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呢
事業單位的工資一般是由 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 組成。
以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為例, 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單位後試用期定崗為十三級 ,崗位工資1510元, 本科畢業後薪級為7級 ,薪級工資為436元,兩項加起來就是1946元。
然後是 績效工資 ,這個各個地方不太一樣,比如某地的績效工資如下,專技十三級的工資為1470元,三項加起來為3416元。
上面三項為主要項目, 其他還有工作津貼、生活補貼、地區津貼等 , 這個各個地方也都不一樣 ,比如小雷所在地市一個月差不多1000多元,四項加起來為4416元,扣除五險一金後,每個月到手的收入約2800左右,然後 年終大概還會有精神文明獎等一些獎金,這個各個地方也不同 ,小雷這加起來也差不多兩萬左右,平均一下每個月到手的收入就是5000左右, 而目前城市的房價是一萬左右,就是兩個月不吃不喝買一平房子。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待遇不算高,溫飽能保證,在各地應該屬於中等水平,但如果要買房買車,那就只能啃老了。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就一個字:窮!
說了可能很多人不信,事業單位怎麼可能不好,不好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考?小公只能說那是很多人不了解情況,真正了解了,你會發現事業單位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事業編新進人員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後,每月實際到手收入不會超過3000;管理八級即副科實際到手3400左右;管理七級(正科)實際到手3900上下。即便是副處,每月扣完實際到手也不過4500左右。而我們這里的房價平均一萬多,普通餐館服務員的工資也在3500以上,隨便開個滴滴一個月七八千,哪怕去工地搬個磚一個月也有五六千,事業單位三四千的工資能好到哪裡去?
不可否認事業單位的福利保障還是比較好的,有公積金、職業年金,各種保險基本上也是應有盡有,大病、退休比較有保障,對年齡大、家庭穩定的人來說比較有利。對年輕人而言,現金為王,現在手上拿到的錢少,怎麼去買房買車養家糊口?之所以有那麼多事業單位的人想辭職,與此不無關系。
當然,事業單位待遇有地區差異,相對而言東部發達地區稍微好點,年收入普遍在15萬以上。西部地區要差很多,年收入能夠到8萬以上就算不錯了。如果考事業單位,建議去一二線城市。
在事業單位上班,待遇高低不敢說,但是,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有!
我就是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此深有體會!
一、工資待遇。
其實這個不需要說,每一個工作人員包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會有工資報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年終獎、十三月工資等。個別的領導應該還車補、下鄉補助等等。
二、福利待遇。
具有福利性質的優厚待遇是事業單位能夠吸引人的地方之一,這些待遇基本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三、 社會 地位待遇。
像教師這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現在國家已經明確的指出, 教師是特殊的國家公職人員。 在明顯的是說,教師的地位有了一個准確的定位,要比以往的說法有一定的提高。
四、帶薪休假的待遇。
所有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國家規定的假期裡面,都享受帶薪休假的規定。特別是教師,寒暑假期依然和上班期間一樣領取工資,但是,沒有獎勵性績效工資,因為這期間沒有參加平時的具體工作。
當然了,還有其他方面的權利待遇。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著各種各樣的待遇,即使不是很高,但是,卻很全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之一。
事業單位的人員可以分為編內跟編外。編內的待遇,總的來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所有工作中應該能排到中等收入水平。而編外的待遇則要差得多,算上福利待遇可能只有編內的1/3左右。
這里重點講一下編內的薪資待遇。事業單位編內人員的待遇組成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崗位工資跟薪級工資現在全國的待遇是一樣的,主要差別是在績效工資,這跟各地的財政收入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看事業單位待遇的時候,肯定要重點聯系是哪個地區的事業單位,東部跟西部的收入差距還是蠻大的。所以你要比較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如何,我覺得還是重點比較同一地區,其他工作的薪資待遇如何,而不是比較不同地區的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這個區別會比較大。
總的來說是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沒什麼高薪崗位的小城市,能考上一個事業編也算是衣食無憂吧。當然想要靠事業單位這點工資,買車買房還是比較困難的。
真實的事業編制工資待遇不是你想的那樣!
東部農村教師,編制內。3年教齡3300+200多績效,三險一金(沒有生育險和工傷保險),從第三年開始每月有200多農村補助(還沒發過,不夠油錢),然後沒有其他了。單位沒有其他福利(看單位,以前在一家民辦學校福利超級好,每年一套工裝,仲秋和春節發很多東西)。
節假日比較多,可以兼顧家庭。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輕松,一天只講兩三節課。一天7節課,上課2-4節,批改作業一個班至少1節(一般2個班主科),備課一節課一節,還有聽課各種業務以及學校隨時安排的各種工作,一天也是很累很充實。節假日還可能被安排值班研修外出學習。
比同地方的企業好 比同辦公樓的公務員差
事業單位如何分類呢?哪種事業單位待遇較高呢?且聽我來講一講。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1.參公事業單位。
主要就是各種執法類事業單位,包括執法大隊、社保局等。這類實習單位跟公務員待遇一樣,可能在晉升方面有點區別,晉升通道較公務員窄點。
2.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這個就是原來的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純公益性的,沒有任何收費項目,比如質檢站、圖書館、老幹部活動中心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比參公單位稍差,沒有車補,待遇比較穩定。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這個指原來的差額撥款單位,帶有一定的收費收益性質,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事考試中心、醫院等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普遍較好,當然也有一部分單位待遇不高。
4.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這個顧名思義就是財政不撥款,靠單位自給自足,如研究院、設計院、招待所等。這類單位一部分待遇超好,當然大部分效益不好的待遇也比較低,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這類單位改企的可能性最大。
穩定性來說,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結束語:以上就是各種事業單位的一個待遇分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的待遇在當地來說,比公務員稍微差一點,但是整體上來看,還是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1.從工資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在當地來說一般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在中部地區能夠達到4000~6000元左右的水平,在東部沿海地區能夠達到7000~8000元左右的水平,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的水平。
但是這個工資水平在當地來說都還算是比較高的,至少是比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要高一些。
2.從工作強度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作都比較常規,每年幾乎都差不多,除非有一些稍微的變動,所以說從工作強度上來說,要比在企業工作強度小很多,壓力不是那麼大,只是每年有可能有一些新的檢查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會有一些緊急的任務,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輕松的。
3.從生活保障上來說。
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與生活基本上是可以平衡的,特別是縣直部門或者市直部門,一般都能夠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如果是在鄉鎮不是特別忙的部門,也可以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除了雙休日和節假日以外,每年還有年休,利用這個時間也可以帶著家人出去旅 旅遊 或者放鬆放鬆,所以工作與生活還是能夠比較平衡的。
總之,如果能在事業單位工作,從 社會 地位上、從工資待遇上來說都還算是可以,至少是有一定的優越感存在的。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事業單位目前待遇在區域內是處於中上水平,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下來請聽我細細分析:
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一般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邊遠地區津貼、鄉鎮津貼、房補、行業津貼等各項津補貼構成。當地十八線小縣城剛入職一般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在4000元左右,當地房價3000元左右,一碗面8元左右,這樣工資水平在當地還是可以的。
除了工資待遇,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基本都是足額繳納,有些地區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這兩項就達4000元,相當誘人的。
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工資結構也向公務員靠攏,所以想考事業單位小白們趕緊努力加油吧!
Ⅱ 事業單位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事業單位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作為一個曾經在事業單位當過 5年臨時工 ,後來考上其他事業單位的我來說, 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2015年到2020年11月,我在我們當代政府下面的一家事業單位當臨時工,足足當 了5年 。
後來,我通過事業編考試成功上岸,現在上班已經 快2個月了 。
01 工作大同小異,紛繁而復雜,沒有絕對性可言
首先,我們來談談事業單位的 工作 。在老單位,身為臨時工的我,和在編人員的工作基本上差不多,至少我和我同事是這樣的。因為偏向於基層一線執法,所以平時會和案件打交道,出去執法的情況也比較多。
後來,考到新的事業單位之後,我從事偏向民政類的工作,在接手了新的工作之後,我發現除了內容不一樣,流程和形式上大體 都差不多 ,沒有很大的區別。基本上也是在和各種文件、材料打交道,平時跟老百姓也有接觸。
所以,大部分事業單位,工作都是 大同小異 ,只是方向和側重不同。
02 飲食起居基本不愁,生活開銷不大,變向節省了各種成本
我先前所在的事業單位,是一家偏向基層執法的局機關,只要你一年拿出600元錢,早餐和中餐隨便吃,而且 伙食也不錯 ,比在外面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碰到夜間值班的話,晚餐還能蹭上。
現在考到了另一家事業單位,因為離家比較遠,單位還免費 提供住宿 ,早中晚餐隨便吃,目前還沒有讓我付錢,我估計應該是免費的,而且還有餐飲補貼。
這樣一算下來,你的吃飯和住宿解決了,基本上大頭都已經除去,不要為這些生活必須而煩惱,這樣就 節省了各種成本 。
03 工資待遇屬於中上水平,在一般城市生活,比較滋潤和瀟灑
就我個人認為,在我們當地,如果自己實力有限的話,最好的方向就 進入事業單位 ,因為事業單位既沒有公務員的各種限制,工資待遇又不會很差。
就我現在所在的事業單位來說,我目前還在試用期,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是4600多元,公積金雙邊2340元,其他還有各項工會福利、生日蛋糕卡、工會療養等等,加上各種較小和補貼,每年拿到手的在 16、17萬的樣子 。
這種收入,在我們當地應該還算是 中上水平 ,至少對於我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不用擔心生活過於拮據,也能夠支撐其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
我是@一個臨時工,做了5年臨時工,2020年11月份通過事業編考試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討關於編制的大事小事。
工作在事業單位是什麼樣的體驗?
體制內外各有看法。體制外的人可能會覺得,哇,你在事業單位工作,好好哦。事業單位的工作穩定性以及旱澇保收的收入,的確吸引著很多人嚮往。但於體制內的人而言,事業單位就不是想像的那麼美好了,工資低,沒前途,閑的人閑死,累得人累死,各種沒希望困擾著事業人,無數人因此欲逃離。
這就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在事業單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歸結起來, 在事業單位工作,真實現狀就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果有足夠的事業心,也具備一定的能力和人脈資源,還可以混得出一方天地,無論是成為技術骨幹,還是走上領導崗位,都是事業人的佼佼者。其餘的,絕大多數人基本上身在曹營心在漢,都在 混日子 。或者用更直白的話來說,都在混吃,等死。對於這一點,年齡越大,表現的越明顯。小公以前有個同事,50來歲,就是這種心理。幹了二十多年工作,一直在管理8級上徘徊,升不上去,也降不下來。眼看著還有十來年就要退休,什麼都不在乎,正事不幹,每天上班在辦公室喝茶聊天,下班就找同事朋友打牌喝酒,日子過得好不逍遙,用他的話來說,反正干多了工資也不會多一點,我幹嘛要干?
一句話,道醒萬千人。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招聘些勞務派遣人員幹活,正式員工養著,還欺負勞務派遣工,真想逃
機關食堂師夫做什麼吃什麼,順口多吃點,不順口,下館子,回家趕飯點。總比老村農業農民生活高一籌。
一是作息有規律,每天八小時,實行考勤簽到制度、定期集中學習制度和工作考核激勵制度,雙休。
二是待遇有保障,工資相對穩定,滾動套改,如果有職稱工資,當然更好。每個月,是要交養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醫保費按年交。
三是崗位有含金量。現有的工作崗位,可以體現和鍛煉一個人的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從這個角度看,絕對有挑戰性。
四是發展空間大。進人實行公開招考,一旦錄用,都會安排在比較重要的崗位。目前年齡老化的現實情況,有利於年輕人的發展。
早九晚五,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
晚上好呀,我是茂名華圖,這個問題圖圖來分享一下看法~
1、不同的事業編工作情況和待遇水平千差萬別,所以不區分行業不區分類別簡單的說考上事業編好不好,工作忙不忙沒有多大意義。同樣是事業編,鄉鎮的綜合類事業編和鄉鎮公務員一樣需要經常加班,大部分的人因為身兼數職和各種諸如扶貧、安全生產、環保、拆遷等硬工作需要白加黑、五加二。而醫生也一樣,由於今年疫情原因,很多醫生一直在一線工作,甚至有些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無法否認,確實存在一些事業單位工作比較輕松,朝九晚五每周雙休,但是剛剛入職的你基本不會那麼輕松。
2、考上事業編之前總有人認為只要考上了事業編:收入就增加了,對象就有了,幸福感指數增加了,工作朝九晚五,人人尊重,然後仕途一路平坦,從此走上人生巔峰。考上事業編之後你會發現:你僅僅是看起來比較光鮮,很多事業編上岸的仍然不好找對象,由於身份或者單位層級原因,很多人可能一輩子無法走上領導崗位。
3、我們習慣說事業單位穩定但是工資低,但是並不是每個單位的工資待遇都低,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的江蘇、廣東等地區,在事業編或者公務員待遇方面一直是領先其他地區的!至於選擇哪個的事業編還是看你自己的訴求,如同小時候我們學的文章小馬過河一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人的觀點有時候不一定合適!
總而言之,無論是做什麼工作,都要認真對待。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與圖圖交流溝通哦~
僅僅說一個人要找工作,如果進到事業單位體制內,人生就算一個贏家了!至於生活是怎麼樣的?指工作生活還是日常生活呢?如果是工作生活,則要看他對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了,說閑就閑,說忙也可以忙。在這樣的環境中,同事之間關系據我所了解往往是很微妙的,除非是相互合作的體力活,平時也能打成片,若坐在辦工室里上班,則往往有貌合神離之感,攀比心也大,存在升職評級等,有人會感到很壓抑。平時生活,因他屬於贏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光一個公積金能讓你羨慕不異。
醫院上班,全額撥款,點都不爽。每月工資到手2968元。一個月七八個夜班。閑的人閑死人,忙的人忙死人
比如在醫療事業單位,醫生是經常要上夜班的,工作也是很辛苦很忙碌。比如在教師事業單位,作為一個老師自然是要跟學生們相處,在為學生傳道知識的同時,還要為學生的瑣事操心。
而一般的事業單位也各有各的工作忙活,只不過相對一般私企而已,在事業單位中大多數時候你可以按時上下班,能夠享受所有法定的節假日,能夠按時拿到自己的工資。
Ⅲ 聽說泉州晉江的事業單位很好那到底什麼是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Ⅳ 事業單位工作怎麼樣
我去年畢業考入某事業單位的,也算是進入體制內一年了,說說自己的一點感受。
1. 大多數時間相對寬松,有的加班也很厲害。科研類的比較充實,行政類的清閑。確實是很有保障。
不過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有效利用這大量的可支配時間,在年輕時多學些東西多提高下自己,我覺得還是很好的。
然而大多數確實並不上進,就是平時說的「混吃等死」。
在這種環境下,只能靠著自主來提高。
2. 有無編制在單位中差距很大。之前剛工作時一個師妹就跟我在同一樓上辦公。
一塊吃飯時她跟我說,她是聘用的,就是合同工。
我當時還說,合同工跟正式的都一樣,只不過少個編制。
現在看來,有無編制差得確實太多。體現在工資、公積金等多方面。
甚至一些「軟」的方面。比如領導習慣性地喊無編制的幹些小活,……當然,後面說的也都是小事。
還有,就是,有編制,其實就是鐵飯碗,只要不犯政治性問題,平時幹活懶散之類的,也問題不大。
反正工資也不少發。
我讀博期間也在一單位實習。當時我帶著我們處里好幾個正式員工幹活。
可就因為我還上學,不是正式的,所以每個月收入只是那點固定的學生補助。
Ⅳ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很多人關於事業單位的工資問題確實都回答不清楚,總是覺得反正這個工資都是按規定來發放的,具體和公務員和其他行業有什麼差別說不清楚。工資待遇不管對於大學生還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就業時首先要考慮的。那麼,事業單位的工資究竟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呢?
其實很多事業單位工資水平並不比公務員低多少,甚至教師、醫生等都比公務員要高或持平。小編舉例說明吧,以西部的縣級為例,剛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員工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應該是3500到4000左右,和新參加工資公務員差不多。大家可能會說,怎麼才這么一點兒啊?不是平均工資有六七萬嗎?這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統計局公布的是總收入,包含住房公積金啊、養老保險等在內,比如住房公積金,每個人每月大概就要交500—600,加上單位匹配的500—600,每個月住房公積金總收入就有1000多,只是這1000多暫時到不了你手裡,但實實在在的是你的收入。如果是高級職稱,即使在西部地區,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有六七千,年總收入不低於10萬。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怎麼樣的,事業單位工資是一個什麼水平呢?
Ⅵ 晉江事業單位有哪些分類呢
按收入來源事業單位分類:
一般是按照其收入來源分類,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參公(即參照公務員)」是一些涉及國家安全,對政策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明確輔助作用,以及明顯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事業單位。
3.財政補貼又稱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鄉鎮醫院的差額撥款一般落不到實處,醫院自身沒有多少收入,不利於人民的身體檢查和疾病治療以及基層醫院內部人員的穩定。希望政府部門能出台相關措施來解決此類問題。
4.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按行業事業單位分類:
大致分為教育、科研、勘察設計、勘探、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農林牧水、交通、氣象、地震、海洋、環保、測繪、信息咨詢、標准計量、知識產權、進出口商檢、城市公用、物資倉儲、社會福利、經濟監督、機關後勤及其他25個行業類別。
按性質和特點事業單位分類:
可分為具有非政府公共機構性質的事業單位,如社會科學聯合會、社會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圖書館、博物館、計劃生育協會等;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如養老院、大專院校、中小學校、重要的醫療衛生單位、療養院、考試管理中心等;具有生產經營性和能力的事業單位,如從事應用技術研究科研院所、廣播電視台、報紙、刊物和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產管理、園林設計等單位。
事業單位按考試類型分類:
一般分為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大家肯定都清楚,綜合類一般指的就是這兩類之外的單位。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在考試內容上有較大的不同。
Ⅶ 晉江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資大概多少
事業單位其實是分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的,簡單點說就是事業單位有些沒有盈利能力的就是國家給開錢,很多參公事業單位就是如此,一切參照公務員法收入啥的自然也跟公務員一樣。另外一部分則是差額撥款的,國家給開基本工資,然後部門根據自己營收來開獎金,所以如果這段時間效益比較好,工資水平超過公務員也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不好可能就只有基本工資了。
Ⅷ 2020泉州晉江事業單位與企業有什麼區別
泉州晉江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當然不同,事業單位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是體制內的人員,工作穩定,收入穩定,而企業人員就沒有那麼好的保障了
Ⅸ 晉江事業單位每月到手工資
事業單位工資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詳情請點擊:
《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
《工人基本工資標准表》。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重慶市現經國務院批準的艱苦地區是:一類地區有黔江縣、武隆縣、巫山縣、雲陽縣;二類地區有城口縣、巫溪縣、奉節縣、石柱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
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准和實施范圍。(尚未制定)
四 其它工資
在重慶市有關津補貼出台前暫保留以下津補貼。
1、保留獎金:在1993年工改前,國家規定機關執行的獎金額度為:3個月工資,事業單位為3個半月工資,工改後該獎金項目取消,但保留了事業單位多出的半月工資。該保留獎金只有93年工改前的老職工才有,執行當時的標准(每個人不一樣),之後進入事業單位的職工沒有。
2、老糧貼:1965年開始執行的因糧食價格提高而發放的補貼。補貼數額不同地區、職工有差異,重慶地區大約在1.00~3.5元之間。1979年1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不再發該補貼。1993年工改對職工原有的該項補貼予以保留。
3、保留津補貼:原執行的69元保留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