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
在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等水平吧!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什麼水平呢?
眾所周知,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是要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的。
目前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數據推算,現在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接近3000元。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雖然沒有公布平均數值,但是按照替代率來計算,如果按照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0%的替代率,企業退休人員40%的替代率,那麼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水平大約是企業退休人員的兩倍左右。
所以目前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應該是在5000元左右。
因此,6000的養老金水平在事業單位人群當中應該是屬於中等左右的水平。
因為在事退人員當中,養老金超過8000元,乃至一萬元的人都大有人在。
在事業單位人員當中,教師的養老金水平比較高的,七八千的人不在少數。
當然也是要看地區的,現在北京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比較高的地方,6000的養老金可能就屬於中下水平了。
為什麼事退人員的養老金比較高呢?
這是由於養老金雙軌制的原因造成的,在2014年10月1號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用自己繳費,養老金是全額由財政來支付的。
從2014年10月1號之後,他們也要自己繳費了,結束了免繳費享受養老金的日子。
由此在事退人員中誕生了三類人,老人中人和新人。
目前由於中人的養老金補發政策還沒有出台,所以中人領取的還是預發養老金,是暫時性的少一些。
而且對於事退人員,他們現在的養老金待遇包括兩部分,一是基本養老金,二是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建立的,相當於第二份養老金,跟企業職工參加的企業年金一樣,也是一種補充性的養老保險。
與企業年金是自願建立不一樣,職業年金是強制參加的,所以他們在退休後會領取兩筆養老金。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能夠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比較好了。
1、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水平了在事業單位退休,能夠拿到6000元,這個樣的收入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雖然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有拿到七八千,一萬以上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少數人,而大部分可能也就是四五千的退休金水平,因此,整體上來說,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比如,認識一個大學的正教授,退休以後退休金也就是5500元左右,還有一位是專科學校的老師,退休以後,退休金也就是4800多元。
因此,整體上來說,退休金6000元,在事業單位中,也應該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
2、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也高了不少現在來說,事業單位退休金還是比企退人員要高一些。現在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大概也就是3000元多點,但是事業單位平均退休金還是要高一些。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在四五千元的樣子,而且還有一些高的能夠達到一萬以上,因此,整體上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會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來,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比全國企退人員平均工資3000元多點,還是高了不少。
因此,整體上來看,事業單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3、退休金6000元也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從現在生活費用來說,退休金6000元也能過上比較好的退休生活了。退休金6000元,一年下來就是7.2萬元。
退休以後,有自己的房子,如果自己經常做飯吃的話,不僅 健康 營養,而且也比較省錢,一般來說,這樣自己做飯吃,可能一家人一個月3000元生活費用就足夠了。
這樣每年出去生活費以外,還能夠剩下來3.6萬元,可以一年出去在國內 旅遊 幾趟,也可以發展一下個人業余愛好,這樣的生活可以說也是比較好的。
因此,退休金6000元也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
4、結論事業單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自己做飯吃,那麼也能夠衛生營養,也能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比較好了。
#理財大賽第三季#
事業單位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組成。那麼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6000元在事業單位職工當中是什麼水平?6000元在事業單位職工中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一般來說,管理崗位七級也就6000元,專業技術崗位中級九級也差不多有6000元,工勤崗技師差不多每月有6000元。無論是管理七級崗位工資,還是專技中級九級崗位工資在事業單位所處的位置都是中等水平,工勤技師崗位工資則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退休費按照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按照一定比例發放,其中工作滿35年的,按照90%發放,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發放,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發放。2014年10月之後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過度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組成,這類人員養老金主要與所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個人賬戶養老金有關。
舉個例子,鄰居王大爺,某省直事業單位正處退休,退休已經有10年,屬於事業單位退休的」老人「,每月到手退休金大概6800元。鄰居張叔,某省直事業單位正科退休,今年剛剛退休,屬於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單位給核算的養老金每月大概5300元。鄰居李叔,某省企業退休,退休已經有好幾年,建築工人,每月到手養老金大概4000元。
通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至少是管理六級,也就是副處崗位上退休的幹部,這個檔次屬於比較高的退休工資了。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在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屬於中高水平了,甚至超過很多在職職工的工資。在中部城市,自己不僅可以過上寬裕的養老生活,同時還可以補貼一點家用,屬於讓人比較羨慕的一類人。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高水平。
問:如何才能每天收到這樣的社保知識?
2019年全國的企業平均養老金是2747元。因此,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對比企業平均養老金來說是高水平的。
人社部沒有公布機關事業單位平均退休金,但是退休金,絕對比企業單位平均養老金要高。
為什麼事業養老金會更高1、退休金計發辦法不同
雙軌制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計發辦法是參照兩個因素,
一個是以 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計發基數;
另一個是 按工作年限分檔,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
但分檔存在弊端,如果在一個十年段,21年和29年沒有區別,31年和34年沒有區別,對於工作年限長的工作人員來說真的很不公平。
而雙軌制終結後,這種計發辦法被更為公平的計發辦法所替代,按照退休人員的 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發。
繳費年限越長的,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也越高。
並且,計發公式細化到每一年甚至每個月的繳費,充分體現了一個工作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勞動貢獻。
2、強制建立職業年金
改革中,強制建立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保險,由職工和單位繳費組成,繳納金額全部歸個人所有。
但該金額要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再按月領取出來,或是可用於一次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
3、養老金調整
改革之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隨在職職工漲工資相應增長,而在職職工的工資上漲,並不是年年長,好幾年才漲那麼一次。
雙軌制之後,不管在職職工工資是否漲,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截止到2019年已實現15年連漲。
因此,雙軌制終結之後,不但退休金計發更為公平,而且領取的退休金金額也會更高。
大家好,我是保叔,更多社保問題,私信找保叔,保叔免費給大家解答。
事業單位退休金是如何計算的?拿6000元算是怎樣的水平?
很多人實際上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比較迷茫,只知道其養老金水平比較高,但是卻並不明白它是怎樣計算的。讓我們來說一下。
退休待遇老辦法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我們使用的是用了幾十年的退休待遇計算辦法。那個時候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還叫做退休費或者退休金。
退休費分為基本退休費和退休生活補貼。 基本退休費 的標準是按照退休時本人基本工資(包括薪級工資和崗位工資),乘以本人退休工齡確定的一定比例。一般來說,20年到30年發放80%,30年以上工齡發放85%,35年以上發放90%。相應比例可以根據獨生子女父母和獲取的表彰獎勵情況做一定提升,但提升最高不超過100%。
退休生活補貼 數額是根據當地的經濟 社會 發展情況,根據崗位級別確定的補貼標准。各地差異比較大,但是相同崗位補貼的標準是一樣的。
實際上,當時大家的基本工資普遍差距不大,10%的比例能有200元就不錯了。這種情況下工齡20年和工齡40年,只要是同一級別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差距是不大的。這一計算方法,實際上帶有過去一定的大鍋飯思想。順便再說一句,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企業退休職工的退休費也是這樣的計算方式。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制定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計算新辦法。新辦法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待遇,基本養老金又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待遇。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算方式,跟企業職工的計算方式完全一致,主要跟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等因素有關。繳費年限將在養老金待遇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過渡性養老金 ,主要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待遇的。其視同繳費指數主要跟本人的崗位級別、薪級級數、當地的退休生活補貼標准等因素相關。延續了受級別因素影響的待遇模式。
職業年金 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機制,類似於企業年金制度。可以用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也可以按月領取。不過領取完畢以後,就是用完了。
一般來講,如果是副高級職稱2019年前後退休,40多年工齡的話,基本養老金至少也能領取100%~150%的社平工資,再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部分。新辦法退休待遇的養老金水平很容易達到六七千元,甚至更高。
不過,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過渡,國家還是制定了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以老辦法退休待遇為基礎保底部分,每年加發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老辦法退休待遇,為了保障公平性,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工資增長率每年進行調整。如果後期晉升了職稱,退休生活補貼也會調整。
2018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共有11798萬人,支出養老保險基金44645億元。人社部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公布信息顯示,2019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7830億元,總支出34631億元。即使養老保險基金待遇支出不變,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待遇支出也能達到1萬億元。2018年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職工總數是5419萬人,如果其中退休人員有1500萬人的話,人均享受的基本養老金待遇也能達到5555元。如果再加上不確定的職業年金待遇,差不多6000元就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所以,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月6000元的養老金應該能超越60%~70%的同類型退休人員吧。
行政和事業編制6000元退休金,在我們這兒算是中高位的退休金。
不談怎麼計算,這個大家沒必要懂,懂了也沒用。只看實例。
事業單位退休金計算,不是全國統一,各地有高有低,計算也好復雜。即使是同樣身份、同樣編制、同樣工齡,你也算不出你的退休金是多少。
這和十幾年前不一樣,那時只要是大家一年工作,一樣的級別和工資額相同,退休金就是一樣的。
現在要考慮你的所在區域、行業、職稱、職級、工齡、在事業和企業時間比例、繳額高低等等,設置得讓工資專家都頭痛,好在軟體設置好了,人社部門一輸入條件,電腦程序基本都能自動算出來。
坐標蘇北縣城,按近幾年退休事業單位幾位熟人親人舉例。
1、一事業編同事:中層幹部,高級工程師,退休時工齡38年,2018年退休,算退休中人,有一半企業工作經歷,在崗時工資8000多元,退休時4400多元,中人待遇未到位,現加上房補約5300左右。
2、一機關退休的家人:副科級待遇,中級職稱,2017年退休,退休中人,退休時工齡37年,在崗時應發工資8000多元,剛才退休時3800元,2020年落實中人待遇,加上房補約6000元。
3、一機關退休同學:正科級待遇,無職稱,2019年退休,退休時工齡42年,退休中人,在省直屬單位工作,有3年軍人經歷,在職時工資10000左右,由於臨退調為省屬,按市待遇,退休工資加房補8000元左右。
4、一事業編普通職工,女,50歲退休,工齡30年,無職稱,退休中人,2018年退休,在崗工資4600元,退休金加房補為3600元。
5、一退休老同事:單位工勤人員,事業編制,2012年退休,算退休老人,初級職稱,在職時工資2000左右,工齡36年,享受獨生子女待遇,退休時工資1780元,目前經過多次調整,約3600元左右。
我還有四位親人在國企退休,兩名在銀行退休,一名在電信退休,一名自由職業退休。
一名銀行中層幹部,有軍人和其它企業經歷,工齡41年,地方退休金約5000多元,行業自補2000多元,現7500元左右。其妻子是銀行職工,退休金約5000元左右。
一名是電信職工,曾擔任中層幹部,軍人經歷,工齡42年,退休時不含年金,約4700多元,年金每年不到兩萬元一次性發放。
一名曾是國企職工,下崗多年,自謀職業,按最低資費交社保,2019年退休,工齡31年,退休金2100元。
從以上來看,事業單位退休金,事業單位普通職工退休金並不高,主要是在崗時職稱高,職級高、省直屬的人,退休金才會高,普通職工都在5000元以下,有的也就3000元。高級職稱和副科級待遇以上人員才會5000元以上,一般省市直屬單位又比縣級單位退休的高1000元以上。
據我所知,事業單位工資是按照專業技術職稱等級計算的。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應該是正高級職稱吧?以我為例:本人1977年3月參加工作,2019年10月退休,教齡42年8個月,退休金3981.5元(預發)。聽經辦人說,我屬於中人,按照文件規定,依據本人2014年9月份工資(4655元)標准計算現在的退休金。無論2014年9月以後職稱有怎樣的變化,工資提高多少,都跟你現在退休金無關。本人是最早的中師生,後來進修中文大專學歷。2004年晉升中級職稱,2018年晉升高級職稱。退休前一個月工資6383.23元(高級職稱工資正在套改中,暫時還沒套進去)。其餘退休金待後補發,全額大慨在4000多吧!說實在的,我也有點搞不懂,工作時間那麼長,職稱也不低,怎麼退休金只有那麼點兒?
應該是中等偏高水平。
為什麼呢?
第一、退休地不同,退休金的標准高低也不同。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經濟條件存不同、人們的收入不相同,不但是事業單位人員,其他單位人員的退休金都會不相同的。總體來說,事業單位退休金有6000元,如果是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和東部省份的話,平均來說應該屬於中等水平; 可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話,平均來說應該屬於很高的水平。
第二、所在的單位不同,退休金的標准高低也自然不同。一般來說,學校、科研單位、醫院、新聞媒體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在職時的收入比其他單位的從業人員收入要更高,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標准自然也會更高。
第三、退休前評聘的職稱不同,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也不同。在事業單位中,有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種不同的崗位編制。在這三種崗位中,除了擔任科級領導職務以上的管理崗位人員外,技術崗位中有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收入普遍會更高,特別是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收入更高。在技術崗位中,凡是擁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由於在職時收入高,就目前來講,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普遍都可以在6000元以上。
由此可見,在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中,退休金有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不同的退休地、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崗位等因素來看待。但總體來說,事業單位退休後的養老金有6000元,就目前全國總體的養老金平均水平來說,應該算是中等偏高水平。
事業單位退休金能拿到每月6000元標准,已經算是非常可以的了。在經濟發達地區,當然這個不算高,但在一般地區而言,這個退休工資是絕大多數人都拿不到的。退休後,不扣社保費用,拿的是全工資,或者退休前應發工資的80%、85%、90%等。因而這個工資水平,也就是事業單位中級職稱到頭或者是副高職稱的在崗人員工資。管理人員在崗時工資要達到這個水平,管理七級不行,也就是正科級不行,差不多是處級吧。公務員要拿到這個水平,也需要正科級以上,副處級差不多,或者是四級調研員的水平。
退休金裡面沒有了獎金,也沒有了崗位補貼、績效獎勵等,在中西部偏遠地區,這些基本上和個人工資時而扣發的社保費用幾乎相抵消的,在經濟發達地區,這部分可能就要大於個人工資中抵扣的社保費用,有的甚至是幾倍。因而退休金6000元,在基層,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已經算是很高的退休工資了,比如在基層縣級,有2%——5%的事業人員,看能不能拿到這個水平的工資,而且還必須是專業技術人員才行,而且職稱要達到高級職稱才有可能。縣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最高是正科級,也就是管理七級,退休工資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高級職稱人員,在崗時工資過萬,退休金也不過就是6000元、7000元的標准。這是因為退休工資中,扣除了政府特殊津貼,以及在崗時的績效、獎金,還要按80%、85%、90%計算。公務員或者事業管理人員,退休工資要想達到這個水平,必須是 縣處級退休人員,才有這個可能。當然經濟發達地區,或者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更容易一些,退休金也可能更高一些。
事業單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麼水平,這要看是在哪個省市、哪個地區。目前全國事業單位(包括公務員)的工資和退休金尚未統一,其政策的執行標准仍然由各省市具體確定。
事業單位現在實行的是以職稱為主的崗位加薪級工資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退休養老金制度。以山東濰坊地區為例,每月6000元的退休金,應當屬於中級職稱崗位退休人員、工齡在35年左右。即:教師系列中的一級教師、經濟系列中的中級經濟師、政工系列中的中級政工師等。
高級職稱的退休人員,如高級教師(副高)、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等,退休金當在8000元開外。正高職稱人員,如正高級教師,對不起,本人還沒有接觸過、不敢妄言,估計退休金當在萬元上下。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說的當地退休金6000元或8000元,是包含了職業年金和地方性住房補貼部分的。如果扣除這兩部分,單純的基本養老金部分,當在5500元和7500元上。
其中在2014年9目30日之前退體的人員,是沒有職業年金的。因為職業年金是在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制度並軌之後、新設立的養老金補充機制,初衷是避免出現養老金並軌後低於並軌前的情況。
事業單位6000元的退休金,拿來跟公務員相比,已經與正科級幹部的退休金拉平,別忘了,公務員熬個正科級(科局長、鄉鎮一把手)可能要付出大半生的努力!再如,地方國有企業職工的退休金,也是遠遠達不到6000元的,不要只盯著他們在職時的獎金和福利待遇。
從各地網友透露的信息看,6000元的退休金,在全國基本處於中等以上水平。由於受各地自然基礎條件所限,經濟發展和財政狀況還不夠均衡,退休金還不可能達到一致,6000元以下退休金的地區還有不少,要正確看待,不能盲目攀比。增加退休金的根本途經,只能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壯大地方財力。
(註:「退休金」已在並軌後改稱「養老金」,為尊重提問,回答中未予糾正。)
㈡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正處級工齡38年,養老金有多少錢呢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若是在2024年之前離休,那樣屬於退休中人,對比退休老人,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比較特別,假如退休後,本地都還沒理清養老金待遇,便會領到計發養老保險金,等以後理清後,然後再進行補領。那對於工作年限38年,正處級,養老保險金可達到多少啊?
他因為屬於10年緩沖期里的第7年退休,養老保險金退還比例是70%,那樣新方法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會比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高於10892-7500=3392元,那樣事實上每一個月必須退還3392*70%=2375元。
換句話說假如養老保險金理清後,這名退休中人的養老保險金該是7500+2375=9875元。自然,之上只能作為演試,僅作大夥兒參照,實際還得看這名正處級退休職工,當地津貼補貼、社保繳費情況等等。
㈢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工資一般是多少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工資一般是多少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工資一般是多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人退休以後是有退休金的,但是有很多人對於退休金的多少還不是很青清楚,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工資一般是多少。
勞動者想了解事業單位退休後的基本工資的計算方法,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詳細了解,通常不同的勞動者其享受的養老保險金存在差異。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0.8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0.9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項目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 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職工的退休金能達到每個月6000元的標准,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對於一二線城市部分退休職工來說,6000的退休標准雖然不是很高,就以一般地區來說,但絕大多數退休職工肯定不可能拿到這么高的退休金。
退休職工的退休金通常保持在職收入的80%~90%之間,而這個工資標准通常只有事業單位副高職稱以上的職工才能拿得到;管理七級也很難達到這個標准,管理六級職工或許差不多了;對於公務員崗位來說,也要正科級以上公務員才能達到,或者是四級調研員的職位,再往下基本不可能。
和在崗工資不同的是,退休金不包含崗位補貼、績效工資等獎勵性工資。6000元的退休金,在絕大多數經濟欠發達地區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就以縣級事業單位為例,只有2%~5%達到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職工才有可能拿到。剛剛我們也說了,管理六級(副處級幹部)才有可能達到6000元退休金標准,縣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最高就是正科級,所以基本上達不到6000元退休金的標准。
退休金能達到6000元,說明在崗工資已經超過或無限接近於1萬元。要知道,6000元退休金是在扣除一系列補貼後,再按照80%~90%比例計算,最後到手的。公務員或者事業管理人員,退休金想要達到6000的標准,必須是縣處級以上幹部此案有這個可能。如果是發達地區或省直單位,退休金或許會比6000元還要高,這就是體制內的好處。
㈣ 事業編工資8000退休後拿多少
事業編8000退休金多少
6000元左右!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一般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也不全是,大家可以參考但是具體的情況還是需要自己去咨詢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事業單位的退休費一般是按照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滿35年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且不滿35年按85%計發;工作滿20年且不滿30年按80%計發。
事業單位考試資料領取
事業單位退休條件
1、男士年滿60歲,女士年滿55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可以退休;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等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士年滿55歲,女士年滿45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可以退休;
3、男士年滿50歲,女士年滿45歲,連續工作10年,有醫院證明並經過勞動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退休。
具體的退休問題大家可以咨詢自己單位的相關人員,事業單位退休一般是遵從國家的統一安排,但是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是可以申請提前退休的,大家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如果出現了不能繼續工作的情況可以以具體的問題去向單位申請退休。單位一般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不會一刀切,一般都會給予員工最大的幫助。
事業編工資8000退休後拿多少
㈤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退休金的計算是有基本公式的,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應該怎樣計算呢,那麼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的相關內容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退休金有多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退休金支付方式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
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為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2005年至2012年,我國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自2013年1月1日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由於退休金是根據當地的基本工資以及退休名錄來進行判斷。所以具體的退休金實際下發內容需要根據當地政府所頒發的內容來進行計算。一般來講,當地的退休金都是由政府部門來進行下發,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民營企業,但是前提是沒有退休之時需要購買相關的保險,一般來說保險是由用人單位來進行做賣的。
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是比較大的,能否改變這樣的一種現象呢?眾所周知,從企業單位里退休,往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大概是40%~60%,如果說是自己是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替代率是可以達到70%~90%,很顯然二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說這也就形成了企事業單位之間,養老金待遇不同的問題。
再加上本身可能機關事業單位,所獲得在職期間工資性的收入,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比如說你有一定的這個工作年限,沒有一定的資歷,有一定的職稱跟甚至是有一定的職務,那麼工資待遇它會穩定的一個標准水平之上,但是我們的企業單位這邊則不同了,企業單位完全是根據自身企業內部的經營利潤來決定的,不要說你有一個穩定的工資,甚至來說連自己的這份工作都不一定能夠保證得了,所以這就是企業單位的現狀,它跟機關事業單位,二者之間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當然最終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差距的,這是由於本身在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是按著原有的一些毛計算辦法來計算的,那麼企業單位這邊是按著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也就是所謂的雙軌制不同的計算方式,導致二者之間養老金待遇差距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差距。
在2014年10月份以後有所改變,因為機關事業編制人員開始交納機關養老保險,那麼在此基礎上,實際上從計算方式這一點來說是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因為畢竟計算方式上的改變,從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二者之間養老金待遇差距會有所收窄,但畢竟現實情況是什麼樣呢,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在建立機關養老保險支出同步去建立了職業年金政策,所以說有了這個職業年金,其實根本上來講,它的這個養老金待遇水平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且本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建立社保繳費基數方面,那麼是嚴格地按照自己本人的實際收入來建立的,所以說從根本上來講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包括參保條件這一方面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反觀企業單位這邊,由於企業單位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那麼在選擇社保繳費基數方面會選擇一個最低的標准來繳納社保待遇,這樣的話就會給我們的企業在職職工,造成養老金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說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
想要改變這樣的一種現象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其實只能夠從自身的身上去著手解決它,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參保繳費條件,另外一方面我們今後其實不能夠單純地去依靠社保來進行養老或者說獲得養老金,那麼在社保之外我們可以有必要去參加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以此來獲得補充養老金的待遇,就可以提高我們今後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了。
㈥ 萬州報社前退休金有多少
萬州報社前退休金有4000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得知萬州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是4000,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可以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