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地稅事業編如何改制

地稅事業編如何改制

發布時間:2023-01-05 17:43:26

Ⅰ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的改革分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立為行政單位。這部分唯數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機關中確實有一些行政跟事業的混編混崗的現象。改革會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一些地區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單位性質改變的同時個人的身份狀態會繼續延續,保證有效地平穩地推進改革!

Ⅱ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職工福利待遇。

Ⅲ 事業編制如何改革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八條 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第九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公開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

(三)審查應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試、考察;

(五)體檢;

(六)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七)訂立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第十條 事業單位內部產生崗位人選,需要競聘上崗的,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競聘上崗方案;

(二)在本單位公布競聘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

(三)審查競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評;

(五)在本單位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六)辦理聘任手續。

第十一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交流。

Ⅳ 事業編制如何轉為公務員編制

一般事業編制人員轉成公務員最直接的方式是參加公務員考試。

一般途徑主要有三種:

(一)參加公考

通過國考和省考進入公務員隊伍,這也應該是大家廣為熟知的可以轉為公務員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公務員在職原則上是不能再報考的,或者參公人員也無法再度報考。但是如果是事業單位人員,在經過單位統一,符合報考要求的前提下,是可以報名參加公考的。

(三)轉崗

轉崗的要求可能相對來說會更高一點:主要針對的對象為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根據《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在黨政機關有空缺、工作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任的形式轉崗或者提拔到行政機關任職。

涉及到轉崗的,一般對年齡會有比較明確的要求。比如:如果涉及到調任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職務的,年齡需在50周歲以下;如果調任其它處級領導職務的,年齡需要在45周歲以下。

Ⅳ 國地稅合並事業編制怎麼辦

1994年以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一個稅收征管系統,中央稅收主要靠地方稅務局徵收。
1994年7月1日,國稅地稅正式分開。

但分稅制實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一方面,國地稅分設會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增加,稅務機關的征稅成本增加,不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另一方面,機構分設所導致的機構爭議也成為問題。

合並後,好處主要有:

1、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有效避免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5)地稅事業編如何改制擴展閱讀:

國地稅合並後會採用聯合辦公的方式,這是早已經提出的一種舉措,只不過在政府機構改革後,進一步加深合作,目前在國稅地稅任何一個大廳,大家都可以發現,都會兼有國稅地稅兩個單位的窗口。

目前在營改增過後,國稅的繁忙程度,近乎十倍於地稅,如今合並,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人員流失,地稅的工作人員將會幫助工作人員分擔一部分工作量,更好的為納稅人提供服務。

二、人員變動問題

(一)外包人員

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大家可能並不了解,幾乎每一個稅務單位,都招錄了大量的臨時工作員,對於一個大局來說,一個單位有五六十個臨時工,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二)派遣人員

和外包人員類似,不過他們一般由政府統一招聘,然後分配到各個單位,一般屬於合同制度,算是一種長期的臨時工。用以緩解各機關單位工作壓力。國地稅合並後,估計臨時工作人員,將會被分流或者辭退一部分,兩個局合並後,近乎兩倍的工作人員全部留下,明顯是不現實的,這是一個大家都基本可以預測到的局面。

(三)正式工作人員

實際上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可以說是編制混雜的,分行政編和事業編,國稅和地稅,又分為國家級公務員和省級公務員,合並後難度很大,不過按照以往的態度,凡是有編制的人,自然都會妥善安置的。

根據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各省委、各省政府的要求,積極穩妥地在地稅系統范圍內實施公務員制度,調整和優化地稅隊伍結構,保證全省地稅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各省地方稅務局、省財政廳、省人事勞動保障廳制訂的地稅系統超編人員清理工作方案規定的要求:超編人員清理工作遵循「統一部署、分級負責、有序進行、積極穩妥」的原則。

各直屬地方稅務局應按照省地方稅務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做好本單位人員清理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組織領導,深入細致地做好分流人員的思想工作,認真落實政策,確保超編人員清理工作順利完成。

由此,國地稅合並後事業編的工作人員應該是會得到妥善安置的,不會出現被辭退的問題。

Ⅵ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稅收政策

法律分析:《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事業單位改制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22號)文件第一條規定,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改制為企業的過程中,投資主體沒有發生變化的,對改制後的企業承受原事業單位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投資主體發生變化的,改制後的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妥善安置原事業單位全部職工,其中與原事業單位全部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於三年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原事業單位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與原事業單位30%以上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於三年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原事業單位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徵收契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

第六條 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其他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稅務機關規定不需辦理稅務登記者外,應當在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成為法定納稅人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第八條 納稅人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應提出申請登記報告和有關批准文件,同時提供有關證件。主管稅務機關對前款報告、文件、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發給稅務登記證。稅務登記證只限納稅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轉讓。稅務登記的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地址、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經營方式、經營范圍以及其它有關事項。

Ⅶ 事業編制如何轉為公務員編制

1

調任

通常情況下,年齡40周歲以下,已經在事業單位當中取得了副科級以上職務的人員,才有機會調任。與此同時,很多地方對任職年限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會是在2年及以上。

2

提拔

提拔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換屆,另一種則是屆中,前者是在換屆的過程當中,經由選舉轉變崗位身份,後者則是按照相關的規定,從指定類別的人員當中直接進行提拔。

3

機構改革

機構改革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一般是在機構改革的時候,由於工作方面的需求,將與工作性質對應的事業編人員,登記成為公務員編制。

4

遴選

按照常規的情況來看,能夠參加遴選的人員,往往要具備行政身份,部分地區可能會出現其它狀況,比如參與遴選的人員並非行政身份,同時還要參加公開選拔考試。藉助這種渠道,挑選出來的優秀人才,有機會進入到公務員行政崗位上工作。

事業編制如何轉為公務員編制

Ⅷ 事業單位改制的安置辦法有哪些

1、既要因事制宜,又要大膽創新;既要有利於經濟發展,又要有利於社會穩定;既要切實維護好職工利益,又要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既要調動在職職工的積極性,又要妥善安置好分流人員、離退休人員的生活。

2、認真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和相關政策,又要穩步推進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事業單位改制中的國有資產轉讓,應該參照國務院財政部、國資委聯合頒布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辦理,通過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

Ⅸ 事業編制2021年如何改革

很多事業編轉為企業,轉為企改制,同時相應的事業編制也取消,簽訂勞動合同,改革完成之後,人員將有以下變化。
第一、工資待遇「變動大」。
第二、編制變化。事業單位改革後,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額,逐步轉為企業,對公益服務類更是強化公益屬性。
第三、事業單位改制後,高校、公立醫院、工勤崗、技術崗等群體雖然大部分編製取消採用合同制,但對這些人而言機會更大了。
第四、晉升。改制後,事業單位公益屬性將更加強,行政級別有些單位待遇勢必提高。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國家對事業單位已規定有編制標準的,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編制標準的執行方案。
國家對事業單位未規定編制標準的,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制定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編制標准及執行方案時,應充分聽取財政部門的意見。

Ⅹ 國地稅合並事業編制怎麼辦

編制安排

1、聯合辦公:

這是早已經提出的一種舉措,只不過在政府機構改革後,進一步加深合作,目前在國稅地稅任何一個大廳,大家都可以發現,都會兼有國稅地稅兩個單位的窗口。

2、在職人員:

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方案公布,不過按照道理來講,肯定不可能全部都進入一個單位的,因為人員明顯會超標。

3、工作量:

目前在營改增過後,國稅的繁忙程度,近乎十倍於地稅,如今合並,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人員流失,地稅的工作人員將會幫助工作人員分擔一部分工作量,更好的為納稅人提供服務。

4、外包人員:

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大家可能並不了解,幾乎每一個稅務單位,都招錄了大量的臨時工作員,對於一個大局來說,一個單位有五六十個臨時工,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5、派遣人員:

和外包人員類似,不過他們一般由政府統一招聘,然後分配到各個單位,一般屬於合同制度,算是一種長期的臨時工。用以緩解各機關單位工作壓力。

國地稅合並後,估計臨時工作人員,將會被分流或者辭退一部分,兩個局合並後,近乎兩倍的工作人員全部留下,明顯是不現實的,這是一個大家都基本可以預測到的局面。

6、正式工作人員:

實際上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可以說是編制混雜的,分行政編和事業編,國稅和地稅,又分為國家級公務員和省級公務員,合並後難度很大,不過按照以往的態度,凡是有編制的人,自然都會妥善安置的。

其實,政府對於像這種大事,都會出於全局去考慮,很多地方是我們看不到的,小編雖然知道一些政策,看到的也只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而已,只是大體的走向,所以打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相關的政策走向。

根據目前的政策,國稅地稅兩個部門在2018年8月份之前合並,實際上很多地方,國地稅早已經聯合辦公,合並是一家利國利民的好事,給納稅人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10)地稅事業編如何改制擴展閱讀

國地稅合並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國務委員王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該說明第二點第十一條明確指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以及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並且統一掛牌。

閱讀全文

與地稅事業編如何改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8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7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3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7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2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3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9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9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7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7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4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6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4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1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3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9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6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1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