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士康有哪些事業群分別是什麼意思
1 PCEBG事業群: 電腦 機箱 主板 NOTEBOOK 散熱器等等。
2 CCPBG事業群: PS 任天堂游戲機 DVD 等等
3 CNSBG事業群: 路由器 交換機 機櫃等等
4 CMMSG事業群: LEVEL5,6,10大型伺服器等等
5 NWING事業群: 電腦連接器 插件 軟性電路板線纜等等
6 IDPBG事業群: IPOD 等等
7 SHZBG事業群:精密模具等等
8 WLBG事業群: 手機
9 群創光電: 液晶顯示屏等
10 沛鑫 半導體元件等等。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總裁郭台銘。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事業群
CCPBG事業群主要從事游戲機、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光碟機、數碼相機、投影機、散熱系統及組件、LED光照明、新型界面材料、鎂鋁合金產品、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商。
CCPBG的廠區分布:深圳,煙台,佛山,太原,南寧,崑山,等地。
Chimei Innolux (奇美電子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CMMSG資訊系統整合與服務產品事業群(Component Mole Move Service Group),2013年已與PCEBG合並為PCEBG事業群
CNSBG在多模智能型手機﹑VoIP Access Gateway﹑IP/Cable 機頂盒﹑WiMAX﹑Wi-Fi Phone﹑VoIP Phone﹑多功能終端設備等新產品領域具有先進的研發能力,在塑模﹑成型﹑壓鑄技術與進階供應鏈專業技術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iDPBG 事業群(數位產品事業群 integrated Digital Proct Business Group)
iDSBG 事業群(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innovation Digital System Business Group)
MIPBG 事業群(移動連接產品事業群Mobile Interconnection Procts Business Group)
NWInG 事業群(網路連接產品事業群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Business Group)
PCEBG 事業群(企業資訊系統產品事業群 Personal Computer & Enterprise Proct Business Group)
SHZBG 事業群(鴻超准產品事業群 Super Precision Mechanical Business Group)
TMSBG 事業群(科技整合服務事業群 Technology Merging Services Business Group)
WLBG 事業群(無線通訊機構產品事業群 Wireless Business Group)
NCBG 事業群(通路事業群 Channel Business Group)
GDSBG 事業群(捷達世軟體(深圳)有限公司 GDS Software(shenzhen)Co.,Ltd. )
模具等由零組件到整機的垂直整合經營,技術涉及到沖壓、成型、烤漆、電鍍、金鹽、PCB製造、SMT、檢測、裝配、熱傳、機光電整合等領域。
CCPBG 是富士康企業集團最早成立的事業群之一。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游戲機、手機、光碟機、數碼相機、投影機、光學組件、印刷電路板、新型介面材料、
模具等由零組件到整機的垂直整合經營,技術涉及到沖壓、成型、烤漆、電鍍、金鹽、PCB製造、SMT、檢測、裝配、熱傳、機光電整合等領域。
2. 富士康的13個事業群分別是什麼
富士康有以下幾大事業群: 1)消費電子事業群(ConsumerProctBusinessGroup,簡稱CCPBG),以產品以CG(ComputerGame)、NBCM(NotebookComponentMoleMove)、ODD(OpticalDrscDriver)、OACM(OfficeAutomaticComponentMole)、PCB(Printed-circumentBoard)產品系列為主。 2)個人電腦周邊事業群(,簡稱PCEBG),主要從事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機殼及各類板卡的生產及研發。主要客戶有DELL、HP、APPLE、IBM、Intel、SONY、聯想等。 3)數位產品事業群iDPBG(DigitalProctBusinessGroup),主要生產計算器主板、MP3、液晶顯示器及計算機系統組裝等。iPod就是這個群生產製造。 4)無線通訊產品事業群(WirelessBusinessGroup),主要從事手機零組件製造與組裝、手機主板/LCD及整機生產。擁有全球前10大通訊品牌客戶。 5)資訊系統整合及服務產品事業群CMMSG(computerMoleMove&ServiceBusinessGroup),要從事個人電腦及伺服器機箱、主板、准系統之軟硬體產品開發及生產。為HP、Microsoft、Lenovo等世界頂尖級客戶之OEM/ODM之策略結盟夥伴。 6)鴻超准產品事業群(SHZBG)是集團最大的事業群之一,前身是鴻海核心事業處。主要從事工業機器設計製造與應用、3C產品精密模具設計與製造、Apple電腦、Notebook、手機、TFT-CD(液晶顯示器)、光纖通訊連接器等設計與製造,為全球最主要的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廠商如HP、DELL、IBM、APPLE、CISCO、MOTOROLA、NOKIA、SONY等提供一流產品及服務。
3. 富士康有哪些事業群分別是什麼意思
有CCPBG消費電子事業群、PCEBG個人電腦周邊事業群、iDPBG數位產品事業群、CMMSG資訊系統整合及服務產品事業群、SHZBG鴻超准產品事業群、WLBG事業群、NWING事業群。
1、CCPBG消費電子事業群:PS 任天堂游戲機 DVD 等等。擁有世界領先的鎂鋁合金生產設備與輕金屬研發中心、模具研發中心、新技術研發中心等科技研發機構,並具有研發、生產、營銷、物流等強大優勢及先進的模具技術、快速量產能力、快速應變能力等核心競爭力。
2、 PCEBG事業群: 電腦 機箱 主板 NOTEBOOK 散熱器等等。作為全球PC產業的引領者,PCEBG憑藉雄厚的科技實力,廣泛涉足3C產品的研發﹑製造﹑物流、維修以及營銷等領域。
3、NWING事業群: 管理設計電腦連接器,插件,軟性電路板線路等。研發生產廣泛應用了世界先進技術,擁有集成型、線纜押出、沖壓、電鍍、組裝為一體的高度垂直整合的製造體系。
4、SHZBG事業群: 設計精密模具等等。實現研發與量產並重、多地協同作業的經營模式,在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機器人、光學鏡頭模組、激光玻璃切割、液態金屬、刀具、超精密設備及軟體等領域均取得顯著成效,並在晉城、南通、崑山、煙台等地建立了模具技術培訓中心。
5、IDPBG事業群:時尚移動通訊終端設備,影音數位產品的研發。iDPBG秉承「自主、創新、研發」的經營理念,憑藉高效的研發及製造團隊,具備極強的快速爬坡、大量量產能力,在尖端智能手機研發製造。
6、WLBG事業群:與手機有關的事業工作。擁有先進的手機機構、電子、軟體設計研發技術和核心製造技術,具有"快、穩、准"的塑、沖模具開發技術,為客戶提供產品開發及快速工程技術服務。
7、CMMSG事業群: LEVEL5,6,10大型伺服器等等。eCMMS經營模式典範,運用ODM研發能力及全球SCM運籌e化優勢,加上遍布全球四大洲的系統組裝廠,為客戶提供從研發、生產、運銷到售後服務的全套快速的解決方案。
(3)軟通功力重大客戶事業群是什麼擴展閱讀:
CCPBG事業群(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 Consumer & Computer Procts Business Group)
主要從事游戲機、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光碟機、數碼相機、投影機、散熱系統及組件、LED光照明、新型界面材料、鎂鋁合金產品、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商。
4. 富士康livg是屬於什麼事業群
CCPBG事業群(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 Consumer & Computer Procts Business Group)—— 主要從事游戲機、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光碟機、數碼相機、投影機、散熱系統及組件、LED光照明、新型界面材料、鎂鋁合金產品、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商。
Chimei Innolux (奇美電子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CMMSG資訊系統整合與服務產品事業群(Component Mole Move Service Group),2013年已與PCEBG合並為PCEBG事業群
CNSBG在多模智能型手機﹑VoIP Access Gateway﹑IP/Cable 機頂盒﹑WiMAX﹑Wi-Fi Phone﹑VoIP Phone﹑多功能終端設備等新產品領域具有先進的研發能力,在塑模﹑成型﹑壓鑄技術與進階供應鏈專業技術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ADSL﹑V.90/Wireless Modem及計算機背光模組等ODM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
iDPBG 事業群(數位產品事業群 integrated Digital Proct Business Group)
iDSBG 事業群(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innovation Digital System Business Group)
MIPBG 事業群(移動連接產品事業群Mobile Interconnection Procts Business Group)
NWInG 事業群(網路連接產品事業群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Business Group)
PCEBG 事業群(企業資訊系統產品事業群 Personal Computer & Enterprise Proct Business Group)
SHZBG 事業群(鴻超准產品事業群 Super Precision Mechanical Business Group)
TMSBG 事業群(科技整合服務事業群 Technology Merging Services Business Group)
WLBG 事業群(無線通訊機構產品事業群 Wireless Business Group)
NCBG 事業群(通路事業群 Channel Business Group)
GDSBG 事業群(捷達世軟體(深圳)有限公司 GDS Software(shenzhen)Co.,Ltd. )
5. 深圳富士康PCEBG是什麼事業群做什麼的
個人電腦外設事業群
主要做電腦機箱(聯想/戴爾等),不做IBM(另一個事業群CMMSG)
電腦主板
列印機
6. 騰訊6大事業群的英文全稱是什麼啊
IEG: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Group。互動娛樂事業群。
負責騰訊互動娛樂業務的運營與發展,尋求全球互動娛樂的新機遇。
SNG:Social Network Group。社交網路事業群。
負責以QQ、QQ空間與朋友網為基礎打造大社交平台,為用戶提供即時通信與社交網路的綜合性服務,拓展創新增值業務,推動騰訊開放平台戰略,為用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
CDG:Corporate Development Group。企業發展事業群。
企業發展事業群CDG在騰訊內部擔當戰略規劃、投資者關系維護、公司品牌建設、業務孵化和投資並購等角色。財付通業務即屬於CDG,而投資工作、海外業務拓展也由CDG負責,比如國內外投資並購、wechat的海外市場推廣等。
MIG:Mobile Internet Group。移動網路事業群。
負責騰訊無線相關業務和搜索商業化的運營與發展,幫助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把握市場機會。
TEG: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技術工程事業群
負責為騰訊內部及各事業群提供技術及運營平台支撐,為用戶提供全線產品的客戶服務,並負責搜索相關產品的技術研發與運營。
OMG:Online Media Group。網路媒體事業群。
負責騰訊網路媒體業務的運營和發展,包括騰訊網、騰訊微博、騰訊視頻、騰訊智慧等核心產品的用戶價值以及商務模式開拓,並負責優化重點產品的品牌策略。
ECC:Tencent electric business holding company。騰訊電商控股公司。
騰訊所投資的公司「易迅網」則將作為基礎服務提供商,既承擔「QQ網購」中3C等自營實物業務,也為其他合作夥伴提供倉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基礎服務。
7. 什麼是事業群
簡單的說就是裡面全部是做生意的群。。
8. 軟通動力上市大約能漲多少
近期,擁有數萬員工、多家明星機構股東加持的老牌IT外包企業——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軟通動力」)第5次站在了資本風口。
2021年7月22日,軟通動力回復了深交所二輪問詢,並更新了其披露在創業板的招股書。事實上,這是軟通動力第5次沖擊IPO,其資本之路也早已走了11年之久。
早在2010年12月,軟通動力便已登陸美國紐交所,但在2014年9月便由於業績不佳、股價下滑而選擇私有化退市;美股退市後,軟通動力便馬不停蹄地在國內尋求上市機遇,並先後於2016年、2017年、2019年三次試圖「借殼」A股上市公司皖通科技、紫光學大、祥龍電業,三次均敗北後於2021年2月22日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上市申請,謀求獨立上市。
財經網注意到,已經第5次沖擊IPO的軟通動力業績華麗,但在表象之後仍存在一些問題,譬如人力成本佔比較高、對華為單一依賴、訴訟頻繁、「募資蓋樓」等……
「明星機構股東」加持,資本之路卻「進階」坎坷,第5次沖擊IPO「執著上市」
軟通動力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擁有深厚行業積累和全面技術實力的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商,主營業務是為通訊設備、互聯網服務、金融、高科技與製造等多個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軟體與數字技術服務和數字化運營服務。換句話說,軟通動力實際上是一家IT外包企業。
翻開本次IPO軟通動力提交的招股書,在股權結構一欄中,不難發現春華秋實、雲鋒麒泰、達晨創投、深創投等多家明星機構股東的身影,其中雲鋒麒泰持有軟通動力3.8886%的股份,而雲鋒麒泰最大的股東為阿里巴巴,持有其37.27%的股份。
圖片來源:招股書
然而這樣一家被多家PE機構看好的企業,資本「進階」之路卻相當坎坷。
招股書顯示,軟通動力成立於2005年11月4日。然而,據財經網了解,軟通動力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2001年10月12日,軟通科技成立,實控人為劉天文;2005年9月7日,軟通開曼在開曼群島上注冊成立,開始搭建境外紅籌;同年11月4日軟通開曼在境內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軟通動力有限。
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軟通開曼先後進行了A、B、C三輪重大融資;2010年12月14日軟通開曼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但上市後,軟通開曼的業績開始大幅下滑,股價也開始大幅下跌。據wind數據披露,2011-2013年,軟通開曼的凈利潤分別為1884.50萬美元、2210.90萬美元、-365.70萬美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92.24%、17.31%、-116.54%。在此期間,軟通開曼的股價也從最高點22.63美元一路下跌至3.68美元。
圖片來源:wind
2014年9月,軟通開曼在紐交所私有化退市;2015年10月,軟通開曼拆除紅籌架構。此後軟通動力便馬不停蹄地開啟了其「回A」進程。
2016年4月,軟通動力擬「借殼」皖通科技登陸A股,但三個月後,由於軟通動力部分股東因資金需求需要減持股份,同時證監會出台新的措施,規定重組上市無法配套募集資金,而終止。
2017年軟通動力分拆智慧城市業務,並再次重啟其重組上市方案,第二次選擇的殼股是紫光學大,收購股份比例為100%。不過,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的,三個月後,因與紫光學大希望在短期內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的訴求不一致,重組又失敗。
2019年4月,軟通動力通過實際控制人與上市公司祥龍電業接觸並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准備第三次「借殼上市」。這一次,僅堅持半個月的時間,便因股東股份轉讓需求及交易價格分歧,再一次以失敗告終。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謀求境內重組上市的過程中,軟通動力還頻繁變更獨立財務顧問,從2016年的招商證券、到2017年的華泰聯合證券、再到2019年的中信建投。
圖片來源:財經網據公開資料整理
三次謀求「借殼上市」未果後,2021年2月22日,軟通動力向創業板報送上市申請並獲受理,由中信建投保薦。
那麼,軟通動力為何對上市如此執著呢?據招股書披露,軟通動力是為了緊抓中國新基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軟通動力啟動了「數字軟通戰略」,想成為數字化轉型領軍者。
然而,從本次IPO的募投項目來看,軟通動力擬募資35億元,其中19.99億元用於交付中心新建及擴建項目,佔比57.12%;5.60億元用於行業數字化轉型產品及解決方案項目,佔比僅15.99%。過半募資用於「建房」,這難道是軟通動力所說的「數字軟通戰略」?
圖片來源:招股書
「賣人頭」、訴訟多,分拆業務後,IT外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軟通動力是一家擁有深厚行業積累和全面技術實力的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商,也是國內最早的一批IT外包公司。
外包公司指企業在把非核心的部門或者業務外包給相應的專業公司,既能節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IT外包便是把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承包給專業化服務公司來做。IT外包主要有兩種服務模式:一種是人力外包(俗稱「賣人頭」),譬如員工與軟通動力簽訂勞動合同,但在A公司上班;另一種是項目外包,譬如A公司就將一個項目整體打包,由軟通動力組織人員完成。
目前,軟通動力以人力外包即「賣人頭」為主,項目外包為輔助。
軟通動力既以「賣人頭」為主,又屬於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難免較高。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末,軟通動力在冊員工總數分別為53973人、60979人及75406人;職工薪酬也是軟通動力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的最主要支出,報告期內,軟通動力的職工薪酬分別64.23億元、84.61億元、104.50億元,佔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86.38%、87.97%和89.50%,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在人力成本投入較高的軟通動力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報告期內華為、阿里巴巴、網路、騰訊、中國銀行等均在其前五大客戶之列,其中華為為其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軟通動力來自華為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3.44億元、58.81億元、72.1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38%、55.45%、55.53%。
從軟通動力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來看,華為、阿里巴巴、網路、騰訊等均屬於頭部互聯網公司,然而財經網卻發現,軟通動力來源於互聯網行業的毛利率卻低於其他行業,且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軟通動力來源於互聯網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1.35%、21.26%、21.82%,低於軟通動力來源於通信設備、金融、高科技製造等其他行業的毛利率,也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即25.96%、26.67%、26.32%。
圖片來源:招股書
另外,財經網還注意到,在前十大客戶中,軟通動力與華為、阿里巴巴、中國銀行、騰訊、滴滴、網路、中國平安、微軟、歐珀移動等客戶之間還存在無條件解除合同的約定。具體如下:
圖片來源:招股書
盡管軟通動力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未出現未經與公司協商無效條件解除合同的情形,但軟通動力同時也表示,但若相關客戶對公司業務需求量下降,要求與公司無條件解除合同,將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據二輪問詢回復函,作為一家以人力外包為主的公司,軟通動力報告期內還存在因員工信息與實際不符、考核不達標等因素被客戶罰款、扣減服務費的情形,報告期內因上述事項受到客戶罰款、扣減服務費的金額分別為149.99萬元、194.10萬元及2060.1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2%、0.02%及0.16%;其中,第一大客戶華為於2020年對軟通動力進行罰款、扣減服務費合計約2050.12萬元,占當期罰款總金額的比例為99.51%。
另外,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1年4月30日,軟通動力及其控股子公司尚未了結或可預見的技術服務或軟體開發合同訴訟、仲裁合計14宗,涉案金額2,214.9萬元;尚未了結或可預見的勞動訴訟或仲裁合計28宗,涉案金額462.24萬元。據天眼查數據,2018年-2020年,軟通動力分別涉及23起、19起、12起法律訴訟,2021年以來已涉13起法律訴訟,超2020年全年。
實際上,除外包業務外,軟通動力也曾踏足過其他業務,但結果並不理想。
2013年,軟通動力曾布局智慧城市業務,但其業績帶來的收益遠低於預期。2017年軟通動力智慧城市業務收入為4.73億元,僅占當期總收入的6.77%;2017智慧城市業務的毛利率僅有8.28%,也拉低了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另外,考慮到智慧城市業務與主營業務差異明顯、相關性低等因素,2017年軟通動力拆分了智慧城市業務。
分拆的智慧城市業務對應軟通智慧、軟通智慧信息、新縣智慧、寧波智匯等4家公司,這4家企業2017年的資產總額、資產凈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及占軟通動力相關指標的比例如下:
圖片來源:招股書
分拆智慧城市業務後,軟通動力又變回「不折不扣」的IT外包公司。那麼,作為一家IT外包企業,軟通動力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呢?
據招股書披露,軟通動力角色定位是綜合性的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商,主要以軟體服務為核心,服務內容貫穿全產業鏈,具體增值服務包括軟體與數字技術服務和數字化運營服務。說到底,軟通動力的核心競爭力仍是「服務」,屬於輕資產運營模式,而輕資產模式一般都有很容易被模仿、被替代的特點,並且輕資產模式的企業通常容易對外包廠商形成依賴,恐怕難以形成中長期的競爭優勢和投資價值。
9. 騰訊bg是什麼部門
騰訊bg指的是事業群,全稱BusinessGroup。
騰訊的組織架構是整個公司劃分為若干個事業群,俗稱BG(BusinessGroup),而在事業群下面還有無數的事業部,俗稱BD(BusinessDivision)。
騰訊做過一次比較大的組織架構調整,新六大事業群包括: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IEG)、微信事業群(WX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
騰訊事業群的類型
1、企業發展事業群:作為公司新業務孵化和新業態探索的平台,負責推動包括基礎支付、金融應用內的金融科技業務、廣告營銷服務等重要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2、互動娛樂事業群:負責公司游戲、電競等互動娛樂業務的研發、運營與發展。
3、技術工程事業群:負責為公司及各事業群提供技術及運營平台支持,負責研發管理和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並為用戶提供全線產品和客戶服務。
4、微信事業群:負責微信生態體系的搭建和運營,依託微信基礎產品,以及微信公眾平台、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微信搜索等開放平台。
5、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負責推進公司雲與產業互聯網戰略,依託雲、AI等技術創新,打造智慧產業升級方案。
6、平台與內容事業群:負責公司互朕網平台和內容文化生態融合發展,整合社交平台,和應寶、瀏覽器等流量平台。
10. 軟通動力的發展歷程
● 2001年,軟通動力公司在北京創立。
● 2005年,並購聯合創新公司。
● 2006年,通過並購及業務合作,實現在日韓市場的業務拓展。
● 2007年,加大在解決方案研發上的投入,擴大在中國二線城市的交付能力。
● 2008年,實現對美業務擴張,同年推出BPO服務。
● 2009年,推進「全球+中國」戰略,在拓展歐洲業務的同時,強化中國區域發展;軟通動力 — 埃卡內基國際高級IT人才學院落戶無錫。
● 2010年,登陸美國紐交所上市(NYSE:ISS),打通了全球資本市場融資通道;增強在高端金融服務領域的市場滲透率。
●2011年,並購美國Adventier咨詢公司,增強了在全球市場的ERP咨詢和交付能力;在醫療保健及智能城市領域取得新突破。
●2012年, 軟通動力進入發展歷程中的第二個十年,即我們所說的「軟通動力2.0時代」。
在新的十年裡,軟通動力致力於以知識和創新驅動的增長,向「軟體+服務」的發展模式轉型。同時,在市場布局上,繼續堅持「Global + China」的全球市場戰略;在行業戰略上,聚焦八大關鍵行業,並不斷向新技術、新業務領域拓展,向高附加值的服務傾斜。
軟通2.0時代——四大事業群
CBG中國戰略事業群
ISST電信及高科技戰略事業群
GBG全球戰略事業群
SABG公共服務區與戰略客戶事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