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區分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
1、職能不同
黨政機關大多為執行管理或監督職能的部門,屬於監督者;而事業單位大多為黨政機關的下屬機構,大多以公益服務或輔助類職能為主。
像政府部門、公安機關、組織宣傳部等單位均屬於當真機關單位;醫院、學校、養老院、文化館、郵局等機構均屬於事業單位,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事業單位由黨政機關統一管理。
2、改革方向不同
在面臨機構改革的時候,黨政機關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改革方向也主要是從職能和領導權力和職位上入手。無論怎麼改革,黨政機關的職能最多也只會保留到其他部門,不會出現空缺現象。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大批事業單位面臨撤編、轉崗、合並,這就是最好的例子。承擔行政職能的職業單位被劃分到行政部門;以生產經營職能為主的事業單位全部改企,從此事業單位再也沒有這兩類職能。
3、管理制度不同
事業單位職工通常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統一管理,職工在退休的時候也按事業單位身份退休;而公務員由《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公務員在退休後享受的待遇也不是事業單位職工能比的,雖然同處體制內,但這其中也是有不小的差距。
除此之外像住房補貼、車補、提前退休等政策,事業單位職工也無法享有。就連事業單位試行的「職級並行」政策也遠遠達不到公務員的職級標准。
B.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區別
區別如下:1.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2.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八條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C. 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就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公共行業
比如學校
科研院所
氣象
環衛
市政
醫院
也有承擔行政職能的
比如礦產管理所
質檢站
等等經費自理
也有政府差額撥款的
也有全額撥款的
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行使政府職能
管理社會的部門。經費和人員財政全額撥款
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比如
建設局
但是其下屬的質檢站是事業單位
國土局
但是下屬礦管所是事業單位
比如
我在國土局工作,是政府組成機關應是行政單位
,
但是大部分人員都是事業編制
只有幾個局長和資歷老的是行政編制是公務員其他都不是
一般中央和省一級的單位都是純行政單位
沒有事業編制
也有的真真正正行政單位
比如公安
稅務
工商
財政
D. 政府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一、含義不同:
機關單位其實就是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是法定的行政主體。而事業單位則是國家基於公共目的成立的公共事業組織,除過法律授權的事業單位,均不是行政主體。
二、編制不同:
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
三、形式不同:
自主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是國家機關,行政單位往往有行政權力,事業單位大多數沒有行政權力,事業單位的主要特徵是:具有服務性、公益性和知識密集性。
對比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
E.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區別如下:
1、人員身份和使用編制不同,適用的管理規范也不一樣。
行政部門為政府直接管理,或者委託部門管理,使用行政編制,按照《公務員法》管理規劃。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中,使用行政編制的是幹部身份,為公務員,使用工勤編制的是工人身份,是輔助人員,不能登記為公務員。
事業單位則統一使用事業編制,按《事業單位管理條例》統一規范,實行崗位管理責任制,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人員身份為幹部,工勤崗位人員身份為工人。
2、隸屬關系不同,級別不一樣。
行政部門都是隸屬政府管理,比如人社、發改、財政等;或者是由政府委託部門管理機關,比如國資、規劃、醫保等。事業單位有直屬黨委政府管理的,比如黨校、金融辦等;但多半是行政部門下屬事業單位,比如人社局下屬社保、就業,住建局下屬城管、房管等。
事業單位的級別設置,一般要低於行政部門,最高與行政部門持平。比如縣級行政部門為正科級的,其下屬部門為副科級、股級,最高設置為正科級。
3、個人待遇不一樣。
行政部門招待的是公務員的職級工資待遇,事業單位按崗位不同,有參照執行公務員職級工資的,有執行管理崗位工資的,有執行事業人員工資的,有執行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工資的,還有工勤人員執行的工人級別工資
從總體收入水平來看,公務員平均工資高於一般事業人員和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也高於工勤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中級以上職稱工資,則遠高於其他人員。
F.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區別有哪些
1、內涵不同。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是實施政府某項公益服務的部門,是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由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公務員法》 第六條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G. 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區別
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區別:
內涵不同——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是社會服務組織。
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由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
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行政單位的定義:行政機關是指依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職權,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和指揮的國家機關。
事業單位的定義: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並以非盈利性為主的社會服務組織。同時部分事業單位也同時是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