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小人物大事業是哪個歷史試卷

小人物大事業是哪個歷史試卷

發布時間:2023-01-03 23:47:25

㈠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 歷史第三單元測試就要到了,歷史單元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檢測教師教學成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基本方式。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A卷

1、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事件是( )

A.廣州起義B.武昌起義C.秋收起義D.南昌起義

2、下列人物中參加了南昌起義的是()

①朱德②賀龍③周恩來④鄧小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國共產黨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得到的教訓是()

A.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B.必須把工作重點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C.必須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D.必須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澤東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來形容當年革命的大好形勢。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據地( )

A.井岡山根據地 B.陝甘根據地 C.左右江根據地 D.中央根據地

5.閱讀下面材料: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湖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請回答:

(1)這段歌謠涉及哪幾個歷史事件?

(2)為紀念「南昌打響第一槍」而設立的節日是什麼?

(3)「朱毛合」發生在什麼時間?「四軍」是指哪一支隊伍?這里「建奇功」是什麼意思?

B卷

1、 胡錦濤同志說:「這個偉大的事件,以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英雄壯舉,以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的重要標志,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這個偉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2、帶領部隊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的起義領導人是()

A.朱德B.周恩來C.鄧小平D.葉挺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現中國共產黨善於開拓創新,實事求是的精神( )

A.發動南昌起義 B.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發動秋收起義 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4、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井岡山。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這主要是因為井岡山( )

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B.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D.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始發地

5、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哪幾次武裝起義,歷史意義如何呢?

C卷

1、你知道「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矗立在今天哪個省的省會嗎?()

A.廣西B.江西C.山西D.江蘇

2、下列對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意義的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使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③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④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某旅行社計劃推出一條紅色旅遊路線,以便使遊客重溫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光輝歷程。你認為以下景點哪一個不應在設計路線之中( )

A.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B.秋收起義紀念碑

C.南昌起義紀念塔 D.會寧會師紀念塔

4、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岡山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岡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4%,景區內擁有各 種植 物3 800多種。

材料二:(井岡山)反動力量薄弱,這里還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黨的組織基礎,並且留有一定數量的農民自衛軍。 ——《中國近代史》請回答:

(1)毛澤東當初選擇井岡山作為根據地的原因。

(2)從毛澤東領導軍隊進攻中心城市受挫後,進軍井岡山成功開辟革命根據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答案
A卷:

1.D2.A3.B4.A

5.(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創立紅軍(2)八一 建軍節 (3)1928年4月,「四軍」是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奇功」是指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隊伍,取得很多勝利。

B卷:

1.B 2.A 3.B 4.B5、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C卷:

1.B2.D3.D

4.(1)井岡山位於湘贛邊界,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附近農產品豐富;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便於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2)要取得革命事業的成功,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或學習中國共產黨善於開拓創新,實事求是的精神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3.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4. 初二上冊歷史第三、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5.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㈡ 歷史八年級下人教版一二單元綜合測試題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單元檢測
姓名: 班級: 成績: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出發時,毛澤東回過頭來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進京趕考」意味著什麼? ( )
A.意味著中國革命的勝利結束 B.意味著新中國的建立
C.意味著共產黨人面臨著執政和建設的新任務 D.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2.下列不屬於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決定是 ( )
A.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B.採用公元紀年
C.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D.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北京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
A.英法聯軍燒殺搶掠 B.康、梁組織公車上書
C.五四運動 D.開國大典
4.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隨著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樂隊湊起《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想一想,禮炮齊鳴28響的寓意是 ( )
A.當時有28個民族參加了開國大典 B.人民解放軍有28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廣場
C.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28年 D.有28個團體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5.祖國統一一直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其中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的事件是 ( )
A.新疆和平解放 B.青海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雲南和平解放
6.中國人民志願軍在與敵人的戰斗中,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嚴守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的英雄是 ( )

A B C D
7.下列詩句(歌詞)描寫抗美援朝戰爭的是 ( )
A.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B.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C.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D.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8.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什麼重大意義? ( )

A.美國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C.標志著朝鮮半島的統一 D.徹底消滅了美帝國主義
9.「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魏巍)「他們」指的是 ( )
A.紅軍 B.八路軍 C.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願軍
10.下面這幅圖片,是土地改革時,農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給農民自己。下列敘述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

A.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B.改革中人民政府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種,自食其力。
D.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
11、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以 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任命 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12、 年,以 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13、土地改革到 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 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得了土地。

三、連線題(8分)
開國大典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1950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 1949年9月

四、材料分析題(32分)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來」指什麼時期以來?(2分)

(2)「三十年以來」指什麼事件以來?它標志著什麼?(4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麼事件?(2分)標志著什麼?(2分)從那時起,中國人民的內外敵人是誰?(4分)

(4)今天,我們青少年應當怎樣紀念革命先烈?怎樣繼承革命事業?(2分)

15.分析圖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跨過鴨綠江 朝鮮戰場圖示 抗美援朝紀念碑 抗美援朝紀念章

(1)美國出兵朝鮮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同時美國直接干涉新中國內政的事件是什麼?(4分)

(2)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的目的是什麼?率軍入朝的司令員是誰?你還能舉出以前學過得他的事跡嗎?(6分)

(3)在抗美援朝中,涌現了無數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試舉例並談一談他們所體現出的崇高品質?(4分)

(4)當今世界仍不太平,我們要居安思危。結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國近代史的學習,談一談怎樣才能取得抗擊外族入侵的勝利?(2分)

三、簡答題(28分)

16.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10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鞏固新政權,黨和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4分)

17.建國初的土地改革何時開始,何時結束?(4分)為搞好這次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文件是什麼?(2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8分)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CDCC 6-10CDBDB

二、 填空題
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周恩來
12、1950 彭德懷
13、1952年 3億多

三、 連線題
開國大典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1950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 1949年9月

四、 材料題

14.(1)解放戰爭以來
(2)五四運動以來 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3)鴉片戰爭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
(4)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凝聚著千百萬革命前輩的犧牲和艱苦鬥爭,我們應發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15.(1)美帝國主義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企圖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朝鮮和中國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朝鮮只是一個跳板。 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
(2)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彭德懷 百團大戰
(3)黃繼光 邱少雲 熱愛祖國、不怕困難、英勇戰斗、不怕犧牲
(4)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走科技強軍之路,不斷壯大國防力量;繼承發揚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的光榮傳統等。

13.歷史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盃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措施:抗美援朝運動 土地改革運動

14.1950年 1952年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歷史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八年級歷史第二單元試卷》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這里的「轉折」主要是指( )
A、黨的工作重點由階級斗爭為綱轉到經濟建設上來
B、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由農村改革轉到城市改革上來
C、經濟改革的目標由建立計劃經濟轉到建立市場經濟
D、國家的對外政策由奉行閉關鎖國轉到實行對外開放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天」的含義是( )
A、「文革結束」 B、包產到戶 C、科教興國 D、改革開放
3、「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富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首歌謠贊賞的是( )
A、建立經濟特區,實現改革開放 B、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進行國有企業的改革
4、鄧小平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中共哪次代表大會上(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體現新中國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則是(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發展少數民族經濟
C、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D、重視少數民族文化傳統
6、我國經濟特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大區別是( )
A、主權歸屬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會制度不同 D、經濟政策不同
7、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最初是為了解決( )
A、特區問題 B、香港問題 C、台灣問題 D、澳門問題
8、香港媒體在評論中國收回香港時說:「收回香港這篇文章,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里的「天才創造」是指( )
A、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歷史與現實
C、「一國兩制」 的構想 D、香港的順利回歸
9、在回憶中英兩國歷經曲折最終達成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對英國來說,這不是也不可能是勝利,因為我們是在同一個不願妥協和實力上占優勢的對手打交道。」這段話最能說明的道理是( )
A、英國已經喪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B、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是香港順利回歸的根本原因
C、中國人民在國家主權問題上絕不會妥協
D、英國不願意在香港問題上與中國對抗
10、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是( )
A、海峽兩岸實現通郵、通航、通商 B、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C、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1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其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實事求是 D、改革開放
12、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在城鄉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C、廢除人民公社 D、允許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發展
13、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的衣櫃中不會出現的是( )
A、藍上衣 B、黃軍裝 C、牛仔褲 D、連衣裙
14、下列生活情景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再有的是( )
A、城鎮居民憑糧票油票購買食品 B、人們的服飾豐富多彩展示個性
C、開私家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 D、人均居住面積增大,住房條件改善
15、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形成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是( )
A、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B、內地——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
C、內地——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
D、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16、在「一國兩制」構想中,對台灣政策不同於港澳地區的是( )
A、設立特別行政區 B、享有高度自治權
C、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D、社會經濟制度長期不變
17、1980年,我國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是( )
①深圳 ②上海浦東 ③汕頭 ④珠海 ⑤北海 ⑥廈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⑥
18、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展方向是( )
A、集體化、商品化、專業化 B、公有化、社會化、商品化
C、私有化、專業化、商品化 D、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
19、「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這是鄧小平在什麼時候發表的談話( )
A、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B、1980年創建經濟特區時
C、1985年城市國企改革時 D、1992年在南方視察時
20、下列不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的是(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堅持改革開放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二、改錯(辨析)題:(20分)
一、改錯題(請用橫線找出錯誤的地方,並加以改正。每題4分,共16 分)
1、中共十四大正式把鄧小平理論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2、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3、民族平等是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4、我國徹底結束外國列強對中國領土佔領的標志性事件是新中國的成立。

二辨析題:(4分)
1970年福建漢族農民王小二在政策的鼓勵下承包了10畝土地,全家人艱苦地幹了一年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還了貸款,生活有了改善,全家人打心裡樂開了花。(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找出文中的錯誤並說明理由。)

三、材料題:(共20 分)
一閱讀下列材料,然後回答問題:
從今以後,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並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現代化建設,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 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
請回答:⑴請你用兩句話簡要概括材料的主要觀點。(3分)

⑵請用史實說明「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 (3分)

⑶你認為材料中的「革命」是指什麼?(2分)「革命」的目的是什麼?(2分)

二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有關台灣問題:
材料一: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歷史上曾有三次被迫與祖國大陸分離。
材料二: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所以我們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現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後,可以正式公布。但萬萬不可讓外國插手,那樣只能意味著中國還未獨立,後患無窮。
——摘自鄧小平《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設想》
材料三: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通過兩岸政治談判解決兩岸間的政治分歧,實現台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
——摘自江澤民接受法國《國際政治》雜志采訪時的談話
①第一次分離中,誰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2分)第二次台灣回歸是哪一政府如何解決的?(2分)

②材料二中鄧小平提出的實現統一的「適當方式」是指什麼?(2分)它後來有何發展?(2分)

③材料三中江澤民在祖國統一問題上強調什麼?(2分)

四、綜合題:(共20分)
1、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作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某校擬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題,開展歷史小論文徵集活動。下列是主辦者設計的參賽論文的框架,請你將它補充完整。
標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我見
第一部分 追溯歷史
⑴寫出新中國成立後到1980年,我國政府在推進農村建設方面採取的三項措施。(6分)

第二部分 關注焦點
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你關注的問題會是什麼?(2分)

第三部分 出謀獻策
⑶從對上述歷史的追溯中,請你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一點建議。(必須做到論從史出)(2分)

2、假如2008年夏天,你將陪一個外國考察團到安徽鳳陽縣農村考察,外國友人請你介紹1978年以來該地發生的主要變化,並簡要分析1978年以來鳳陽縣農村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你准備如何介紹?(7分)外國友人請你講一講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地社會生活方面的新鮮事物,你能講出一兩個嗎?(3分)

附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B C C C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D C D D D D
二、改錯(辨析)題:(20分)
一、改錯題(請用橫線找出錯誤的地方,並加以改正。每題4分,共16 分)
1、十四大改為十五大 2、澳門改為香港
3、民族平等改為民族區域自治 4、新中國的成立改為澳門的回歸
(二)辨析題:(4分)
錯誤:1970年王小二承包了10畝土地。理由:1970年實行人民公社化,集體耕種土地。(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逐步推廣的。)
三、材料題:(每題10分,共20 分)
一⑴現代化建設是全黨的中心工作。現代化建設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⑵「文化大革命」以階級斗爭為綱,干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言之有據皆可)
⑶「革命」就是指改革,目的就是為了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
二⑴鄭成功 南京國民政府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台灣收回。
⑵平等會談。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基本方針。
⑶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政治談判,實現和平統一。
(4)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促進兩岸經濟的交流,互補互利。阻礙因素:台灣島內的分裂傾向和某些外國反華勢力的干涉,並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獨」等分裂活動嚴重阻礙著和平統一的進程。
四、綜合題:(每題10分,共20分)
1、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20世紀50年代)政府引導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農村率先開展經濟體制改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
⑵改善貧困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解決好社會保障和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問題等。(言之有理即可)
⑶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注重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必須依據國情制定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2、1978年以來,由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人民生活水平大為改善,農村經濟走向繁榮。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對於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地社會生活方面的新鮮事物的介紹,屬於開放性問題,只要學生的回答符合題目要求,均可給分。

你把兩個單元整合一下就好了。

㈢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努力的復習八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試題,就是為了在歷史第一單元考試中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祝願你夢想成真。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計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類的公害,聯合國確定每年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被譽為"中國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驅"的近代偉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則徐 D.鄧世昌

2、英國學者馬士說:由於中國人民進行了激烈的禁煙運動,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說明馬士

A、 認識到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國禁煙運動的正義性

C 、為英國侵略作辯護 D、 正確說明了英國發動的戰爭的目的

3、鴉片戰爭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西班牙

4、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

A.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B. 打開中國市場 C.割佔中國領土 D.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

5、下列情況可能出現在1848年的是

A、英國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員負責治理香港島

C、英商迫使清朝海關官員降低進出口貨物稅率 D、日本商人在蘇州、杭州開設工廠

6、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首次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 B它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中國的先例

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7、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C.列強獲取大量賠款 D.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洗劫並焚毀圓明園

8、近幾個月來,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年,將這一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變為廢墟的是

A.俄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軍隊

9、晚清詩人稱贊的“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的大將是指率軍收復x疆的

A.左宗棠 B.曾國藩 C.魏源 D.林則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下列歷史人物身上能體現這種民族精神的是

①鄧世昌②曹汝霖③張學良④林則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愛國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詩中內容能讓人聯想起中國近代哪個屈辱條約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資本輸出是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條約中,明確規定允許列強進行資本投資、開設工廠的是

A、《黃埔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4、下列不平等條約中,使列強勢力入侵長江流域最遠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5、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企圖進一步瓜分中國 B.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C.中國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華刺激了列強

16、北京東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國使館界,這一地區單獨被辟為“使館界”始於

A 、《北京條約》 B、 《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17、20世紀初,有人說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這種看法

A.是正確的,因為它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B.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已經成為殖民地

C.是錯誤的,因為它還是中國人的政府

D.是錯誤的,因為它根本不可能去統治洋人

18、從內容來看,《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A.中國割去領土面積更大 B.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賠款數額不斷增大 D.允許日本開辦工廠

19、我們學習鴉片戰爭的歷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時,我們應牢記的歷史教訓是

A.鴉片危害嚴重 B.團結就是力量 C.落後就會挨打D.外交需要謀略

20、《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的共同之處是

A.割地 B.賠款 C.開設通商口岸 D.協定關稅

二、材料解析題(共10分)

21、閱讀下列二個材料

材料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材料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請回答:

[1]、這兩段話是誰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麼事件?(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之後,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

—(法國)維克多•雨果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記述的是哪一場戰爭?(2分)

[2]、“夏宮”指的是什麼地方?(2分)

三、綜合題(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學向他朋友介紹他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把它糾正過來。

你們知道嗎?在中國近代史上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簽訂於19世紀40年代的是《馬關條約》;簽訂於19世紀60年代的是《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簽訂於19世紀90年代的是《北京條約》;賠款最多的是《辛丑條約》,它簽訂於20世紀初。(6分)

24、從英國割佔香港島到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其間經歷了多少年?比較這兩件國家大事,談談你的感想。(6分)

25、結合史實說明中國近代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8分)

附加題:(不計入總分,共10分)

對於現今的圓明園,有些人主張在原地對圓明園進行重建,有些人則極力的反對重建。對於這二類人的主張,你的觀點又是如何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20題: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題:

21題: [1]林則徐 [2].林則徐,嚴禁鴉片

22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圓明園

三、綜合題:

23題: 1.19世紀40年代簽訂的是《南京條約》

2. 19世紀60年代簽訂的是《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

3. 19世紀90年代簽訂的是《馬關條約》

24題:

答:經歷了155年(1842——1997)。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是它能否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先決條件。近代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香港被外國侵略者割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所以中國能夠收回香港,並對其行使主權。(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

25題:

答: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後;

②、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③、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

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淵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1901年《辛丑條約》後。

附加題:

答: ①、贊同重建:理由是:圓明園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築藝術和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重建圓明園,把它建成國家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恰恰可以證明新中國的強大。恢復當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圓明園的無形資產,可以發展旅遊事業,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反對重建:理由是:每一個遺址和殘跡的歷史感是任何復建後的景觀都無法代替的,這段中國近代屈辱史對於以後世代中華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要超過圓明園園林的價值。保留遺址,可以發揮其歷史教育的功能,時刻教育廣大人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深深地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無論什麼時候,只有提高國力,國家強大了,才能避開國難臨頭。這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未來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檢測題

3.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4.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

㈣ 初2上學期歷史期末試卷

1、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是:

A、秦始皇 B、黃帝 C、漢武帝 D、唐太宗

2、秦始皇在位期間,為自己修建規模宏大的豪華宮殿是

A、長城 B、阿房宮 C、故宮 D、紫禁城

3、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是

A、劉邦、項羽 B、周武王 C、陳勝、吳廣 D、項梁、項羽

4、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最早是在

A、戰國 B、秦朝 C、西漢 D、隋朝

5、西漢的開國皇帝是

A、漢文帝 B、漢高祖 C、漢景帝 D、漢武帝

6、西漢初年,由於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出現了良好的統治局面,這一局面稱作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開皇之治」 D、「開元盛世」

7、我國古代最高的學府是

A、郡學 B、太學 C、國學 D、府學

8、「光武中興」時期的皇帝是

A、漢武帝 B、劉秀 C、漢時帝 D、漢和帝

9、儒家學說成為我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開始於

A、漢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漢武帝

10、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匈奴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滿族

11、西漢時期,被漢武帝派去出擊匈奴的大將是:

A、衛青、霍去病 B、衛青、竇憲 C、衛青、竇固 D、霍去病、竇固

12、被漢武帝派去出使西域的是

A、張騫 B、甘英 C、班超 D、衛青

1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誰向漢武帝提出的建議

A、李斯 B、衛青 C、蕭何 D、董仲舒

14、西域都護設置後,現在的哪個地區正式歸在中央政權的統治下

A、西藏 B、新疆 C、甘肅 D、內蒙古

15、東漢時總結勞動人民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的宦官是

A、華佗 B、蔡倫 C、張衡 D、杜詩

16、秦朝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傑出代表作是

A、秦長城 B、龍門石窟 C、秦始皇兵馬俑 D、千佛洞

17、我國秦漢時期傑出的無神論者是

A、董仲舒 B、王充 C、王夫之 D、范縝

18、被譽為「醫聖」的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醫學名著是:

A、《傷寒雜病論》 B、《神農本草經》 C、《黃帝內經》 D、《本草綱目》

19、土生土長於中國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

20、200年,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的戰役是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巨鹿之戰 D、涿鹿之戰

21、杜甫的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稱贊的歷史人物是
A、劉備 B、諸葛亮 C、孫權 D、周瑜
22、公元230年,受孫權委派,率領萬人船隊到達美洲的是
A、衛青 B、霍去病 C、衛溫 D、甘英
23、建立北魏的民族是:
A、匈奴族 B、蒙古族 C、鮮卑族 D、氐族
24、東晉、南朝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B、南方統治者施行仁政
C、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 D、南方自然條件好
25、滅亡西晉的少數民族是:
A、氐族 B、鮮卑 C、匈奴 D、羯族
26、北魏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編寫的著作是
A、《齊民要術》 B、《水經注》 C、《女史箴圖》 D、《洛神賦圖》
27、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齊民要術》的作者是:
A賈思勰 B祖沖之 C酈道元 D張仲景
28、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後的七位小數的是
A、祖沖之 B、賈思勰 C、酈道元 D、顧愷之
29、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A、《洛神賦圖》 B、《女史箴圖》 C、《蘭亭序》 D、《神滅論》
30、宣揚人死後能夠轉生來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二、填空題:每空格2分,共22分。
31、東漢元帝時, 首領派使者向漢朝求親。宮女 自請前往,漢元帝同意了她的請求,此後,東漢與匈奴的邊境在較長的時間處於安定狀態。
32、東漢時期成書的《 》是一部數學名著。
33、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編寫的《 》是我國第一部 通史。
34、266年,司馬懿的孫子 篡奪了魏國的皇位,建立晉朝,定都 。史稱「西晉」。
35、383年,前秦王 率領大軍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晉。雙方在 發生激戰,前秦軍隊大敗。從此,前秦統治瓦解。
36、為了有利於鮮卑政權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北魏 (皇帝)把都城遷到 。
三、材料題:(11分)
37、讀材料:(11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請回答:
(1)這首詩抒發了曹操的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想一想,他當時的雄心壯志是什麼?(2分)

(2)為什麼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而在赤壁之戰中卻以多敗於少?(4分)

(3)赤壁之戰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3分)

(4)曹操在兩次戰爭中的不同結局,給我們哪些啟示?(2分)

四、問答題:(共12分)
38、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秦始皇最偉大功績是什麼?(2分)

(2)秦始皇採取了什麼首創制度來鞏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3分)

(3)秦始皇採取哪些措施加強全國經濟交流和文化發展?(3分)

(4)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焚書坑儒」?(4分)

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測試題
初一歷史期末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2.5×30=75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A B C B B A B B D A A A D B B
題 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C B A C A B C C C C B A A C B
二、填空題(22分)
31、匈奴 王昭君 32、九章算術 33、史記 紀傳體 34、司馬炎 洛陽 35、苻堅 淝水 36、孝文帝 洛陽

三、材料解析題:(11分)
38、①統一中國(2分)。②官渡之戰中戰術得當(2分)。赤壁之戰中,孫吳聯軍利用曹軍不習水戰、連鎖戰艦的弱點,用火攻大敗曹軍(2分)③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3分)④戰術戰略得當;時機成熟;謙虛和驕傲的關系(2分)(學生只要談出一點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問答題:(12分)
39、(1)結束四分五裂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分)
(2)創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朝中設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縣制。(3分)
(3)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開鑿靈渠。(3分)
(4)為了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加強思想的控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採取了「焚書坑儒」的辦法,雖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的時期內能控制人民的思想,維護國家的統一,但是卻扼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這一手段又是殘暴的、愚蠢的和消極的,不利於國家的思想文化的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不能從根本上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4分

應該吧

㈤ 出生卑微,經歷挫折後,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歷史人物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雲游四方,增長見聞。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改名應天,其後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自稱吳王。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其後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擴展資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廢除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強化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稅負,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關繫上,確立「不征之國」。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閱讀全文

與小人物大事業是哪個歷史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9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8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5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3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3