上來說,要比在企業工作強度小很多,壓力不是那麼大,只是每年有可能有一些新的檢查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會有一些緊急的任務,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輕松的。
3.從生活保障上來說。
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與生活基本上是可以平衡的,特別是縣直部門或者市直部門,一般都能夠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如果是在鄉鎮不是特別忙的部門,也可以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除了雙休日和節假日以外,每年還有年休,利用這個時間也可以帶著家人出去旅 旅遊 或者放鬆放鬆,所以工作與生活還是能夠比較平衡的。
總之,如果能在事業單位工作,從 社會 地位上、從工資待遇上來說都還算是可以,至少是有一定的優越感存在的。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事業單位目前待遇在區域內是處於中上水平,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下來請聽我細細分析:
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一般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邊遠地區津貼、鄉鎮津貼、房補、行業津貼等各項津補貼構成。當地十八線小縣城剛入職一般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在4000元左右,當地房價3000元左右,一碗面8元左右,這樣工資水平在當地還是可以的。
除了工資待遇,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基本都是足額繳納,有些地區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這兩項就達4000元,相當誘人的。
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工資結構也向公務員靠攏,所以想考事業單位小白們趕緊努力加油吧!
❹ 事業單位技術工人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事業單位技術工人的工資標準是多少?按照事業單位崗位管理方案,事業單位技術工人屬於工勤崗位,執行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勤崗位工資標准。
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組成。津補貼一般包括通訊補貼、物業補貼、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取暖補貼、提租補貼、高溫補貼、教護補貼等,不同地區津補貼並不相同。績效工資由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組成。
相對於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來說,事業單位技術工人的工資標准並不高。所以很多技術工人都想通過轉崗來提高自己的待遇,有的技術工人轉崗到管理崗,有的技術工人轉崗到專業技術崗,但是難度還是非常大的,轉崗成功率非常低。
❺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的高低是和薪級有關、職稱和工作年限等掛鉤。
事業單位有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的崗位。此外,據崗位性質、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對事業單位管理、專業技術和工勤技能崗位分別進行了等級的劃分。管理崗有十個等級,擔任管理和領導的任務。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是1390-4850元。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是1390到4770元。普通個人的工資是1360到2010元。專業技術人員額薪級工資標準是215元到6355元。工人的薪級工資標準是185到2047元。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
❻ 事業單位的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如何
事業單位工人,也稱為事業編工勤崗,事業編工勤崗,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5個等級。事業編工勤崗工資組成分為:基本工資,生活補貼,工作性津貼等。其中,基本工資一項,是全國統一的,級別一樣,基本工資標准一樣。生活補貼和工作性津貼,每個省份不一樣,與地方經濟發展掛鉤,經濟發達的地方,生活補貼和工作性津貼高。
以家鄉中部地級市為例,20年工齡事業編工勤崗初級工,每月打卡工資大概為3910元,中級大概為4160元,高級工大概為4350元,技師大概為4660元,高級技師大概為5020元。高級工每月工資略低於事業編管理崗8級副科,技師每月工資略高於事業編管理崗7級正科,高級技師工資略低於事業編管理崗6級副處工資。發達省份工資高一些,筆者認識的蘇州崑山朋友,崑山市直事業單位工勤崗高級工,每月打卡工資為10500元加上公積金、年終獎金等,全年總收入大概22萬元。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❼ 一般縣城裡的事業編制每月到手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我正好有幾個朋友在縣城事業單位工作,因而我對縣城事業編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十分理解,下面我就細致分享一下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看看一個月到手工資有幾。
總結
總的來說,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比擬低的。在中西部和東北欠興旺省份,縣城事業編每個月的到手工資也就是3000左右。
但是在一些興旺城市和興旺省份,當地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十分不錯的,由於這些地域事業編和公務員都是有年終獎的,加上年終獎,縣城事業編均勻一個月的到手工資夠到達七八千。
縣城事業編在整個體制內是最為難的。由於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比不上市區,而更低一級的鄉鎮事業編有鄉鎮補貼和車補,所以縣城事業編將來肯定是體制內工資待遇最低的。
❽ 事業單位工資一般多少
事業單位的工資一般是由等組成的。津貼補貼是根據處於不同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給與的補助。
資料領取資料領取
在事業單位裡面,管理崗位的一級職員的工資是六千六百多;二級職員的工資是五千五百多;三級職員的工資是四千五百多;四級職員的工資是三千八百多;五級職員的工資是三千多;六級職員的工資是二千六百多等等。
技術崗位的員工的工資是正高級一級崗位工資是六千七百多;正高二級的工資是五千多;正高三級職員的工資是四千多;正高四級的職員的工資是四千多等。副高五級的工資是三千多;六級是兩千多等等。
工勤崗位的工資是技術一級時兩千五百多;技術崗二級時兩千多;技術崗三級時一千多等等。
事業單位工資一般多少事業單位工資一般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