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編提副科流程是怎樣的
事業編制的人員,可以通過招考直接過渡為公務員。或者通過提拔,在事業單位擔任副科級幹部職位,工作滿兩年後,可以調任或者晉升為其他參公事業單位或者行政部門領導職。
嚴格來說,事業單位管理崗現在已經沒有副科正科的講法。它實行的是職員制,一到十級職員,依次對應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副科,即對應八級職員,科員則為九級職員。
如果是參公單位,其在職在編制人員雖然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參照公務員管理,執行的是公務員晉升方式,按照公務員法逐級晉升職務,要想提拔為副科,必須在科員崗位上任滿三年。這是硬性條件,但符合此條件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晉升。
如果是公益類事業單位,按崗位管理分管理、專技、工勤三種,專技人員走的是職稱路線,依據職稱晉升工資待遇,不存在副科不副科的概念;工勤人員雖然可以轉崗享受相應的待遇,然而受限工人身份,不能轉干,也無法提拔到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剩下就是管理崗,管理崗和參公事業編制人員不同,執行的是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其崗位晉升採用的是職員制管理,按照職級晉升,分1到10級,分別對應正部到辦事員,其中管理9級對應科員,8級對應副科,要想從9級晉升8級副科,按照事業單位領導人管理條例,和參公人員、公務員一樣,都需要在9級崗位上任滿3年才行。
不過無論公務員、參公事業編制人員還是普通事業編制人員,職務與職級晉升除了必須具備硬性條件外,最關鍵的是要看領導意見。領導首肯,滿足條件就有機會,哪怕條件不符,也可以適當破格,完善必要的程序公示即可;領導不支持,你再滿足條件也是白搭。
根據規定,在職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已經不能參加公招,但是事業編人員是不受限制的。
2. 事業編人員如何晉升副科級要滿足什麼條件
無論是事業編還是行政編,想要晉升副科級,尤其在基層,貌似通用的只有兩條路。
以上內容是針對基層,如果工作平台比較高,如單位級別在正處級以上,想要晉升副科級,估計就是提個中層的事兒,比在基層容易多了。
3. 事業編制提副科級要求
事業編制提副科級要求如下: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事業編制晉升條件如下:
1、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
2、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3、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
4、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
5、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辦事員任滿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員待遇;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鄉科級、副主任科員滿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級待遇;正科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處級待遇;副縣處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處級待遇。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事業編制單位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四條 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工作人員意見。
4. 事業單位提副科級條件
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任副科級相關條件:
1、年齡原則上35歲以下;
2、學歷大專以上;
3、參加工作三年以上;
4、連續三年年度考核稱職(或合格);
5、符合任職的其它條件(靈活的,是因崗位所需提出的要求)。正常情況下這是硬性要求。
晉升鄉科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應當符合下列資格條件:
1.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2.晉升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科級職務兩年以上;
3.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4.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5.其他應當具備的資格。
提拔行政副科級,轉為公務員身份。在縣級單位,事業編制是沒有機會直接提拔為行政副科級的,只有下調到鄉鎮才可能。在鄉鎮工作的事業編制人員,符合一定條件可以破格提拔為副鎮長,從而轉為公務員。具體條件各地區政策不同,小眾所在地區的條件是:45周歲以下,鄉鎮工作5年以上,任股級3年以上。所以這條路比較辛苦。
拓展資料:受編制身份限制,事業編制人員提拔副科級的機會相比行政編制少很多,所以如果是年輕的事業編制人員,還是建議努力通過公務員考試考錄為公務員,這樣將來的發展機會和空間更大。
法律依據: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六十八條明確了鄉鎮領導幹部選拔由各省市等根據上述條例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省委制定的《實施辦法》中明確了提拔擔任鄉鎮黨政領導職務時「提拔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四年以上工齡」。
5. 事業單位科員怎麼晉升副科
需要具備下列條件:
根據《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
第十九條 晉升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應當具備《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章程規定的資格。
晉升鄉科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應當符合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晉升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科級職務兩年以上;
(三)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四)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五)其他應當具備的資格。
第二十條 晉升綜合管理類非領導職務須具備下列任職年限條件:
(一)晉升巡視員職務,應當任廳局級副職領導職務或者副巡視員五年以上;
(二)晉升副巡視員職務,應當任縣處級正職領導職務或者調研員五年以上;
(三)晉升調研員職務,應當任縣處級副職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四年以上;
(四)晉升副調研員職務,應當任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或者主任科員四年以上;
(五)晉升主任科員職務,應當任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或者副主任科員三年以上;
(六)晉升副主任科員職務,應當任科員三年以上;
(七)晉升科員職務,應當任辦事員三年以上。 .
晉升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非領導職務所需的任職年限條件,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5)事業單位科員怎麼轉副科擴展閱讀
根據《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
第二十二條 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民主推薦,確定考察對象;
(二)組織考察,研究提出任職建議方案,並根據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醞釀;
(三)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集體討論決定;
(四)按照規定辦理任職手續。
公務員晉升非領導職務,參照前款規定的程序辦理。
6. 事業單位是工人身份,如何升級為副科級領導職務
事業單位,普通工人的身份想升到副科級的職務,這個不太可能,因為這是一步一步來的,兩者不是跨一步就能到的,普通工人要升到現場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就是一個小主管的位置,小主管的位置之後再進行進一步的調動,調到公司的職能機關裡面一個副部長應該就是對應副科級別的職務。
能不能當上領導副科正科副處正處這些,他取決於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就是說這個部門人不是特別多,然後本身就是比較關鍵的部門,人家天然就具備一個優勢,只要上面的這個正部和副部長都逐漸退下去空出來一個位置,這人自然而然就補上了,但是在那種生產部門的單位基本上很難的。因為生產部門的人太多了,就算提拔也是從管理人員裡面提拔,而不是工人裡面提拔。
7. 事業單位幹部可以直接提拔為行政副科領導嗎
1編制性質制約
不可以,在事業單位中一般幹部是不可以直接提拔為行政副科級幹部的。那麼不能夠提拔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方面是編制性質約束,其實無論是一般幹部還是領導幹部,都是事業編制,而行政副科領導是行政編制,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直接轉換的關系。實際上行政編制是可以通過任命的方式到事業單位進行任職的,需要放棄公務員身份。但事業單位是不能夠直接任命到行政單位,這是逆向轉換,行不通,因此事業編制只能在事業單位內部提拔任職。
2不合調任規定
並且也不符合調任規定的。通常情況下,滿足調任的條件,是需要調任鄉科級年齡在45歲以下,需要能夠達到基本能力、相應的學歷條件以外,事業編制的幹部還必須要在管理八級崗位上年滿兩年。專業技術人員在調入機關任職之後,需要擔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在2年以上,或者已經擔任了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才符合條件。如果想要直接提拔為行政副科級幹部的話,是無法滿足該條件的。
3間接實現方式
如果想要一般幹部想要成為行政副科領導職務,可以間接實現。首先大家可以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被錄取之後,通過試用期之後,就可以完成編制轉換。在試用期滿後,單位會根據個人工作年限和空缺的職級職數,來進行任職定級,通常情況下為一級科員,在積累了工作經驗、年限,有良好的工作表現,後續才會陸續提拔為副科領導的崗位。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也是一種方式,就是黨委及其組織部門會面向社會公開報名,採取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來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大家還可以參加鄉鎮的換屆選舉,其中鄉鎮事業編人員就是5大類之一,只要各位小夥伴們參加了換屆選舉能夠當選鄉鎮副職,就可以從事業編制直接過渡為行政編制。
事業單位幹部可以直接提拔為行政副科領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