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編制人員退休政策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要求提前退休的,經同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2、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期間的未聘人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本人要求提前退休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各事業單位正式實行聘用制度後,不再按本條規定執行。
3、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工作年限滿10年,因病經同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現在或曾經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退休:
①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10年的;
②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9年的;
③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8年的。
5、各級地方黨委管理的幹部,符合以上提前退休年齡和條件的,按幹部管理許可權辦理。
事業單位提前退休待遇
1、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後我區按照國家規定將退職人員的退職生活補助費提高到50%。對區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准調整如下:
①工作年限滿10年以上的比照同工作年限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計發比例,對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費計發比例)計發退職生活費。
②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仍按規定標准計發退職生活費。
2、根據規定,對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准調整如下:
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職後的退職生活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②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職後的退職生活費分別按本人退職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法律依據:根據《社會保險法》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❷ 事業單位無編人員退休怎麼辦
法律分析:不管是否是事業單位非編制人員,只要你在該單位連續工作,在沒有退休前,可按機關事業單位合同制職工辦法參保,這是勞動法強制規定的。當然,目前社會上仍有相當多的用人單位沒有履行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以各種理由躲避或者拒絕辦理養老保險,你可以向當地社保局咨詢,辦理及補辦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二條 公務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應當退休。
第九十三條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條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❸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如何領取養老金
領取職業年金的方法:退休後選擇按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發完為止;退休後一次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然後按保險約定按月領取待遇;在職期間去世,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出國(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法律依據】
《企業年金辦法》第二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企業年金:
(一)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❹ 單位改革原已退休人員怎麼辦
法律分析:對於機構改革前已經退休的人員,或者是人員轉隸開始前退休的人員,按退休時的身份和政策,享受相應的養老待遇,不再溯及既往。尤其是已經退休的事業人員,如果是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退休的人員,機構改革後,原事業單位改企,在改革前退休的人員,和人員轉隸過程中提前退休的人員,依然按照機關事業人員享受養老保障;原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改為財政全額供給,已經退休的人員,或者符合政策提前退休人員,都是按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保障,不會再重新建立賬戶,按全額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執行。行政權力不溯及既往,已經退休的人員,其養老保險不受機構改革影響。
法律依據:《財政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相關財政政策的通知》 三、關於人員安置和相關政策銜接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為行政機構或與有關行政部門職能和機構進行整合,在編人員按規定過渡為公務員的,根據公務員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公務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政策;其他在編人員仍在事業單位的,執行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相關政策;隨剝離市場經營業務進入轉企改制單位的在編人員,參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對已訂立勞動合同的編外人員,要依法與其變更勞動合同,確需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建立勞動關系但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應及時訂立勞動合同,確需終止勞動關系的,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補償資金優先由相關事業單位支付,相關事業單位資產不足的,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給予補助。
❺ 我在事業單位工作,退休後可以領取哪些福利待遇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現在辦理退休的話,能夠領取的待遇還是比較多的,除了基本的養老金之外,還可以領取職業年金的待遇,住房公積金、醫保返還金也是可以領取的,部分退休人員還可以領取獨生子女費。
從201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之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崗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了,以前都是按照工齡計算退休金的,之後就開始按照繳費年限計算養老金了。
醫保返還金是每位繳納職工醫保的在崗職工都有的,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咱們辦理完醫保退休手續之後,不僅能享受終身醫保的待遇,還可以享受醫保返還金的待遇,在一般情況下,醫保返還金的返還方式,都是根據個人基本養老金的固定比例發放的。
如果退休人員有獨生子女光榮證,那麼在辦理退休手續時,還可以再領取一份獨生子女費的,而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方式和金額,各個地區都是有所不同的,咱們只需要按照當地的流程辦理就可以了。
以上幾個方面的待遇,就是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可以享受的,除了獨生子女費需要滿足條件才可以領取之外,其它的幾個待遇都是退休人員可以領取的。
❻ 事業單位職工退休手續怎麼辦
法律分析:從單位退休的參保人員,退休手續由員工企業單位的社保專員負責辦理。
1、用人單位持職工已簽字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社保分中心列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及平均工資指數情況單》
2、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退休待遇審批手續;
3、將審批後的審批表、《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檔案》等材料送交社保分中心進行退休待遇審核。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一》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