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企里研究生和本科生待遇相差多嗎
很多,國企對於研究生與本科生的薪資差別大,200-800之間,一些互聯網公司差別在2k上下。一些地產公司,本科生年薪10k起,研究生25k起。
研究生去國企的級別待遇一般出本科生一個級別,本科生想升到這個級別,一般需要2-3年,同樣是2-3年,收入比本科高:研究生的薪資水平要高於本科生,一般情況下要多500到1000左右,如果是國企相差更大。
在企業事業單位工作,學歷高的人評職稱機會要大一些,因此研究生如果和本科生平時工作區別不大,那麼評職稱研究生機會更大一些。
例如:電網公司福利待遇
國家電網福利主要包含六險二金、免費午餐或午餐津貼、過節費、健康體檢、防暑降溫費、員工宿舍、帶薪年假、班車接送等。薪資待遇包含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年終獎,本科生轉正後年薪在8-13萬,一線城市可達到15萬,研究生薪資在15-20萬。
南方電網薪資體系主要由工資(技能工資、崗位工資)、崗位津貼、獎金(雙月獎、季度獎、承包兌現獎)、補助(過節費、高溫補貼、烤火費)等構成,綜合薪資保守估計一年20萬元左右!
2. 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務員待遇區別
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務員待遇區別:
1、考入公務員後,研究生享受副科級或正科級待遇。本科畢業生過了試用期(一般是一年)後,會定在13級一檔。如果在試用期間表現非常突出,可以定為13級2檔,研究生為12級提檔、11級一檔。
2、考上以後,同是一年後轉正,本科生定科員級別,碩士研究生定副主任科員級別,博士研究生的話就是主任科員級別。
3、首先同樣職位的話,研究生公務員工資會比本科生公務員高20%左右,升值的話研究生肯定比本科的要優先考慮的,然後還有黨員問題。
4、進晉時,學歷高有天然優勢。比如:公務員會有內部選拔副科級領導幹部,類似於再參加一次公務員考試,如果硬性條件要研究生學歷/學位,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不過,工作後,主要看能力,人際關系,看機遇,學歷永遠只是輔助。
(2)事業單位研究生工資高多少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根據人社部5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9萬人 。
公務員的界定標准與范圍:
針對公務員范圍的各種不同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反復研究認為,幹部管理制度正處在改革過程中,公務員的范圍需要同民主政治發展進程相適應,同我國現階段幹部管理體制相符合。
公務員草案的規定符合實際情況,建議維持草案規定的范圍;同時,建議對關於公務員定義的表述作修改完善,以符合所要規范的公務員范圍。最後,立法機關接受了這個建議。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二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
對於「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於行政機關編制。
三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
3. 本科畢業進入事業編,和碩士畢業後進入事業編,待遇會有什麼差別嗎
還是有區別,當然各個地區政策不一樣。一般來講,在這個學歷越來越貶值的時代,研究生學歷不管是考編,還是以後的待遇,相對本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特例除外。
從入編上來看,有可能存在這幾種情況:有的崗位明確要求研究生學歷才能報考。有的校招,研究生可以直接給編,主要是縣一級的學校。有的地市級學校,研究生可以不用筆試,直接進面試,越是大城市,要求越嚴格,研究生優勢越弱。因為,能留在大城市的本科生,也不是泛泛之輩,實力很強,大都是名校生,或者部屬學校師范生,至少也是211師范的。特例除外。
從工資待遇來看,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看得見的差別主要在基本工資基數,公積金、社保基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有層級之分的,有的地方差距大,有的地方差距小,而且,研究生在小城市,往往還有安家補貼,如果本科也有的話,研究生要多一點。
看不見的,主要是職稱評聘了。可以說,職稱是教師工資的生命線,是教師地位的象徵,不同職稱之間,工資和享有資源很不一樣。比如,調動至少要中級,學科組長要高級職稱,哪怕去中考、高考閱卷,有的地方也要中級職稱。
以廣東的文件為例:研究生入編後三年後,符合條件直接評中一。
本科生畢業一年後,評中二,要在中二上干滿四年,才評中一,總共是五年。
而且,有的學校,研究生條件放的寬,比如,本科評中一要當三年班主任,研究生不用。
總之,在同等條件下,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相對有優勢。
當然,也有很多優秀的本科生,職業發展之路非常順,非常快,這也是很常見的。所以,要不要讀研究生,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至於教書、當班主任的業績,和學歷沒什麼關系,研究生教不過本科生,老教師被新教師打敗的情況,太多了。
本碩進入事業單位,工資待遇差別不大,但長期看,學歷高肯定有優勢
以前,事業單位也參照公務員執行轉正定級規定,碩士畢業安排在管理崗位試用期轉正後也可以直接定管理八級,即副科,享受相應的待遇。這兩年,隨著政策的收緊及碩士學歷人員的增多,各地已經相繼取消類似政策,不再允許碩士學歷定八級,統一從管理九級或專技初級起步,除了學歷工資有幾十塊錢差異外,本碩畢業進入事業單位在工資待遇方面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工資沒有拉開差距不代表學歷一無是處,碩士進事業單位在後期是有一定優勢的。
第一,能力有優勢。碩士畢業不能說個個比本科生強,普遍來說綜合素質會比本科生高,有能居之,能力強在體制內首先是優勢。
第二,機會有優勢。碩士畢業,領導普遍更看重,會適當壓壓擔子,這對個人而言就是機會,只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很快就會進入領導視線,成為後備幹部培養對象。
第三,提拔有優勢。體制內的提拔,不唯學歷,但是關鍵時候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兩個人競爭一個崗位,能力、資歷旗鼓相當,誰勝出都不為過,此時學歷高就會成為優勢,最終很可能幫助勝出。有心幫講話的領導理由也充分,人家是碩士,學歷高,不用他用誰?為什麼很多領導在工作的同時都要想方設法去拿個碩士、博士哪怕是在職的,原因就在此。書到用時方恨少,學歷其實也不例外。
當然,學歷高並不代表一定提拔快。在體制內,個人成就更大取決於自己的能力、人脈和資源,有能力有水平的,就算是高中生也照樣當領導,這樣的例子在體制內不少見。
換而言之,我們要重視學歷,不能過分依賴學歷。進入體制,學歷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清零,不能躺在「功勞簿」坐享其成,一切還得從頭開始。這是在體制內生存應有的心態,沒有這個心態,恐怕很難在體制內走遠。
本科畢業進入事業編和碩士畢業進入事業編待遇上是有差別的,但並不大,而且隨著工作時間越長,這種差別肯定會越來越小,甚至本科生會實現反超。
真經就是研究生畢業後進入的事業單位,而真經的本科同學,則是本科畢業就進了同樣的單位,比真經早進校2年。剛進單位第一年,不管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是按照初期工資來發放。本科生是1780元每月,碩士畢業生是2170元每月,還有其他一些小的工資項則是由這個數折算的。由於剛進校,兩者都是科員(九級),年底的績效也一樣。所以,剛入職時,研究生比本科生每個月就高那麼一點點。
試用期結束後,兩者都是科員(九級),崗位工資都是1620元每月,但本科生薪級工資起點為7級,為436元,碩士研究生為11級,為600元,中間的差距仍然很小。
大多數事業單位並沒有太重的學歷歧視,只要你能進單位,都是一視同仁的,而工作中則主要是看個人能力或者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在提任職務時,研究生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勢,反倒是本科畢業的同學,因為早畢業幾年,提任職務比研究生更快。像真經的好幾個留校的本科同學,都比真經早一步提副科、正科,甚至副處。比如目前,真經是正科,而這些同學是副處,每年的收入比真經高4-5萬。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本科畢業就能去事業單位,那沒必要等碩士畢業,最好是直接去工作。工作後最好再去上一個在職的非全研究生,這樣在提任職務時就不會有障礙了。
本科畢業進入事業單位,和碩士畢業進入,待遇肯定是有差別的!
第一、學歷的不同,會影響到崗位的定級。
如果是聘用在事業單位的管理崗,那麼 本科轉正後定級正常是管理崗9級,崗位工資是1620元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比較坑,定崗是管理崗10級。
而 碩士是有操作空間的 , 可以定為管理崗9級,也可以定為管理崗8級 ,如果是管理崗8級,那麼崗位工資是1840元,比9級多了220元。
但是 大多數情況下碩士還是定為管理崗9級 ,因為管理崗8級屬於領導崗位了,必須要所在單位有崗位職數並且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聘用。
如果聘用是在事業單位的專技崗,那麼 本科畢業後沒有職稱的人員只能定為專技十三級 ,只有獲得初級職稱後才可以升為專技十二級,並且要在初級崗位上工作5年才可以升為中級崗位。
而 碩士畢業後,轉正可以直接定專技十二級 ,甚至一些地方允許直接定崗到專技十一級,同時三年後就可以升為中級崗位。
同時崗位等級的不同,不僅會影響崗位工資,還會直接影響到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第二、學歷的不同,直接影響薪級工資水平。
按照我國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 大學本科執行7級薪級, 工資標准為436元; 碩士研究生執行11級薪級 ,工資標准為600元,兩者相差了164元。
但是隨著薪級的提高,工資差距會越來越大,比如25級薪級和21級薪級就相差了320元。
所以說,本科畢業和碩士畢業進入事業單位,收入肯定是有差別的, 不過差距的大小主要還是要看崗位定級是否有區別!
精彩視頻回答
可以很肯定的說,事業編制單位內本科生學歷和碩士學歷在待遇上有差異,但是並不明顯。
事業單位分類
事業單位根據財政供給形式分了「全額財供」「差額財供」「自收自支」三種情況。但由於近兩年國家一直推行的事業單位改革,很多地方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已經逐漸撤銷。
不同形式的事業單位決定了在職人員的福利待遇。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
事業單位所有在編人員都要經過單位「三定方案」中的「崗設」——即基礎崗位設置,包含了設定的總編人數、每個崗位的總人數、現有人數等。
三種崗位之間,根據現有政策,崗位可以調換。也就是說,技能崗和工勤崗在滿足一定條件之後可以申請、核定為管理崗,然後工資薪酬之類的發生變化,但是身份不能隨之變換。
中間,想要轉換技能崗必須要求有一定的技術資格證書,並且單位崗設條件滿足才能轉換。
三種不同的崗位之間的薪資待遇略有不同。
本科與碩士在事業編制中的薪資區別
據前所說,事業單位的崗位不同,薪資待遇不同。
以管理崗為例。本科與碩士研究生入職後,如果皆定為「管理崗」,職務起點都是「九級科員」,也就是一般的科員。
但是薪資起點有不同。
受學歷影響,碩士學歷的基本工資起點比本科學歷的要高,但是不會超過300元。
這些所談論到的都是應發工資,也就是我們的檔案工資。實發工資要在扣除了住房公積金、醫保、社保等之後的金額,碩士學歷和本科學歷相差就更小了。
本科與碩士學歷在事業編制中的職務區別
本科與碩士學歷雖然在薪資起點略有不同,但是在職務上定的都是「九級科員」,職務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同一級別的崗位有很多,而崗位不同,工作內容會有所不同。
本科與碩士學歷在事業編制中的晉升區別
毫無疑問,單論學歷,在個人晉升過程中,碩士學歷的人比本科學歷的更有優勢。
但是,在事業單位的晉升過程中,除了個人學歷以為,還要綜合考量工作能力、群眾基礎、領導班子的推薦程度等,說白了就是能力和運氣(某種程度上還需要人脈)的綜合較量,而學歷的影響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同時,在事業單位的晉升中,「在職研究生學歷」與「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是同樣的分量,不分彼此。很多原本科學歷、入職後考取了在職研究生的,在晉升中和原研究生學歷的,競爭力相同。
因此,綜合來看,事業單位中,本科學歷與碩士學歷在薪資待遇上略有差異,其他方面的差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看各地政策!
碩士研究生進事業單位以後的級別怎麼定 :(1)研究生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兩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3)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4)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5)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你參考下
待遇差距不是很大。剛進單位時,我比一起參加工作的本科學歷的同事每個月能多拿個三四百塊錢,僅此而已。但是比起我的本科同學來,碩士學歷卻沒有什麼優勢,因為他們已經工作了三年,我們的工資待遇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
早參加工作的本科同學,有一些已經混到了教研組長,或是主任級別,有的甚至拿的錢要比我多。但是也多不到哪兒去,因為老師的工資也就那些。
有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因為是研究生畢業,所以很順利的職稱自動進成了中一。
這個問題我較有體會,我就是研究室畢業後參加的工作。待遇跟同時參加工作的本科生要好點。
但不能單純的看待遇,要從長遠看,如今高學歷的比例逐步增加,晉升也會把學歷當做一個參考標准,研究生畢業肯定要好於本科學歷。
4. 碩士公務員一年可以拿多少錢
研究生考上公務員屬於副科級待遇,比本科生一個月多300-500元。不過三年後科員自動享受副科級待遇,一年來看的話大概有四五萬的報酬吧。
5. 研究生平均工資是多少
研究生平均工資水平跟所在地區有很大的關系,一線城市的研究生平均工資能夠達到8K-1W,二線城市的研究生平均工資在6K-8K。另外,研究生工資和個人能力也有關系,二線城市的研究生能力強的話,也能拿到8K以上。
對於研究生的工資水平也是需要分城市來看的,一般的一線城市更具備競爭優勢,工資水平也是相對比較高的,比如北京的應屆研究生一個月的平均工資基本可以達到八千以上。
二線城市的研究生一個月平均工資基本上也可以達到5000以上水平。能力強的研究生在二線城市也是基本可以和一線城市的工資水平相抗衡的。
6. 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在事業單位的工資差距大嗎大概差多少錢呀
一般每月相差二三百元。同樣的工資晉級,研究生每次都晉升的工資水平更高,差距會越來越大。
本科生,即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層次的在校生、畢業生。區別於預科、專科,學生畢業後可獲學士學位。本科生學制為二年制(專科起點兩年制本科),四年制(高中起點四年制本科),五年制(醫學類、建築學)
研究生(Postgraate)是教育的一種學歷,一般由擁有碩士點、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開展,研究生畢業後,也可稱研究生,含義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在中國,研究生主要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高等院校舉辦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學制最少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職研究生,主要通過十月聯考、同等學力申碩
7. 研究生畢業一般能拿多少工資
研究生畢業後的薪資水平大多在6000-9000元區間
一般比本校本科畢業生薪資水平略高。另外,碩士畢業起薪與學校、專業、城市都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畢業學校為211、985或者雙一流,專業又是熱門專業,比如計算機類相關專業、金融類相關專業,另外工作地點又是一線城市,自然起薪會高一些,反之起薪就少一些。
基本上211、985院校碩士畢業,工作地點基本上都是一線城市,但收入高的一年有將近30萬,低的一年只有5萬,收入參差不齊。當然,碩士收入處於很高或很低的只佔少部分,大部分情況下211、985碩士的第一年總收入應該12-15萬之間。
如果在一線城市,收入相對高一些,二三線收入相對低一些。當然起薪低不代表以後的收入也會很低,只要努力,未來可期!
拓展資料
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困難,成了當今社會上的熱點問題。所謂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並不是他們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工作遍地都是,可多數大學生都想找輕松不累、薪資待遇也好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崗位有限,而且對應聘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很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才會導致就業困難。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畢業後都不好找工作,研究生或者是名校畢業的本科生,都是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餑餑」。而學歷的不同,以及畢業院校的不同,導致工作後的薪資待遇也有很大的不同。
8. 研究生工資一般多少錢一個月
研究生畢業一般工資多少
碩士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月薪一般在8000-10000元以上。有些城市可能比較的小,經濟本來就不是特別的繁榮,本科生的月薪在3000~4000元左右,而研究生的月薪在6000~7000元左右。研究生畢業生就可以依據當地的經濟發展來判斷自己的薪資合不合理,也可以選擇要不要做這份工作。
在引進人才的前提下,優先會考慮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學生,從學術水平和知識層面上看,研究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更高,更能為城市的發展做出貢獻,所以優先度高於本科生。
2.企業招聘,成功率更高
研究生學歷,在很多名企招聘中的優勢是非常大的,有很多企業的招聘要求甚至只需要985,211本科畢業生或碩士研究生,由此看來,研究生的學歷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