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鄉鎮機構改革哪些部門是事業編制
是指以下事業單位:
1、農業服務中心:
將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機管理站、畜牧水產站、動物防疫站、水利管理服務站、林業站的職能整合,組建農業服務中心,對外保留站所牌子。
2、規劃建設服務中心:
將村鎮建設和規劃管理服務站的職能整合;組建規劃建設服務中心,對外保留站所牌子。
3、民生保障服務中心:
將財政所(含村帳鄉代管理中心)、民政和社會保障服務站、衛計服務辦公室、經營管理站的職能整合,組建民生保障服務中心,對外保留站所牌子。
領取事業單位考試資料
4、社會治理服務中心:
將安全生產監管站、環境保護站、綜合治理辦公室的職能整合,組建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對外保留站所牌子。
5、文化服務中心:
將原文化站、廣播站的職能整合,組建文化服務中心,對外保留站所牌子。
各「中心」的主要職責以縣編辦制定的「三定規定」明確的職責為准。
(1)哪些機構不在事業編制改革范圍擴展閱讀:
鎮派駐和垂直機構:
派駐機構:縣法院、公安、市場監督、國土、司法等部門;縣直部門在鄉鎮的垂直管理機構:稅務、教育、衛生等職能部門,其他部門不得在鄉鎮設置派出機構及垂直管理機構,除國家和省市有明確規定外。
派駐到鄉鎮的機構和部門垂直管理的機構,其黨組織關系實行屬地管理,其主要負責人每年要定期向所在鄉鎮人大述職,其年度考核必須聽取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的意見,主要負責人的任免必須事先書面徵求所在鄉鎮黨委的意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衡山-關於印發《衡山縣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鄉鎮機構改革哪些部門是事業編制
Ⅱ 2022年哪些事業單位改企業
【法律分析】: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目前在試點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事業編制。在2022年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全部到位,因行業改革,目前部分事業單位已經改革完成。1.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改革去向是全面改制為企業,推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類事業單位的人員,在改革過程中,除部分管理人員因身份問題,會調整到其它事業單位任職外,其他人員會隨單位改革全面推向市場。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基本結束,只剩下一部分長期由地方財政供養的行政輔助、後勤管理類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多使用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對於自收自支類編制,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正規的事業編制分類,由同級地方政府確定,報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備案,這類從2014年開始要求全部核減,用其它事業編制置換,一些省份已經完全取消。另一種理解是因為由地方政府確定,因而隨意擴大規模,不備案,屬於自我消化類型,不被上級機構編制部門承認,人員也多以臨時人員或者比較復雜不正規的來源為主。《機構編製法》即將出台,今後不再設立事業編制新類型,事業編制也由省統籌,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全面取消,不再被承認。要麼置換,要麼核減人員,沒有第三條出路。2.行政類事業單位:是指行政監管類和行政輔助類,以及部分行政委託類事業單位,按照政策規定,其職能劃歸機關,今後不再設立行政類事業單位,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基層行政機關單位數額限制較死,行政編制只減不增,本來行政編制就少,這幾年還因為機構改革和控編減編取消了不少。因而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最終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只是今後不再增批該類事業單位。3.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設立的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等承擔基礎性公共服務職能、沒有收費職權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是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小的類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是參公事業單位集中分布的類型,除過黨群團機關之外,所有的參公事業單位,基本上都屬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但並非所有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都能夠參公。除鄉鎮衛生院外,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基本上都是全額供給的地方財政撥款單位。當然全額、差額是事業單位分類的另一種方式,和是否公益一類還是公益二類聯系不大,也沒有什麼可比較的地方。4.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指有收費職能的公益類事業單位,其改革方向是:其職能如果能被社會或者市場所代替,將會被推向市場,參與公平競爭,如果職能不能被社會或者市場代替,將保留職能及單位,或者剝離後部分推向市場,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其職能部分轉由其它公益類事業單位或者行政機關承擔。這部分事業單位主要是差額或者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集中的類型,改革力度較大,改革方式多樣,要區別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其人員編制,該取消的取消,該改制的改制,但對於正式職工來講,不會簡單推向社會,一般都會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隨職能調整到新的單位,年齡或者工齡符合條件的,可提前由社保部門接管。公益二類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大,也最難確定最終歸屬的單位,有保留的,有合並的,有整合的,有剝離的,有直接改企的。
【法律依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加強編制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憲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設置、職責配置、編制核定以及對機構編制工作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工作,應當按照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適應全面履行職能的需要,遵循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
第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履行管理職責,並對下級機構編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六條 依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設置的機構和核定的編制,是錄用、聘用、調配工作人員、配備領導成員和核撥經費的依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機構編制、人員工資與財政預算相互制約的機制,在設置機構、核定編制時,應當充分考慮財政的供養能力。機構實有人員不得突破規定的編制。禁止擅自設置機構和增加編制。對擅自設置機構和增加編制的,不得核撥財政資金或者挪用其他資金安排其經費。
Ⅲ 哪些事業編制將取消
從目前狀況來看,一共有40種事業單位,要被取消編制,從此不再是公家人,這些被取消的事業單位,可以分為工程類、種植類、技術開發類、中介類、資訊類等等。
舉幾個具體例子:比如國有農場、國有賓館、印刷廠、文藝劇團等,都會被取消事業編制。
原因一:員工事業編製取消,事業單位屬性保留
針對這個政策的實施,會關繫到一些醫院和高校,像一些學校和公立醫院,事業身份永遠是保留的,而且國家對於學校和醫院的投入,也不會比以往減少,但需要面對的問題,則是高校老師和醫生這兩類,原本有事業單位的員工。
如今都要面臨事業編制被取消的現狀,其實不管是一名高校老師,還是一些醫院的醫生,對於事業編制,都不會去過多關心,因為這兩種職位,就業前景非常可觀,又是公認的鐵飯碗工作,不管怎樣改動,自身發展前景都不會受到影響。
Ⅳ 2017年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是真的嗎
2017年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是真的。
最先開始的是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所謂「不納入編制管理」,按照人社部的解釋,就是取消事業單位編制,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不納入編制管理,似乎意味著高校和公立醫院要全面市場化,很多人擔心,一旦市場化,當前已經存在的「上學難、看病貴」問題是否更加嚴重?
近年來,「上學貴、看病難」已然成為新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教育方面,小學幾百元,高中上千元,大學上萬元,供孩子讀大學的費用對於收入低微的農民 來說近乎天文數字。醫療存在的問題更嚴重。衛生部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約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醫,29.6%的居民應住院而不住院。
Ⅳ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問題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1〕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國辦發〔2011〕37號)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京發〔2011〕21號)精神,現就本市事業單位分類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任務
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以下分別簡稱:行政類、經營類、公益類)。其中,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公益類事業單位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
二、分類范圍
經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審批設立的事業單位列入分類范圍,具體包括:
(一)各級黨委、政府直屬和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
(二)各級人大常委會、政協、法院、檢察院、群眾團體機關所屬事業單位;
(三)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
依法直接在各級機構編制部門登記設立的事業單位和使用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如協會、學會、基金會等),不納入分類范圍。
三、類別認定
(一)關於行政類事業單位的認定。
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認定為行政類事業單位:
1.完全或主要承擔行政職能,行使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等行政職權;
2.承擔行政職能、行使行政職權,具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的明確規定;
3.承擔行政職能、行使行政職權,具有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有關文件的明確確認。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的具體范圍:國家法律;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法律解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的文件。其中,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的相關規定必須明確具體,原則性表述不作為認定依據。
(二)關於經營類事業單位的認定。
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認定為經營類事業單位:
1.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並以營利為目的;
2.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屬於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益服務;
3.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
具體認定依據:國家或本市有關政策明確應當轉企或逐步轉企;實行企業化管理,且國家或本市有關政策未要求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單位收入主要通過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取得;其他符合認定條件的事業單位。
(三)關於公益類事業單位的認定。
1.關於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的認定。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認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1)面向社會提供基本公益服務;
(2)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
(3)宗旨、業務范圍和服務規范由國家確定。
2.關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認定。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認定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1)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
(2)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准開展活動;
(3)在確保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與主業相關的服務,收益的使用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以上兩類事業單位的認定依據:國家或本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黨中央、國務院及其工作部門文件;市委、市政府文件。
3.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且不面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的事業單位,納入公益一類;主要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同時又面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的事業單位,納入公益二類。
4.不符合行政類事業單位認定條件,但承擔的職能涉及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事業單位,暫時納入公益一類。
以上兩類事業單位的認定依據:國家或本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黨中央、國務院及其工作部門文件;市、區縣黨委、政府文件;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文件。
對兼有不同類別屬性的事業單位,可按主要職責任務和發展方向確定其類別,並對其他職能進行剝離和調整。公益類事業單位中,兼有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特徵且職能難以剝離的事業單位,可按其主要職責任務確定其類別。
Ⅵ 2020事業單位編制改革後哪些不屬於事業單位編制了
經營性事業單位要轉企,人員可能分流也可能轉企,醫院要企業化管理
Ⅶ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三類,你知道是哪三類嗎
事業單位編制只有一個。是事業編制。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幹部身份的人員、工作身份的人員等所有人員都使用事業編制。但是,事業單位有不同的分類,習慣上把事業編制按事業單位分類也有很多種。事業單位按職能劃分,事業單位有兩個。公共服務功能的事業單位,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事業單位,是國家設立的負責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基礎公共服務的機關。另外,以縣級以下、政府行政部門數量限制設立的行政職能、行政執法職能、行政輔助職能為主的事業單位,承擔著行政部門應承擔的職能。
根據財政供養方式,事業單位可以分為全額供給、差額供給的事業單位,以及自營季度事業單位。根據國家機關的改革要求,一半以上的國家到2014年完全取消了地方,部分地區沒有完成改革,到2020年,自行收入-收入-分支機構事業單位類型及其編制類型將被取消,國家不能設置規定類型以外的業務准備。
Ⅷ 取消事業編的單位有哪些
事業編並沒有取消,只是有的事業單位在進行改革。如果對事業單位有所了解的話應該知道,事業單位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一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一是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1、按照規定,對於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將慢慢把他的行政職能劃到行政機構或者是直接轉成行政機構,也就是說以後就算公務員了。
2、對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以後將慢慢轉為企業,按企業規定執行。
3、對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以後還是事業單位,但是會強化公益屬性。
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相當於說以後都只有公益性的事業單位了。
取消事業編的單位有哪些
Ⅸ 暫不納入分類范圍的幾類事業單位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經2013年4月19日省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研究決定,各級黨委政府派出機構、行政執法監察機構、議事協調機構、辦事機構和基層財政、國土資源機構、鄉鎮(街道)計劃生育協會暫不納入分類范圍,但需按要求填寫相關工作表格。待下步有明確要求後,再按要求按有關程序進行辦理。
希望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