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退休嫌錢少企業怎麼過

事業退休嫌錢少企業怎麼過

發布時間:2023-01-10 09:34:46

『壹』 事業單位上班快退休了,還是一事無成,該如何應對

事業單位上班快退休了,還是一事無成,該如何應對?

3.很多人在即將退休的時候都很清閑。一方面,他們放鬆三天釣魚,兩天曬網。另一方面,在你即將退休的時候,單位不為你安排工作。我覺得應該利用好退休前的這個過渡階段,思考退休後如何安排,盡快適應退休生活。整理工作期間的工作經歷和成果,對工作進行總結。為退休後的生活做一個規劃,整理一份退休生活備忘錄,比如整理老朋友的聯系方式、旅行計劃、上高級大學的計劃,以及了解要去哪些高級大學、學什麼、是否有名額等。

『貳』 企業員工退休懷疑工資低怎麼辦

企業員工退休懷疑工資低可以有兩種方式進行投訴:
1、你可以到勞動局投訴。
2、鑒於各地受理部門不一致,也可以到社保中心投訴。
第一種是有比較的對象。比方說有一個同事和你同時進單位工作,你倆是同一年生人,只是生日差了一兩個月,在單位的時候開的工資也都差不多,可是他的退休工資每個月比你多了幾百塊。這種情況你可以同他一起拿著你們的身份證去當地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讓工作人員幫你們查詢一下到底是什麼情況。一般這種情況是因為剛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候,對方選擇的是高檔而你選擇的是低檔,雖然現在看來錢不是很多。很可能是他一年交十塊錢而你一年交五塊錢,即使這樣幾年累計下來以後,退休的時候工資可能他就比你多一百甚至是幾百元。
第二種情況是沒有比較的對象,就是感覺自己的退休工資應該比現在高。那麼我們可以先去人社局提出重新核定退休工資的申請,然後人社局會重新核定你的工齡,工齡無誤後你再去社保局重新核定你各個年度的繳費基數和繳費金額,這樣就可以重新核定你的退休工資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的非常非常少,因為工齡的核定都是經過了層層的核查與認定,繳費基數和繳費金額又都是電腦里儲存和自動計算的,出錯的時候很少。
退休工資有異議可以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反饋,國家工作人員在社會保險管理、監督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違反《社會保險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九十三條:國家工作人員在社會保險管理、監督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二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和財政部門、審計機關對屬於本部門、本機構職責范圍的舉報、投訴,應當依法處理;對不屬於本部門、本機構職責范圍的,應當書面通知並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機構處理。有權處理的部門、機構應當及時處理,不得推諉。
第八十三條: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叄』 退休後養老金不夠用怎麼辦省錢又審心的方案來了!

在2021年5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佔全部人口比重超過10%,說明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10%-20%之間屬於輕度老齡化,20%-30%之間為中度老齡化,超過30%是重度老齡化。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為18.7%。
隨著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加,養老幾乎成為每個家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肆』 為什麼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工資比企業退休的員工工資多

一.機關事業退休員工養老金比企業退休員工多的認知與結論,是完全正確的。

從總體上評估,不是「有些」退休員工,而是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員工的養老金,相比企業退休員工的養老金要多。誠然,企業退休員工中養老金較多的也不乏其人,但那是少數大中型國企,或蘢斷行業的高管或少數白領員工,但他們在全國企退員工中的佔比,應該極低。

在全國億萬企退員工中,真正打折壓低繳費的中小微民營企業退休員工佔比應該很低,多數尚未退休。這說明在存量企退員工中的國企退休員工佔比,是很高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既定的客觀事實:目前公認的所謂退休養老金差距矛盾,實際上就是國企退休員工,與機關事業退休員工的待遇差距問題。

上述分析與解讀所得出的結論,與本題目的認知是完全一致的,應該是客觀公正可信的。那些把存量退休人員養老金普遍偏低的原因,歸結為壓低基數、打折繳費的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解讀,似有轉移焦點與混淆視聽之嫌。

二.機關事業退休員工養老金,相比企業退休員工多的政策原因分析。

綜合考察梳理企業與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的 社會 實踐,我們總結歸納造成目前機關事業退休員工,相比企業退休員工養老金多的原因如下。

1.雙軌制政策並行運作是主導因素。這是造成機關事業退休員工,比企退員工養老金高的根本性政策原因。這種較大差距矛盾是由新、老計發辦法本身存在的替代率水平差異所造成的。

2.平均工資水平差距是重要原因。機關事業退休員工的養老金,比企業退休員工多的原因,在於平均工資水平明顯偏高所致。這也是所謂的多繳多得養老金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3.計發辦法存在差異是基本原因。養老並軌改革不僅應該實現並達到基本制度與模式框架上的統一,而且應在核心的計發辦法上實現統一。視同年限繳費指數的推陳出新,以及強力普及職業年金,讓制度並軌的預期目標遙不可及了。

提問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沒有經過大量充分的調查,就這樣籠統武斷地發出這樣的提問,有失偏頗,不是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的人退休工資比企業工人高的!

本人是個公務員退休的,說公務員名義好聽,但拿到手的退休工資要比我所在地的安慶某國有大型企業的工人,每個月到手的退休金要少2700多元錢!這就是事實!

要說我的工齡也有46周年了,職務、級別也不比這個國有大型企業的同級別的人低,本人入伍後一直在條件最艱苦的西藏邊防部隊,既出國打過仗也參加過西南(北)的剿匪平叛,但一說出待遇問題,上級領導總是說是"公務員是沒有這些待遇的",對此,我也認了。

對公務員的工資待遇高一說,我並不反對,但要看在什麼地方!例如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不可否認是高;我所在的城市只是個三、四線的小城市,能比嗎?天壤之別呀!有可比性嗎?再說北京、上海和河南省和我省的六安市等幾個地方男性退休人員滿65周歲、女性滿60周歲有享受高齡補貼,我們有嗎?

一般在網路媒體上提出問題一定要經過廣泛深入調查後,要客觀公正事實求是地提出來,不然憑借著自己的想當然亂講,很容易引起很多涉及到自身利益關系的人反感,不要人為地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為好。

樓主你好,為什麼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人群,退休工資待遇比企業單位退休工資待遇要高呢。其實這個問題是有目共睹的,一般情況下從企業單位里退休,他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大約是40%~60%左右。但如果說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那麼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大約是可以達到70%~90%。二者之間是有明顯的差距。

再加上本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可能自己的工資收入相對於企業單位來說要更加的穩定一些,那麼這樣的話也就意味著更加高一些,所以說退休以後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本質上來講也是比較高的,但實際上在現實操作中,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在交納基本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嚴格的按照本人的收入來進行交納,同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建立了年金制度。

那麼這兩方面,都有助於提高自己養老金的待遇,反觀企業單位這邊,由於企業單位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那麼很多企業都是為選擇最低的繳費標准,來給自己的員工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而且在交納社保待遇的過程中還沒有建立年金制度,所以說這樣一來的話,那麼退休以後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自然會比較偏低。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之間退休金待遇有所差距。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企業職工退休金低的主要原因是,個人賬戶余額原來沒有計算利息,比如1987年社保交費月2元左右,由於沒有計算利息,導致個人賬戶余額無法與通貨膨脹同步,社保基數的逐年遞增是與通貨膨脹同步的,可個人賬戶余額確沒有與通貨膨脹同步,導致早期交費的企業職工還不如沒交費的事業編制人員(事業編制沒交費視為交費年限)大家都知道補交社保時是按照上一年度的社保基數補交斷檔社保,不按照實際年份繳納?為什麼設定這種標准呢?原因就是社保基數增加實際是和通貨膨脹相關,1987年的2元錢和如今的300元是同樣的價值,可退休金計算公式,是個人賬戶余額 139,這就使早期交費的企業職工吃虧了,如果是按照上一年度社保交費基數 交費年限,那企業職工退休金就和事業編制退休人員差距小了,42年工齡的企業職工個人賬戶余額還不足10萬元錢的太多了,如果按照上一年度交費基數乘以交費年限,那42年工齡個人賬戶余額可就幾十萬了。退休金也就和事業編制差不那麼多了。

為什麼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工資比企業退休的員工資多?

就目前來講,雖然養老金並軌後,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的都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而且繳費方式、計算公式也都一樣,可兩者之間的退休金確實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其實,這種差距的存在是有客觀原因的。

第一、兩者之間的繳費基數不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是統一按照本人所在地上年度的 社會 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一般都在100%以上。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由於經濟效益不太好,或者是為了節約生產成本,都是按照最低檔位的繳費基數來為職工繳費。根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高,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的原則,企業職工從繳費開始就巳經決定了將來退休時的養老金要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低。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差別。企業單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巳經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他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是按照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工資來計算的,你繳了多少就是多少。而機關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1日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金。為了不使他們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吃虧,國家不但把他們並軌前的工作年限算作視同繳費年限,還另外增加了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在計算養老金時又都按照社平工資的100%以上的繳費指數來計算視同繳費年限。而且還釆取並軌前的老辦法和並軌後的新辦法兩種計算退休金的辦法來計算養老金。如果用老辦法計算的退休待遇比新辦法計算的待遇更高時,就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退休待遇發放; 如果用新辦法計算的退休待遇比用老辦法計算的退休待遇更高時,在發放老辦法計算出來的待遇的基礎上,再對高出部分的待遇用10年過渡期的調節比例,以每一年10%的比例與老辦法的待遇加起來發放。由於機關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比來就比企業職工的高,現在又把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合起來計算養老金,他們每個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都要比企業職工多不少,最後拿到手的養老金自然要比企業退休職工高不少了。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於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等方面拉開的差距,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員工的退休金自然要比不少企業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多不少啰。而且這種現象要一直等到2024釆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10年過渡期結束以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拿得多一點,是因為有國家的大政方針,比如我昨天到帳的今年增加的退休工資是1596.84元。記得,有三項收入是企業所沒有的,1,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及書報費前久到帳3750元。1680元,不知道何錢?有人說是前段時候的疫情補貼,不是人人都有,2,多年前的改革性補貼,這是機關事業單位才有的。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企業退休的人歸社保局發養老金,我是事業,主管局找過社保中心要求將退休的幹部發的退休金轉到社保,但人家拒絕了說你們管你們的。所以,我們的退休工資,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一直仍然由文化和 旅遊 局發放!由財政撥款。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相比,職工退休養老金差距太大了,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

首先 ,退休制度改革,我國首先是在企業實行的,廢除了退休養老金按工齡和崗級拿退休工資的計算辦法。改革前無論企業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根據職工退休前的工資為基數,再乘以系數進行計算,比如三十年以上工齡系數就是0.85,三十五年以上工齡系數就是0.9。企業退休制度改革後 ,是以工齡長短,繳費高低,以及上年度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等三個方面綜合計算退休養老金。

企業退休改革從1992年就開始實行了,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改革卻是二十多年以後的事了,無形中造成了雙軌制,導致機關事業單位長期不用繳納養老保險 卻可以享受高額的養老金。這二十多年恰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雖然比不上個別壟斷性的大型國企,但是比那些無數的中小企業強很多。水漲船高,再加上退休制度一直不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比較高了,慢慢地就與企業退休人員拉大了距離。

第二,長期以來,某一個地區在崗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和工資體系基本一致,且一直可以分享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但是企業可就花樣太多了,有效益非常好的壟斷性央企國企,有效益一般的大型地方企業,還有一直在市場中苦苦掙扎的中小企業,更有成千上萬關停並轉的各類企業。

這些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就更奇里古怪,有的交的很高,有的按所在地區的平均水平交,有的按最低水平繳納,在前些年甚至有的工廠連職工的養老保險都欠交。這么多企業平均下來,退休職工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怎麼可能高?

第三,企業退休養老金制度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經歷了許多坎坎坷坷,是是非非,但所有一切都是企業職工在默默承受。比如,改革初期制度不完善,有些企業根本就沒有給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過了許多年後職工才發現自己沒有養老金賬戶,損失難以挽回。

比如,對於企業,有的地區是省級養老金統籌,但有的地區是市級養老金統籌,二者的差距是比較大的。都是中部地區,河南和安徽就是市級統籌,但山西就是省級統籌 ,這就是太原市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遠低於合肥市和鄭州市退休職工的主要原因。

第四,企業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職工的壓力也非常大,企業改革已經是家常便飯,職工下崗轉崗也司空見慣了。反觀進了機關事業單位就如同進了保險箱,端了金飯碗,二者真的難以相比。一個下崗職工連交養老保險都困難 ,拿什麼談退休養老金的高低 ?

好在國家也看到了這些,也在側重照顧企業退休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無奈的是,企業退休職工太多,所以照顧也是有限的,大家應該理解國家的難處。

產生題目所說結果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過去實行的養老制度雙軌制。其實,過去我們的養老制度分分合合,也是經歷了很大變化的。

1951年 ,國家公布並實施《勞動保險條例》,對於部分企業建立了勞動保險制度,相應的養老金有勞動保險基金承擔。勞動保險基金有工會部門管理。

1957年, 我國《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公布並實施,標志著我國真正建立了退休制度。相應退休制度,主要是根據工齡發放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實際上還有一定的生活補貼,這個就不是國家統一的了。

1969年 ,國有企業停止計提勞動保險基金,也代表著勞動保險制度的終止。所有的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等待遇都改由國營企業的行政方負擔。這樣不管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還是企業退休人員,都是有單位或者國家來養老。

畢竟當時是「大鍋飯」時代,大家的退休待遇差別非常小。

1978年 ,國務院公布並實施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有關退休制度,也明確有關退休待遇的標准仍然是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

1991年 ,我國全面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過最初的待遇機制仍然保持1978年的標准。

1995年, 國家進一步建立了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機制,相應的養老待遇開始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轉變。大家退休辦理的基礎養老金是20%的社平工資,非常平等。另外一部分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當時的劃入比例是11%,計發月份是120個月。但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很低,相對貶值非常快。參加工作較早的老人可以計發過渡性養老金。

2005年, 為了增強養老保險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國家又改革了養老保險制度的計算辦法,才形成現在的養老機制。對於建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前有參保繳費年限,或者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仍然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2014年10月 ,機關事業單位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仍然使用的是1978年的計算辦法。改革以後,2014年10月之前的繳費年限會計算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模式跟企業退休人員類似。但是時間是不一樣的。

以上就是 有關制度的差異 ,但企業和機關事業都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大家的養老金計算方式是統一的了,也就實現了並軌。

即使是養老保險制度 並軌以後 ,也不代表大家的養老金待遇會一致。隨著過渡性養老金的逐漸減少,現在的養老金機制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待遇才越高。

所以,未來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等,只是計算方式上的平等,而不是養老金上的絕對平等。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辦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與企業職工並軌,養老金暫按2014年9月30日預發,具體金額尚未到位,高低尚未揭牌。預計仍會高於企退,最最不公平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仍享受所謂的精神文明獎和啥子安全獎,金額高達數萬元,僅此一項就達到或超過企退人員的年養老金的總額。意思不是說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該享受,而是應該一視同仁。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資金來源不同。世界上各個國家軍公教人員和企業人員待遇都有差別,前者由政府財政供養,工作相對穩定,他們在職時都按職級、職稱付給薪酬,退休後也按級別付給養老金;而企業系多勞多得,自負盈虧,效益好時收入就高,交的養老保險金也高;效益差的養老保險金交得低,所以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比起來,有高有低,並非人人都低。

二是部分企退人員心態不端正,總覺得自己比農民高一等,想和軍公教人員平起平坐,所以感覺自己退休金低了。如果和農民比一比,就會增加滿足感了。

三是機關事業單位入職門檻高,人才培養成本大,家庭投入多。工作崗位責任大,要求高,退休後的待遇因此也有區別。

四是有些企業人員當初按最低標准和最短年限交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要求得到較高養老金,夢想天上掉餡餅,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啦!

『伍』 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普遍偏低到底該怎麼解決

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普遍偏低到底該怎麼解決?

企業退休人員廣泛稍低是怎麼回事兒?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樣一個問題。由於做為企業單位退休職工而言,它的這一社保的繳費年限算得上是參差不齊的,因為有的人社保的繳費年限是比較長的,但是有些人事實上參加工作的時長或者說在這個原所在單位參與的時間是短一些,所以才導致自己的社保繳費年限短一些,那在這樣的一個必要條件下,事實上自已的退休金待遇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的。

『陸』 好多企業退休的老人說退休金不夠花,這是真的嗎

這應該是真的。安國家公布的數字,截止到二0二0年,退休職工的平均退休工資大概在三千左右。但這種平均和馬雲與另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平均工資一樣,總額一千萬,馬雲九百九十九萬,普通人一萬。我退休後,到現在每月不到兩千,而據我所知,一些職務並不高的公務員,教師,醫生,央企員工,每月至少都七八千,一萬多也不罕見。昨天,我在小區散步,聽到兩個陌生人的對話,讓我感到吃驚。一位問,你退休幾年了,現在一月有多少退休金。另一位回答道,退休五年了,每月差不多八千。問者說,呀,真不少,花不完。答者說,這還算多。在我們寶鋼比我多的多的是。現在退的,快一萬了。偶然中聽到的陌生人對話,讓我的腦子里瞬間冒出了那句老話,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我們不會去攀比這些,盡管我們的日子過得還比較緊巴,但我們也真希望退休金的差距能縮小些,讓 社會 主義的平等,公平,能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讓勞動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好多企業退休的老人都說自己的養老金不夠花,這事還完全有可能是真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我以前的一位好朋友,最近剛退休,生活在一線城市,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公司工作,二十幾三十年的企業員工。退休前,他的工資收入大概是1萬塊錢左右,退休後,則大概在5000多一點。

他不久前親口告訴我說,他這樣的一份收入,在一線城市生活著肯定是沒有大問題的。也就是說,解決自己日常的吃、住、行,問題確實是不大的。當然,不能是山珍海味,更不能漂洋過海去遠行。

但就是這么個問題不大的問題,反而恰恰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份5000塊錢的退休工資,也就只能是填飽自己的肚子而已。

這樣的收入,一旦碰到自己的身體 健康 出問題,那口袋立馬就會捉襟見肘,稍微嚴重一點的 健康 問題都沒辦法解決。除了普通感冒發燒,別的稍微大點的病痛問題基本上都不敢去醫院。因為生怕去了醫院以後交不出錢,跟人都沒法交待。這確實是件很難為情的事。

我這位朋友的情況,其實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從他的情況不難看出,現在很多企業的退休員工在城市裡生活確實還是不容易的,錢不夠花也是真的,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相信是真的。因為企業退休的,退休金都不高,或不怎麼高。低的只有一千多,兩千多,三千左右的較為普遍。如果身體好,一般還祘過得去,如果身體不好,經常看病吃葯,那就麻煩了。而且休老人,正好是體弱多病,經常跑醫院的人多,如果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元的退休金,確實經不起折騰,更不用提只有一千多元一月的了。

當飽漢不知餓漢飢的時候,當皇帝說吃不上飯為啥不吃肉的時候,企退老人的淚正在嘩嘩的流。

好多企退老人說退休金不夠花是真的嗎?

據我了解,多數企退老人的退休金在2000—3000之間,這個比例很大。

部分不足1000,部分高於3000達到4000—5000的,但是比例在30左右。

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我父母及親戚朋友,以及同學同事和小區大媽大爺中來。

(本文以退休金2000—3000來討論)

這里要根據 健康 程度來說。

健康 的企退老人。

小毛小病的每月花費醫療費用基本都在退休金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最大的開銷還是在生活上,老人都比較節儉,大都從嘴裡省錢,有的老人一碟鹹菜腌蘿卜可以吃一天,有的白菜豆腐經常吃。

省下的錢去哪裡了?

有的補貼子女,有的旅個小游,好多打著100元盡情 旅遊 的招牌很受老人的喜歡,結果便宜沒好貨落得個購物游。

還有很多老人把錢存起來,以備急需之用,畢竟年紀大了,吃五穀雜糧的身體抗不過歲月的不饒人,有了大病手裡沒幾個錢真的很難熬。

身體欠佳的企退老人。

據我看到的,有的老人身體不好,一次重病住院基本上掏空了家底還不夠,出院後光花在醫葯費上的錢佔了退休金的一半還多。

我家大姨就是這樣,人稱葯罐子,ICU搶救過來,賬單能嚇死人,這幾年每天都要吃好幾種葯,一天都不能斷,一把一把的吃,退休金都花在葯上了。

夠不夠花,企退老人最清楚。

如果想跟那些七八千上萬的那樣花,這點退休金撐不過半個月。

老人靠省,只有省才能安度晚年。子女不啃老的話,身體 健康 點的話,老人這點錢還能過得去。

用一個方法可以測試一下。

那就是去養老院。

看看有幾家養老院是企退老人能住的起的,住不起的基本就是養老金低的不夠花的。

你同意我的看法嗎?

如果不生病,孩子不啃老,夠基本生活。如果有上面兩個之中的一個,就不夠。

退休金沒有什麼夠不夠花的,別去比,人家事業退休金開的多,吃著山珍海味,你企業每月一兩千塊錢退休金,也想著跟人家一樣去享受那山珍海味,那肯定不夠花的。

企業退休金少,那就省著點花,粗茶淡飯能吃飽就行,人家多退休金吃著三文魚,你退休金少的買點幾塊錢一斤的海雜魚吃一樣,也吃著魚了。

不要以為退休了,花錢就大手大腳,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節省點花錢,能吃的飽,衣裳遮體就行。

退休金少我們教育出來的好兒女,也會給父母錢的,家裡沒有啃老的,退休金少也夠用。相對退休金多的,在有兒女啃老,退休金再多也不會夠用的,倒是犯愁。

當然了,退休金不僅在吃穿方面節省,在住的方面或其它方面都要省著點花,房子小一點,能節省物業費,暖氣費,水電費也要節省著,還的給自己攢點看病錢,別到時候有病了沒錢看,就說有醫保還的自己先墊付。

所以,不怕退休金少,就怕死的早,看護好自己的身體,每天鍛煉鍛煉身體,只要壽命長,還怕退休金少嗎?

如果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實在覺得退休金不夠用,還可以出去找點力所能及的活乾乾,即鍛煉了身體,也補充了退休金不足。

總之,有退休金開,退休老人就有錢花,本著知足常樂的樂觀心態生活,總比那些人到老了沒有收入強的多。

都在談論退休金不夠花,你們是否想到50後,60後為國家建設所做出的無私貢獻,因 歷史 原因沒交社保,60歲後每月只有100多元的生活補貼,他們夠花嗎?他們有怨言嗎?

我爸三千多我媽三千多,

父母有醫保,生病走醫保,沒有大的醫療問題,水電一個月4.5百,吃飯大約3000,衣服一月500左右,應酬,一個月了500左右,每個月給孫子孫女零花500,一個月餘一千多,也就夠溫飽吧

這個應該是真的。

根據人社部的數據,202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大概在2900元,2021年經過上漲以後,大概平均退休金應該在3000元左右的樣子。也就是說,企退人員中養老金高的能夠達到五六千甚至更高,也有一些低的可能就一兩千,而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大概也就是3000元左右。

現在來說,如果家裡有房子,身體 健康 ,也沒有欠債等其他方面的支出,那麼一個月3000元的養老金雖然說不上太富裕,但是如果自己買菜做飯,一天花個六七十元,也基本上足夠退休老人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了。但是3000元的退休金,再想多出門 旅遊 幾趟或者是補貼下子女可能就不現實了。

而如果是退休老人家裡面有人在身體方面有一些疾病,需要經常看病吃葯,那一個月3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在除去生活費用以後,留給看病吃葯等的費用就會比較少了,而如果還上一些花費比較大的疾病,那麼可能就有點不夠花了。

還有一個是有些退休老人年齡大了,子女繁忙也沒空照顧,這個時候如果老人想住養老院,那麼一個月三千多的養老金可能就不夠了。現在很多私立養老院收費還是比較貴的,一個月可能需要四五千元甚至更高的費用,而一些收費相對便宜一些的公立養老院可能就沒有床位,需要排隊等著。

綜上所述,現在有些企業退休的老人說退休金不夠花,可能主要是由於退休金比較少,而且可能患有疾病,或者是年齡大了想到養老院去住,這樣可能都會面臨養老金不太夠的麻煩。

企業退休金本身不高,節約的花還不夠,哪裡敢奢侈呢,難道成了月光族?

『柒』 十九大中央對企業退休人員和事業退休人員工資差距怎麼解決

應該說是一個差距逐步縮小直到完全一致的過程。根據現在的政策,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也不完全高於企業退休工資。原因是:事業單位分為三種,一是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完全由財政負責;二是定額補貼事業單位,也就是財政每年補貼一定數量的資金,其餘靠單位自己解決;三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費完全由自己解決。其中第一種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比企業退休人員工資高,因為企業員工退休後,就轉入社保,由社保局統一發退休金了。而定額補貼的事業單位一般也退休人員工資也比企業高,但是自收自支的就難說了。另外,有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已經納入社保了,他們的退休金和企業退休人員的是一樣的。隨著工資和社會保障改革的逐步深化,將最終解決退休後待遇不平等的問題,所以退休人員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由社保按照統一的標准發放退休金。但是具體到什麼時間能夠改革到位,全部解決退休金不一致問題,還需要時間。如果是現在參加工作,完全不必要考慮兩者的差異,因為到您退休時,改革早就完成了。

『捌』 怎樣縮短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差距有什麼辦法

怎樣縮短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差距?有什麼辦法?

4、增加7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補貼。這種養老金分配方案的一部分損失是增加老年人的養老金補貼,這可能是一些省市根據其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決定的政策。老年人的補貼可能比普通人高200到300元。一般可以高40%左右。根據養老金收入進行調整:不同省市根據養老金收入標准進行調整。比如養老金2000元以下的朋友,在國家下發的標准上增加1.5%。

『玖』 企業員工退體工資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你想都別想,依據國家人社部4月16日公布的2021年養老金調整通告,有一條要求企業退休人員和行政事業單位調節的方式統一。換句話說,上年有些省區養老金調整還對企退工作人員傾斜,在今年的方式統一,就談不上傾斜了。企業退休人員交費時間長,養老保險金廣泛稍低,是眾人皆知的客觀事實,原寄希望於每一年養老金調整多方位企退工作人員傾斜,逐漸變小養老保險金的差別,提升企退員工的生活品質,這類心願變成了想像。將來,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金一定會漲,但無法跟上物價水平的增漲,你覺得可以解決公司退休人員工資高的問題嗎?

企業退休金低應當講是人為因素編寫導致的!或許別人會講:公司給員工購買社保是最少的這一檔,那麼多買多得很公平公正!小編還在省屬企業呆過,公司上繳利潤高,的確無過多資產給員工選購相對應社保金,更何況企業管理層也壓根潛意識為職工爭得應該有褔利,乃至自己也潛意識到社會轉型。因而,除非是編寫企事之分主政者在群眾怨聲和工作壓力下稍微改進公司員工過分稍低養老保險金,無其他行得通方法。

『拾』 企業退休職工工資為什麼,比事業單位低,國家如何解決,企業退休人員不應該受歧視,

我來回答終極解釋:行政事業單位,部門自己制定規則說了算,因此自己對自己好,自私自利的給自己制定了有利的規則!!!而更多的企業退休工人,退休後,部分行政事業,企業,同樣都是呆在家裡,貢獻沒有差異,所以必須領著退休金,就應該沒有差異。可實際是,雙軌制就是直接,故意給企業工人少開退休金!把企業退休工人當成韭菜來收割!!!!一字語都沒有說錯!!!

閱讀全文

與事業退休嫌錢少企業怎麼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4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7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0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7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29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0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6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5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2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3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1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4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0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1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61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1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7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4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8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