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工資由哪個部門發放
現在很多的事業單位,他們的工資由他們單位自己發放,但是他們里邊兒也有一些事業編,有編制的人可能是由他的所屬部門 和所在的區域發放
2. 事業單位工資標准要到什麼地方詢問
1、事業單位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補貼+績效工資;
2、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全國統一,網上能找到;
3、補貼要根據地區、崗位性質、工作年限等確定,比如:教師有教齡補貼、護士有護齡補貼等;
4、績效工資則各地不同。
3. 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找哪個部門投訴
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費用200-300元,如果你勝了全部由公司負擔)。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一、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怎麼辦
1、對於這種違法行為,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你加付賠償金。
6、根據《勞動法》第91條和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7、根據勞動部《違反行政處罰辦法》的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按相當於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總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
二、什麼是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大隊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二級局也為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普通事業單位。普通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 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不發工資去什麼部門反映
如果用人單位不發工資,可以撥打12333電話投訴,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如果投訴沒有效果,可以搜集證據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天津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因工資問題可打哪個電話咨詢
這要看你是什麼問題了,如果是對工資多少問題,可以向事業單位人事部門咨詢,如果認為該發的工資沒發,那就是投訴舉報了,可以打88908890,也可以撥打人社部門公布的電話投訴。
6. 對工資有疑問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工資問題應當找當地的勞動行政部門。用人單位拖欠或者剋扣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監察投訴;或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7.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工資問題應該找哪個部門的
人力資源部門。「績效考核」、「如何控制工資成本」、「加薪的藝術」…都是人力資源部門管的。
8. 事業單位不發工資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1、當地人民法院。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2、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當地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法律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