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址聽說搬家了。
1、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八里庄南里21號
2、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7:30
3、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系電話:010-65090115
4、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傳真號碼:010-65094329
5、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八里庄南里21號
6、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郵政編碼:100025
7、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北京哪些事業單位需搬遷擴展閱讀:
朝陽區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北京市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結合本區實際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研究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貫徹執行本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並依法管理,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三)負責本區促進就業工作。擬訂本區統籌城鄉的促進就業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落實就業創業及就業援助政策。負責本區就業、失業預測預警機制建設工作;擬訂本區畢業生就業創業管理辦法,指導、協調相關單位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負責本區外國人來京就業有關工作。組織落實本區積分落戶工作。協調推進就業領域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
(四)統籌促進本區職業能力建設,擬訂本區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發展規劃、管理規定;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技能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
(五)負責落實本區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障制度,以及失業、工傷社會保障制度的統籌管理;貫徹執行本市養老保險及補充保險,以及工傷保險、失業保險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負責本區養老、工傷、失業等社會保險及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工作。
(六)負責本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負責本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及人事管理工作。負責本區職稱管理及職稱制度改革實施工作。負責本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負責本區博士後管理工作。負責以區委、區政府及各系統名義實施的表彰、獎勵的綜合管理工作。
(七)負責本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的綜合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區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工作,建立本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績效工資增長機制。貫徹執行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有關政策。
(八)貫徹執行勞動關系和勞動人事調解仲裁政策,開展協商協調勞動關系相關工作。貫徹執行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及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糾正和查處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
(九)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與區醫保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統籌社會保障卡的發行、運用和管理工作;區醫保局負責制定社會保障卡在醫療保障方面使用管理的標准規范,並會同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做好管理工作。兩部門應建立工作機制,做好信息共享和政策銜接等工作。
Ⅱ 哪些北京市行政事業單位 搬遷 通州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人大,政協等機關搬遷到通州潞城。
Ⅲ 北京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圖出版社(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測繪出版社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中國測繪宣傳中心(中國測繪報社)
國家測繪局管理信息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國家測繪局地圖技術審查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國家測繪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國家測繪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國家測繪局機關服務中心 (國家測繪局直屬的事業單位)
北京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中心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勘察設計與測繪管理辦公室
具體網站 你把每個復制到網路里就可以看到了。
Ⅳ 垡頭的基本情況
北京市朝陽區垡頭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60年,地處朝陽區東南部,分別與王四營、十八里店、南磨房地區辦事處接壤,屬城鄉結合部。歷史上曾是北京五大工業基地之一——國有化工企業聚集地。隨著北京煉焦化學廠、北京染料廠、首鋼鐵合金廠等一批大中型國有企業轉制搬遷,特別是接管翠城小區後,垡頭街道已由過去的工業產業區逐步轉變成以國有企業退休職工、農村佔地轉居人員、城區拆遷居民為主的居住小區。2008年3月,區劃調整後街道面積由原來的4.16平方公里增至5.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原來的近5萬人增至7萬餘人。轄區有居民樓198棟,平房1415戶,企事業單位(含門店)511家,流動人口15301人。
垡頭地區共一個區屬三級醫院,兩所幼兒園、五所大、中、小院校。街道下設12個科室,所屬2家事業單位,擁有10個社區。翠城另外2個在建小區建成後,社區總數將達到12個,地區人口將達到近10萬。
Ⅳ 北京計劃委下屬事業單位可以落戶嗎
北京事業單位不給落戶口。獲得北京戶口主要有以下三個方式:
1、投資獲得戶口。
在北京投資一定的金額,就能獲得北京市常住戶口。舉行的2013年北京市投資促進工作會議上,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周衛民介紹,2013年年共為14名企業高管及家屬共45人辦理了北京市常住戶口,促進了京外優勢企業在京投資發展。
2、參軍獲得戶口。
首都高校徵兵動員大會2013年6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學世紀館舉行。北京市今年加大了徵兵優撫力度,今年非京籍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如從本市入伍,退役後可落戶北京;服役兩年本科生總經濟補助不低於13.4萬元。
在北京高校的非京籍本科應屆畢業生,如果希望參軍,既可以選擇回到戶籍所在地入伍,也可以選擇從所屬高校的地區武裝部入伍,如從北京地區的高校入伍,退役後被本市用人單位接收,則可以獲得北京市戶口。
據介紹,這里所指的用人單位既包括國企、事業單位,也包括私營企業,只要是在北京注冊的單位即可。即使這些單位沒有戶口指標,通過該政策,該退伍戰士也可以獲得北京戶口。
3、戶口辦理機構。
2012年,北京市投資促進局首次獲得為投資北京企業高管辦理北京常住戶口的資格。在北京市投資促進局網站查詢發現,通過投資北京的方式獲得北京市常住戶口需要滿足多個條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必須在北京注冊投資企業中擔任董事長、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總經濟師,在京注冊子公司中擔任經理、常務副經理,或者是獨立法人企業設立的研發機構的主任或所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Ⅵ 北京市事業單位正式職工,本市內跨區縣如何平級調動
1、填寫調動申請表,調出單位和調入單位及其主管部門都要同意、蓋章,即順義XX醫院、順義區衛生局、通州XX醫院、通州區衛生局。
2、編制部門開具控編增(減)卡,人事部門開具調動函。
3、如領取財政工資的話,即全額或差額需財政部門核定工資。
4、履行檔案調動手續。
Ⅶ 京市屬行政單位2017年將整體或部分遷入通州
從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了解到,北京市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遷入通州的時間表敲定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11月24日至25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和《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決議》。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就《建議(審議稿)》作說明並講話。
據北京日報報道,郭金龍就《建議(審議稿)》中的10個重點問題作了說明。關於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郭金龍指出,這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志性工作。要按照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要求,科學規劃,倒排工期,建設好增量,調整好存量,探索積累經驗。
「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整體范圍,東到宋梁路,西到東九環,南到大運河,北到運河東大街。」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的一家開發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北京行政副中心辦公大樓將於2016年初開建,原則上2017年竣工,其後「四套班子」以及北京市相關的企業開始向該地搬遷。
「預計百萬人口將因此受影響」
一名北京市政協委員也告訴澎湃新聞,北京市的管理機構,「四套班子」中,市委、市政府機關本身以及下屬的大部分機構和單位將搬遷;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相對而言較小,只有自己的機關,也會搬遷。搬遷的先後順序還不確定,將根據建設情況而定。
他舉例說,比如中關村管委會,雖屬於北京市政府派出機構,但直接服務於中關村科技開發區,類似這樣的機構是否搬遷還需根據業務需求來考量。
一名研究經濟地理的專家此前告訴澎湃新聞,北京市屬各機關和大多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將逐漸搬往通州區潞城鎮,北京市的四大班子可能先搬,但具體時間還不確定。包括家屬在內,預計有100多萬人口將因此受到影響。
趙弘認為,北京相關政府事業單位搬遷的前提,是運作好北京市六里橋的政務服務中心,使行政機構的搬遷不影響北京市民的辦事效率。四大班子基本全部搬遷,僅留一部分的辦事機構在六里橋。
據當地媒體報道,位於北京六里橋的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已正式運行,40個審批部門集中進駐,設立固定窗口198個,受理固定資產投資、市場准入、社會民生、公共安全4大類審批事項。
醫院高校向城區外疏解
不只是政府機構,部分企事業單位,如高校、醫院等也將啟動疏解。
據新京報報道,天壇醫院整體遷建工程主體結構已於2015年5月封頂,預計2017年基本完成搬遷;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設計批復;北大醫院大興院區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項目完成規劃選址,取得機構設置批復。
上述北京市政協委員也表示,有幾所高校將向城區外搬遷,但不一定是轉移到通州區。高校有整體搬遷,也有部分保留原址,在郊外建分校(在郊外已有分校的將對其進行擴大,如北京政法大學、外交學院等)。這些單位的搬遷工作按照各自進度而定,新址建好即可搬遷。
此前的11月9日,通州區委書記楊斌在領導幹部大會上表示,為確保2017年市行政副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應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配套服務、生態環境建設和秩序治理、人口規模調控和實現職住合一方面抓好重點工作。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Ⅷ 北京事業單位的分房怎麼回事
中央和國家機關可以分房
國管局的房子是沒有產權的,論資排輩算積分低價配售使用權(低於市場價,絕對價格大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但是房子地點不固定,輪到你的時間不固定。20年前的那批基本上分的都是二環附近的房子。十年前的那批基本上都是三環附近的房子。五年前的那批基本上都是四環附近的房子,現在基本上都是五環附近的房子。
首先要看上級單位分房帶不帶你們玩。其次如果不帶,你們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為職工建房。另外從現在的趨勢看,有產權的分房基本上不會再有了,再分應該也是以公租房一類的房子為主
Ⅸ 2022年哪些事業單位改企業
【法律分析】: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目前在試點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事業編制。在2022年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全部到位,因行業改革,目前部分事業單位已經改革完成。1.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改革去向是全面改制為企業,推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類事業單位的人員,在改革過程中,除部分管理人員因身份問題,會調整到其它事業單位任職外,其他人員會隨單位改革全面推向市場。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基本結束,只剩下一部分長期由地方財政供養的行政輔助、後勤管理類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多使用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對於自收自支類編制,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正規的事業編制分類,由同級地方政府確定,報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備案,這類從2014年開始要求全部核減,用其它事業編制置換,一些省份已經完全取消。另一種理解是因為由地方政府確定,因而隨意擴大規模,不備案,屬於自我消化類型,不被上級機構編制部門承認,人員也多以臨時人員或者比較復雜不正規的來源為主。《機構編製法》即將出台,今後不再設立事業編制新類型,事業編制也由省統籌,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全面取消,不再被承認。要麼置換,要麼核減人員,沒有第三條出路。2.行政類事業單位:是指行政監管類和行政輔助類,以及部分行政委託類事業單位,按照政策規定,其職能劃歸機關,今後不再設立行政類事業單位,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基層行政機關單位數額限制較死,行政編制只減不增,本來行政編制就少,這幾年還因為機構改革和控編減編取消了不少。因而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最終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只是今後不再增批該類事業單位。3.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設立的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等承擔基礎性公共服務職能、沒有收費職權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是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小的類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是參公事業單位集中分布的類型,除過黨群團機關之外,所有的參公事業單位,基本上都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但並非所有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都能夠參公。除鄉鎮衛生院外,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基本上都是全額供給的地方財政撥款單位。當然全額、差額是事業單位分類的另一種方式,和是否公益一類還是公益二類聯系不大,也沒有什麼可比較的地方。4.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指有收費職能的公益類事業單位,其改革方向是:其職能如果能被社會或者市場所代替,將會被推向市場,參與公平競爭,如果職能不能被社會或者市場代替,將保留職能及單位,或者剝離後部分推向市場,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其職能部分轉由其它公益類事業單位或者行政機關承擔。這部分事業單位主要是差額或者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集中的類型,改革力度較大,改革方式多樣,要區別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其人員編制,該取消的取消,該改制的改制,但對於正式職工來講,不會簡單推向社會,一般都會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隨職能調整到新的單位,年齡或者工齡符合條件的,可提前由社保部門接管。公益二類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大,也最難確定最終歸屬的單位,有保留的,有合並的,有整合的,有剝離的,有直接改企的。
【法律依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加強編制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憲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設置、職責配置、編制核定以及對機構編制工作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工作,應當按照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適應全面履行職能的需要,遵循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
第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履行管理職責,並對下級機構編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六條 依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設置的機構和核定的編制,是錄用、聘用、調配工作人員、配備領導成員和核撥經費的依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機構編制、人員工資與財政預算相互制約的機制,在設置機構、核定編制時,應當充分考慮財政的供養能力。機構實有人員不得突破規定的編制。禁止擅自設置機構和增加編制。對擅自設置機構和增加編制的,不得核撥財政資金或者挪用其他資金安排其經費。
Ⅹ 北京市事業單位搬遷通州有孩子女職工怎樣安置
關於北京通州未來發展的猜測分析,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最受人關注的話題。北京行政副中心究竟會如何規劃?昨天,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副主任王飛集中回答了一系列熱點問題。據介紹,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設,要放在北京市疏解的大局中考慮,把適宜的行政事業單位功能成建制、分步驟地有序轉移過去,從而帶動一些商務、文化、會展等功能聚集,並由此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