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在哪裡能找到查看
去相關的政府網站或財務中心和官方平台
財務報表又稱會計報表,它是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的書面文件。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②收支分析;
③人員增減情況分析;
④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⑤資產利用情況分析。
一般公司的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事業單位除資產負債表外,還有收入支出表、事業支出明細表、經營支出明細表。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中的事業基金是指事業單位的事業發展基金,專項基金包括職工福利獎勵基金;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
1、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月報的平衡等式通常為「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分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兩大體系,是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類似組織核算、反映和監督單位預算執行及各項業務活動的會計專業,是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
拓展資料:凈資產事業基金:
事業單位應當設置「事業基金」科目,核算事業基金的來源、運用和結存,並按核算內容下設置「一般基金」和「投資基金」兩個明細科目。
1、年度終了,事業單位應將當期未分配結余轉入事業基金,借記「結余分配」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對於項目已經完成的撥入專款結余,按規定留歸本單位使用的,轉入事業基金,借記「撥入專款」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3、投資基金的具體會計處理可以參見對外投資的有關核算內容。
一般公司的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事業單位除資產負債表外,還有收入支出表、事業支出明細表、經營支出明細表。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中的事業基金是指事業單位的事業發展基金,專項基金包括職工福利獎勵基金。
2. 事業單位會計科目明細表每個科目涵義
(一)資產類 科目涵義
第101號科目
現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的庫存現金。
第102號科目
銀行存款: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存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存款。事業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銀行賬戶的管理,由會計部門統一在銀行開戶,避免多頭開戶。
第105號科目
應收票據: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從事經營活動銷售商品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第106號科目
應收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提供勞務、開展有償服務及銷售產品等業務應收取的款項。
第108號科目
預付帳款:本科目核算按購貸、勞務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第110號科目
其他應收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除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之外的其他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借出款、備用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
115號科目
材料: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庫存的物資材料以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
第116號科目
產成品: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生產並已驗收入庫產品的實際成本。從事勞務活動的後勤事業單位,其勞務成果可視同產成品核算。
第117號科目
對外投資: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通過各種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包括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
第120號科目
固定資產: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原價。
第125號科目
待攤費用: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預付保險費、固定資產修理費、資料費等。
第126號科目
庫存有價票券: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發行的各種內部有價票券。如理發票、餐券、入場券等。
(二)負債類 科目涵義
第201號科目
借入款項: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從財政部門、上級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借入的有償使用的款項。
第202號科目
應付票據: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對外發生債務時所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第203號科目
應付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購買材料、物資或接受勞務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科目適用於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
第204號科目
預收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照合同規定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預收的款項。
第205號科目
應付工資: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包括工資總額內的各種工資、津貼等,不論是否在當月支付,都應通過本科目核算。
第206號科目
應付福利費: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規定標准提取的福利費。
第207號科目
其他應付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存入保證金、應付統籌退休金、個人交存的住房公積金等。
第210號科目
應交稅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交納的各種稅金。
第211號科目
預提費用:本科目核算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各項費用,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等。
第212號科目
發行有價票券: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內部發行的有價票券。如理發票、餐券、入場券等。
(三)凈資產類科目涵義
第301號科目
事業基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主要包括滾存結余資金等。
第302號科目
固定基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購入、自製、調入、融資租入(有所有權的)、接受捐贈以及盤盈固定資產所形成的基金。
第303號科目
專用基金: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的收入、支出及結存情況。
第306號科目
事業結余: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除經營收支外各項收支相抵後的余額。
第307號科目
經營結余: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各項經營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第308號科目
結余分配: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當年結余分配的情況和結果。
(四)收入類科目涵義
第401號科目
財政補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照核定的預算和經費領報關系收到的由國管局和上級單位投入的各類事業經費。
第 403號科目
上級補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上級單位撥入的非財政補助資金。
第404號科目
撥入專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主管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有指定用途,並需要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
第405號科目
事業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為機關服務所取得的,具有補償性、服務性、非盈利性的收入。
第409號科目
經營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為機關服務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盈利性的收入。
第412號科目
附屬單位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附屬單位按規定繳來的款項。
第413號科目
其他收入: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如對外投資收益、固定資產出租、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補助以及其他零星雜項收入等。
(五)支出類科目涵義
第502號科目
撥出專款:本科目核算主管部門或上級單位撥給所屬後勤事業單位的需要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
第503號科目
專款支出:本科目核算由主管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指定項目或用途且需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的實際支出數。
第504號科目
事業支出:本科目核後勤事業單位為機關服務發生的實際支出。有財政補助收入的後勤事業單位,其財政補助收入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變資金用途。
第505號科目
經營支出: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為機關服務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的已銷產品的實際成本。
第509號科目
成本費用:本科目核算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應列入勞務(產品、商品)成本的各項費用。
第512號科目
銷售稅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第516號科目
上繳上級支出:本科目核算附屬於上級單位的獨立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規定的標准或比例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
第 517號科目
對附屬單位補助: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用非財政預算資金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
第520號科目
結轉自籌基建: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經批准用財政補助收入以外的資金安排自籌基本建設,其所籌集並轉存建設銀行的資金。
(2)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表怎麼看擴展閱讀:
財會[2017]25號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政府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我部制定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現予印發,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執行本制度的單位,不再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彩票機構會計制度》《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國有林場與苗圃會計制度(暫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制度。
3. 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有哪幾種表
1、會計報表按其反映的內容,可以分為動態會計報表和靜態會計報表。
動態會計報表是反映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報表,比如:利潤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內所實現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的流入、現金的流出及凈增加數,因此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屬於動態會計報表。
靜態會計報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日期資產和權益總額的會計報表,比如: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某一時點上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因此資產負債表屬於靜態會計報表。
2、會計報表按其編報的時間,可以分為月度報表、季度報表、半年度報表和年度報表。
月度報表簡稱為月報,每月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季度報表簡稱為季報,每季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半年度報表簡稱為半年報,每年6月30日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但與月報和季報在部分指標上有一定的差異。
年度報表簡稱為年報,每年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3、會計報表按其編制的單位,可以分為單位報表和匯總報表。
單位報表是指企業在自身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賬簿記錄進行加工而編制的會計報表,以反映企業本身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匯總報表是指由總公司或主管部門(系統),根據所屬單位報送的會計報表,連同本單位會計報表匯總編制的綜合性會計報表,以反映總公司或本部門(系統)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3)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表怎麼看擴展閱讀
一、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1、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17%-本(上)期進貨×17%;
2、本(上)期營業收入=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金額
3、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4、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5、本(上)期應交所得稅=本(上)期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6、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應交增值稅(7或5%+3%)
二、若是小規模納稅人則以上都不考慮,可以用以下公式:
1、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3%,(報表中的營業收入是不含稅價)
2、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收入"×3%)×(7或5%+3%)
3、應交所得稅=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4.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有哪些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
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
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
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附表及說明書等。
附表一般作為報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細內容或未列入報表中的重要經濟業務活動或基礎材料;說明書是對報表中某些事項的補充及情況說明。
5. 請問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哪些 考試用,急
流程主要從管理、業務和系統三個視角構建,並建立組織、制度和流程三個方面的有力保障,元年依託專業的預算管理軟體實施經驗,是國內比較早開發出費用控制、網路報銷軟體的廠商,預算是各項費用支出控制的主要標准,費用支出控制是預算執行控制的主要手段。
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
(一)合理編制行政單位預算,統籌安排、節約使用各項資金,保障行政單位正常運轉的資金需要;
(二)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如實反映行政單位預算;
(三)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行政單位財務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
(四)加強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五)對行政單位所屬並歸口行政財務管理的單位的財務活動實施指導、監督;
(六)加強對非獨立核算機關後勤服務部門的財務管理,實行內部核算辦法。
6. 事業單位怎麼查詢本單位有沒有報送財務報告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事業單位查詢本單位財務報告的方法有:
1、去本地相關的政府網站可以查到事業單位財務報告有沒有報送記錄。
2、財務報告是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的書面文件,可以到單位財務中心和官方平台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